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京大学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2012·019
  • 页数:35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大丽花下一篇:新编原木材积表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目录

绪论 1

一、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二、土壤科学发展概况 4

(一)我国土壤科学发展简况 4

(二)国外土壤科学发展简况 5

三、土壤地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7

(一)土壤地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7

(二)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8

第一章 土壤的形态 10

一、土壤的形态学特征 10

(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 10

(二)土壤的其他主要形态特征 13

二、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简述 15

(一)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的内容 15

(二)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的方法 16

(三)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的进展 16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18

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和分类 18

(一)土壤中的原生矿物 18

(二)土壤中的次生矿物 20

二、土壤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意义 23

(一)土壤中的大量元素 26

(二)土壤中重要的微量元素 26

三、土壤矿物质的粒级和土壤质地 28

(一)土壤矿物质的粒级划分 28

(二)各粒级的主要矿物成分和理化特性 29

(三)土壤质地的概念及分类 31

(四)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及其改良 34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36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 36

二、进入土壤的有机质的成分和性质 36

(一)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36

(二)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37

(三)灰分物质 37

三、土壤生物及其对有机质的转化和土壤形成的作用 37

(一)土壤细菌 38

(二)土壤真菌 40

(三)土壤放线菌 40

(四)土壤藻类 41

(五)土壤原生动物 41

四、进入土壤的有机质的转化及其组成元素的循环 42

(一)不含氮有机质的分解 42

(二)含氮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 44

(三)土壤中磷和硫的转化 46

五、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性质 48

(一)土壤腐殖质的组成 48

(二)腐殖质的分解和积累 51

六、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53

第四章 土壤的水分、空气和热量 55

一、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其特性 55

(一)固态水 55

(二)气态水 55

(三)束缚水 56

(四)自由水 57

二、土壤水分常数与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60

(一)土壤水分常数 60

(二)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60

三、土壤水量平衡 61

四、土壤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来源 63

(一)土壤空气中的氧 63

(二)土壤空气中的氮 63

(三)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63

(四)土壤空气中的水汽 63

(五)土壤空气中的其他气体 64

五、土壤的通气性及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 64

(一)土壤的通气性 64

(二)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 64

六、土壤热量的来源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65

(一)土壤热量的来源 65

(二)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66

七、土壤的热学特性与热量平衡 67

(一)土壤的热学特性 67

(二)土壤的热量平衡 69

八、土壤水、气、热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 69

(一)土壤水、气、热的相互关系 70

(二)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70

第五章 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 72

?胶体的一般概念 72

?胶体的种类 72

(一)土壤矿质胶体 73

(二)土壤有机胶体 73

(三)矿质有机胶体复合体 73

三、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和性质 73

(一)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 73

(二)土壤胶体的性质 75

四、土壤吸收性能的种类及其意义 78

(一)土壤吸收性能的种类 78

(二)阳离子代换吸收作用 79

(三)阴离子的吸收作用 82

第六章 土壤溶液 85

一、土壤溶液的组成 85

(一)土壤溶液的组成成分 85

(二)影响土壤溶液变化的因素 85

二、土壤溶液中的氧化还原作用 87

(一)土壤中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 87

(二)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 88

