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油气生排机理与模式
油气生排机理与模式

油气生排机理与模式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洛夫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2140727
  • 页数:188 页
图书介绍:
《油气生排机理与模式》目录

第一节 概述 1

第一章 烃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 1

第二节 油气形成模式与影响因素 3

一、油气的形成过程和模式 3

二、油气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4

第三节 油气生成模拟原理 9

第四节 油气生成模拟方法 10

一、利用自然生油岩剖面研究油气生成特征的方法——自然演化剖面法 10

二、实验室人工再现生油岩油气生成过程的方法——热模拟实验法 10

三、盆地地史、热史与模拟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盆地模拟法 15

第五节 热模拟方法可解决的石油地质问题 16

一、认识不同母质类型油气形成的机理与建立油气形成模式 16

二、研究各种因素对油气形成过程的影响 16

四、研究油气运移效应 17

五、研究生油气母质演化过程中各参数间的相关性 17

三、评价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 17

第二章 烃源岩生烃催化作用研究 18

第一节 样品与催化剂 18

第二节 东营凹陷干酪根催化生烃特征 20

一、催化剂对干酪根总生烃量的影响 20

二、催化剂对干酪根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 23

三、催化剂对色谱可检测烃产量的影响 25

第三节 松辽盆地干酪根催化降解生烃特征 27

一、催化剂对干酪根总生烃量的影响 27

二、催化剂对干酪根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 27

三、催化剂对色谱可检测烃产量的影响 31

第四节 泌阳凹陷干酪根催化降解生烃特征 33

一、催化剂对干酪根总生烃量的影响 33

二、催化剂对干酪根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 36

第五节 水介质存在下的催化生烃特征 38

一、总烃的生成特征 38

三、液态烃生成特征 41

二、气态烃的生成特征 41

四、其他结果 44

第六节 干酪根催化生烃动力学研究 47

一、生烃率及生烃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47

二、干酪根催化生烃动力学参数 51

三、水介质存在下催化生烃动力学 60

第七节 干酪根催化生烃机理探讨 64

一、纯干酪根热解成烃机理 64

二、矿物基质的催化生烃机理 65

三、无机盐类催化生烃机理 66

第三章 咸水—半咸水环境泥质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67

第一节 模拟实验样品的地质背景和基本性质 68

一、地质背景 68

二、样品的有机质含量、类型、成熟度 68

三、模拟样品的饱和烃组成特征 68

第二节 模拟样品的制备 69

四、模拟样品芳香烃组成特征 69

第三节 可溶有机质、干酪根产率特征 70

一、热解油产率变化特征 70

二、干酪根、可溶有机质相互转化关系及对低熟油的贡献 70

第四节 液态产物的特征及其演化 73

一、族组分 73

二、正烷烃 73

三、类异戊二烯烷烃 75

四、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 76

五、芳香烃 78

第五节 气态产物生成特征及演化 81

第六节 干酪根、可溶有机质对未熟—低熟油贡献的讨论 82

第七节 东营凹陷沙四段有机质演化特征 83

一、可溶有机质转化率 83

二、族组成 84

三、饱和烃馏分 84

四、生油岩热解分析 90

第一节 模拟实验方法 91

第二节 液体产物的产率及热演化特征 91

第四章 半咸水环境泥质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91

第三节 液态产物的化学组成 93

一、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93

二、甾烷、甾烯类生物标志物 95

三、4-甲基甾烷和甲藻甾烷 97

四、萜烷和萜烯类化合物 97

第四节 气态产物的产率及组成特征 98

第五节 济阳坳陷沙一段有机质成烃模式 99

第五章 淡水环境泥质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102

第一节 样品选择与实验方法 102

第二节 热模拟产物产率及化学组成特征 102

一、液体和气体产物的产率特征 102

二、液态组分变化特征 103

第三节 未熟—低熟油生烃机理的探讨 104

一、早期生烃是未熟—低熟油形成的必要条件 104

二、沉积环境与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105

第六章 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研究 107

第一节 典型Ⅰ型干酪根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研究 108

一、热模拟气态产物特征 108

二、热模拟液态产物特征 111

三、固体产物特征 113

第二节 富硫干酪根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研究 114

一、气态产物特征 114

二、液态产物特征 115

三、固体产物演化特征 116

第三节 Ⅱ2型干酪根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研究 116

一、气态产物组成特征 116

二、液态产物特征 118

三、固体产物特征 118

第四节 碳酸盐烃源岩成烃机理与成烃演化模式 119

第五节 热模拟油气产率公式校正方法探讨 120

第七章 实际地质条件下碳酸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 123

第一节 样品的分析方法 123

第二节 缝合线有机质含量校正方法 125

第三节 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 127

一、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 127

二、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与酸溶物含量关系 128

三、热解(Rock-Eval)参数与酸不溶物含量关系 132

第四节 碳酸盐岩生排烃特征分析 133

一、碳酸盐岩缝合线与基质中可溶烃含量特征 133

二、碳酸盐岩各组成部分的排烃特征 134

二、压溶碳酸盐岩地层厚度恢复原理 136

一、压溶作用的基本特征 136

第五节 碳酸盐岩压溶与生排烃关系探讨 136

三、压溶碳酸盐岩厚度恢复及其生排烃意义 137

第八章 烃源岩油气生成的数学模型 140

第一节 烃源岩生烃产率数学模型 140

一、生烃量计算模型 140

二、泥质烃源岩烃产率参数模型 141

三、碳酸盐烃源岩烃产率数学模型 150

一、催化作用和动力学 151

第二节 烃源岩干酪根催化生烃动力学模型 151

二、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 153

三、串联反应动力学模型 154

四、地质条件下生烃速率和生烃率计算模型及其实验例证 156

第九章 烃源岩排烃机理与数学模型 158

第一节 泥质岩排烃的地质条件分析 158

一、压实与微裂缝排烃 158

二、分子扩散运移 164

三、烃源岩排烃相态演化模式 167

第二节 烃源岩排烃的数学模型 167

一、孔隙流体组成及其相态特征 167

二、压实排烃数学模型的建立 169

三、压裂排烃数学模型的建立 177

四、烃源岩扩散排烃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179

五、烃源岩吸附烃量模型 181

六、液相石油分子扩散量模型 182

参考文献 1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