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考古
中国考古

中国考古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金槐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2512460
  • 页数:768 页
图书介绍:英文题名:TheChinesearchaeology:文物教材:本书内容包括:新旧石器时代考古
《中国考古》目录
标签:考古 主编

概论 1

第一节 考古学诞生的前前后后 1

第二节 新中国考古的蓬勃发展 4

第三节 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 8

第四节 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 11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考古(含中石器时代考古) 19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对象 19

一、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地点和遗物 19

(一)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与地点 19

(二) 旧石器时代遗物 20

(三) 人骨化石 25

第二节 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与遗物概况 25

一、华北及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26

(一) 旧石器时代早期 26

(二) 旧石器时代中期 31

(三) 旧石器时代晚期 32

二、黄河流域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36

(一) 旧石器时代早期 36

(二) 旧石器时代中期 38

(三) 旧石器时代晚期 40

三、长江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存 42

(一) 旧石器时代早期 42

(二) 旧石器时代中期 44

(三) 旧石器时代晚期 45

四、华南及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存 47

(一) 旧石器时代早期 47

(二) 旧石器时代中期 48

(三) 旧石器时代晚期 49

第三节 中石器时代考古 53

一、中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 53

二、中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存 54

(一) 黄河流域及中部地区的中石器时代遗址 54

(二) 北方地区的中石器时代遗址 55

(三) 南方地区的中石器时代遗址 56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考古 63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遗迹与遗物的特征和分期 64

一、新石器时代遗迹 64

(一) 村落遗址 65

(二) 房基 65

(三) 灰坑 65

(四) 陶窑 66

(五) 墓葬 66

二、新石器时代遗物 68

(一) 生产工具 68

(二) 生活用具 69

三、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注意事项 70

四、新石器时代的分期 70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和内容 71

一、黄河中游及附近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72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 73

(二) 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 77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 89

二、黄河上游及西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02

(一) 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 102

(二) 甘肃地区的齐家文化 108

(三) 新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11

(四) 宁夏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12

三、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13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北辛文化 113

(二) 大汶口文化 115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 119

四、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23

(一) 江汉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23

(二) 鄱阳湖及赣江流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131

(三) 南京及周围地区的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133

五、长江下游及杭州湾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35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 135

