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书法导论
中国书法导论

中国书法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强,刘树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0502074
  • 页数:57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书法导论》目录
标签:导论 书法

目录 1

致读者…………………………………………………………( ) 1

第一章 对书法本体的分析与阐释 1

一、书法·艺术的抽象性 2

1.抽象冲动 2

2.作为抽象艺术的书法——讨论的出发点 8

二、空间与书法 11

1.平面与深度 11

2.封闭空间·开放空间 14

三、运动与时间 20

1.位移·作为心理事件的不动之动 20

2.诸参照物·运动作为艺术的本体要素 25

四、材料的封闭个性 31

1.材料·媒介 31

2.无机真实的实现——“世界三” 35

3.非封闭的材料个性——书法 38

五、复现单个事物 47

1.母题·调节·实现 47

2.书法与自然——一种源于历史的错觉 52

3.本来无此物——无母题的线 61

4.“书画同笔”说的误解 64

5.当书法与建筑在一起时 67

6.线的归宿——文字 75

六、文字之上的书法 78

1.书画同源·象形文字·图式 78

2.书法中的“写作” 85

3.作为知觉对象的文字 90

4.概念获得形状·反文字 101

七、宇宙自在心中——书法的哲学家园 109

第二章 轻松亦沉重的书法史 126

一、书体沿革时期 127

〈1〉它从哪里来 128

1.烟雨濛濛 128

〈2〉蛮荒时它找到了一个位置 130

〈3〉龟甲兽骨、陶器钟鼎是古代书法的方舟 132

〈4〉书体的百家争鸣时期 133

〈5〉秦始皇为其大一统的政治目的把书体统一了 134

〈6〉绳索一样的小篆对书法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135

〈7〉是否有个徒隶受不了束缚而创造了隶书 136

〈8〉东汉末是书法艺术的春雨濛濛时期 137

2.生气勃勃 140

〈1〉魏晋人对生命的觉醒 140

〈2〉有意味的王羲之 142

〈3〉北方强悍地竖起众多石碑 145

〈4〉“八面俱备”、继往开来的智永禅师 147

〈5〉唐代有个酷爱书法的君王 147

〈6〉数不尽的唐代书家 150

〈7〉“癫张醉素”的境界 154

〈8〉“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古法之外”的颜真卿 156

二、风格流变时期 159

1.大开大合 160

〈1〉杨风子的惊异奇险与放诞不羁 160

〈2〉宋四家对书法的深刻理解 161

〈3〉《淳化阁帖》与“瘦金书”在艺术与文化上的意义 166

〈4〉赵孟頫在“复古”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69

2.补苴罅漏 172

〈1〉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的“才子书” 172

〈2〉“第三类书家”董其昌 173

〈3〉张瑞图、黄道周与王铎 174

〈4〉徐渭和傅山的草书 178

〈5〉金农、郑燮怪诞中的分寸感 181

〈6〉篆隶书风弥漫着的清代书坛 183

〈7〉走向现代的书家 187

3.狂狷矫正 188

〈1〉现代社会与现代书法 190

〈2〉以怎样的步履走向未来 194

〈3〉结语 206

第三章 严肃亦随意的书法技巧 208

一、技术与艺术 208

1.技术不是艺术 209

2.技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211

3.“法”变“道”不变 217

二、对技法的历史考察 227

1.对技法的关注与书法的成熟 228

2.技法在古人那里的地位 230

3.对古代技法理论的梳理 237

4.古代技法观的检验 242

三、具体的技法明辨 248

1.在众多的执笔法中选择 248

2.作为书法技法的最重要环节——用笔 260

3.作为技法的“结构”问题——结体 268

4.决定书法“色彩”的墨法问题 275

四、本章小结 277

第四章 典丽精工而富有意味的书法材料 279

一、材料的制用——作为生活的书法 279

1.书法底子的制与用 279

2.笔的制与用 297

3.墨的制与用 302

4.砚的制与用 306

二、材料的赏鉴——材料个性的规定与衍化 308

1.诸规定性作为书法的本体 308

2.材料个性的两种存在形式 315

附:装裱 316

第五章 无为而无不为的书法创作 324

一、概说 324

二、“天才”在这里所具有的意义 328

三、返本归真 337

1.“虚静”与创作 344

四、创作心态的剖析 344

2.“心游”与游戏 347

3.“离形去知”与神秘体验 352

五、创作行为的剖析 357

1.游刃有余 357

2.对书写内容的选择 359

3.对书写形式的选择 361

六、创作所指向的 364

七、创作观念的总结 369

1.“天人合一”就是返本归真 369

2.从“无意于佳”谈潜意识与理性的统 372

3.“无法之法”与对技法的高层次理解 375

4.“技进乎道”与积学累工 377

5.“意在笔前”不是形在笔前 379

一、“批评”的释义 381

第六章 批评的自由与“义务”的批评 381

二、批评家—艺术家 383

三、批评家的能动性 388

四、理解与批评 390

五、批评·语言·体验 393

六、作为“知识分子”的批评家 398

七、书法批评的标准——“好字”的判断 404

八、结语 408

第七章 对未来书法的一种思考与预想——并非无关紧要的结束语 410

一、书法作为一物——潜在的艺术观念 410

二、非表现·制作的书法 432

三、几种可能性 444

附录一、历代书法名家评价 450

附录二、历代名帖汇评 500

附录三、历代书论名著解题 542

后记 56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