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行星地球的固体潮
行星地球的固体潮

行星地球的固体潮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比)P.梅尔基奥尔(P.Melchior)著;杜品仁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3031·2527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
《行星地球的固体潮》目录

目录 1

中译本序言 1

绪言 1

序言 3

第一章 起潮力位 8

§1.1 绪言 8

§1.2 起潮力的分量 10

§1.3 单位 12

§1.4 大地水准面潮 12

§1.5 潮汐效应的数值估计 14

§1.6 天文参数的基本展开 15

§1.7 潮汐频谱 19

§1.8 潮汐波的系统分类 25

第二章 潮汐理论和岁差-章动理论之间的关系 27

§2.1 绪言 27

§2.2 根据起潮力位计算岁差-章动力矩 28

§2.3 限于二阶项的岁差-章动力矩的详细计算 31

§2.4 岁差-章动方程(一级近似) 33

§2.5 旋转轴在地球内部的日章动的一级近似 36

§2.6 结论 40

第三章 勒甫数和潮汐形变的描述 45

§3.1 引言 45

§3.2 潮汐隆起产生的位,勒甫数h和k的关系 45

§3.3 地球固体潮效应的一些直接观测 48

§3.4 极的钱德勒运动 59

§3.5 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变化 61

§3.6 潮汐形变的真正相位滞后 63

第四章 开尔文和黑格洛茨潮汐理论 65

§4.1 绪言 65

§4.2 球弹性体 65

§4.3 流变定律 68

§4.4 齐次方程的特解 69

§4.5 均匀不可压缩地球的开尔文理论 70

§4.6 非均匀可压缩地球 73

§4.7 竹内均的积分方法 76

第五章 将球体的弹性形变问题归化为包含六个一阶常微分方程的方程组 80

§5.1 外势位移和体膨胀 80

§5.2 三个基本平衡方程式的变换 81

§5.3 应力分量 82

§5.4 将泊松方程变换为两个一阶方程 83

§5.5 方程组的解 84

§5.6 与表面条件有关的一些附加考虑 87

§5.7 结果方程的数值积分步骤 89

§5.8 由Adams Williamson条件在液体地核内提出的问题 94

§5.9 粘滞性对地球潮汐形变的效应的莫洛琴斯基估算 99

第六章 液核的动力学理论 101

§6.1 历史背景 101

§6.2 莫洛琴斯基理论 107

§6.3 杰弗里斯-维森特理论 129

§7.1 引言 134

第七章 潮汐分析 134

§7.2 历史的方法 135

§7.3 目前用于计算机的方法 145

§7.4 分析程序中所用的公式 154

§7.5 潮汐变化的二维图解表示法 159

第八章 地倾斜:相对地壳的垂线偏斜,仪器,结果(因子r=1+k-h) 161

§8.1 长周期海潮的振幅 161

§8.2 湖潮 162

§8.3 用长水管水平仪进行的观测 163

§8.4 Hengler约在1830年发明的“水平摆”和第一个Z?llner摆 165

§8.5 水平摆的基本理论 168

§8.6 水平摆的各种安装方法 170

§8.7 维尔班德-梅尔基奥尔水平摆结构原理 172

§8.8 胀盒标定法 176

§8.9 在地下台站中安装水平摆的方法 183

§8.10 摆杆的方位角 186

§8.11 仪器的稳定性 189

§8.12 各种类型的仪器 193

§8.13 倾斜记录的分析结果 200

第九章 重力固体潮、仪器、结果 205

§9.1 重力测量的一般原理 205

§9.2 静力弹簧重力仪:阿斯卡尼亚重力仪 207

§9.3 零高弹簧助动式重力仪:拉科斯特-隆贝格重力仪 208

§9.4 重力仪的调平 210

§9.5 记录装置 212

§9.6 重力仪的标定 215

§9.7 布鲁塞尔基本潮汐点的确定 218

§9.8 助动式重力仪流变模式的选择 219

§9.9 超导重力仪 221

§9.10 重力潮汐记录分析的结果 225

§9.11 惯性校正 227

第十章 地应变、仪器、结果 229

§10.1 应变张量的水平分量 229

§10.2 应变张量的垂直分量 233

§10.3 应变仪组合观测的结果 235

§10.5 局部效应 238

§10.4 比值l/n的确定 238

§10.6 作为体应变仪的承压水 241

第十一章 径向对称地球的表面负荷引起的间接效应及形变 248

§11.1 历史背景 248

§11.2 同潮图 248

§11.3 水的引力的计算 255

§11.4 由于水的负荷平面地壳弯曲的计算 256

§11.6 在球形地球上负荷效应的Longman和Farrell解 262

§11.5 负荷数 262

§11.7 海洋负荷效应的实际计算 271

§11.8 对于芬迪海湾潮汐的应用 272

§11.9 沿西欧海岸的负荷效应 274

§11.10 美国的重力潮汐剖面 276

§11.11 另外的一些研究 280

§11.12 在北冰洋斯匹次卑尔根观测的应用 280

§11.14 连接负荷数和勒甫数的Saito方程 284

§11.13 在南极的观测 284

第十二章 固体潮观测中的局部扰动 286

§12.1 地形-地质特征 286

§12.2 气压变化的影响 294

§12.3 热影响 297

§12.4 水文干扰 297

§12.5 固体潮台站位置的选择 297

第十三章 实验和理论结果的一般比较 305

§13.1 球田日潮——液核的动力学效应 305

§13.2 世界重力固体潮剖面 315

§13.3 水平分量中的半日波 321

§13.4 球扇?日波M3 323

§13.5 球带长周期潮 325

§13.6 比值A,B和C 325

§13.7 西欧海洋间接效应的计算 326

§13.8 潮汐参数的时间变化 327

§14.1 垂线偏斜在基础天文观测中的作用 329

第十四章 天文学中的潮汐效应 329

§14.2 地球转速的周期性变化 332

§14.3 粘性潮汐形变在地球自转长期减速中的作用 334

§14.4 先进的基础天文学研究 340

第十五章 固体潮,卫星轨道和宇宙航行 342

第十六章 月球表面的固体潮 349

§17.3 间歇泉活动的涨落现象 356

§17.2 潮汐触发火山 356

§17.1 潮汐触发地震 356

第十七章 与固体潮有关的其它问题 356

§17.4 利用潮汐仪器预报自然灾害 357

§17.5 固体潮对海潮的作用 357

§17.6 在洋底进行的观测 358

§17.7 海潮和固体潮对月亮半日大气潮的作用 358

§17.8 磁场 359

§17.9 引力吸收 359

§17.10 国际固体潮中心(ICET) 3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