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志英,丁帆主编(南大文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020037380
- 页数:1322 页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编 从“伤痕”到“反思” 21
第一章 文学体制及其功能 21
第一节 文学制度的建构 21
第二节 文学体制的“话语激励” 38
第三节 文学体制的“话语规约”——“《苦恋》风波”的重新检讨 50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知识分子现代认同的历史起源 68
第一节 意识形态、历史转型与身份认同 68
第二节 认同重组的时代和作家的代际区分 72
第三节 “右派作家”的革命认同 75
第四节 “人民认同”的内在分野 85
第五节 “知青”身份的浪漫“重申” 94
第六节 “启蒙”身份的初步自觉 105
第三章 新时期知识分子写作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起源(上) 111
第一节 “反左”话语:新的现代性话语体系 111
第二节 “反封建”话语:“五四”话语的接续与新变 126
第四章 新时期知识分子写作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起源(下) 146
第一节 “人道伦理”的历史重建 146
第二节 “人道话语”的政治关切 152
第三节 “话语突围”与“历史禁忌” 160
第二编 知青情结 167
第一章 知青主体类型的诞生 167
第一节 理论、对象与方法 167
第二节 多功能性符号存在与独特知青身份的雏形 173
第三节 主体的问世与经典文本的成型 192
第四节 知青主体转型的社会结构原因 211
第一节 起点与框架 223
第二章 知青文学的分类 223
第二节 理想、献身、反叛、占有 227
第三节 自疑、自疏、解构 239
第四节 文化乡村的不归之旅 246
第五节 欲望与生命本体 255
第六节 《血色黄昏》及其他 259
第三章 从“知青”到“老三届” 264
第一节 “老三届文化现象” 264
第二节 “老三届文化现象”与知青话语 268
第四章 戏谑智性的敞开 284
第一节 落日情结的漂浮 284
第二节 “黄金时代”的重写与敞开 294
第一节 理一理我们的根 309
第三编 文化寻根·小说实验·女性写作 309
第一章 寻根小说 309
第二节 重返民族文化空间 315
第三节 东方审美人格的重现 336
第四节 寻根的自我解构 353
第二章 先锋小说 365
第一节 颓败与狂狷 365
第二节 虐恋的舞蹈 385
第三节 遭遇后现代主义 399
第四节 寻根的隐遁和先锋的还乡 415
第三章 女性写作 425
第一节 双声性质和双重身份 425
第二节 身体叙事和女性生命文化 444
第三节 打开女性的私人空间 469
第四编 “新写实”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489
第一章 “新写实小说”的缘起与现代性焦虑 489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的缘起 489
第二节 现代性与现代性焦虑 496
第二章 “新写实小说”的贫困叙事与现代性质疑 506
第一节 失望的贫困叙写 506
第二节 暧昧的价值取向 510
第三节 “历史”与“当下”的价值错位 515
第四节 体制与道德人性的冲突 519
第三章 “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认同危机 525
第一节 历史主体的不确定性 525
第二节 自我主体的变迁 528
第三节 理性主体的颠覆 534
第四节 主体性的反思 538
第四章 “新写实小说”审美主义现代性的伦理困境 543
第一节 审美主义的伦理困境 543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与生命价值 547
第三节 感性生命存在的悖谬与困顿 552
第四节 叙事伦理的诉求 557
第五节 关于“文化批评”与“新写实小说” 562
第五章 “改革文学”再思考 567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改革文学” 567
第二节 “改革文学”的现代性叙事反思 569
第三节 “改革文学”的现代性话语压制 576
第六章 世纪末的“艰难”与“分享” 583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世纪末“艰难” 583
第二节 “分享艰难”的文学策略 586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困惑与反思 589
第七章 世纪末中国的乡土叙事 595
第一节 城乡关系的再思考 595
第二节 自足的乡土人生 598
第三节 乡镇意义的表述 602
第四节 乡村贫困的再审视 605
第五编 “晚生代”的姿态 611
第一章 “断裂”:世纪末的文坛事件 611
第一节 命名的尴尬 611
第二节 “断裂”的一代 614
第三节 关于论争的思考 621
第二章 出走的一代:另类经验的诞生 628
第一节 对压抑的反抗:弑父者? 628
第二节 虚假的意义结构? 633
第三节 废墟上的一代? 639
第四节 新的真实与新的经验 650
第五节 个案:韩东的“下放地” 656
第六节 悬浮中的狂欢 662
第三章 欲望之壑:无尽的狂欢 674
第一节 还原:欲望的物本体 674
第二节 存在与虚无:符码化抑或意义追问 690
第三节 面向虚无:午夜的狂欢 703
第四节 爱情,幻象及其他 719
第四章 深度的诱惑:沉沦或舞蹈 730
第一节 激情、乌托邦与存在之思 730
第二节 历史、现实与超验 739
第三节 代际叙事:一代人的经验与言说 751
第一节 国共战争小说 759
第一章 战争小说扫描 759
第六编 战争小说的新变 759
