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建始人遗址
建始人遗址

建始人遗址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绍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30134338
  • 页数:4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研究湖北建始古爪哇魁人遗址的一部重要的学术专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遗址的地质地理背景,建始人的牙齿形态和文化遗物——石制品和骨制品,伴生动物群的组成和性质。
上一篇:佛洛伊德传下一篇:英国 第2版
《建始人遗址》目录
标签:遗址 主编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程捷 1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现代气候特征 3

三、动植物特征 3

第二节 区域地质概况 4

一、地层 4

二、地质构造 6

第三节 地貌演化与构造运动 7

一、现代地貌特征 7

(一)岩溶地貌 7

(二)层状地貌 9

二、地貌演化与构造运动 10

第二章 龙骨洞地层剖面与地层划分对比&程捷 高振纪 13

第一节 地层剖面描述 14

一、A-A′剖面 14

二、B-B′剖面 15

三、C-C′剖面 16

四、D-D′剖面 18

五、E-E′剖面 19

六、F-F′剖面 20

七、G-G′剖面 21

第二节 地层对比 22

第三章 古人类&张银运 张振标 刘武 26

人科 Hominidae Gray,1825 26

第四章 文化遗物&李超荣 37

第一节 备料与石制品 37

一、备料 37

二、石核 38

三、人工石块 43

四、小石块与石屑 43

五、石片 44

六、石器 50

(一)刮削器 50

(二)尖状器 56

(三)雕刻器 57

(四)石锤 57

第二节 骨制品 60

一、骨片 60

二、骨尖状器 61

三、似骨铲 61

四、有人工切割或砍砸痕迹的骨头 61

第三节 遗址的性质 63

一、石制品的特点 63

二、文化对比 64

第五章 哺乳动物 67

灵长目 Primates Linnaeus,1758 67

猿科 Pongidae Eliot,1913&张银运 67

巨猿属 Gigantopithecus von Koenigswald,1935 67

猴科 Cercopithecidae Gray,1821&潘悦容 76

猕猴属 Macaca Lacépède,1799 76

金丝猴属 Rhinopithecus Milne-Edwards,1872 78

食虫目 Insectivora Bowdich,1821&郑绍华 80

猬科 Erinaceidae Fischer von Waldheim,1817 80

毛猬属 Hylomys M?ller,1839 80

鼹科 Talpidae Fischer von Waldheim,1817 83

鼹属 Talpa Linnaeus,1758 83

针尾鼹属 Scaptonyx Milne-Edwards,1871 83

鼩鼹属 Uropsilus Milne-Edwards,1871 84

鼩鼱科 Soricidae Fischer von Waldheim,1817 87

麝鼩属 Crocidura Wagler,1832 87

臭鼩属 Suncus Ehrenberg,1832 90

微尾鼩属 Anourosorex Milne-Edwards,1870 90

亚洲短尾鼩属 Blarinella Thomas,1911 93

鼩鼱属 Sorex Linnaeus,1758 96

长尾鼩属 Soriculus Blyth,1854 97

水麝鼩属 Chimmarogale Anderson,1877 106

翼手目 Chiroptera Blumenbach,1779&郑绍华 108

菊头蝠科 Rhinolophidae Lesson,1827 108

菊头蝠属 Rhinolophus Lacepede,1799 108

蹄蝠科 Hipposideridae Miller,1907 113

蹄蝠属 Hipposideros Gray,1831 113

蝙蝠科 Vespertilionidae Gray,1821 116

鼠耳蝠属 Myotis Kaup,1829 116

伏翼蝠属 Pipstrellus Kaup,1829 118

兔形目 Lagomorpha Brandt,1855&郑绍华 张兆群 119

鼠兔科 Ochotonidae Thomas,1897 119

