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历代文人论文学
历代文人论文学

历代文人论文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忠善编选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0228·089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
《历代文人论文学》目录

前言 1

第一编 关于文学的功用 3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 顾炎武 3

为世用 王充 4

拨乱世,反诸正 王充 4

言者无罪 卫宏 5

颂德、讥失 郑玄 6

补察时政 白居易 7

治世之音安以乐 卫宏 8

以正道辨奸 荀子 9

文者,岂徒笔札章句 李觏 9

《论语》兴、观、群、怨 11

《论语》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12

人之于文学也 荀子 13

恢万里,通亿载 陆机 14

文者以明道 柳宗元 15

第二编 关于文学的批评与鉴赏 19

观文,若悬衡 柳宗元 19

言金,文粪 王充 19

诗文无定价 薛雪 21

饮牛以酒 王充 22

文人相轻 曹丕 22

有南威之容 曹植 23

人各有好尚 曹植 24

物有恒准,鉴无定识 刘知几 26

音实难知 刘勰 27

良工必有不巧 王充 28

十百读,见其妙 陆游 29

圣体浮轻 刘勰 29

援古而议今 顾炎武 31

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王充 31

知音如不赏 贾岛 32

第三编 关于文学的修养 35

爝火不能为日月之明 陆游 35

非流俗之人,非流俗之文 黄梨洲 36

养其根而竢其实 韩愈 37

本色卑文不能工 唐顺之 38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 荀子 38

才、学、识 章实斋 39

积之在平日 袁守定 40

取之勤,出之敏 刘定之 42

博观、勤习 黄侃 44

积学,酌理,研阅 刘勰 45

才学褊狭,虽美少功 刘勰 46

文之盛衰主乎气 刘熙载 47

养浩然之气 苏辙 48

道为先,气为助 王柏 49

秋英不比春花落 吴景旭 50

穷尽事理 刘熙载 51

多读多为 姚鼐 52

关于内容与形式 55

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 杜牧 55

情者文之经 刘勰 56

未论妍媸,先别高下 杨绳武 56

桂饵失鱼 刘勰 58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韩非子 59

质有余者不受饰 刘向 59

文欲其工,犹弓矢欲其良也 章实斋 60

美则爱,爱则传 周敦颐 61

《论语》文质彬彬 62

文附质,质待文 刘勰 63

美言不信,非弃美矣 刘勰 64

根、苗、华、实 白居易 65

第五编 关于立意与构思 69

意立,辞从之以生 黄侃 69

立意与修辞之二患 黄侃 70

所谓主脑 刘熙载 71

立言 方望溪 72

立意中要 刘熙载 73

各自其本色而鸣之 唐顺之 73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刘勰 75

尺幅甚狭,不能穷其际 方望溪 75

主脑既得,一线到底 刘熙载 76

伫中区以玄览 陆机 77

收视反听 79

小慙小好,大慙大好 韩愈 81

意在笔先 刘熙载 82

第六编 关于布局谋篇 85

制文先布位 遍照金刚 85

文成法立,未有定格 章实斋 85

法度难以空言 章实斋 87

知句而不知篇,不散则乱 汪琬 88

丸之走盘,不出于盘 黄宗羲 89

万山旁薄,必有主峰 黄侃 90

统摄、布置、附丽 苏伯衡 91

立片言而居要 陆机 93

揭全文之指 刘熙载 94

下棋,布子 王文濡 95

事众文饶 王充 95

随所作文,量为定限 遍照金刚 96

一义相贯与各不相蒙 方望溪 97

筋与节 刘熙载 98

文之始、中、终 刘熙载 99

体裁与制度 徐师曾 99

第七编 关于章句 103

字、句,章、篇 刘勰 103

句、章、篇 黄侃 103

篇法、句法、字法 王世贞 104

一切文辞学术,皆以章句为始基 黄侃 106

舍弃章句亦无趋于工巧之途 黄侃 107

词章之学,搜之无穷 袁枚 107

敷为一章,删成两句 刘勰 109

前句启下文,后句足上旨 黄侃 109

理尽于篇中,事溢于句外 刘知几 111

启行之辞、绝笔之言 刘勰 112

《春秋左绣》文之“十要” 113

《春秋左绣》中间、结尾 114

《春秋左绣》善抱不脱 115

句司数字,章总一义 刘勰 115

一定之法与无定之法 姚鼐 117

言通理会 遍照金刚 118

第八编 关于表现技巧 121

文之法度,如啼笑之有收纵 章实斋 121

风行水上之文 李贽 122

执术驭篇 刘勰 123

