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都城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洁萍编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07025718
- 页数:426 页
序 阎崇年 1
夏代都城 1
二里头宫殿遗址 1
目 录 1
商代都城 4
一、西亳都城 5
1.位置与规模 5
2.宫殿区 7
二、隞都城 7
1.位置与规模 7
1.位置与规模 8
2.宫殿区 8
三、殷都 8
2.宫殿区 9
3.殷都的手工业、文化 10
西周都城 13
一、丰京、镐京 14
1.位置与规模 14
2.镐京的手工业 15
二、王城、成周城 16
一、东周的建立 20
东周都城——雒邑…………………………………………? 20
2.成周城…………………………………………? 20
1.王城…………………………………………? 20
二、东周王城、成周的规模与遗址 21
三、雒邑的手工业、商业 23
四、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的都城 24
1.齐国都城——临淄 24
齐国的建立 24
临淄城规模 25
临淄是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7
楚国的建立 29
2.楚国都城——郢 29
郢都规模 30
鼎盛时期的郢都 30
3.燕国都城——蓟 31
燕国的建立 31
蓟城的规模及其地位 31
下都武阳 32
4.韩国都城——阳翟、郑 32
韩国的建立及都城阳翟 32
迁都郑及郑城规模 33
都城邯郸的规模 34
5.赵国都城——邯郸 34
赵国的建立 34
繁荣的邯郸城 35
6.魏国都——大梁 35
魏国的建立 35
魏迁都大梁的原因及都城规模 36
7.秦国都城——雍、栎阳、咸阳 36
秦国的建立 36
秦陆续迁都的原因 37
都城规模 37
一、秦朝的建立 40
秦朝都城——咸阳 40
二、规模宏大的咸阳城与宫殿 41
三、咸阳是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4
西汉都城——长安 47
一、西汉的建立 47
二、规模宏伟的“斗城”长安 48
1.西汉初年定都之争 48
2.西汉长安城的修建与规模 50
3.豪华的宫殿区 52
4.西汉长安城八街九陌、九市 55
1.长安是强化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的中心 57
三、盛期长安的手工业、商业、文化 57
2.长安的手工业 58
3.长安是全国商业中心 59
4.长安是全国文化中心 60
5.长安是开放的都城 62
东汉都城——雒阳 65
一、东汉的建立 65
二、雒阳城的修建与规模 66
1.东汉初年建都之争 66
2.雒阳城的营建与规模 67
3.南北两宫 69
4.街道与市场 71
三、雒阳是东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72
1.中央集权制的中心 72
2.雒阳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 72
3.都城雒阳的毁坏 75
三国都城——魏都洛阳、蜀汉都成都、吴都建业 77
一、三国时期 77
二、魏国都城——洛阳 77
1.魏的建立 77
2.魏都洛阳的原因 78
3.洛阳城的营建 79
1.蜀汉的建立 80
三、蜀汉都城——成都 80
2.成都历史及其规模 81
3.成都的手工业 82
四、吴国都城——建业 83
1.吴的建立 83
2.都建业的原因 84
3.建业城的规模 85
4.拱卫建业的防卫城 86
5.建业的手工业、商业、文化 87
二、晋都洛阳 89
西晋都城——洛阳 89
一、西晋的建立 89
东晋都城——建康 92
一、东晋的建立 92
二、建康城规模 93
三、建康城的经济、文化 95
1.建康城的手工业、商业 95
2.建康城的文化 96
3.建康城的佛教、寺院 97
一、十六国时期 99
十六国都城 99
二、前赵(汉)都城——平阳、长安 100
三、后赵都城——襄国、邺 101
四、冉魏国都城——邺 102
五、前燕都城——龙城、蓟、邺 102
六、前秦都城——长安 103
七、后秦都城——长安 104
八、成汉都城——成都 105
九、前凉都城——姑臧 106
十、后凉都城——姑臧 107
十一、南凉都城——廉川堡、乐都、西平、姑臧 108
十二、西凉都城——敦煌、酒泉 109
十三、北凉都城——张掖、姑臧 109
十四、西秦都城——金城、苑川、枪罕 110
十五、后燕都城——中山、龙城 111
十六、北燕都城——龙城 112
十七、南燕都城——滑台、广固 112
十八、夏国都城——统万 113
十九、西燕都城——长子 114
南朝(宋、齐、梁、陈)都城——建康 116
一、南朝 116
1.建康城 118
二、建康城的规模 118
2.建康宫 119