鼠兔属 Ochotona Link,1795 119

兔科 Leporidae Gray,1821 120

丝绸兔属 Sericolagus Averianov,1996 120

啮齿目 Rodentia Bowdish,1882&郑绍华 121

松鼠科 Scuridae Gray,1821 121

花松鼠属 Tamiops Allen,1936 121

岩松鼠属 Sciurotamias Miller,1901 123

丽松鼠属 Callosciurus Gray,1867 125

鼯鼠科 Petauritidae Miller,1912 127

毛耳飞鼠属 Belomys Thomas,1908 127

仓鼠科 Cricetidae Rochebrune,1883 127

异仓鼠属 Allocricetus Schaub,1930 127

仓鼠(属种未定) Cricetinae gen.et sp.indet 130

?科 Arvicolidae Gray,1821 130

绒鼠属 Eothenomys Miller,1896 130

异费鼠属 Allophaiomys Kormos,1933 136

尖齿鼠属 Hyperacrius Miller,1896 138

?科(属种未定) Arvicolidae gen.et sp.indet 141

刺山鼠科 Platacanthomyidae Miller et Gidley,1918 141

猪尾鼠属 Typhlomys Milne-Edwards,1877 141

竹鼠科 Rhizomyidae Miller et Gidley,1918 145

竹鼠属 Rhizomys Gray,1831 145

豪猪科 Hystricidae Burnett,1830 148

豪猪属 Hystrix Linnaeus,1758 148

鼠科 Muridae Gray,1821 156

巢鼠属 Micromys Dehm,1841 156

小鼠属 Mus Linnaceus,1758 159

攀鼠属 Vernaya Anthony,1941 162

狨鼠属 Hapalomys Blyth,1859 165

姬鼠属 Apodemus Kaup,1829 166

巫山鼠属 Wushanomys Zheng,1993 172

白腹鼠属 Niviventer Marshall,1976 176

长尾巨鼠属 Leopoldamys Ellerman,1947~1948 180

鼠属 Rattus Fischer,1803 180

长鼻目 Proboscidea Illiger,1811&陈冠芳 181

嵌齿象科 Gomphotheriidae Cabrera,1929 181

中国乳齿象属 Sinomastodon Tobien,Chen et Li,1986 181

剑齿象科 Stegodontidae Young-Hopwood,1935 183

剑齿象属 Stegodon Falconer,1857 183

食肉目 Carnivora Bodwich,1821&张兆群 冯小波 185

犬科 Canidae Fisher de Waldheim,1817 185

豺属 Cuon Hodgson,1838 185

熊科 Ursidae Fisher de Waldheim,1817 189

熊属 Ursus Linnaeus,1758 189

大熊猫科 Ailuropodidae Pocock,1921 193

大熊猫属 Ailuropoda Milne-Edwards,1870 193

鼬科 Mustelidae Fisher de Waldheim,1817 199

貂属 Martes Pinel,1792 199

猪獾属 Arctonyx Cuvier,1825 202

水獭属 Lutra Brisson,1762 203

鬣狗科 Hyaenidae Gray,1869 203

粗壮鬣狗属 Pachycrocuta Kretzoi,1938 203

猫科 Felidae Fisher de Waldheim,1817 208

似剑齿虎属 Homotherium Fabrini,1890 208

巨颏剑齿虎属 Megantereon Croizet et Jobert,1828 211

真猫属 Felis Linnaeus,1758 211

豹属 Panthera Oken,1816 212

猎豹属 Sivapanthera Kretzoi,1929 215

灵猫科 Viverridae Gray,1821 217

大灵猫属 Viverra Linnaeus,1758 217

灵狸属 Prionodon Horsfield,1821 218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Owen,1848 220