(三)土壤氧化还原状态对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调节 90

三、土壤的酸碱度 90

(一)控制土壤酸碱度的因素 91

(二)土壤酸度的种类 93

四、土壤的缓冲性 94

(一)土壤中含有多种弱酸 94

(二)土壤中两性物质的存在 94

(三)土壤吸收性复合体的缓冲作用 95

(四)酸性土壤中存在的铝离子有缓冲作用 95

五、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发育及植物养分供应的意义 95

(一)土壤反应在土壤发育中的意义 95

(二)土壤反应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96

第七章 土壤结构及土壤物理性质 98

一、土壤结构 98

(一)土壤结构的种类 98

(二)土壤结构的形成 101

(三)土壤团粒结构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102

二、土壤的一般物理性质(孔隙度、比重、容重) 103

(一)土壤的孔隙度 103

(二)土壤的比重和容重 103

三、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104

第八章 土壤发生发展 108

一、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108

二、成土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110

(一)母质因素 110

(二)气候因素 111

(三)生物因素 115

(四)地形因素 120

(五)时间因素 121

(六)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 122

三、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和主要成土过程 123

(一)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123

(二)主要的成土过程 128

第九章 土壤分类 131

一、土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131

二、国外土壤分类的介绍 131

(一)联合国的土壤分类 131

(二)美国的土壤分类 137

(三)苏联的土壤分类 139

(四)西欧的土壤分类 140

三、我国的土壤分类 141

(一)古代的土壤分类 141

(二)现代土壤分类的历史回顾 141

(三)土壤分类的原则、系统和命名 142

四、土壤分类研究工作的展望 147

第十章 森林土壤(附冰沼土) 148

一、灰化土 148

(一)地理分布 148

(二)成土条件 149

(三)灰化土类土壤的基本特征与形成过程 149

(四)灰化土的分类及各类灰化土的特点 150

(五)灰化土的利用和改良 152

二、棕壤与褐土 152

(一)棕壤 153

(二)褐土 154

(三)棕壤及褐土的利用和改良 156

三、红壤、黄旗和砖红壤 156

(一)地理分布 156

(二)成土条件 157

(三)土壤形成过程 157

(四)土壤特点 159

(五)土壤的利用和改良 162

四、黄棕壤 163

(一)黄棕壤的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 163

(二)黄棕壤的形成和特点 163

(三)黄棕壤的分类 164

(四)黄棕壤的利用和改良 164

五、燥红土 165

(一)燥红土的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 165

(二)燥红土的形成特点、性质、利用和改良 165

附:冰沼土 166

(一)冰沼土的地理分布 166

(二)冰沼土的自然条件 166

(三)冰沼土的形成过程 167

(四)冰沼土的形态特征和性质 168

(五)冰沼土的利用和改良 168

第十一章 草原土壤 170

一、黑土 170

(一)黑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170

(二)黑土的形成过程 171

(三)黑土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171

(四)黑土的利用和改良 173

二、黑钙土 174

(一)黑钙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174

(二)黑钙土的形成过程 174

(三)黑钙土的分类和性态特征 175

(四)黑钙土的利用和改良 177

三、栗钙土 177

(一)栗钙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177

(二)栗钙土的形成过程 178

(三)栗钙土的分类和性态特征 178

(四)栗钙土的利用和改良 180

四、棕钙土 180

(一)棕钙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180

(二)棕钙土的形成与性状特征 181

(三)棕钙土的利用和改良 183

五、灰钙土 183

(一)灰钙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183

(二)灰钙土的形成与性状特征 183

(三)灰钙土的利用和改良 185

六、黑垆土 185

(一)黑垆土的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185

(二)黑垆土的形成过程及性状特征 186

(三)黑垆土的分类 188

(四)黑垆土的利用和改良 188

第十二章 荒漠土壤(附绿洲土) 190

一、荒漠土壤的地理分布及形成 190

(一)荒漠土壤分布概况 190

(二)荒漠土壤的形成 190

二、荒漠土壤的分类 190

三、荒漠土壤的利用和改良 194

附:绿洲土 195

(一)绿洲土的熟化过程 195

(二)绿洲土的类型划分及其性状特征 195

(三)绿洲土的利用和改良 198

第十三章 盐成土壤 199

一、盐渍土的地理分布与形成条件 199

二、盐土的形成过程 199

(一)现代积盐过程 199

(二)残余积盐过程 202

三、盐土的性状 202

四、盐土的分类 203

(一)按含盐量分类 203

(二)按盐分组成分类 204

(三)按土壤的形态和成土过程分类 204

五、碱土的形成过程 211

六、碱土的性状和分类 211

(一)碱土的性状 211

(二)碱土的分类 212

七、盐渍土的改良利用 214

(一)水利改良措施 214

(二)农业改良措施 214

(三)生物改良措施 215

(四)化学改良措施 215

第十四章 水成土壤 217

一、草甸土 217

(一)草甸土地理分布及成土条件 217

(二)草甸土的形成过程(草甸过程) 217

(三)草甸土的理化特征 217

(四)草甸土分类及亚类特征 218

(五)利用和改良 219

二、沼泽土 220

(一)沼泽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 220

(二)沼泽土成土过程 220

(三)沼泽土的分类及亚类特性 221

