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国史简编
中国史简编

中国史简编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作璋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
  • 页数:1023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史简编》目录

第一编 原始社会 2

第一章 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 2

元谋人 2

兰田人 3

北京人 3

丁村人 5

第二章 氏族公社 7

第一节 母系氏族公社 7

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 7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和社会结构 9

第二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13

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13

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 15

父系氏族公社的变革和原始公社的解体 17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原始社会 19

第二编 奴隶社会 24

第一章 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 24

第一节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 24

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4

阶级关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5

夏朝的灭亡 27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发展——商 28

商的兴起和建国 28

社会生产和文化 31

商朝的灭亡 34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继续发展——西周 37

第一节 西周的建立和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37

西周的建立 37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38

奴隶国家的强化 41

井田制和农业生产 43

第二节 西周社会经济的发展 43

手工业和商业 45

第三节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46

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46

西周灭亡 48

第三章 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 50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列国形势——大国争霸 50

周室东迁和齐、晋称霸 50

秦、楚相继争霸 53

“弭兵”运动和吴、越争霸 54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56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56

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57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59

第三节 奴隶和平民的革命斗争 61

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统治 61

奴隶起义和平民暴动 62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63

老子的思想 63

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64

军事家孙武 66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67

科学成就 68

第三编 封建社会 70

第一章 封建社会的开端——战国 70

第一节 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和变法运动 70

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与战国七雄 70

各国的变法 73

封建制度的确立 77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 79

农业生产的发展 79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81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 84

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84

文学、史学和艺术 89

科学技术 91

第二章 秦的统一和秦末农民战争 93

第一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建立——秦 93

封建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 93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97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专制集权的各项措施 99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01

第二节 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02

秦的暴政 102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104

楚汉相争和西汉的建立 108

第三章 强盛的西汉王朝和绿林赤眉起义 111

第一节 汉初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的各项政策 111

地主阶级政权的重建 111

“与民休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113

第二节 西汉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 115

社会经济的发展 115

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 118

第三节 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巩固 120

打击割据势力加强皇权 120

确定新的选官制度 122

财政的集中 123

独尊儒术 124

第四节 西汉时期国内各民族联系的加强 125

匈奴 125

东北各族 126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27

越族 128

西南各族 129

第五节 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起义 130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和王莽改制 130

绿林赤眉起义 133

东汉的建立 137

第四章 尔汉豪族地上势力的发展和黄巾起义 138

第一节 东汉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38

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措施 138

社会经济的发展 140

豪族地主势力的发展 142

第二节 东汉豪族势力的发展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加强 142

大地主田庄和封建依附关系 143

第三节 东汉时期的各少数民族 145

匈奴的分裂和班超出使西域 145

东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 147

羌汉人民联合的反抗斗争 148

第四节 黄巾起义 149

外戚宦官专政 149

黄巾起义 152

董仲舒 156

第一节 哲学思想 156

第五章 秦汉时期的文化 156

王充 157

第二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 158

文学 158

史学 159

艺术 161

第三节 科学技术 162

《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162

造纸术的发明 163

张衡的科学成就 164

华佗的外科手术 165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165

第一节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66

军阀混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166

第六章 三国鼎立 166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69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和经济 172

魏国的政治和经济 172

蜀国的政治和经济 174

吴国的政治和经济 176

西晋的短期统一 179

第七章 从西晋的短期统一到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79

第一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 179

士族门阀统治下的西晋内政 180

西晋末年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和西晋灭亡 183

第二节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86

苟安江南的东晋王朝 186

北方十六国割据和祖逖等的北伐 188

秦晋淝水之战与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93

第一节 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198

宋、齐、梁、陈的更替 198

第八章 南朝和北朝 198

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大地主封山占水 202

南朝士族的腐朽没落 205

第二节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206

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206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北魏的分裂 210