(二) 马家浜文化 139

(三) 良渚文化 141

六、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45

(一) 福建地区的昙石山文化 145

(二) 广东与海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46

(三) 广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50

(四) 台湾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53

七、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54

(一) 云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54

(二) 贵州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157

(三) 四川西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158

(四) 西藏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158

八、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59

(一) 燕山南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60

(二) 辽河下游及辽东半岛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68

(三) 松花江与嫩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72

(四) 内蒙古及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74

第三章 夏商周考古 217

第一节 夏代文化的探索 219

一、河南西部地区的二里头文化 219

(一) 二里头文化早期 220

(二) 二里头文化晚期 221

二、晋南地区的东下冯文化类型 223

第二节 商代考古 225

一、中原地区的商代城址及其遗存 228

(一) 河南偃师商城 228

(二) 河南郑州商城 231

(三) 安阳殷墟与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238

二、中原周围地区的商代遗址 247

(一) 湖北黄陂盘龙城的商代城址 248

(二) 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 250

(三) 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址 252

(四) 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253

(五) 山东、苏北和皖北地区的商代文化遗存 256

(六) 山西境内的商代遗址 258

(七) 陕西关中和陕南地区的商代文化遗存 259

三、其他地区商代时期的文化遗址 260

(一) 东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 260

(二) 西北地区的辛店文化与寺洼文化 262

第三节 西周考古 264

一、中原地区的西周文化遗存 266

(一) 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周文化遗存 266

(二) 陕西与甘肃相交地区的西周贵族基地 277

(三) 河南境内的西周文化遗存 278

(四) 山西境内的西周文化遗存 284

二、北方地区的西周文化遗存 285

(一) 北京及附近地区的西周遗存 285

(二) 山东境内的西周文化遗存 288

三、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的西周文化遗存 292

(一) 江苏南部地区西周遗存 292

(二) 安傲屯溪的二座西周墓 294

四、长江中游及南方地区的西周文化遗存 294

(一) 湖北境内的西周遗存 294

(二) 湖南境内西周文化遗存 296

(三) 江西境内西周文化遗存 297

(四) 广东境内西周文化遗存 297

(五) 福建境内西周文化遗存 297

五、西南地区的西周文化遗存 298

第四节 东周考古 299

一、河南境内的东周王城及其部分诸侯国文化遗存 302

(一) 洛阳东周王城及其遗存 302

(二) 陕县的虢国城址与墓葬 306

(三) 新郑的郑国和韩国故城遗址 308

(四) 登封告成镇的阳城遗址 311

(五) 郑州战国时期的城址和墓葬 313

(六) 辉县魏国贵族墓地 314

(七) 上蔡的东周蔡国故城及其遗迹 315

(八) 淮阳战国楚墓 316

(九) 淅川下寺楚墓 318

(十) 信阳长台关的楚王城与楚墓 319

(十一) 扶沟楚金银币窖藏 320

(十二) 固始侯古堆东周墓与陪葬坑 321

(十三) 温县东周盟誓遗址 322

二、山东境内的东周鲁国与齐国遗址 323

(一) 鲁国故城遗址 323

(二) 齐国故城 326

(三) 山东境内其他地区的东周墓 328

三、河北境内的燕国、赵国城与墓葬 328

(一) 易县燕下都东周故城 328

(二) 燕下都周围地区的东周文化遗存 333

(三) 赵国故城遗址和墓葬 334

(四) 中山国城及中山王墓 335

四、山西境内的晋国与魏国城址和东周遗存 337

(一) 晋国故城内外的东周遗存 337

(二) 魏国故城及其文化遗存 341

(三) 山西境内其他地区的东周文化遗存 342

五、陕西境内的东周秦国城址与墓葬 342

(一) 秦国雍城遗址 342

(二) 秦公陵区与秦公1号大墓 347

(三) 秦国中小型墓葬 349

六、湖北境内的楚国和曾国文化遗存 350

(一) 江陵的楚都郢城遗址与楚墓 351

(二) 湖北铜绿山的东周铜矿冶遗址 353

(三) 随县曾侯乙墓及曾国一般墓 355

七、湖南境内的楚国墓葬 357

八、安徽境内的蔡国城和蔡国墓与楚国墓 359

(一) 蔡国城与蔡侯墓 359

(二) 楚国墓 360

九、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境内的吴、越文化与楚文化遗存 361

(一) 江苏苏州、六合等地的吴国城与墓葬 362

(二) 浙江绍兴的越国城与墓葬 363

(三) 江西境内的越文化与楚文化遗存 365

十、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东周遗存 366

(一) 广东境内的东周遗存 366

(二) 福建境内的东周遗存 368

(三) 广西境内的东周遗存 368

十一、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的东周遗存 370

(一) 东北地区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 371

(二) 东北及内蒙古等地的战国时期遗存 374

(三) 东北及内蒙古地区的战国长城 376

(四) 辽宁林西大井的东周矿冶遗址 376

十二、西北地区的东周文化遗存 377

十三、西南地区各省、自治区的东周文化遗存 378

(一) 云南省境内的东周文化遗存 378

(二) 四川境内的东周巴蜀文化遗存 380

第四章 秦汉考古 433

第一节 秦代考古 433

一、陕西境内秦代遗存 433

(一) 秦都咸阳故城 433

(二) 宫殿建筑基址及其他遗存 434

(三) 临潼秦始皇陵一带的秦代遗存 438

二、其他地区的秦代墓葬 442

(一) 湖北云梦唾虎地秦墓 442

(二) 河南泌阳秦代墓葬 444

第二节 汉代考古 444

一、汉代城垣建筑遗址 447

(一) 西汉都城——汉长安城遗址 447

(二) 东汉都城——洛阳汉魏故城 450

(三) 郡县城遗址 455

(四) 长城及边城遗址 459

二、汉代鄣塞、烽燧与村落遗址 460

(一) 鄣塞与烽燧遗址 460

(二) 汉代村落遗址 462

三、汉代手工业作坊遗址 463

(一) 冶铸铁器作坊遗址 464

(二) 铸造铜钱币的遗址 466

(三) 汉代的陶瓷手工业遗存 466

四、汉代墓葬 467

(一) 中原地区的汉代墓葬 468

(二) 华北地区的汉代墓葬 478

(三) 西北地区的汉代墓葬 485

(四) 华南地区的汉代墓葬 486

(五) 华东地区的汉代墓葬 493

(六) 西南地区的汉代墓葬 498

(七) 东北地区的汉代墓葬 505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551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遗存 552

