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银行行史  1912-1949
中国银行行史  1912-1949

中国银行行史 1912-1949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491391X
  • 页数:94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银行行史 1912-1949》目录

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 历史背景 3

第一章 中国银行业的兴起和中国银行的诞生 6

第一节 中国银行创业的背景 6

一、外国银行主宰中国金融 6

二、中国自办银行的兴起 9

第二节 中国银行的诞生 12

一、孙中山批准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 12

二、中国银行诞生中的插曲一陈其美逮捕宋汉章事件 16

第三节 处理大清银行商股的影响和国务会议的决议 19

一、大清银行商股被改为中国银行存款 19

二、商股存款恢复换中国银行股票权利 21

三、国务会议“决议”澄清因商股问题引起的误解 22

一、吴鼎昌主持中国银行筹备处工作 23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与大清银行的关系 23

二、与中国银行时分时合的大清银行清理处 25

三、中国银行是在大清银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6

第二章 中国银行成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30

第一节 中国银行的则例、股本、机构和领导班子 30

一、中国银行则例于1913年4月15日公布 30

二、中国银行股本中官股、商股的变化 30

三、机构和人事工作 33

四、总行领导集团的变迁和特点 35

第二节 代理国库 36

一、收兑军用票券 36

二、代收税款 37

三、经理外债本息的偿付 38

第三节 协助政府办理公债事务 41

一、销售和投资公债 41

二、张嘉璈首次提出整理公债 42

三、张嘉璈在公债问题上褒贬不一 44

第四节 发行货币 48

一、政府决定沿用银本位制和公布《国币条例》 48

二、发行兑换券 51

第五节 大力发展一般银行业务 60

一、加强服务,全面开展存、放、汇业务 60

二、成立业务委员会 63

三、办理外汇业务 64

四、业务的受挫和重振 69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与袁世凯政府的停兑令 73

第一节 上海中国银行抗拒停兑令 73

一、发布停兑令的历史背景 73

二、停兑令的发布和内容 74

三、上海中国银行抗拒停兑的过程 76

四、停兑令的影响 79

五、抗拒停兑取得胜利的原因和社会评论 81

六、中国、交通两行合并问题公开化 83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与江浙资产阶级的关系 85

一、江浙资产阶级是上海中国银行抗拒停兑的后盾 85

二、中国银行是江浙资产阶级崛起和发展的基地 85

三、中国银行同中国民族金融资本的密切关系 89

第三节 困扰中国银行十年之久的京钞问题 91

一、京钞问题的产生和影响 91

二、京钞的整理 93

三、京钞整理期间新的挤兑风潮 101

第四章 反对徐恩元任总裁事件和则例之争 103

第一节 中国银行受北洋政府的控制 103

一、财政部对中国银行的严格监督和管理 103

二、中国银行划归财政部直辖事件 104

一、印钞费用和钞券上加印“昭武”问题 107

第二节 反对新任总裁徐恩元事件 107

二、聘用英人卢克斯问题 108

三、京钞第一次恢复兑现的失败 109

四、调离张嘉璈事件 110

第三节 权力斗争的典型事件——则例之争 112

一、民二(1913年)则例的产生及其特点 112

二、民六(1917年)则例的修订以及与民二则例的比较 112

三、要求恢复民二(1913年)则例和坚决维护民六(1917年)新则例的斗争 115

四、安福系将攻击矛头转向个人 121

五、安福系大闹股东总会 122

第五章 中国银行支持国民革命和与国民政府的矛盾 124

第一节 国民革命与南北金融资产阶级 124

一、北方资产阶级急于寻找出路 124

二、南方资产阶级寻找新的靠山 125

第二节 中国银行支持国民革命和同国民政府关系的演变 128

一、中国银行支持国民革命 129

二、同蒋介石多次发生矛盾 130

第三节 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事件 136

一、多事的武汉金融界 136

二、武汉国民政府颁布《集中现金条例》 138

三、“四一七”集中现金事件的严重后果 139

四、汉口中国银行损失惨重,停业清理 141

小结(1912—1928年) 14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37年) 历史背景 151