马科 Equidae Gray,1821&郑绍华 王晓宁 220

马属 Equus Linnaeus,1758 220

犀科 Rhinocerotidae Owen,1845&郑绍华 杨年友 226

犀属 Rhinoceros Linnaeus,1758 226

貘科 Tapiridae Burrett,1830&同号文 233

貘属 Tapirus Brisson,1762 233

爪兽科 Chalicotheriidae Gill,1872&同号文 251

黄昏兽属 Hesperotherium Qiu,2002 251

偶蹄目 Artiodactyla,Owen,1848&陈冠芳 254

猪科 Suidae Gray,1821 254

猪属 Sus Linnaeus,1758 254

鹿科 Cervidae Gray,1821 270

麂属 Muntiacus Rafinesque,1815 270

真鹿属 Cervus Linnaeus,1758 275

牛科 Bovidae Gray,1821 291

羚牛属 Budorcas Hodgson,1850 291

鬣羚属 Capricornis Ogilby,1837 294

青羊属 Nemorhaedus Smith,1827 300

丽牛属 Leptobos R?timeyer,1878 303

第六章 年代学研究 309

第一节 哺乳动物群的时代&郑绍华 张兆群 309

一、小哺乳动物 309

二、大哺乳动物 313

第二节 古地磁年代测定&高振纪 程捷 318

一、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318

二、测试结果分析与极性事件对比 322

第七章 环境背景研究 326

第一节 地层的沉积环境分析&程捷 高振纪 326

一、沉积物粒度分析 326

二、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分析 328

第二节 哺乳动物与环境&郑绍华 张兆群 陈冠芳 329

一、小哺乳动物与环境 329

(一)小哺乳动物区系类型 329

(二)小哺乳动物的垂直地带分布与环境变化 331

(三)小哺乳动物地层分布与气候波动 332

(四)最少个体数与环境变化 333

二、大哺乳动物与环境 335

(一)动物群的区系特征和生态习性 335

(二)不同时段生态环境的变化 337

第三节 植物孢粉与环境&程捷 高振纪 338

一、取样及样品分析 338

二、孢粉组合带 339

(一)孢粉构成的基本特征 339

(二)孢粉组合带的划分 339

三、古植被与古气候 347

(一)古植被 347

(二)古气候 349

第四节 氧化物分析&程捷 高振纪 349

一、取样及样品分析 349

二、古温度的估算 350

第五节 黏土矿物分析&程捷 高振纪 354

一、取样及样品分析 354

二、指示的古气候 355

第六节 磁化率研究&程捷 高振纪 356

一、取样及样品分析 356

二、指示的古气候 358

第八章 结论和问题&郑绍华 360

参考文献 363

英文摘要 375

插图目录 1

图1.1 龙骨洞地理位置 1

图1.2 龙骨洞地点地形剖面特征 2

图1.3 龙骨洞周边的水系特征 2

图1.4 研究区地质简图 5

图1.5 研究区构造剖面示意图 6

图1.6 中国的三级阶梯地貌 7

图1.7 利川盆地横剖面示意图 8

图1.8 高坪附近的夷平面分布 10

图2.1 龙骨洞平面图及发掘区图 13

图2.2 龙骨洞A-A′实测剖面 15

图2.3 龙骨洞B-B′实测剖面 16

图2.4 龙骨洞C-C′实测剖面 17

图2.5 龙骨洞D-D′实测剖面 18

图2.6 龙骨洞E-E′实测剖面 20

图2.7 龙骨洞F-F′实测剖面 21

图2.8 龙骨洞G-G′实测剖面 22

图2.9 龙骨洞地层对比图 23

图2.10 龙骨洞综合柱状与化石分布层位图 25

图3.1 古爪哇魁人颊齿 27

图3.2 湖北古爪哇魁人与其他灵长类下颌第一臼齿齿冠长与齿冠宽数据的分布 30

