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政治经济学读本
政治经济学读本

政治经济学读本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福成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4408395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读本》目录

资本主义部分 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1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

(三)政治经济学要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6

(四)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8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9

第三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2

本章的现实意义 15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18

第一节 商品的两个因素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18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9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0

(三)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2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23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3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24

(三)价值量和劳动生产力的关系 25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26

(一)价值尺度 26

(二)流通手段 27

(三)贮藏手段 30

(四)支付手段 31

(五)世界货币 32

第四节 价值规律 32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33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34

本章的现实意义 36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39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39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39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41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3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43

第三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3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45

(一)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46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7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8

(四)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 49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51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 52

(一)工资的本质 52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53

(三)工资的变动趋势 54

本章的现实意义 55

第四章 资本积累 58

第一节 消费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58

(一)生产和再生产 58

(二)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59

(三)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60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 63

(一)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的资本积累 63

(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的资本积累 64

(三)相对人口过剩 67

(一)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 68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 68

(二)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 69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71

本章的现实意义 74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77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77

(一)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的统 77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形式资本的职能的统 79

(三)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资本循环的统一 80

第二节 资本主义流通的二重性和两种流通费用 82

(一)资本主义流通的二重性 82

(二)流通费用 82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85

第三节 资本的周转 85

(二)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86

(三)周转时间的构成——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89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90

第四节 社会艺资本的再生大和流通 92

(一)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92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96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99

本章的现实意义 105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分割 109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09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109

(二)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11

(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 112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20

(一)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 120

(二)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22

(三)商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23

(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工人的剥削 125

(五)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26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信用 127

(一)借贷资本 127

(二)借贷利息 128

(三)资本主义信用 130

第四节 地租 134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34

(二)级差地租 135

(三)绝对地租 139

本章的现实意义 141

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4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45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145

(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14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48

(一)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原因 148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 149

(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151

第三节 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 153

本章的现实意义 155

第八章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 156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56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 156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161

(三)资本输出 164

(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分割世界 167

(五)帝国主义列强从领土上瓜分世界 169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74

(一)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发展 174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76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矛盾 180

本章的现实意义 183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86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为更高社会形态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86

(一)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深藏在它的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中 186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腐朽性 186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垂死性 191

(二)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可能性 195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可能性 195

(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内容 195

(三)二次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196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制度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需要经历相当漫长,十分曲折的历史过程 197

(一)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但不能改变历史前进方向 197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要经历一个历史时代 199

本章的现实意义 201

社会主义部分 205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 20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05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一般规律 205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207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8

(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209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209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补充形式 215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1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218

(一)加强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设 218

(二)积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219

本章的现实意义 221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生产 22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223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223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225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227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 227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32

(三)我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236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性质 237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 237

(三)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原则 238

本章的现实意义 238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企业 2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41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241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243

(三)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44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诸方面的关系 245

(一)社会主义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245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内部关系 250

(三)全民听有利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2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 254

(一)社会主义资金的本质 254

(二)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运动 255

(三)社会主义的成本 256

(四)社会主义的赢利 257

本章的现实意义 25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2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 260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260

(二)我国社会主义流通体制的改革 26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 269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货币流通规律 27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272

(二)社会主义的信贷和利息 275

本章的现实意义 276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分配 2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279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279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281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284

(四)社会主义财政 2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287

(一)按劳分配 287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291

(三)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293

本章的现实意义 296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299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 29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发展 299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类型 301

(三)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3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303

(一)两大部类比例关系 303

(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304

(三)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 3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组织领导 306

(一)社会主义国家是再生产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06

(二)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 307

(三)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 308

本章的现实意义 309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 3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311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经济关系 311

(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3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318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318

(二)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321

第三节 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 324

(一)经济特区 324

(二)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 325

本章的现实意义 326

结束语 坚定信心,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329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大趋势 329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331

社会主义必然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3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