第六章 中国银行的改组与改革 154

第一节 中国银行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154

一、中国银行改组的背景 154

二、中国、交通两行改组为专业银行 156

三、1928年改订的中国银行条例和章程 156

四、改选董、监事会 158

五、张嘉琳等出国考察 160

第二节 经营思想与业务方向的转变 161

一、改组后的经营方针 161

二、落实经营方针的措施 162

第三节 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的改革 164

一、调整总管理处的机构 164

二、完善区域行制度 167

三、调整与增设国内、外分支机构 168

四、兴建大厦和其它设施 171

第四节 会计、业务制度的改革 173

一、会计制度的改革 173

二、加强稽核工作 177

三、业务处理和办事手续的规范化 179

二、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80

一、人事制度改革的方针 180

第五节 人事制度的改革 180

三、人事制度改革的特色 185

第六节 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186

一、调整调查研究机构 186

二、编纂、发行书刊 187

三、发起成立中国征信所 188

四、积极参与组织银行学会 189

五、调研工作的作用 190

第七章 开拓外汇业务 192

第一节 创建海外机构与代理关系 192

一、中国银行界在外汇业务上突破外国银行的垄断 192

二、中国银行设立海外机构 193

三、总处设国外部 203

四、建立国外直接通汇和特约代理关系 206

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有关进出口的金融状况 207

第二节 推广进出口押汇业务 207

二、中国银行推广进出口贸易汇兑业务 209

三、押汇业务简况 213

第三节 推进侨汇业务 214

一、侨汇状况 214

二、中国银行推进侨汇业务 217

三、经办侨汇业务简况 218

第四节 筹措、储备外汇资金和稳定汇价,调节银根 219

一、筹措外汇资金 219

二、增加外汇来源 221

三、储备外汇资金 221

四、参与稳定汇价的工作 222

五、调节银根 225

一、建立发行准备金全部公开制度 227

第一节 稳健发行钞券 227

第八章 积集资金实力 227

二、稳健发行钞券 229

第二节 大力吸收存款 231

一、吸收存款方针 231

二、推进存款业务的措施 231

三、存款增长状况 233

第三节 开办储蓄业务 236

一、设立储蓄部 236

二、储蓄业务状况 237

第四节 积极发展国内汇兑业务 238

一、发展国内汇兑业务的措施 238

二、汇兑业务状况 240

第五节 增加资金积累 243

一、资产总额逐年提高 243

二、扭亏为盈,增厚实力 244

三、盈利来源和分配 245

第九章 资金运用与管理 248

第一节 资金运用的投向 248

一、证券投资 248

二、政府借款 250

三、贷款 251

第二节 对工商业的贷款 255

一、贷款方针 255

二、支持重点行业 255

三、协助国货工业扩大产销 262

四、商业贷款 265

第三节 扶助铁道、公路、煤矿和水利建设 266

一、扶助铁道、桥梁建设 266

三、对电厂的贷款和入股 272

二、公路贷款 272

四、对煤矿的贷款和担保 273

五、水利工程贷款和承销公债 274

第四节 支持内地发展生产 274

一、开展对内地的调查 274

二、呼吁向内地投资 275

三、支持内地发展生产的措施 276

第五节 农业贷款 277

一、开办农业贷款 277

二、对农村合作社贷款 279

三、农业贷款成效 280

第六节 投资事业 282

一、中国银行投资简况 282

二、投资的主要项目 283

一、增设信托部 287

第七节 信托、堆栈、保险业务 287

二、自设堆栈(仓库) 288

三、成立中国保险公司 289

第十章 协助政府稳定金融、统一币制 293

第一节 平息公债风潮和整理公债 293

一、中国银行在平息公债风潮中的作用 293

二、中国银行积极建议并推动整理公债 296

三、整理公债的结果 297

第二节 协助政府阻止白银外流 299

一、白银国际价格的跌涨对中国的影响 299

二、中国银行积极投入阻止白银外流的工作 301

第三节 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工作 304

一、中国银行力主废两改元并积极参与该项上作 304

二、主张推行健全的银行纸币并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工作 309

三、实行法币政策的结果 316

第十一章 支持、组织同业共渡难关和变革清算制度 323

第一节 协助同业渡过难关 323

一、金融业的艰难处境 323

二、中国银行协助同业渡难关 324