第二节 抗日战争小说 777
第三节 抗美援朝战争小说 797
第二章 英雄主义的时代新变 814
第一节 由神到人的回归 814
第二节 静态描写与动态透视 817
第三节 从喜剧到悲剧 821
第三章 人道主义烛照下的命运悲歌 828
第一节 军人的命运悲剧 828
第二节 人性的深层探索 834
第三节 战争心理的拓展 840
第四章 纪实:战争文学的处女地 848
第一节 历史大潮中的人生实录 848
第二节 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861
第五章 探索:战争审美的多样化 869
第一节 史诗意识的觉醒与史诗形式的创造 869
第二节 本体意识的发现和战争质感的追求 878
第三节 写实原则的弘扬和生活原色的切近 885
第七编 爱情描写的变奏 894
第一章 为爱情正名 894
第一节 突破爱情描写禁区 894
第二节 爱情之痛与历史之忧 901
第三节 撩开人性的面纱 908
第二章 爱情的文化反思 920
第一节 背负沉重的父权 920
第二节 性爱的双刃剑 929
第三节 妇女解放的反思 937
第一节 失范的农民企业家 949
第三章 爱情心理探寻 949
第二节 迷茫的现代商人 955
第三节 封建幽灵笼罩的公仆 970
第四节 被放逐的知识分子 981
第四章 爱情的苦恼与畅想 991
第一节 破灭的爱情神话 991
第二节 痛苦的理性抉择 998
第三节 爱情的多重变奏 1007
第四节 爱情小说的沉思 1017
第八编 历史叙事的构架 1031
第一章 农民起义的宏大叙事 1031
第一节 元话语与史诗化追求 1031
第二节 《李自成》的命运 1037
第三节 宏大叙事的衰落 1042
第二章 帝王将相的“复辟” 1047
第一节 文学游魂的归来 1047
第二节 帝王的辉煌与风流 1050
第三节 走出漫画化和脸谱化 1056
第三章 古代女性的秘史 1062
第一节 弱势群体与杰出女性 1062
第二节 狭窄的生存空间与异化的生存状态 1064
第三节 女性文本与姐妹情谊 1070
第四章 近代历史的悲喜剧 1076
第一节 正本清源与翻案辩诬 1076
第二节 近代化的悲剧和喜剧 1080
第三节 名人历史的凸显与普通人历史的淡出 1084
第一节 “新历史小说”与“精神创伤” 1088
第五章 现代史的另一面 1088
第二节 《白鹿原》与“民族的秘史” 1092
第三节 历史的循环与民间文化立场 1095
第四节 历史叙事与现实的隐忧 1100
第六章 家族史的沉浮 1104
第一节 从民族寻根文化到家族寻根 1104
第二节 “纵向的历史追索”与“横向的时代概括” 1110
第三节 “如果”与历史的多种可能性 1116
第七章 新潮小说的历史叙事 1124
第一节 “历史的实在”与“历史理解的实在” 1124
第二节 历史的偶然性与非逻辑性 1130
第三节 “前理解”与历史的文本性 1133
第一节 类比结构与历史的重复 1139
第八章 经典文本的重写与戏仿 1139
第二节 解构思潮与语言游戏 1143
第三节 思维的乐趣与叙述的多种可能性 1147
第四节 后现代写作与续书传统 1151
第九章 历史虚构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1156
第一节 原生态历史…遗留态历史…叙述态历史 1156
第二节 现代意蕴与历史话语 1161
第三节 结构方式与叙述形态 1167
第九编 作家文化心理的嬗变 1175
第一章 新时期文化状况与作家心态嬗变 1175
第一节 新时期文化格局 1175
第二节 作家构成与心态类型 1178
第三节 作家心态嬗变轨迹 1185
第一节 水的轻灵与机智 1192
第二章 “智者”的达观与“仁者”的落拓 1192
第二节 山的凝重与深情 1199
第三节 个人之轻与时代之重 1209
第三章 “载道者”的沉落与新生 1216
第一节 “载道”的由来 1216
第二节 最初的辉煌 1219
第三节 艰难的蜕变 1223
第四节 危机与新生 1229
第四章 “归去来”的困惑与彷徨 1236
第一节 《归去来》的主体意蕴 1236
第二节 文化的困惑与寻路的艰难 1239
第三节 “寻根”之累 1246
第一节 现实巨变与乡村挽歌 1253
第五章 绝望而困惑的乡村挽歌作者 1253
第二节 生存与文化:意义的边缘 1255
第三节 逃避与追寻 1260
第四节 唱不完美的田园梦想 1265
第六章 “移植”的光荣与悲哀 1272
第一节 何谓“先锋” 1272
第二节 “意义”追求之路 1275
第三节 形式的意味与代价 1280
第四节 重估“先锋” 1283
第七章 90年代作家文化心态 1291
第一节 “新写实”:现实局促下的无路之路 1291
第二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意识形态意义 1301
第三节 “新生代”创作:反抗的意义与局限 1309
参考书目 1319
跋 1321
- 《秘密结婚及其他短篇实事小说七篇》伍光建译 1937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法)莫泊桑著;张英伦译 2010
- 《上帝的孤独者 下 托马斯·沃尔夫短篇小说集》(美)托马斯·沃尔夫著;刘积源译 2017
-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论稿》雷恩海主编 2018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 散文卷 1》冯骥才著 2017
- 《红灯笼 短篇小说集》罗皑岚著 193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论稿》雷恩海主编 2018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 散文卷 1》冯骥才著 2017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绅士阶层与中国现代文学》罗维斯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