练术而后为文 黄侃 124

雕琢太甚,则伤其全 王若虚 126

点染之度 沈德潜 127

臭腐可化为神奇 章实斋 128

久为,自得 姚鼐 129

以意运法 沈德潜 130

似真非真,入人不深 李贽 131

据事实录 韩愈 132

小大失宜,善者希 王充 133

须师乃学,投之于地 王充 134

明其意而止 焦循 135

第九编 关于叙事 139

叙事之体其别有四 刘知几 139

叙事无寓,则如偶人 刘熙载 140

叙事有法,论事有识 刘熙载 141

叙事之五“有” 刘熙载 142

落墨远,刻题近 冯镇峦 143

叙事之补与匀 无名氏 144

浓重、轻淡 无名氏 145

于彼见头,于此见爪 金圣叹 147

令人惊疑不定 金圣叹 147

不轻作转笔 但明伦 148

事离奇,文诡变 但明伦 149

先暗后明 冯镇峦 150

繁与简 冯镇峦 151

斗来缓赴 沈德潜 152

先声与余势 无名氏 153

《红楼》之笔法 护花主人 154

性格写法 无名氏 155

棋法与文法发 无名氏 155

连与断 无名氏 156

长而不漫,短而不促 沈德潜 157

《红楼》不板不乱 护花主人 158

弃偏善,学具美 刘勰 159

群言,一理 刘勰 163

第十编 关于论说 163

辩者,求服人心也 徐斡 164

论,不贵强下断语 刘熙载 165

立论如立法 刘熙载 166

文尚理法 刘熙载 166

一字之褒,片言之贬 范宁 167

断行事,证立言 陈騤 168

山木为良匠所度 刘勰 169

攻之不拔 方望溪 170

立言贵于助教 葛洪 171

诘名实,观离合 董仲舒 172

喻深以浅 王充 173

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 王充 174

明理之文,大要有二 刘熙载 174

假物以彰之 王符 175

论如析薪 刘勰 177

第十一编关于写诗 181

感物吟志 刘勰 181

写真情实境 都穆 182

使读者心为之感,情为之动 陶明濬 182

改容,泪下,断肠 谢榛 183

是天工非人力 钱泳 184

作诗与挨骂 徐增 185

含情、蓄意 陆时雍 186

有我与无我 袁枚 187

境,非独景物 王国维 187

景语、情语 王夫之 189

境界之大小,优劣 王国维 189

言不尽,其情乃长 陈祚明 190

咏物不得分明说尽 吕本中 191

不即不离 钱泳 192

咏古之寄托 袁枚 193

论史,非诗格 沈德潜 194

讽刺不可怒张 魏庆之 194

抒情之四忌 严羽 195

含蓄与决绝 贺裳 196

诗之议论 沈德潜 197

着题与使事 严羽 198

赋与比、兴 袁枚 199

比兴高而赋下乎 吴雷发 200

诗人比兴与触物 刘勰 201

俚语之诗 袁枚 202

诗人之管闲事 袁枚 203

虚写与实写 吴乔 204

著一字,境界出 王国维 204

炼字之法 沈德潜 206

平淡不流于浅俗 王直方 206

言止而意不尽 吕本中 211

叙事之工,以简为主 刘知几 211

第十二编 关于语言 211

字有增益而愈佳者 陆以湉 212

文有繁有简 钱大昕 214

辞胜无实,君子不取 蔡焯 215

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 挚虞 216

闻一增之以十 王充 217

辞虽已甚,其义无害 刘勰 218

文质相扶,点染在所不免 纪昀 220

心口相契 葛洪 221

切忌随人脚后行 戴复古 225

必有不可磨灭之识 朱字禄 225

第十三编 关于继承与创造 225

剖肠湔垢 方回 226

人趋亦趋,小人行径 袁中郎 227

两种焚稿 薛雪 228

调辞务似者失情 王充 229

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 王充 230

予宁无面乎 袁枚 231

管内之天即管外之天 护花主人 232

诗,不可有古而无我 刘熙载 233

蚕食桑而吐丝 袁枚 233

破其卷,取其神 袁枚 234

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 袁宏道 235

不脱依傍,不能造极 顾炎武 236

诗贵翻案 袁枚 237

诗以进一步为佳 袁枚 238

真人而后有真言 雷思霈 239

征于旧,则易为信 黄侃 240

第十四编 关于诗文修改 245

言征实而难巧 刘勰 245

杼轴献功,焕然乃珍 刘勰 246

?括一朝,无惭千载 刘勰 247

日锻月炼非夸奇斗异 苏轼 248

剪裁运化之方 刘熙载 248

心虚而后学进 李沂 249

从谏如流 袁枚 250

修改到妙处 朱子 251

隔一二日,不妥处自见 孙麟趾 252

一字既改,其词愈佳 胡仔 253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曹雪芹 254

字去意留,辞殊意显 刘勰 255

文不厌改 胡仔 256

锻炼之久,乃失其旨 陆游 256

使人畏、信、乐 吕东莱 26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