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现代教学论发展
现代教学论发展

现代教学论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启泉编译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4100005
  • 页数:546 页
图书介绍:
《现代教学论发展》目录

目录 1

第一编 教学过程论与认知发展 1

〔一〕奥根论教学过程的认识论基础 3

1.关于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传统见解的批判 5

〔十八〕战后日本“学力论”的演变 31 6

〔附录〕教育方法的概念与本质 9

2.关于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若干问题 11

〔二〕教学过程 30

1.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 30

2.教学过程的动力 34

〔三〕教学与智力发展 44

1.什么叫发展 44

2.教学中的智力发展 50

〔四〕教师的指导与智力发展 56

1.智力发展的特点与条件 56

2.教学中的智力发展 60

3.教学中教师的指导 65

〔附录〕学校教育的功能与道德教育的课题 70

〔五〕教学中的学习活动 73

1.学习活动与通信手段 73

2.学习活动的种类 74

〔附录1〕“学习过程”析 80

〔附录2〕影响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 83

〔六〕认知发展与学习 85

1.认知与感觉 85

2.认知与表象 89

3.认知与语言 91

4.认知与思维 98

5.感情与思维 101

6.发展与学习 105

〔七〕赫尔洛克论儿童概念的发展 110

1.儿童的概念 110

2.概念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111

3.影响概念发展的要因 113

4.儿童概念的特征 115

5.错误的概念 117

〔八〕英才释义 120

1.作为特异儿童的英才 121

2.作为优才儿童的英才 122

3.作为智力早熟儿童的英才 124

4.天才·能才·异才 128

5.怎样看待英才 132

〔附录1〕关于“早期经验”影响的研究 136

〔附录2〕从“大器晚成”说开去 140

〔九〕差生问题与差生研究 142

1.关于“差生”概念的界说 145

2.导致差生问题的因素分析 147

3.防治差生问题的教育学措施 150

〔附录1〕“学业不良”的原因诊断 153

〔附录2〕导致差生厌学的教学分析 156

第二编 教学模式论与教学流派 163

〔十〕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 163

1.以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研究为基础的模式 165

2.以信息处理过程的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式 169

3.以信息处理过程本身的概念界说为基础的模式 176

〔十一〕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182

1.以人际关系为教学目的或手段的教学模式的源流 183

2.小组研究模式 184

3.法理学模式 187

4.社会调查模式 191

5.T聚会(训练聚会)模式 193

6.事例研究模式 195

〔十二〕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198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99

2.“非指示性教学”模式 200

3.“创造工学”教学模式 204

4.人格发展与创造性教学 209

〔十三〕着眼于行为控制教学的模式 213

1.以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214

2.智力行为多阶段形成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220

〔十四〕教学论的定理 232

1.教学论的特点* 233

2.教学论的主要课题 235

3.学习的积极性* 236

4.知识的结构 240

5.行为与感情 243

6.最优学习过程的特点 245

7.强化与信息获得 247

8.结语 251

〔十五〕布鲁纳的教学论及其现实意义 252

1.智力发展的过程 253

2.教材结构 258

3.发现学习与直觉思维 264

4.内部动机与智力开发 271

〔十六〕布卢姆的教学论及其现实意义 279

1.教育目标分类学 279

2.形成性评价理论 283

3.“掌握学习”理论 287

4.课程开发论及其思想背景 292

〔十七〕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Л.С.维果茨基学派的发展论评述 297

1.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与 298

“最近发展区”论 298

2.维果茨基的发展“源泉”论、发展的“内部逻辑”问题 302

3.维果茨基学派的“发展—掌握”论与教学 306

在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 306

4.发展中内部的东西与外部的东西的辩证法 314

1.四十至五十年代:生活主义学力观与科学主义学力观的对峙 319

2.六十年代:态度主义学力观与科学主义学力观的对峙 322

3.七十年代:学力论争仍在继续 325

〔附录1〕基础学力论考 329

〔附录2〕怎样评价中小学生基础学力?——由“双基”论演绎而来的评价尺度需要改革 331

第三编 教学革新与教学研究 339

〔十九〕“发现学习”的界说与评议 339

1.“发现学习”的界说 340

2.“发现学习”的评议 346

〔二十〕“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 350

1.“探究学习”产生的背景 350

2.“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 353

3.“探究学习”的构想与理科教学的设计 360

〔二十一〕达维多夫“智力加速器计划”述评 370

1.“智力加速器计划”的背景与课题 372

2.旧学科结构方式的批判与新学科结构方式的设想 377

3.研究的结论与问题 390

〔附录1〕苏联实验学校教学参观记 396

〔附录2〕“范例方式”论简释 404

〔附录3〕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看教学论流派 406

〔二十二〕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 409

1.教学分析的视点与课题 411

2.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课题 414

1.教学方式与教学的基本过程 423

〔二十三〕最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广冈亮藏的教学最优化思想述评 423

2.教学最优化计划的构想 427

〔二十四〕创造性智力的教育——探究学习的再考察 435

1.对创造性教育的重新关注 436

2.产业要求与教育的反响 440

3.探究学习的再考察 444

〔二十五〕国外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的趋势与特点 449

1.新的理科课程的创造 450

2.现代理科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453

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式论 456

〔附录1〕负担过重与“学习卫生” 459

〔附录2〕教学管理与心理卫生 461

〔二十六〕教育评价的意义与特点 464

1.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465

2.测量与评价 470

3.教育评价的功能与领域 472

4.教育评价的发展 475

5.教育评价的研究课题 480

〔附录1〕教育评价与反馈信息 481

特点及其问题 484

〔附录2〕若干国家中小学成绩评定的 484

〔二十七〕关于教师素质的若干资料与思索 491

1.教师——“社会主义启蒙的主力军” 492

2.业务素质与终身学习 494

3.创造性教育与创造型教师 496

〔附录1〕教育机智:教学艺术的核心要素 499

〔附录2〕日本学者论教师的作用 502

〔二十八〕教学技术训练的新方法 504

1.CBTE、PBTE与改善教师教育的思潮 504

2.雏型(protocol)研究 507

3.微型教学(microteaching) 510

4.教学模拟(classroom simnlation 514

5.模拟教学与介入教学 517

6.感受性教育 519

〔二十九〕教学的研究方法 525

1.教学的本质 527

2.教学研究的类型 528

3.心理学研究法 540

4.理想的研究法 542

〔附录〕略论“教学方法研究” 54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