图3.3 湖北古爪哇魁人与其他灵长类上颌第三前臼齿齿冠长与齿冠宽数据的分布 33

图3.4 湖北古爪哇魁人与其他灵长类上颌第三臼齿齿冠长与齿冠宽数据的分布 35

图4.1 石核重量分布 39

图4.2 石核长宽分布 39

图4.3 石核天然面保留情况 39

图4.4 石核 42

图4.5 人工大石块重量分布 44

图4.6 人工大石块长宽分布 44

图4.7 人工大石块天然面保留情况 44

图4.8 小石块与石屑重量分布 45

图4.9 小石块和石屑天然面保留情况 45

图4.10 石片重量分布 46

图4.11 石片长宽分布 46

图4.12 石片角分布 47

图4.13 石片天然面保留情况 47

图4.14 石片 49

图4.15 石器重量分布 50

图4.16 石器长宽分布 50

图4.17 石器天然面保留情况 51

图4.18 单双刃刮削器 53

图4.19 刮削器刃角分布 56

图4.20 多刃刮削器(a~c),尖状器(d,g~h),石锤(e)和雕刻器(f) 57

图4.21 骨制品 62

图5.1 步氏巨猿牙齿 68

图5.2 猕猴(未定种)(a~c)与金丝猴(未定种)(d~h) 77

图5.3 毛猬(a~g)、鼹(h~j)、针尾鼹(k~1)和鼩鼹(m~n)下颌及牙齿形态 86

图5.4 麝鼩(未定种1)(a~b)、麝鼩(未定种2)(c~d)和臭鼩(未定种)(e)下颌及臼齿 88

图5.5 方齿微尾鼩下颌及臼齿 93

图5.6 亚洲短尾鼩(未定种)下颌及牙齿 95

图5.7 小鼩鼱(相似种)下颌及牙齿 97

图5.8 川西长尾鼩上下颌及牙齿 99

图5.9 印度长尾鼩牙齿 102

图5.10 大黑鼩(相似种)下颌及牙齿 105

图5.11 ?水麝鼩(未定种)牙齿 107

图5.12 皮氏菊头蝠(相似种)下颌及颊齿 110

图5.13 菊头蝠(未定种1)(a~e)和菊头蝠(未定种2)(f~1)下颌及颊齿 112

图5.14 蹄蝠(未定种1)(a~d)和蹄蝠(未定种2)(e~f)下颌及臼齿 115

图5.15 伏翼蝠(未定种)(a)和鼠耳蝠(未定种)(b)下颌骨 117

图5.16 鼠兔(未定种)(a)和丝绸兔(未定种)(b~c)及矮脚丝绸兔(d~e)颊齿及上第一门齿 119

图5.17 花松鼠(未定种)(a~b)和偏皮氏毛耳飞鼠(c~e)颊齿冠面形态 122

图5.18 德氏岩松鼠(a~f)和丽松鼠(未定种)(g~1)颊齿冠面形态 125

图5.19 艾克氏异仓鼠(相似种)(a~e)和仓鼠(属种未定)(f)臼齿冠面形态 128

图5.20 不同地点几种大型仓鼠上下臼齿列或单个牙齿的长、宽比 129

图5.21 ?类颊齿构造术语图 132

图5.22 湖北绒鼠(新种)臼齿冠面形态 133

图5.23 黑腹绒属臼齿冠面形态 135

图5.24 土红异费鼠臼齿冠面形态 138

图5.25 建始尖齿鼠(新种)臼齿冠面形态 139

图5.26 ?科(属种未定)左M2形态 141

图5.27 灰猪尾鼠(A~F)和中间猪尾鼠(a~f)臼齿冠面形态 145

图5.28 拟低冠竹鼠(a~b)和咬洞竹鼠(c~d)下臼齿 147

图5.29 龙骨洞硕豪猪和江山豪猪上下牙齿长、宽比 150

图5.30 硕豪猪(a~c)与江山豪猪(d~f) 151

图5.31 中国不同种类化石豪猪个体大小比较 155

图5.32 巢鼠(a~f)和长尾巨鼠(未定种)(g~h)臼齿 159

图5.33 高山姬鼠(a~b)、锡金小鼠(相似种)(c~d)、小鼠(未定种)(e~f)、攀鼠(未定种)(g)和狨鼠(未定种)(h)臼齿冠面形态 161

图5.34 前普通攀鼠臼齿形态 164

图5.35 几种姬鼠上臼齿列冠面形态比较 170

图5.36 几种姬鼠右下臼齿(列)冠面形态比较 172

图5.37 最后巫山鼠(新种)上下臼齿形态 174

图5.38 先社鼠(a~f)和鼠(未定种)(g~h)臼齿形态 178

图5.39 中国乳齿象(未定种)(a)与前东方剑齿象(相似种)(b~g) 182

图5.40 拟豺牙齿 187

图5.41 不同种类豺上颊齿长宽比较 188

图5.42 熊(未定种)下颌及上颊齿 191

图5.43 几种熊牙齿测量对比折线图 192