北齐、北周的建立和北周统一北方 213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216

第一节 哲学与宗教 216

魏晋玄学 216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 218

范缜的《神灭论》 219

第二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 220

文学 220

史学和地理学 222

艺术 223

第三节 科学技术 225

祖冲之和圆周率 225

天文学的成就 225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226

机械制造 226

医学 227

第一节 隋初的政治与经济 228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28

第十章 隋朝的统一和隋末农民战争 228

政治与经济改革 229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大运河的开凿 231

第二节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隋末农民大起义 234

隋炀帝的暴政 234

隋末农民大起义 236

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 238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241

第十一章 唐朝的强盛 241

第一节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41

唐初各项制度的建立 243

从武则天的统治到开元盛世 248

第二节 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251

农业 251

手工业 253

商业和交通 256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58

东突厥和西突厥 259

第三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 259

回纥 261

靺鞨 263

南诏 264

吐蕃 265

第四节 唐朝的对外关系 266

朝鲜 266

日本 267

印度 268

西亚和北非诸国 269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272

第十二章 唐朝的衰落和唐末农民战争 272

第一节 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危机 272

宦官和朋党 275

均田制的破坏和地主田庄的发展 277

唐政府的财政危机和两税法的实行 280

第二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282

唐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282

黄巢大起义 284

唐朝的灭亡 287

佛、道、儒的发展与斗争 288

第十三章 隋唐时期的文化 288

第一节 哲学和宗教 288

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思想 290

第二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 291

文学 291

史学 294

艺术 295

第三节 科学技术 296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 296

雕版印刷术 296

孙思邈和《千金方》 297

天文学家僧一行 297

第十四章 北宋,辽、夏、金的关系 299

第一节 五代十国 299

五代十国的更替 299

五代十国的政治和经济 301

周世宗的改革 304

第二节 北宋的政治和经济 305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305

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 308

社会经济的发展 310

第三节 北宋的农民起义和政治改革 313

王小波、李顺起义 313

王安石变法 314

方腊、宋江起义 318

第四节 辽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320

辽的建立 320

辽的政治和经济 321

辽与北宋的关系 326

西夏的建立 327

第五节 西夏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327

西夏的政治和经济 328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330

第六节 金的建立及其与辽、北宋的关系 331

金的建立 331

金灭辽和北宋 332

第十五章 南宋与金的对峙 335

第一节 南宋的偏安和南北人民的抗金斗争 335

南宋的建立 335

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 336

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 337

钟相、杨么起义 338

第二节 南宋的农民起义和经济发展 338

南方经济的发展 340

第三节 金的政治和经济 343

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343

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45

红袄军起义 347

第一节 元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349

蒙古的兴起和蒙古国的建立 349

第十六章 元朝的统治和元末农民战争 349

元朝的统一 350

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352

第二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矛盾 354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54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357

第三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 359

刘福通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359

朱元璋的统一战争和元朝灭亡 361

第一节 哲学思想和书院制度 364

理学 364

第十七章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364

陈亮和叶适的反理学思想 366

书院的兴起 367

第二节 文学、史学和艺术 368

文学 368

史学 370

绘画艺术 371

第三节 科学技术 372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72

火药应用于军事 373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373

沈括和《梦溪笔谈》 374

郭守敬和《授时历》 374

《农桑辑要》与王祯《农书》 374

第十八章 明朝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 376

第一节 明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376

明朝前期的经济 376

户籍和赋役制度 379

封建专制主义的加强 381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383

唐赛儿等农民起义 385

明政府与蒙古族的关系 386

第二节 明政府与国内各族的关系 386

明政府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388

明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90

明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391

明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392

第三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 393

郑和下西洋 393

华侨对开发南洋的贡献 395

东南沿海军民的御倭斗争 396

援朝战争 398

中国人民反对欧洲殖民者的斗争 399

第四节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城镇人民的反税监斗争 401

商品经济的发展 401

资本主义的萌芽 404

城镇人民的反税监斗争 405

第十九章 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408

第一节 明末农民大起义 408

明后期政治的腐败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408

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413

大顺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灭亡 415

清军入关和大顺政权的失败 420

第二节 清军入关和人民的抗清斗争 420

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424

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 428

第二十章 清朝前期的统治 431

第一节 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31

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431

农业和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 434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和雇工的反抗斗争 438