一、西北地区的石窟与石刻 552

二、中原及北方地区的石窟与石刻 553

三、江南地区的石窟与石刻 553

四、西南地区的佛教遗存 554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遗迹与遗物 554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城址 554

(一) 都城遗址 554

(二) 郡县城址 558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手工业遗存 560

(一) 铸铁手工业作坊遗存 560

(二) 铜器铸造遗存 561

(三) 陶瓦手工业作坊遗存 562

(四) 瓷器手工业作坊遗存 562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墓葬 564

(一) 中原及北方地区的曹魏、西晋与北朝墓葬 564

(二)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东吴、东晋与南朝墓葬 572

(三) 其他地区的魏晋南北朝墓葬 579

第三节 东北地区高句丽族和鲜卑族考古 585

一、高句丽族考古 585

(一) 高句丽族的城址和关隘遗址 585

(二) 高句丽族的建筑遗址 585

(三) 高句丽族墓葬 586

二、鲜卑族考古 589

(一) 鲜卑族古城址——铁卜卡古城 589

(二) 鲜卑族墓葬 589

第四节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新疆考古 592

一、城址与寺院遗址 592

(一) 罗布泊畔的西域长史治所遗址 592

(二) 若羌地区的寺院遗址 593

(三) 民半的鄯善遗址 593

(四)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葬 594

第六章 隋唐五代考古 611

第一节 隋唐时期国内外民族交往遗存 611

一、国内民族交往的碑刻遗存 612

二、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遗存 612

三、有关宗教遗迹与遗物 613

第二节 隋唐城址、手工业作坊遗址与墓葬 616

一、隋唐城址 616

(一) 隋唐长安都城遗址 616

(二) 隋唐洛阳城址 622

(三) 隋唐地方城址 627

二、隋唐五代手工业遗存 631

(一) 陶瓷业 632

(二) 隋唐时期的冶铸作坊遗存 639

(三) 金银器皿制造业遗存 639

(四) 丝织业遗存 640

(五) 造纸 640

三、隋唐墓葬 640

(一) 隋代墓葬 641

(二) 唐代墓葬 644

第三节 五代十国遗存 662

一、五代墓葬 662

二、十国墓葬 663

第七章 宋辽金元明考古 681

第一节 宋代考古 683

一、宋代城址的调查与试掘 683

(一) 宋代都城遗址 683

(二) 宋代一般城址 684

二、宋代手工业作坊遗存 685

(一) 宋代煤矿遗址 685

(二) 宋代冶炼遗址 686

(三) 宋代瓷窑遗址 686

(四) 宋代其他手工业遗存 690

三、宋代陵墓 690

(一) 北宋皇陵的调查与王室墓、皇后陵墓的发倔 690

(二) 宋代一般墓葬 694

第二节 辽代考古 702

一、辽代城址 702

(一) 辽代都城遗址 702

(二) 辽代的其他城址 704

二、辽代手工业遗址 705

(一) 辽代陶瓷手工业遗址 705

(二) 辽代的铸铁遗址 706

三、辽代墓葬 706

(一) 辽代皇室陵墓 707

(二) 辽代贵族、官吏、地主的墓葬 707

第三节 金代考古 713

一、金代城址 713

(一) 金代都城遗址——中都城 713

(二)金代一般城址 714

二、金代手工业遗址 716

(一) 冶铸铁器遗址 716

(二) 陶瓷手工业遗址 718

三、金代墓葬 718

第四节 西夏考古 723

一、西夏定州城址 723

二、西夏手工业作坊遗址 723

三、西夏帝陵与一般墓葬 724

(一) 西夏帝陵的调查与试掘 724

(二) 西夏时期一般墓葬 727

第五节 元代考古 728

一、元代城址 728

(一) 元代都城遗址——元大都 728

(二) 元代上都遗址 730

(三) 元代一般城址 733

(四) 元代安西王府遗址 733

二、元代手工业遗址 733

(一) 制瓷手工业遗址 733

(二) 冶铁手工业遗址 734

三、元代墓葬 735

(一) 北方元墓 735

(二) 南方元墓 738

(三) 西北地区元墓 741

第六节 明代考古 741

一、明代城址 741

(一) 明代都城——北京城 742

(二) 明代一般城址 743

二、明代的手工业遗址 744

三、明代墓葬 744

(一) 明代皇陵 745

(二) 明代王室墓葬 746

(三) 明代一般墓葬 752

编后记 7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