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创新理论的拓荒者
创新理论的拓荒者

创新理论的拓荒者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红玉,彭福扬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13104
  • 页数:231 页
图书介绍:马克思的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扬弃熊彼特惟经济价值取向的创新理论,坚持马克思的创新思想与当代中国创新实践相结合。1.本书运用历史还原的研究方法,立足于马克思当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结合关于马克思的传记资料以及亲友的回忆录等旁证材料,分析马克思创新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2.本书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和现代诠释学等研究方法,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系统地挖掘、整理、诠释和提炼了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本质、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创新的价值向度等方面的思想。3.本书运用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学理的视角,梳理了马克思之后的创新理论发展脉络,分析了马克思创新思想对后来的创新理论的影响,并将之与马克思的创新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立并论证马克思的创新理论真正“始祖”地位。4.本书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马克思的创新思想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找出其可资借鉴之处,以全面发挥马克思创新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指导作用。
《创新理论的拓荒者》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 1

一、走出熊彼特创新理论研究的困境 1

二、寻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指导 3

第二节 论题的研究现状 4

一、国外研究动态 4

二、国内研究现状 7

三、研究现状述评 11

第三节 论题研究的意义 12

一、现实意义 12

二、理论价值 14

第四节 论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一、研究思路 15

二、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马克思创新思想概述 17

第一节 马克思视域中的创新 17

一、创新的本质 18

二、创新的基本形式 21

第二节 马克思创新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26

一、时代背景 26

二、主观因素 34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智慧结晶 40

第三章 科学创新论 42

第一节 科学与科学创新 42

一、科学 42

二、科学创新 45

第二节 科学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47

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7

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 48

三、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 50

四、完善人自身的内在动力 51

第三节 科学创新精神 52

一、求真精神:尊重客观,遵循规律 52

二、献身精神:勇于攀登,无私奉献 54

三、批判精神:不惧权威,大胆怀疑 55

四、协作精神:团结合作,联合攻关 55

第四节 对马克思科学创新论的简要评价 56

一、马克思科学创新论的贡献 56

二、马克思科学创新论的不足之处 58

第四章 技术创新论 61

第一节 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节约型创新 62

一、可变资本节约型创新 64

二、不变资本节约型创新 65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动因 66

一、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 67

二、资本家对市场需求的响应 68

第三节 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71

一、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 72

二、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物质技术力量 73

三、减少废料排放、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 74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75

第四节 对马克思技术创新论的简要评价 76

一、奠定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 76

二、进一步证明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 77

三、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79

第五章 制度创新论 82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创新 82

一、制度 82

二、制度创新 84

第二节 三个层面的制度创新 85

一、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 85

二、中观层面的制度创新 89

三、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 90

第三节 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93

一、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93

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 95

三、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首要途径 97

四、为人的解放和发展提供新的制度基础 98

第四节 对马克思制度创新论的简要评价 100

一、奠定了制度创新理论的基础 100

二、揭示了制度创新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102

第六章 创新价值向度论 106

第一节 创新价值二重性和对资本主义创新价值向度的批判 106

一、价值与价值向度 106

二、创新的价值二重性 108

三、对资本主义创新价值向度的批判 110

第二节 树立创新价值新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12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活动的根本宗旨 112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116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新的终极价值目标 118

第三节 创新的价值标准 122

一、确立人民群众的创新主体地位 122

二、确立人民群众对创新成果的享有主体地位 124

第四节 对马克思创新价值向度论的简要评价 127

一、为人们正确认识创新价值提供科学方法论 127

二、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创新价值取向 127

第七章 马克思之后创新理论的发展(上) 130

第一节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31

一、创新的含义 131

二、创新的目的 133

三、创新与资本主义的自我毁灭 134

第二节 熊彼特创新理论对发展马克思创新思想的贡献 136

一、马克思创新思想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要渊源 136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是马克思创新思想的传承与深化 139

第三节 熊彼特创新理论与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区别 143

一、关于创新本质的不同理解 143

二、关于创新形式的不同划分 145

三、关于创新功能与目标的不同认识 146

四、关于创新价值标准的不同判别 147

第四节 主要原因分析 152

一、创新目的各异 152

二、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154

三、方法论的差异 156

第八章 马克思之后创新理论的发展(下) 161

第一节 科学创新与知识创新学派 161

一、科学创新与知识创新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161

二、对科学创新与知识创新学派的简要评价 165

第二节 技术创新学派 167

一、技术创新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167

二、对技术创新学派的简要评价 171

第三节 制度创新学派 172

一、制度创新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172

二、对制度创新学派的简要评价 176

第四节 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体系 177

一、理论研究进展 177

二、简要评价 180

第九章 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 183

第一节 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183

一、确立人民群众的创新主体地位 184

二、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新的价值标准 185

第二节 重视科学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87

一、高度重视科学创新 187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科学创新精神 188

第三节 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催生生态化产业集群 193

一、用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194

二、催生生态化产业集群发展新的生产力 198

第四节 加强制度创新,为生产力高度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199

一、健全科技创新制度,激发创新活力 199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革除束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204

三、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 206

结论 210

参考文献 221

后记 23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