第二节 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441

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441

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445

第三节 清朝的统一和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451

平定三藩 451

设立台湾府 452

抗击沙皇俄国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斗争 452

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 454

平定回疆贵族的叛乱 456

西藏的金瓶制和云贵的改土归流 457

清朝对南海诸岛的管辖 459

第二十一章 明清时期的文化 461

第一节 哲学思想 461

王守仁和李贽 461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464

小说 468

第二节 文学和艺术 468

戏曲 473

绘画 475

第三节 考据学、史料学和地理学 476

考据学 476

史学和史料学 478

地理学 481

第四节 科学技术 481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482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482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483

第四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86

(上编) 486

第一章 鸦片战争 486

第一节 禁烟运动 486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486

鸦片的输入 490

中国的禁烟斗争 493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497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经过 497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501

东南沿海和长江下游的战斗 503

第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06

中英《南京条约》 506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08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509

人民群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512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515

洪秀全和冯云山的早期反清活动 515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515

金田起义 521

第二节 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发展 523

定都天京 523

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525

捻军和各地少数民族响应起义 530

《天朝田亩制度》及各项政策 533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537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537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539

沙俄乘机侵吞中国大片领土 544

“辛酉政变”和中外反动派开始勾结 546

第四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549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549

太平天国为争取形势好转而斗争 552

经营江浙和保卫安庆的失败 555

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和天京陷落 558

太平军余部和捻军的继续战斗 561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563

第三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566

第一节 洋务运动 566

外国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 566

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和新式陆海军的建立 569

洋务创办的民用企业 575

第二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581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581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早期斗争 586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590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590

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590

俄英对新疆的侵略 591

英国对云南和西藏的侵略 594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 596

第二节 中法战争 596

中法战争与《中法新约》的签订 597

第五章 甲午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601

第一节 中日战争 601

日本侵华战争的准备 601

中日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603

《马关条约》 610

中国军民反抗日本强占台湾省的斗争 612

第二节 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活动 614

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614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618

第六章 戊戌变法 621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621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621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维新变法活动 623

维新派与封建反动势力的论战 630

第二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635

百日维新 635

变法的失败 637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641

第七章 义和团运动 641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641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648

第二节 反对八国联军的战争 653

八国联军侵华与京津义和团的战斗 653

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义和团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659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 664

第八章 辛亥革命 668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668

民族危难的加深和不断高涨的人民反抗斗争 668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674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680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686

第二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活动 688

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纲 688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692

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武装起义 694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 699

第三节 武昌起义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702

辛亥革命前夜的群众斗争和保路运动 702

武昌起义和各省区的响应 706

中华民国的成立 712

第四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 717

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与袁世凯窃取民国政权 717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722

第九章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725

第一节 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725

国民党的建立与“二次革命” 725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列强的疯狂侵略 729

护国运动与洪宪帝制的覆灭 733

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736

第二节 反对段祺瑞的斗争 736

段祺瑞操纵北京政权与张勋复辟 737

护法运动 740

第十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742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 742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743

无产阶级的壮大 744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 746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746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748

龚自珍、魏源与思想领域内的新变化 750

第十一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 750

第一节 社会政治思想 750

太平天国对封建旧思想旧文化的冲击 754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传播 756

第二节 史学与文学艺术 759

梁启超的史学观点和王国维的史学贡献 759

文学 760

戏剧 762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教育 763

科学技术 763

教育 767

下编 769

第十二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769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 769

“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 769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770

“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77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776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776

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及其活动 77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78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781

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和北洋军阀混战 781

民族经济的衰退 783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784

第四节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786

香港海员大罢工 786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787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788

第二次护法运动和孙中山的转变 791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 791

第十三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革命运动的高涨 791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792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794

第二节 革命运动的高涨 795

南方革命运动的高涨 795

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北上 797

第三节 “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799

“五卅”运动 799

省港大罢工 801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802

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803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803

