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
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

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士迈,张树榛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030067428
  • 页数:147 页
图书介绍:
《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目录

第1章 抗病育种的生态观 1

1.1 自然生态系和农田生态系中的植物病害 1

1.2 品种是作物生态系的核心组分,品种更新是作物生态系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2

1.3 病原物演化的人为导向 3

1.3.1 品种对病原物种类的选择作用 3

1.3.2 品种对病原物生理小种的选择作用 5

1.3.3 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的演化 7

1.4 寄主遗传单一化(简单化)的风险 7

1.5 从可持续农业看抗病育种 9

1.6 加强研究深化认识 9

第2章 抗病性的流行学分析 11

2.1 抗病性的定义和概念 11

2.2 农作物抗病性和病害流行的层次观 12

2.3 寄主群体抗病性遗传结构是病原物群落和种群进化的主导因素 13

2.4 抗病性和流行规律的相互作用 14

2.4.1 季节流行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14

2.4.2 菌源和抗病性 18

2.4.3 病害流行改变病原物群体致病性遗传结构,某些情况下也可改变寄主抗病性遗传结构 20

2.4.4 慢病性和病害流行 20

第3章 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23

3.1 寄主-寄生物的协同进化 24

3.2 病原物生物学特性和它对寄主的依赖程度 25

3.3 作物品种的抗病谱和病害种类主次的变迁 25

3.4 品种抗小种谱和新小种流行 27

3.4.1 我国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使用和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 27

3.4.2 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 28

3.5 群体遗传学过程 29

3.5.1 选择对象 30

3.5.2 生殖方式与选择 31

3.5.3 定向选择和稳定化选择 32

3.5.4 毒性联合和毒性分离 33

3.5.5 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 34

3.5.6 遗传漂变 35

3.5.7 基因流动 35

3.6.1 品种组成和小种组成的对垒表 36

3.6 新小种发生发展的规律 36

3.6.2 毒性基因突变率和病原物有性杂交及无性重组的发生频率 37

3.6.3 病原物种群数量 38

3.6.4 病原物发育循环和流行规律 38

3.6.5 影响流行的气候条件 39

3.6.6 生产上的品种组成和基因布局 39

3.6.7 品种小种寄生适合度 39

第4章 品种小种寄生适合度 41

4.1 寄生适合度的定义和决定因素 42

4.2 寄生适合度的量纲和相对寄生适合度 44

4.3 相对寄生适合度的操作定义和测定方法 46

4.3.1 多循环病害,相对综合病指法 46

4.3.2 多循环病害,相对表观侵染速率法或相对γ值法 48

4.3.3 多循环病害,相对γ值的间接测定 48

4.3.4 多循环病害,相对病情指数法和相对γ值法所得F值的换算 49

4.3.5 多循环病害,流行条件对相对寄生适合度测定的影响 51

4.3.6 单循环病害 52

4.4 测定方法小结 52

4.5 寄生适合度和生理小种 53

4.6 寄生适合度和侵袭力 54

4.7 寄生适合度和抗病育种 54

第5章 病原物小种动态模型模拟 55

5.1 自然生态系中寄主病原物的相互选择 55

5.1.1 Jayakar的模型 56

5.1.2 Leonard的模型 56

5.2 农田生态系中品种小种的相互作用 57

5.2.1 Groth的多系品种和病原菌小种相互作用的模型 58

5.2.2 清泽茂久的两对基因对两对基因的模型 59

5.3 多品种多小种的作物病害系统的模拟 60

5.3.1 多循环病害的通用简要模型 60

5.3.2 单循环病害的通用简要模型 65

5.3.3 某种病害专用模型 65

第6章 水平抗病性、持久抗病性和抗病性持久化 67

6.1 关于基本概念 67

6.2 水平抗病性 68

6.3 品种抗病性中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的组成 70

6.4.1 分小种鉴定法 72

6.4 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的鉴别 72

6.4.2 多年多点鉴定法 73

6.4.3 遗传行为鉴定法 73

6.4.4 抗病性组分法 74

6.4.5 历史考察法 74

6.4.6 综合考察法 75

6.5 持久抗病性 75

6.6 抗病性持久度及其估测 76

6.6.1 抗病性持久度估测中的问题 77

6.6.2 抗病性持久度估测模型DRES 78

6.6.3 DRES的用途 79

6.7 抗病性持久化 81

第7章 数量抗病性慢病性及其鉴定方法 83

7.1 慢病性和相对寄生适合度 83

7.2 慢病性的流行学分析 86

7.3 慢病性的计量方法和量纲 88

7.3.1 相对病情指数法 88

7.3.2 相对抗病性指数法 89

7.3.3 相对抗病性系数法 91

7.4 慢病性的田间测定方法 92

7.5 慢病性的实用价值评估 93

7.6 慢病性及其持久度 93

7.7 单循环病害数量抗病性的计算方法 94

第8章 水平抗病性的选育方法 96

8.1 微梯弗利亚效应(Vertifolia effect)--垂直抗性育种中水平抗性的丧失 96

8.2 几种常见的假象和误解 97

8.2.2 试验小区间的菌源干扰 98

8.2.1 巴列夫利也特效应 98

8.2.3 数量垂直抗病性 99

8.3 水平抗病性育种的特点 99

8.3.1 水平抗病性的“抗源” 100

8.3.2 必须消除垂直抗病性的干扰 101

8.3.3 群体育种 103

8.3.4 两类抗病性的综合选育 105

9.1 抗病对象种类的确定 108

9.1.1 不同病害对抗病育种的要求不同 108

第9章 育种目标中的抗病性指标 108

9.1.2 同一作物上的主要病害、次要病害和罕见病害 109

9.1.3 病害流行潜能和潜在威胁病害 110

9.1.4 抗病育种目标中病害种类的区别对待 110

9.2 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的抉择 111

9.2.1 只有基因对基因病害才须要考虑持久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 111

9.2.2 垂直抗病性育种下基因对基因关系的形成 112

9.2.3 抗病性类型抉择的一般原则 113

9.3.1 病害的流行结构和相对抗病性的防病保产效能 114

9.3 相对抗病性的定量指标 114

9.3.2 由病情推算产量损失 115

9.3.3 流行频率和平均年损失率 116

第10章 基因工程抗病育种和病害流行学 118

10.1 在抗病育种中应用基因工程的目的 118

10.2 外壳蛋白(CP)基因的转基因品种 119

10.3 持久抗病性基因工程的设想 119

10.4 抗病育种基因工程的基因 120

10.6 基因工程抗病育种的生态风险 122

10.5 次生效应和副效应 122

10.6.1 病毒病工程品种的生态风险 123

10.6.2 花粉扩散导致的“基因污染” 124

10.6.3 外源DNA被真菌吸收 124

10.7 基因工程抗病性的流行学检验和模拟 125

第11章 抗病育种系统工程的设想 126

11.1 品种选育推广系统工程的一般工作流程 127

11.2 抗病育种系统的主要组分和工作流程 127

11.3.1 抗病育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29

11.3 抗病育种的效益评估 129

11.3.2 抗病育种的成本 130

11.3.3 抗病品种经济效益的估算方法 130

11.3.4 抗病育种的效益评估 132

11.4 抗病育种技术路线的决策 135

11.5 系统内外信息反馈和经济效益反馈的重要性 138

11.6 育种过程中技术环节的调控 138

11.7 与相关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140

参考文献 14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