三、建康城的经济 120
1.建康城的手工业 120
2.建康城的商业 121
四、建康城的科学、文化、艺术 122
1.自然科学成就 122
2.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 123
3.佛寺 124
二、北魏都城——盛乐城、平城、洛阳城 127
1.北魏的建立及盛乐城、平城 127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都城 127
一、北朝 127
2.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30
3.洛阳城的规模 131
三、洛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 136
1.魏孝文帝在洛阳的改革 136
2.洛阳城的里坊、市、居民 136
3.国子学、寺院 139
四、东魏、北齐都城——邺 140
2.邺城建都的历史 141
1.东魏和北齐 141
3.东魏、北齐时的邺都城 143
五、西魏、北周都城——长安 144
1.西魏和北周 144
2.西魏、北周都城——长安 145
隋朝都城——大兴城 147
一、隋朝的建立 147
二、创建大兴城的原因 148
三、大兴城的创建与规模 149
四、大兴城是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50
五、隋炀帝营建和移都东京 152
一、唐朝的建立 155
唐朝都城——长安 155
二、宏伟的长安城 156
1.长安城的位置与规模 156
2.宫苑(芙蓉园、曲江池、禁苑) 164
3.长安城的街道、里坊、人口、两市 165
三、长安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168
1.长安是唐朝的政治中心 168
2.长安有发达的手工业 169
3.长安是最大的商业都会 171
4.长安是科学文化昌盛的都会 174
5.长安是宗教重地 179
6.长安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180
四、“长安八景” 181
五、长安——黄巢大齐政权所在地 187
六、唐长安城的毁灭 187
七、唐东都城的扩建与规模 188
1.唐因隋东都城 188
2.东都城的规模 190
3.东都洛阳城的街道、里坊、市 194
4.“洛阳八景” 197
2.吐蕃国都城 204
1.吐蕃国的建立 204
八、唐代吐蕃国的都城——逻些 204
九、唐代南诏国都城——蒙舍城、??图城、太和城、 206
史城、阳苴咩城 206
1.南诏国的建立 206
2.南诏国都城 207
3.阳苴咩城的经济、文化 211
十、唐代渤海国都城——敖东都、上京龙泉府城、 212
中京显德府城、东京龙原府城 212
1.渤海国的建立 212
2.渤海国都城 214
3.都城的经济、文化 216
一、五代时期 219
五代(梁、唐、晋、汉、周)都城——开封、洛阳 219
二、后梁都城——东都开封、西都洛阳 220
三、后唐都城——东都洛阳 221
四、后晋都城——东京开封 222
五、后汉都城——东京开封 223
六、后周都城——东京开封 223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 226
荆南、北汉)都城 226
一、十国时期 226
2.东都广陵府城 227
二、吴国都城——东都广陵府城 227
1.吴国的建立 227
三、南唐都城——西都江宁府城 229
1.南唐的建立 229
2.江宁府城 229
3.金陵城的经济、文化 230
四、吴越都城——西府城 232
1.吴越的建立 232
2.西府城规模 232
3.西府城的手工业、商业 234
4.西府城的佛教、寺塔、石窟 235
五、楚国都城——潭州 236
1.楚国的建立 236
2.都城潭州——长沙府城 237
六、闽国都城——长乐 238
1.闽国的建立 238
2.都城长乐 239
七、南汉都城——兴王府城 240
1.南汉的建立 240
2.都城兴王府城 241
1.前蜀的建立 242
八、前蜀都城——成都 242
2.都城成都 243
九、后蜀都城——成都 245
1.后蜀的建立 245
2.都城成都 246
十、荆南(南平)都城——江陵府城 247
1.荆南的建立 247
2.都城——江陵府城 247
十一、北汉都城——太原 248
1.北汉的建立 248
2.都城太原 249
一、北宋的建立 250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 250
二、东京开封府城规模 251
1.宋都开封的原因 251
2.东京开封府城的营建和规模 252
3.城内街道和河流桥梁 257
4.居民与厢坊 258
三、东京开封府城的政治、经济、文化 259
1.东京是北宋的政治中心 259
2.开封城的手工业 260
3.开封城的商业 261
4.开封城的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 264
