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民族社会学导论
民族社会学导论

民族社会学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1093896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作者已版著作《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一书的简明版,针对本科生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生的需求,保留了原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删简了引证文献、数据案例和全部脚注,从而更加简明和实用。
《民族社会学导论》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导言 1

一、族群社会学在社会学学科中的位置 2

二、当今世界与中国都需要发展族群社会学 3

三、西方族群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特点 4

四、国外族群社会学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5

五、“族群社会学”这个专业方向的内容及其特点 6

六、中国族群社会学目前的研究工作 8

七、我国族群社会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13

第二章 关于“民族”和“族群”的定义 14

一、“民族”定义问题是族群社会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二、近代我国学术界对于“民族”定义的认识 16

三、斯大林对于“民族”的定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9

四、当前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民族”定义 22

五、“族群”概念在我国民族研究中的引入 24

第三章 族群意识 27

一、“族群”是人类社会群体层次划分的种类之一 28

二、族群意识的产生 32

三、族群识别 34

四、族群身份与实际利益 38

第四章 理解中国族群关系的理论框架 41

一、费孝通教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41

二、关于中国民族史的其他研究 43

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族群统一体的多层次性 47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50

五、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 52

六、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团结与协作 53

七、“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 56

第五章 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1) 58

一、中国传统的族群观和族群关系理论 59

二、苏联时期的民族关系理论 63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 67

第六章 族群关系的社会目标(2) 71

一、在欧洲社会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族群观 71

二、美国族群关系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74

三、“内部殖民主义”理论 77

四、西方学者对族群关系理论的其他探求 80

表格目录 81

表6-1 族群融合与族群分裂的进程 81

图6-1 族群互动的五种结果 82

插图目录 82

第七章 如何衡量与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族群关系 83

一、戈登1964年提出的变量体系 84

二、戈登1975年提出的理论模型 85

三、对族群关系进行实际调查时可操作的变量指标 87

表7-1 戈登1975年提出的衡量族群关系的变量体系 87

四、对衡量族群关系变量指标的讨论 93

第八章 族群集团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95

一、美国社会中的“族群分层” 96

表8-1 1970年、1996年美国各族群分性别就业率 97

表8-2 1980—1992年美国分种族的失业率 98

表8-4 1950—1995年美国各族群家庭平均收入变化 99

表8-3 美国墨西哥裔、黑人就业人员的职业构成 99

表8-5 美国贫困线以下白人、黑人以及西班牙语裔的比例 100

二、人口普查资料反映的中国各族群结构性差异 101

表8-6 美国按族群和年龄分类自认为是上层或中层阶级者的比例 101

表8-7 中国一些主要族群“文盲率”的变化 102

表8-8 中国一些主要族群6岁以上人口获“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 102

表8-9 我国一些主要族群就业人口的行业结构变迁 103

表8-10 中国各主要族群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2000) 104

表8-11 中国各主要族群的城市化水平(1990、2000) 106

三、近年社会学调查中反映的我国“族群分层”现象 107

表8-12 1985年赤峰市农村牧区户访调查对象中蒙汉家庭的比较 108

表8-13 1992—1993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各少数族群地区被调查户基本情况 109