(四)沼泽土的利用和改良 222

三、白浆土 224

(一)白浆土的地理分布及成土条件 224

(二)白浆土的成土过程 224

(三)白浆土的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质 225

(四)白浆土分类及亚类特征 226

(五)白浆土利用和改良 227

第十五章 岩成土壤 229

一、黑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 229

(一)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 229

(二)成土过程 229

(三)理化性质 230

(四)类型划分 230

(五)利用和改良 231

二、紫色土 232

(一)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 232

(二)成土过程 232

(三)剖面形态与理化性质 234

(四)类型划分 235

(五)利用和改良 236

三、磷质石灰土 236

(一)地理分布和成土条件 236

(二)成土过程 237

(三)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 238

(四)类型划分 239

(五)利用和改良 240

第十六章 水稻土 241

一、水稻土的地理分布 241

二、水稻土的形成过程 241

(一)有机质累积和转化 241

(二)粘粒的累积和迁移 242

(三)元素活化和迁移 242

(四)盐基淋失和复盐基 243

三、水稻土主要性态特征 245

(一)土壤剖面发生层 245

(二)土壤耕性 247

四、水稻土的分类 247

(一)水稻土分类原则 248

(二)红黄壤地区水稻土 248

(三)黄棕壤地区水稻土 251

(四)北方水稻土 253

(五)泛域性水稻土 255

五、肥沃水稻土的培育和低产田的改良 256

(一)肥沃水稻土的培育 256

(二)低产水稻土的改良利用 257

第十七章 高山土壤 260

一、高山土壤形成的特点 260

(一)冻融的影响 260

(二)有机物质累积的特点 261

(三)土壤发育的幼年性和古土壤的残余性 261

二、高山寒漠土 262

(一)高山寒漠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 262

(二)理化性状 262

三、高山草甸土 263

(一)高山草甸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 263

(二)高山草甸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63

四、亚高山草甸土 264

(一)亚高山草甸土的分布及成土条件 264

(二)理化性质 265

(三)亚类特征 265

五、高山草原土 266

(一)分布及成土条件 266

(二)理化性质 266

(三)亚类特点 267

六、亚高山草原土 267

(一)分布及成土条件 267

(二)理化性质 268

(三)亚类特点 268

七、高山荒漠土 269

(一)分布及成土条件 269

(二)理化性质 269

第十八章 土壤分布 273

一、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273

(一)土壤的纬度地带性 273

(二)土壤的经度地带性 273

二、?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276

三、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279

(一)土壤的中域性分布 279

(二)土壤的微域分布 281

第十九章 土壤区划(附我国土壤利用改良分区) 283

?区划的意义 283

二、土壤区划系统和分级单位的划分依据 283

三、土壤区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85

四、土壤区划举例 285

(一)江苏省土壤区划 288

(二)江苏省太仓县土壤区划 291

附:我国土壤利用改良分区 295

(一)我国农业土壤改良类型 295

(二)我国农业土壤改良分区 295

第二十章 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299

一、土壤资源评价的依据 299

二、我国的土壤资源 300

(一)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壤资源 300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壤资源 301

(三)我国南方的土壤资源 301

(四)我国西南地区的土壤资源 302

(五)我国草场地区的土壤资源 303

三、世界土壤资源 303

(一)极地气候带的土壤资源 303

(二)湿润寒温带的土壤资源 303

(三)湿润温带的土壤资源 304

(四)湿润亚热带的土壤资源 304

(五)湿润热带的土壤资源 304

(六)干旱地带的土壤资源 304

(七)山地及冲积平原的土壤资源 305

(八)世界农业发展中的土壤资源问题 305

四、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护 307

(一)土壤侵蚀的概念和类型 307

(二)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 308

(三)土壤保护的措施 310

五、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313

(一)土壤的农药污染 313

(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316

(三)放射性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321

第二十一章 土壤调查与制图 323

一、土壤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323

二、土壤调查的准备工作 323

(一)组织准备 323

(二)比例尺的确定 324

(三)工作计划的拟定 324

(四)资料的收集 325

(五)野外用品的准备 326

三、土壤的野外调查和研究 326

(一)踏勘与访问 326

(二)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 326

(三)土壤形态特征的研究 328

(四)土壤剖面的描述和样品、标本的采集 333

(五)土壤野外理化性质的测定 335

(六)土壤微形态的观察与研究 335

(七)土壤分类、分布的野外研究 336

四、土壤制图 337

(一)路线土壤调查与绘制土壤草图 337

(二)土壤详测 338

五、室内资料整理 339

(一)资料和标本的整理 339

(二)土壤样品分析 340

(三)土壤图的整理和清绘 340

六、航空象片在土壤调查制图中的应用 342

(一)航空象片的种类与特点 343

(二)航空象片土壤判读的理论与方法 345

(三)利用航片绘制土壤图的方法 3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