5.开封的寺塔 267
6.“汴京八景” 268
南宋都城——临安 274
一、南宋的建立 274
二、临安城的营建与规模 275
1.内城和外城 275
2.临安城的街道、厢坊、人口 278
3.西湖之繁盛与“西湖十景” 281
三、临安的经济、文化 285
1.发达的手工业 285
2.繁盛的商业 286
3.昌盛的文化 288
四、宋代大理国都城——大理城 290
1.大理国的建立 290
2.大理国都城 291
3.大理城的绘画艺术、佛教 295
辽都城——上京临潢府城 296
一、辽的建立 296
二、辽五京制 297
三、上京临潢府城 298
1.上京城规模 298
2.上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00
四、中京大定府城 302
五、东京辽阳府城 304
六、南京析津府城 305
七、西京大同府城 309
金都城——上京会宁府城 中都大兴府城 311
南京开封府城 311
一、金的建立 311
二、上京会宁府城 312
1.上京城营建及其规模 312
2.上京城的经济、文化 314
1.海陵王迁都中都 316
三、中都大兴府城 316
2.中都城规模、离宫 317
3.街坊、佛寺 319
4.中都是金的统治中心 320
四、南京开封府城 323
西夏都城——兴庆府城 326
一、西夏的建立 326
二、兴庆府城的规模 327
1.兴庆府城的营建与特色 327
1.西夏的统治中心 329
三、兴庆府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29
2.寺院佛塔 329
2.兴庆府城的手工业和商业 330
3.兴庆府城的文化 332
元朝都城——大都 335
一、元朝的建立 335
二、元定都大都及其规模 336
1.迁大都的原因 336
2.大都城的营建与规模 338
3.苑囿(万寿山、御苑、西御苑) 341
1.大都的手工业和商业 343
三、大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 343
2.大都的科学、文化教育 344
明朝都城——南京应天府城北京顺天府城 347
一、明朝的建立 347
二、建都应天府城及其营建规模 348
1.定都应天府城的过程 348
2.都城规模 352
3.鸡鸣寺、灵谷寺、报恩寺 355
三、应天府城的政治、经济、文化 356
1.发达的手工业 357
2.兴盛的商业 358
3.昌盛的文化 359
4.应天府城的人口 360
四、北京顺天府城 361
1.迁都北京之议 361
2.北京城的营建及其规模 363
3.宫苑 368
五、明代北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69
1.北京城的人口与街坊 369
2.北京有发达的手工业 370
3.发达的商业 370
4.北京的文化 372
清朝都城——北京顺天府城 375
一、清朝的建立 375
二、东北三都——兴京、东京、盛京 376
三、北京城规模 381
1.扩建北京城 381
2.修建西苑与离宫 384
3.“燕京八景” 388
四、北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91
1.北京是清代统治的政治中心 391
2.北京的手工业 392
3.繁盛的商业区 393
4.琉璃厂文化街 396
5.北京的科学与文化 398
五、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401
1.太平天国的建立 403
2.天王府和七王府 403
3.太平天国对天京的管理 405
附录: 407
中国历代都城一览表 叶骁军编 407
参考著作目录索引 419
编后 425
4.大都城街道、坊巷、居民 842
- 《女丹仙道:道教女子内丹养生修炼秘籍 下》董沛文著 2012
- 《中国历代钱币 9》阅是编 2018
- 《历代古琴文献汇编 琴曲释义卷 上》爱古琴团队主编 2018
- 《中国历代名碑名帖放大本系列 褚遂良书倪宽赞》赵立明 2019
- 《陕西历代隐士事略》霍建波著 2019
- 《明嘉靖刻本历代名画记 上》(唐)张彦远撰 2018
- 《理性字训 名物蒙求 历代蒙求》(中国)陈昌照 2019
- 《明嘉靖刻本历代名画记 下》(唐)张彦远撰 2018
- 《奎文萃珍系列 历代古人像赞》朱天然 2018
- 《历代古琴文献汇编 琴曲释义卷 下》爱古琴团队主编 2018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0》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野火·黎明哈尔滨 上》荀鹿著 2020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王志邦主编;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