第九章 族群集团在人口结构方面的差异 111

一、人口的数量与素质 112

二、人口的年龄结构 113

图9-1a 1990年西藏自治区藏族人口的年龄结构 113

图9-1b 1990年西藏自治区汉族人口的年龄结构 114

三、人口性别比例 115

表9-1 美国35—44岁年龄组每1000名妇女平均所生孩子数(1970) 116

四、生育率水平 116

图9-2 多数族群与少数族群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的生育率差异 117

表9-2 美国有色人种死亡率与白人死亡率之比 118

五、死亡率水平 118

表9-3 美国1979年黑人与白人12种主要死因死亡率之比 119

六、婚姻类型和家庭结构 120

表9-4 美国西南5州25—64岁已婚妇女的族群比较(1970) 121

表9-6 中国各主要族群的总和生育率 122

表9-5 美国不同族群家庭结构比较(1970) 122

七、中国少数族群人口的特点 122

表9-7 中国各主要族群的死亡率比较(1989.7—1990.6) 123

表9-8 中国各主要族群人口的性别比(1990、2000) 124

表9-9 中国各主要族群15岁及以上人口的婚姻状况(2000) 124

表9-10 中国各族群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1990) 125

第十章 人口迁移与族群关系 127

一、人口迁移对族群形成和族群关系的影响 127

二、结合迁移来研究族群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30

表10-1 美国几个移民族群出生于国外者受教育程度比较(1994—1997) 134

表10-2 出生在墨西哥、中国后移居美国者在一些方面的差距(1994—1997) 135

三、我国几个少数族群地区的汉族人口迁移 136

表10-3 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人口数(1947—2000) 137

表1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数(1949—2000) 138

表10-5 西藏自治区汉族人口数(1956—1999) 139

一、语言具有文化象征和交流工具的双重性 142

第十一章 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 142

二、列宁和斯大林关于“民族语言”的观点 144

三、各国的语言政策 146

表11-1 1970—1980年期间美国在家里讲不同语言人数的变化 146

表11-2 苏联时期非俄罗斯人语言使用情况 147

四、从语言使用角度分析族群关系的演变 150

五、近年来我国族群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 152

表11-3 内蒙古赤峰农牧区被调查户主的语言能力(1985) 153

表11-4 西藏自治区被访城乡居民户主的语言能力(1988) 153

表11-5 西藏自治区被访户主关于汉语、藏语学习方面的看法 154

六、族群语言与少数族群教育 155

表11-6 族群语言文字的交流与学习功能分析 156

第十二章 族群居住格局与族群关系 160

一、族群居住格局的三个层面 161

表12-1 研究族群交往情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162

二、多族群社区中族群交往的几个主要方面 162

三、族群居住格局研究与“分离指数” 164

表12-2 1940—1970年美国10个主要城市的种族居住“分离指数” 165

四、个案分析:拉萨市族群居住格局的研究 166

表12-3 拉萨市城关区居民构成及其组织体制 167

表12-4 拉萨市城关区各办事处、乡所属单位集体户的族群“分离指数” 168

五、中国其他地区城乡族群居住模式的研究 169

表12-5 内蒙古赤峰地区被调查户主的蒙汉混居、交友情况(1985) 170

表12-6 喀什市及喀什地区1市4县乡镇、单位民族构成 171

六、学校中的族群格局 172

表12-7 西藏自治区中学教师情况(1988) 173

表12-8 拉萨城关区两所汉藏同校小学的分班情况(1988) 173

第十三章 族际通婚 175

一、婚姻与族际通婚 175

图13-1 影响同族通婚中个人择偶决定的诸因素 176

二、族群关系与族际通婚 177

图13-2 影响族际通婚中个人择偶决定的诸因素 177

三、国外的族际通婚研究 178

表13-1 1970年和1980年美国种族通婚情况 179

表13-2 1959—1970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族际通婚在婚姻总数中的比例 180

五、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少数族群社会历史调查所了解的族际通婚情况 182

四、我国传统的族际通婚观 182

表13-3 中国20世纪50年代社会调查报告中反映的族际通婚状况 183

六、我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出来的族际通婚 184

表13-4 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族群混合户情况(1990、2000年人口普查) 185

七、个案分析:赤峰农村蒙汉通婚研究 187

表13-5 “相对族际通婚率”的国际比较 187

表13-6 内蒙古赤峰地区被调查已婚户户主的婚姻情况(1985) 188

表13-6 内蒙古赤峰地区41村与族际通婚有关变量的相关系数表(1985) 190

图13-3 b内蒙古赤峰农业区蒙汉通婚中的“上嫁”模型 191

图13-3 a内蒙古赤峰牧业区蒙汉通婚中的“上嫁”模型 191

一、分析族群关系变迁时需要注意的研究视角 192

第十四章 影响族群关系变迁的因素分析 192

二、表示族群关系状况的连续统 193

图14-2 族群的相互融合与单向同化 194

图14-1 影响族群关系因素作用分析 194

表14-1 影响族群成员身份认同的变量 195

三、英格尔提出的关于影响族群成员认同的变量体系 195

图14-3 英格尔衡量城市社会族群力量的三个维度 197

四、影响民族关系变化的各种因素 197

五、族群之间社会距离的排序 202

表14-2 影响族群关系各个因素的比较分析 203

表14-3 美国人对待其他族群的社会距离排序(1926—1966) 204

第十五章 族群平等和影响族群关系的政策因素 207

一、族群关系的政治制度性安排 208

二、族群关系框架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 211

三、族群平等 216

四、政府处理族群问题中的“制度化” 220

五、政府制定的以族群为对象的制度 221

六、针对少数族群的优惠政策 225

七、优惠政策的实际效果 226

第十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族群关系的演变 229

一、什么是“现代化” 230

二、现代化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 231

三、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存与发展族群文化 233

四、少数族群地区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利用 236

五、观念的转变是少数族群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237

第十七章 族群关系与“民族主义” 239

一、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240

二、语言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244

三、西方政治家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247

四、“民族主义分裂运动”在当代的破坏性作用 248

表17-1 产生“民族主义”运动的社会条件和政策条件 251

一、族群—文明之间的冲突 253

第十八章 族群关系发展前景的展望 253

二、族群问题的“政治化”与“文化化” 254

三、族群与国家 258

四、族群与地域 260

五、族群交往的发展前景 263

六、中国需要发展社会学的族群研究 265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268

参考文献 2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