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思潮与学派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
思潮与学派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

思潮与学派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师渠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3074856
  • 页数:4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关于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与学派方面的论文集。
《思潮与学派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目录

鸦片战争前后士大夫西学观念的演进 1

一、“西学源出中国说”与清初西学观念的倒退 2

二、鸦片战争后二十年间西学观念的演进 9

三、士大夫西学观念演进的时代意义 24

20世纪初年的文化反思 27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折向 27

二、从“锻铸国魂”说到“古学复兴”论 30

三、文化民族性问题的提出与对中西文化的再认识 35

四、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次思想铺垫 40

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 42

一、“西方的没落”与世界文化的对话 42

二、马克思主义者、西化派、东方文化派 50

三、“科学与玄学”之争的再认识 60

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68

一、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 68

二、从“保教”、“存学”到“东方化” 71

三、“吾人之天职在实现吾人之理想生活” 79

四、文化民族主义:一柄双刃剑 84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基督教的传播 87

一、西方教会势力卷土重来 87

二、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89

三、士大夫的抵拒 92

四、传教士失去了自负 94

五、反教斗争正未有穷期 96

在华传教士与西学的传播(1840-1860年) 99

一、东南沿海地区最初出现的一批近代文化设施 99

二、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 108

三、科学的自觉观念的传入 113

四、西学传播受限原因分析 117

五、传教士的历史悲喜 122

鸦片战争后20年间上海地区风习的变迁 124

一、战后上海地区逐渐向开放型社会的过渡 124

二、社会风习的变迁 127

三、风习变迁对传统社会的冲击 135

晚清国粹派的崛起 139

一、从中国教育会到国学保存会 139

二、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44

三、晚清国粹派崛起的历史机缘 147

晚清国粹派的文化观 153

一、国粹、国学、国魂 153

二、“古学复兴,此其时矣” 158

三、“不类方更为荣,非耻之分也” 162

四、国粹派文化观的历史地位 166

晚清国粹派与社会学 170

一、晚清西方社会学的主要译介者 170

二、吸纳社会进化论与社会有机论 172

三、社会起源论与国粹派对中国远古社会的再认识 176

四、国粹派对西方社会学的存异 182

晚清国粹派的新史学探讨 187

一、中国传统史学实难“当意” 187

二、新史学的构想 190

三、史学方法论的拓展 197

四、20世纪初“史学革命”的重要方面军 203

晚清国粹派的经学思想 204

一、革命与改良,古文经与今文经 204

二、《春秋》研究 208

三、“夷六艺于古史” 212

晚清国粹派论清学 220

一、超越民族主义 220

二、清学的特色与得失 222

三、有清汉宋、今古文争的评说 229

四、开创近代清学研究的先河 233

学衡派的文化观 236

一、学衡派文化运思的理路 237

二、“以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为己任” 240

三、“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文化,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252

四、学衡派文化思考的得失 261

学衡派的史学思想 265

一、学衡派与西方史学思潮的变动 265

二、“史学双轨”:普及与提高并重 270

三、关于专史研究 276

学衡派论诸子学 281

一、由胡适观点引出的争论 281

二、孔子、儒家与老子、道家 284

三、墨子的评说 287

四、对学衡派论诸子学应持宽容的态度 292

学衡派的教育思想 294

一、“教育之目的,在造出真正之人” 294

二、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宏通教育 299

三、“创立我国独立之教育制度” 306

梁启超与今文经学 311

一、追随康有为,藉今文经学宣传变法维新 311

二、戊戌后开始摆脱乃师今文经学理论的羁绊 316

三、对清代今文经学运动作出了精辟论述的学者 319

严复与卢梭的《民约论》 324

一、近代宣传《民约论》第一人 324

二、戊戌后对《民约论》的批评 327

三、辛亥后对《民约论》的否定 332

章太炎与刘师培的交谊 335

一、订交的思想基础 335

二、刘师培东渡与交谊的破裂 339

三、辛亥后章太炎“不念旧恶”与交谊的终结 346

四、值得惋惜的章、刘交谊悲剧 351

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 353

一、两种视角 353

二、冲突、交叉与互补 355

三、关于“新旧调和”论 360

四、文化革新大潮中的先锋与“稳健派” 364

钱玄同与《刘申叔遗书》 367

一、钱玄同总其成:“尊重历史,表彰学术” 368

二、“同情的理解”:体例严谨与校勘之精良 373

三、《钱玄同序》的历史价值 380

四、一个考察钱玄同思想变动的新视角 382

吴宓的道德观 386

一、道德本体论:“一多、两世界” 386

二、道德实践论:“天、人、物”三级与宗教的信念 389

三、孤独的失败者与崇高的道德境界 393

《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397

一、对战争性质的颠倒是非 398

二、诱逼中国接受《马关条约》 406

三、探讨中国战败教训的合理见解 413

四、《万国公报》宣传的得失两分 419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421

一、从梁启超到张百熙:“办理学堂首重师范” 421

二、招生、教学与管理 425

三、大学堂的核心与基础 432

四、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起点 438

近年来近代史人物评价的若干问题 443

一、贬抑反帝反封建的代表性人物,颂扬某些统治阶级的代表性人物 444

二、盲目颂扬主“和”论而贬抑抵抗 450

三、客观主义、无是非描述的倾向 455

《中国文化通史》总序 459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459

二、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回顾 464

三、中国文化史发展脉络 472

四、中国文化的特质 483

五、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助益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4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