三、推动同业成立互助组织 328

四、会同发行银行呈请财政部修改发行税率 330

第二节 积极支持清算制度的变革 332

一、上海中国银行担任总汇划 332

二、积极参与筹建上海银行业票据交换所 334

三、支持银钱业集中汇划 337

四、参与筹办上海票据承兑所 339

第十二章 “九·一八”前后东北的中国银行 341

第一节 “九·一八”前后东北的金融状况 341

一、金融机构状况 341

二、东三省的货币 343

三、金融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344

四、“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金融全面殖民地化 346

第二节 “九一八”前中国银行在东北的概况 348

一、中国银行在东北的机构 348

二、中国银行在东北发行的货币 350

三、中国银行在东北的金融斗争 353

第三节 东北沦陷后的中国银行 360

一、“九·一八”后中国银行被封和复业 360

二、日伪对中国银行的管制 361

三、中国银行在日伪严密管制下的金融斗争 363

四、中国银行在东北的经营简况 365

第十三章 中国银行再次改组和实权转移 369

第一节 中国银行被迫再次改组的原因 369

一、政府急于建立金融垄断体系 369

二、再次改组中国银行是垄断金融的关键 371

第二节 政府夺取中国银行的实权 373

一、密谋策划 373

二、财政部向中国银行发布训令 378

三、中国银行董事会提出异议 380

四、股东会的两项要求和双方的妥协 380

五、改组董事会 383

六、中国银行条例的重要修改 383

第三节 逼走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 386

一、张嘉璈离职和受任新职 386

二、逼走张嘉璈的主要原因 389

三、张嘉璈被逼走后的反应 392

小结(1928—1937年) 395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历史背景 401

一、几次名义上的移设 404

二、成立“总驻汉处”和“总驻港处” 404

第一节 总管理处的搬迁 404

第十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银行机构的变动 404

三、移设重庆 405

第二节 沦陷区的机构 406

一、收缩业务,继续营业 407

二、利用租界与日伪斗争 409

三、部分机构撤并或停业清理 411

第三节 战区的机构 413

一、转移地址继续营业 413

二、部分行处组设驻沪、驻港办事处 415

第四节 在大后方增设机构 416

一、增设机构的有关规定 416

二、中国银行在西南地区建行情况 417

三、中国银行在西北地区建行情况 419

四、中国银行在金融网建设中成绩突出 420

五、设立简易储蓄处 421

六、部分机构的改辖与调整 423

第五节 增设海外机构 428

一、客观要求和增设原则 428

二、增设情况 429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外机构的变化 430

第六节 中国银行员工在机构变动中发扬爱国、爱行精神 431

一、坚持营业到最后时刻,并有秩序地撤退 431

二、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库款公物 432

三、保持气节,拒绝与日伪合作 433

第十五章 参与稳定金融,积极支持抗战 435

第一节 执行财政部《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 435

一、《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的主要内容 435

二、中国银行执行财政部紧急措施 437

三、上海中国银行参与第二次限制提存 438

第二节 协助同业渡过难关,参与调整经济 440

一、协助同业渡过难关 440

二、配合三个调整委员会开展工作 441

三、支持内地农、矿、工、商各业的发展 443

第三节 加强钞券调运,供应军事需要 445

一、供应军需钞券是战时国家银行的首要任务 445

二、中国银行积极设法解决钞券供应 449

三、中国银行摊垫军款概况 453

第四节 抵制日伪金融货币侵略 454

一、日伪金融货币侵略与国民政府的抵制措施 454

二、中国银行积极抵制日伪金融侵略 456

第五节 执行其他安定金融措施 464

一、收兑金银 464

二、推销公债及经收华侨捐献款项 466

三、协助政府整理粤桂钞券 473

第十六章 筹集资金,支持后方生产建设 477

第一节 吸收存款,筹集抗建资金 477

一、积极吸收存款 477

二、开展各种储蓄业务 480

三、代中央银行办理法币折合黄金存款 487

第二节 贷款投资,支持生产建设 491

一、贷款支持生产发展 491

二、投资生产建设事业 503

第三节 开展农贷,推动农业发展 507

一、战时农业金融及有关规定 507

