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登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0918909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深感困惑或有争议的问题、现象出发,择其重点、难点与焦点,进行多角度的批判。问题主要涉及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性、体育教师等。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目录

回顾与问题 3

一、有关体育教学的问题与成就 3

1.我国体育教学历史短,在曲折中发展 3

2.体育教学思想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 4

3.逐步有了自身的教学思想体系 4

4.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我国体育教学发展进程 5

5.问题的归纳 6

二、体育教学的问题源于何处 7

1.体育学科内容的多变性 7

2.体育内容的多起源 9

3.体育的社会功利性与时代性 9

4.体育教育的科学含量低,逻辑体系差 10

5.问题的原因概括 10

1.再认识体育教学的意义 12

一、正确把握体育教学目标的方法论 12

为什么教——体育教学目标初探 12

2.取消体育课将会是什么后果 13

3.体育教学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 13

4.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目的不同 15

5.可参考的教育理论背景 15

二、为谁教——教学对象的三种形态 17

1.三种教学对象的目的不同 17

2.三种教学对象要结合 17

3.21世纪教育中学生主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 18

三、学校体育(含教学)目标的历史选择与必然发展 19

1.两种教育目的观的延续 19

2.选择国家需要的学校体育目标的历史背景 21

3.当前及今后的目标选择不应走极端 21

4.合理把握学校体育目标的发展与完善 22

1.直接目标与间接目标 23

四、目标的全面认识与表述 23

2.表述目标先后的理解 25

3.从个体出发考虑直接目标的合理性 27

五、再析目标选择的历史与现实的差别 27

1.近代民族体质的弱因 28

2.方法论上的误区 28

3.今天和未来社会将日益关注个人发展需要 29

4.发达国家变化趋势的启示 29

5.尽量找准结合点 31

六、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区别 31

1.增强体质仍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主要和首位目标 31

2.学校体育目标应有所完善 33

3.体育教学目标——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发展创造能力、完善人格个性 35

一、辩证地、多角度地认识体育教学目标 37

1.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目标要分开 37

体育教学目标纵横说 37

2.在目标的选择上,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侧重 39

3.现在和将来 40

4.体质和技能是互为手段和目的 41

5.可能和应该 41

6.目标的先进性与指导性 43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44

1.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分析 44

2.中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分析 46

3.目标与任务的关系分析 48

4.准确把握目标的层次性 51

三、体育教学的首位共性目标 52

四、关于目标的具体化 54

1.行为目标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54

2.反向认识目标的可行性 56

2.多功能中的选择性 57

五、确定目标——不能离开学校体育的功能 57

1.设定目标的基本依据 57

六、学段目标的重要性及其特性 59

1.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无奈及原因 60

2.各学段目标要敢于取舍,主副分明 63

七、目标设计的有关问题及目标讨论的作用 64

八、各年龄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分析 65

1.小学阶段的目标 67

2.中学阶段的目标 67

3.大学阶段的目标 68

4.对各阶段目标的补充及细化 68

5.各阶段目标的重点(或主旨) 69

6.注意各阶段目标的衔接 71

九、体育教学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71

1.时代发展需要有创造能力与终身发展能力的人 71

2.体育活动中充满了可创造的元素与机会 72

3.培养创造性应注意的问题 73

教什么好——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材探析 75

一、什么是基础和系统 75

1.不学前滚翻就不能学篮球吗? 75

2.一个项目内部和不同项目之间的逻辑系统有区别 76

3.理论上的体育特长背景 76

4.设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着眼点——逻辑性和合理性 77

5.从普及与提高的角度来看 79

6.不同学段应有不同的教学内容 81

二、体育教材内容的容量 82

1.蜻蜓点水,学得太粗 82

2.选择教材内容的根本限制:学时与场地器材 83

3.教材内容的多样化与度的把握 84

4.不同学段教材内容的逐级分化与选择趋势 85

5.设计选择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 87

三、体育教材内容的价值观 88

1.有用的才学 88

2.什么是有用的? 89

3.选择教材综合考虑五个因素 92

4.评估选择教材的依据 93

5.学习认知的三种认识途径 93

四、初析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96

1.两种说法,一个主张 96

2.将竞技项目改造为教材内容的视角和方法 97

3.学生应知道乔丹是谁 99

五、体育教学内容的非阶梯性、非逻辑性 99

1.什么是非阶梯性 99

2.如何寻找体育教学内容可能存在的某种逻辑性? 101

4.改革教材内容的视角 102

3.重新审视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三基本” 102

如何教——体育教学方法面面观 104

一、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性 104

1.体育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105

2.体育教学方法在各学段上的区别 107

3.教学方法选择的综合性 109

二、影响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 110

1.影响教学方法使用的因素 110

2.改进教学方法的机会与作用 111

三、何以教不会、教不悦 113

1.有待改进的问题 113

2.教学内容与方法同步改革效果更好 115

3.对教不会、学不悦的分析 116

四、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和开发途径 116

1.选择教学方法的五点依据 116

2.我国体育教学组织管理方法较有优势 117

3.研究教学模式是开发教学方法之路 119

