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主义 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准备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泳鑫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7300345
- 页数:350 页
绪论 1
第一章 近现代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和理论的基本脉络 7
一、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基本特点 7
二、近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逻辑体系 9
三、西欧国际关系理论形成时期的社会思想文化基础 10
四、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和理论早期的几个基本点 20
(一)殖民扩张体系与关于战争的理论 20
(二)主权国家体系与主权理论 22
五、无政府状态、秩序与国家利益、均势理论 23
六、“主权在民”与现代国际关系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27
七、西方现代国际关系的思想分野和理论流派 35
(一)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37
(二)激进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 38
(三)保守主义的理论思潮 39
(四)普世主义、精神进化论与文化民族主义 41
(五)帝国主义和反理性主义思潮 44
八、世界战争、世界革命与西方思想理论的世界影响 48
九、现代主权国家体系的全球扩展与西方理论批判 52
(一)“世界体系论”的主要思想观点 55
(二)西方现代化思潮及其意识形态 65
第二章 中国传统和平主义文化析要 76
一、朝贡关系与等级和谐观念 77
二、分立国之间关系中的和平规范 79
三、中国古代国际关系和平主义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81
四、在全球文明比较中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8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96
一、认识和定位中外思想史上的马克思主义 96
二、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历时性划分 100
(一)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00
(二)列宁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01
(三)毛泽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01
(四)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02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两大部分 105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史部分 105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化与中国外交思想部分 106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关系思想和理论特点 107
(一)在思想史上的基本定位 108
(二)关于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 109
(三)关于国际行为体——国家的产生及其性质 111
(四)关于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与国际冲突的根源 113
(五)关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114
(六)关于战争的基本观点 116
(七)对人类合作的本性的肯定 120
(八)和平:新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国际原则 122
五、列宁的国际关系思想和理论特点 123
(一)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两种世界的时代格局 124
(二)关于资本主义时代国际关系的总趋势 128
(三)关于国际战争与国内革命 130
(四)关于国际主义和民族自决理论 131
(五)关于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及其相互关系 138
第四章 旧中国:国际关系现代化与外交思想变革 146
一、国际关系体系与外交思想的历史性变革 150
(一)国际关系体系的历史性变动 152
(二)传统中华秩序的历史命运 158
(三)全球主权国家体系的形成 167
(四)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思想基础 169
二、世界殖民体系与近代中国外交思想的危机 180
(一)晚清外交思想的危机 181
(二)制约中国传统外交思想变革的政治文化背景 190
(三)思想的变革与抉择 197
三、“西化”的失落与扭曲的主权思想 210
(一)不同思潮及其命运 211
(二)民国封建极权的民族主义 219
四、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外交思想的形成 221
(一)国际政治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21
(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外交思想的历程 224
第五章 新中国:新主权国家时代与和平外交思想 237
一、新主权国家的目标追求与新中国外交思想的特点 238
(一)主权统一与国家安全 239
(二)国家富强(现代化)的目标 248
(三)变革国际秩序的理想 252
(一)分析国际关系的矛盾观 256
二、中国外交思想中的理论创新 256
(二)对国际关系中非物质力量(软实力)的判断 262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发展 271
一、继承中发展 272
二、思想和认识的转变 277
(一)从强调政治斗争到强调经济关系的相互依赖 277
(二)在国际主义与国家利益关系认识上的新发展 279
(三)实事求是地谋求全方位外交 283
三、认识的深化和理论发展 286
(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现实定位 287
(三)多元文明与和平共处的价值定位 288
(二)国际体系与国家目标的时代方位 288
第七章 国际关系面向未来的理论挑战和战略取向 292
一、现实的几种理论挑战 292
(一)关于国际关系体系与国际政治秩序 293
(二)关于霸权政治阴影与和平外交战略 299
(三)关于国际主义与国家利益 303
(四)关于实力发展与“中国威胁论” 305
(五)市场、主权与人权三大命题 308
二、国际和平的战略取向 320
(一)国家、地区、全球秩序的三重构建 320
(二)从全球、区域、国家三个利益层面创建中国的国际关系 333
后记 349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研究》樊春燕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