二、中国银行办理战时农贷情况 508

三、中国银行办理工业合作贷款情况 516

第四节 加强汇款工作 518

一、办理汇款的有关规定 518

二、中国银行积极承做各项汇款 520

三、统一发行后中国银行在资金调拨中受制于中央银行 522

第十七章 发挥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银行的作用 526

第一节 积极参与维持法币汇价工作 526

一、抗日战争期间平衡上海汇市的情况 526

二、中国银行积极参与维持汇价工作 530

三、平衡上海汇市的利弊 532

第二节 支持进出口贸易 536

一、战时进出口贸易管理简况 536

二、中国银行努力支持进出口贸易 540

三、为易货贸易借款提供担保 547

第三节 努力争取侨汇 551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侨汇管理 551

二、中国银行积极办理侨汇 553

三、解决侨汇工作中的困难 556

四、战时中国银行经收侨汇概况 559

第四节 发挥海外机构的作用 563

一、代理收付政府外汇 563

二、接运钞券 564

三、接运金银 566

一、海外行处一般业务情况 568

四、买卖及套换外币 568

五、其他服务工作 569

三、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开展业务 569

第十八章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银行遭到削弱 571

第一节 蒋介石进一步加强金融垄断 571

一、成立四联总处 571

二、加强中央银行的权力 572

三、中国银行进一步受到控制 574

第二节 调整四行分工 575

一、统一发行,调整四行业务 575

二、中国银行按规定办理交接 577

三、专业化分工后中国银行实力被削弱 581

第三节 奉令再增官股 584

二、修订章程,改选董事会 584

一、中国银行资本构成的变化 584

三、再增官股是蒋介石金融垄断政策的继续 585

第十九章 太平洋战争后部分机构被日伪劫持 587

第一节 上海中国银行被改组为伪中国银行总行 587

一、日军接管与强迫改组 587

二、上海伪中国银行的股本、组织和“复业”情况 589

三、日伪的声明和国民政府的反应 591

四、上海伪中国银行的业务概况 592

第二节 北平中国银行被改组为又一伪中国银行总行 594

二、成立北平伪中国银行总行 594

一、日伪控制华北金融 594

三、北平伪中国银行的业务概况 595

第三节 香港中国银行被迫复业 596

一、香港被日军占领后,中国银行人员的表现 596

二、香港中国银行复业后的简况 597

三、郑铁如利用外汇买卖为中国银行获取大额收益 599

小结(1937—1945年) 600

抗日战争胜利至新中国成立时期(1945—1949年) 历史背景 607

第二十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复员和复业 610

一、复员设计委员会的设立 610

第一节 复员的情况 610

二、复员计划的制订 614

三、复员工作的进展 616

第二节 接收、清理敌、伪金融机构 618

一、接收、清理的办法 618

二、接收、清理的工作情况 619

三、清理工作并未完全结束 624

一、复业的进展 625

第三节 复业的情况 625

二、机构的设置与变迁 629

第一节 复员后的业务方针 633

一、业务方针的制订 633

二、贯彻业务方针的具体要求 633

第二十一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业务 633

第二节 存款和汇款业务 634

一、争揽存款 634

二、办理国内汇兑业务 638

三、战后存款和汇款在资金运用中的作用 642

第三节 放款与投资业务 642

一、放款业务 642

二、投资业务 652

第四节 进出口贸易外汇业务 653

一、战后进出口贸易与外汇政策概况 653

二、扶持出口贸易 658

三、经办进出口结汇的情况 660

一、战后侨汇业务概况 662

第五节 侨汇业务 662

二、侨汇业务每况愈下及其原因 665

三、争取侨汇的措施 667

第六节 海外行业务 668

二、举办华侨复业贷款 669

第七节 受理特种业务 671

一、经办劝销美金公债及短期库券 671

二、办理特种外汇贷款和垫款 672

三、代办购粮业务 673

四、代办收购厂商成品业务 674

二、存户要求清偿战前存款 675

一、对中国银行资本额的影响 675

第八节 通货恶性膨胀对中国银行的影响 675

三、钞荒严重,票据泛滥,给工作造成困难 676

四、不少地方改用银元,给收付业务带来的问题 678

五、日常开支和员工薪津均成问题 679

第二十二章 政府加强控制后的几次争议 680

第一节 商股股东对1943年增加官股表示不满 680

一、商股股东要求也增加商股股本 680

二、孔祥熙和财政部不同意增加商股 680

三、商股股东增股的要求未能实现 682

第二节 对移存外汇的抵制 683