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805

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806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807

第十四章 北伐战争 810

第一节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810

直奉军阀的反革命联合 810

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812

第二节 工人的英勇战斗和农村大革命 815

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815

上海工人的武装起义 816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 817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819

第十五章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821

第一节 蒋介石集团的叛变 821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82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822

第二节 汪精卫集团的叛变 826

反革命包围中的武汉政府 826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828

国民党的“统一” 831

第十六章 中国红色政权的创立和发展 831

第一节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831

南京政府的亲帝反苏外交 833

第二节 工农红军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835

“八一”南昌起义 835

“八七”会议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836

广州起义 838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840

第三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842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842

“国民会议” 844

第四节 红色政权的发展 845

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的理论 845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发展 847

古田会议和土地革命的开展 850

红军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85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854

第十七章 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 856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856

“九一八”事变 856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858

“一二八”事变和上海抗战 860

第二节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起伏 861

蒋介石“安内攘外”的反动政策 861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863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起伏 864

第三节 红军的长征 867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和红色区域的建设 867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869

遵义会议 871

红军长征的胜利 872

华北事变 875

第一节 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875

第十八章 由国内战争向全国抗日战争的转变 875

国民党亲英美派和亲日派的分化 877

“一二九”运动 87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 880

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880

中国共产党的逼蒋抗日方针 882

第三节 西安事变 884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继续发展 884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885

“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890

第十九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890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890

第二次国共合作 893

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对抗日战争的支援 894

世界各国对中日战争的不同态度 895

第二节 国民党的抗战路线和正面战场的抗战 897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897

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举进攻 89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901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901

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 903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906

第二十章 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 908

第一节 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和汪精卫集团的投敌 908

相持阶段的到来和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908

汪精卫集团的投敌和汪伪政权的成立 909

第二节 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和国民党当权者的积极反共 910

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有限进攻 910

国民党当权者的积极反共活动 913

皖南事变 915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重要支柱 91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和团结的斗争 916

中国共产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 919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921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日本在中国的残酷掠夺和“扫荡” 924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924

日本在中国的残酷掠夺和“扫荡” 925

第五节 正面战场抗战的失利和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926

正面战场抗战的失利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926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928

大后方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930

第六节 中国共产党和敌后抗日军民的艰苦斗争 932

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斗争 932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935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937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939

第二十一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 941

第一节 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的不同路线 941

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 941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 942

抗日军民的大反攻 944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944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945

第二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和积极准备自卫战争 948

第一节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948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 948

重庆谈判 951

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和国统区的反内战运动 953

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954

第二节 美蒋布置全面内战 956

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 956

美帝加紧帮助蒋介石布置内战 958

第三节 解放区军民积极准备自卫战争 959

解放区的练兵、生产和减租运动 959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961

第二十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的开始 963

第一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 963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 963

中国共产党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方针 964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966

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966

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968

“制宪国大” 971

第三节 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经济危机 971

《中美商约》和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973

国统区人民运动的高涨 974

第二十四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977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977

三支大军挺进中原 977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深入和整党整军运动 979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981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983

“戡乱总动员”和“行宪国大” 984

第二节 国民党反动派的挣扎与孤立 984

美帝对国民党败局的挽救 985

国统区人民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986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 989

三大战役的胜利 989

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 993

国民党“和平”攻势的破产 994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996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996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99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001

第二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 1003

第一节 哲学 1003

李大钊、蔡和森对唯物史观的早期传播 1003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李达的《社会学大纲》 1004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 1005

第二节 史学 1008

李大钊的史学理论 1008

郭沫若、吕振羽对中国古史的研究 1009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010

范文澜和翦伯赞编写的中国通史 1011

第三节 文学艺术 1012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 1012

郭沫若和茅盾在文学上的成就 1013

梅兰芳、聂耳、徐悲鸿等在艺术上的成就 1015

解放区文艺的成就 1016

第四节 科学技术 1018

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1018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 1020

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 1021

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 10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