五、横看侧视目前的教法弊病 120

1.重表面、轻实效,忽略整体性 120

2.工作重压下的简单化 121

3.不得已而优先重视组织教法 122

4.其他条件不变时,教法改革更直接和有效 122

六、教法改革的三个层面及其内涵 123

1.教懂、教会、教悦 123

2.懂、会、悦不能脱离学生年龄特点 127

3.方法对竞争能力的培养 129

七、体育教学中的评价方法 130

1.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结合的好处 130

2.明确评价的指导思想 133

八、追寻体育教学方法中基本的稳定结构 134

1.相同教学任务具有相同的方法结构 134

2.弄清来源并力求发展特色 135

为谁而教——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再认识 138

一、未来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观念更新 138

1.从教学阶段的差异性认识学生 139

2.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认识学生 139

3.从教学指导思想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141

4.教学应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和成功 143

二、学生主体地位涉及的问题 144

1.把差生教好 144

2.尊重学生发展的权利与需要 145

3.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主体地位 146

4.方法论上要变革 146

5.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147

6.急需研究教学中的学法 149

7.国情与学生主体发展不矛盾 150

1.体育教学中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 151

三、素质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发展的权利 151

2.学习的可选择性与“有价值的弯路” 153

3.教师的主导性就是研究学生和引导学生去学习 154

四、学生的学法与主体性发挥 155

1.不同学段的学法应有区别 155

2.不同教材内容的学法、教法也不同 156

3.对同一教学内容存在学法差异 156

4.不同学习进度的学法有差异 157

5.学法的个体性与通用性 157

体育课与增强体质及课外体育 159

一、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159

1.教学工作的重点——教会学生增强体质的知识与方法 159

2.体育课的健身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 160

3.不要把掌握知识技能与增强体质对立起来 160

4.首要的是知识技能,并力求促进体质增强 163

二、体育课与课外体育 164

5.教材内容过多,反而难达初衷 164

1.课外体育与活动类体育课程 165

2.活动类体育课的特点 167

3.活动类体育课程中学生的自主性 168

4.体育教学与“达标”的关系 169

5.正视国情与学习外国经验 169

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 171

一、学校体育(含体育教学)为全民健身提供能力准备 171

1.体育实践能力及其内涵 171

2.体育实践能力的年龄阶段差别 173

3.体育教学可直接培养体育实践能力 174

二、体育娱乐能力与体育创造能力 175

1.从娱乐角度进行体育创造 175

3.创造力指向运动项目娱乐化 176

2.体育创造产生娱乐结果 176

4.体育创造力包含并体现娱乐的能力 177

5.学校体育有利于培养体育创造能力 178

三、长期从事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关系密切 179

1.坚持长期锻炼的三个原因 179

2.体育教学现状对“三个原因”的贡献不尽人意 180

3.影响职工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181

四、全民健身活动对学校体育的促进作用 182

1.全民健身活动对体育教学产生全面积极的影响 182

2.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的贡献——“理性与健康” 183

3.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将结合得更加紧密 187

4.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188

谁来教——体育教师浅论 191

一、体育教师要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前列 191

2.教师作用的变化性与稳定性 192

1.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更新观念 192

二、体育教师的职能与作用 193

1.教师在教学中的两类教育职能 193

2.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196

3.发挥学生主体性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97

4.教师的学习指导作用 199

5.辩证地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 200

6.从教育教学过程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 201

三、21世纪体育教师作用的变化 204

1.教师指导作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难度加大 204

2.最大的问题是教师观念的转变 204

3.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性 205

4.用新的观念去影响校长 207

5.用新的观念去改进教学 208

2.教师责任感与社会待遇偏低 209

1.沿用陈旧的教育观念进行教学 209

四、教育观念陈旧的原因 209

五、教师要教会学生说真话、做真人 211

1.形式主义会带给学生什么 211

2.弄虚作假让学生学会什么 211

3.为人师表者先要学会做人 212

4.体育教师形象的历史沿革 213

六、体育教师大有作为 214

1.体育教师是传播体育文化的文化人 214

2.体育课应是最有魅力的课 214

3.不吸引学生难以有作为 215

4.要抓住学生的心,使之学会乐学 217

5.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责任 217

6.体育教师的社会形象及其影响 219

1.优秀体育教师成才时间长,付出多 220

七、优秀体育教师成才特征 220

2.优秀教师的综合素质高 221

3.好教师要不断追求新知、完善素质 222

4.体育教师成才的机会较多 223

5.体育课的“热血热汗”特点对体育教师提出了独特的挑战 225

八、体育教师的成功教学 226

1.引导每个教师去争取成功 226

2.同等条件“有为才有位” 226

3.体育院校的教学要密切关注学校体育改革 227

4.对城乡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应有区别 227

九、体育院校办学中一些问题的反思 228

1.尽快改变“重技术、轻能力”的倾向 228

2.要重视理论学习与创造性的培养 229

3.体育系学生技术通级的目的何在 230

4.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首先是教师 231

5.既要学会技术,更要学会如何教 2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