一、移存外汇的起因 683

二、申述移存外汇的困难 685

三、外汇终于移存中央银行 687

一、改变中国银行体制的两个议案 690

第三节 对改变中国银行体制的争论 690

二、两案不了了之 693

第二十三章 中国银行新生前人事和机构的变迁 695

第一节 上层人员动荡多变 695

一、孔祥熙的辞职和宋汉章的任职 695

二、宋汉章、席德懋互相推辞 696

三、上层人员复杂心态的流露 697

第二节 总管理处的搬迁 699

一、孙科企图使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搬迁广州 699

二、财政部打算将中国银行国外部移设香港 700

三、总管理处的两次搬迁 700

四、搬迁期间下达文件的内涵 703

第三节 迎接解放 704

一、《约法八章》的号召和进步力量的影响 704

二、各地职工迎接解放的举措 705

一、接管中国银行的方针 711

第四节 解放后中国银行得到保留 711

二、建立中国银行新的领导机构 712

第二十四章 上海中国银行的职工运动 714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 714

一、职工运动的萌芽和初次斗争 714

二、敌、伪势力渗入租界后的斗争 716

三、敌、伪统治时期的斗争 719

第二节 抗日战争胜利复员时期 723

一、复员初期的斗争 723

二、四行、一局职工的联合斗争 726

三、筹组“六联”的斗争 728

第三节 内战爆发时期 729

一、“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绝食斗争 729

二、“三·八”等工斗争和“三·一三”罢工斗争 731

三、保卫“六联”的斗争 736

一、解放前夕的斗争 742

第四节 临近上海解放时期 742

二、迎接解放,走向新生 744

小结(1945—1949年) 746

结束语 748

后记 753

中国银行大事记(191—1950年) 755

附录 831

附录一 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呈大总统文及批复 831

(一)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呈大总统文 831

(二)财政总长批示 833

附录二 中国银行则例、条例 834

(一)中国银行则例 民国二年(1913年)4月15日公布 834

(二)修正中国银行则例 民国四年(1915年)10月1日公布(只列修正条文四条) 837

(四)中国银行条例 民国十七年(1928年)10月26日公布 838

(三)修正中国银行则例 民国六年(1917年)11月22日公布(只列修正条文四条) 838

(五)修正中国银行条例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28日公布(只列主要修正条文六条) 841

(六)修正中国银行条例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2月4日公布(只列修正条文两条) 842

附录三 中国银行章程 843

(一)中国银行章程 民国七年(1918年)1月25日公布 843

(二)中国银行章程 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5日公布(只列主要修改条文二十条) 852

(三)中国银行章程 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7日公布 855

(四)中国银行章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月20公布日(只列重要修改条文八条) 864

附录四 中国银行机构设置与变化 866

(一)总行(总管理处)组织沿革简况 866

(二)国内分支机构设置变化情况 867

(三)各省市分行变动简况 869

(四)不同时期支行分布情况 876

(五)海外机构变动简况 878

(二)历届董、监事(监察人)会名单 884

附录五 中国银行历届董、监事(监察人)会名单 884

(一)董、监事会成立前的股东组织 884

附录六 中国银行历任负责人名单及简历 889

(一)总行(总管理处)历任负责人名单(1912—1949年) 889

(二)负责人简历 891

附录七 历届股东总会开会日期及地点 903

附录八 有关商股股东情况 904

(一)百股以上商股股东名单(1937年4月) 904

(二)商股股东持股情况统计(1949年5月) 907

附录九 中国银行资本组成变化简表 908

附录十 中国银行历年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 910

附录十一 1912—1948年黄金市价及其指数 929

附录十二 中国银行发行的纸币种类、版面 932

附录十三 中国银行国外代理行名单 94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