图5.44 武陵山大熊猫上下颌骨 196

图5.45 貂(未定种1)(a)和貂(未定种2)(b~c) 201

图5.46 猪獾(未定种)(a)和水獭(未定种)(b~c)牙齿 202

图5.47 几种粗壮鬣狗牙齿测量辛普森指数图 205

图5.48 桑氏鬣狗上下颌骨 207

图5.49 似剑齿虎(未定种)(a~d)与巨颏剑齿虎(未定种)(e~f) 209

图5.50 猫(未定种) 212

图5.51 豹牙齿 214

图5.52 豹m1长宽散点图 215

图5.53 豹P4长宽散点图 215

图5.54 更新猎豹上颌及牙齿 216

图5.55 大灵猫(未定种)裂齿 218

图5.56 灵狸(未定种)下颌骨 219

图5.57 马(未定种)牙齿冠面形态 223

图5.58 中国犀上下颊齿 231

图5.59 山原貘上下颊齿冠面形态 234

图5.60 中国貘上门齿(a~1)及上下犬齿(m~n) 239

图5.61 中国貘下门齿(a~h,j~m)及下犬齿(i) 240

图5.62 中国貘上乳颊齿冠面形态 241

图5.63 中国貘上乳颊齿长宽测量值散点图 242

图5.64 中国貘下乳颊齿冠面形态 243

图5.65 中国貘下颌骨残段带p3~m2(a)和上颌骨残段带P1~M1(b) 243

图5.66 中国貘上前臼齿冠面形态 245

图5.67 中国貘上臼齿冠面形态 246

图5.68 中国貘下颊齿(含乳齿)的长宽测量值散点图 246

图5.69 中国貘下颊齿冠面形态 247

图5.70 P1大小在地层中的变化 248

图5.71 p2大小在地层中的变化 248

图5.72 中国貘上颊齿前部与后部宽度散点图 249

图5.73 龙骨洞与人字洞貘类上颊齿宽/长值比较 250

图5.74 貘类化石件数在建始龙骨洞不同剖面上的分布 251

图5.75 黄昏兽(未定种)颊齿 253

图5.76 小猪牙齿及下颌 258

图5.77 裴氏猪上下颌骨及牙齿 267

图5.78 麂(未定种)的角、下颌及牙齿 273

图5.79 凤歧鹿右侧鹿角 279

图5.80 凤歧鹿上下颌骨 280

图5.81 云南水鹿上下颌骨及鹿角(a~e)和水鹿(相似种)破损鹿角(f) 286

图5.82 水鹿(相似种)上下颌骨 290

图5.83 羚牛(未定种)颊齿冠面形态 293

图5.84 建始鬣羚(新种)角心 297

图5.85 建始鬣羚(新种)牙齿 299

图5.86 ?青羊(未定种)牙齿 302

图5.87 丽牛(未定种)角心、下颌及牙齿 307

图6.1 A05和A31号样Zijderveld图解 319

图6.2 A05和A31号样热退磁曲线 319

图6.3 B08和B24号样Zijderveld图解 320

图6.4 B08和B24号样退磁曲线 320

图6.5 磁倾角和磁偏角赤平投影图 322

图6.6 龙骨洞A-A′剖面磁倾角曲线图 323

图6.7 龙骨洞A-A′剖面磁偏角曲线图 323

图6.8 龙骨洞A-A′剖面古地磁柱与标准极性年表对比 324

图7.1 龙骨洞沉积物粒度分析累积曲线图 327

图7.2 龙骨洞沉积物粒度分析概率曲线图 327

图7.3 根据13个现生属种分布的海拔推算气温的变化 331

图7.4 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属种推测气候变化 333

图7.5 根据不同地层单元森林型物种最少个体数分布推测气候变化 334

图7.6 龙骨洞A-A′剖面孢粉图式 346

图7.7 龙骨洞A-A′剖面氧化物含量曲线 352

图7.8 龙骨洞A-A′剖面SiO2/Al2O3,SiO2/Fe2O3和Fe2O3/FeO值变化曲线 353

图7.9 龙骨洞A-A′剖面古气温变化曲线 354

图7.10 龙骨洞A-A′剖面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曲线 356

图7.11 龙骨洞A-A′剖面磁化率曲线及沉积物平均粒径曲线图 3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