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威廉·汤普逊(William Thompson)著;何慕李译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100023742
  • 页数:4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以功利主义为最高指导原则,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依据,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并初步论证了合作社制度的优越性。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目录

原编者序 1

作者前言 11

第一章 从我们的本性以及我们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研究一切公平的财富分配应该依据的自然原理、原则或法则 25

第一节 用它是由劳动产生的 29

第二节 分配财富的目的和用劳动来生产财富的目的一样,就是借此尽可能地给那个生产财富的社会以最大量幸福 39

第三节 社会上所有的成员(畸形的人除外)既然在身体构造上相同,所以在同样的待遇之下都能够享受到同样的幸福 41

第四节 多数人的幸福优先于少数人的幸福 44

第五节 被称为财富的那些生活享受手段或者谋求幸福的手段是在知识的指导之下,把劳动应用到自然所提供的原料上生产出来的,所以必须有足够的刺激,作为动机,使在知识指导下的必要劳动发生作用,从而生产财富 47

第六节 按照自然之理,对于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也就是最大生产所必需的刺激),是使生产者在完全享用他们的劳动产品上获得“保障” 51

第七节 财富品的一切自愿交换,意味着交换的双方均认为换人的物品优于换出的物品,因而增加幸福,也就增加了生产财富的动机 58

第八节 把劳动生产品、财富品和谋求幸福的手段,从任何个人那里用强力取走 68

第九节 从任何一定数目的个人手里,强迫取走许多小部分财富将使幸福的总量减少 77

第十节 没有一个人的劳动产品,或者劳动力本身,或者它们的任何一部分,应该在没有他认为满意的等价物的情形下从劳动者那里拿走 83

第十一节 物质财富、劳动生产品的分配应该完成双重目的,尽最大可能促进享受上的平等和尽最大可能促进生产 91

第十二节 为了完成这个公平的分配,在使用劳动上或者在劳动产品的彼此自由交换上,不应该实行或者支持带有财富性质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奖励或者限制 101

第十三节 只有一种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是应该被支持的,那就是从保障每个人自由使用他的劳动力和自由享用他的劳动产品上以及随之发生的自愿交换上所产生的不平等 129

第十四节 所有其他种分配上的不平等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于刺激生产是有害的,所以必须加以制止 135

第十五节 劳动生产者在生产时使用的物品叫作资本,这些物品的所有者叫作资本家,劳动生产者为了他们所使用的资本应该用他们的多大一部分劳动产品来偿付资本家 143

第十六节 从上述前提得出来的一般结论 153

第二章 强迫的财富不平等实际造成的弊害 158

第一节 强迫的财富不平等所造成的道德方面的弊害 减少从财富中得到的总享受量并不增加富有者的幸福造成富有者的绝对恶行因而带来悲惨的后果,这些和其它恶行将被传播到全社会 159

第二节 强迫的财富不平等所造成的经济方面的弊害 每年的消费是得不到补偿的损失;推动了最无益的生产事业的发展 166

第三节 强迫的财富不平等所造成的政治方面的弊害 必然造成政治权力的垄断和滥用 174

第一节 从分配的自然法则产生的政治方面的利益 除了代议制政府制度之外,这些法则和一切其他制度不相容 使国家厌倦战争,但有力量保卫自己清除最强有力的犯罪动机减少政府机关的开支到最低限度 使一切对于宗教团体的支持成为自愿的 183

第三章 分配的自然法则即“自由劳动、完全享用劳动产品和自愿交换”,也就是为同样有保障所限制的平等所带来的利益 183

第二节 从分配的自然法则产生的经济方面的利益生产和资本将得到巨大增加生产者将组成合股经营的组织 191

第三节 从分配的自然法则产生的道德方面的利益 富有和贫穷所产生的特殊罪恶几乎可以完全绝迹 这些原则对于“财产权”的影响 203

第四章 知识的获得和传播是提高生产和增加享受以及使分配的自然法则获得巩固的一种手段 212

第一节 知识与劳动和财富的关系 212

第二节 作为传播知识或者压制知识的手段之一的社会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对于财富和幸福的影响 216

第三节 传播或压制知识的第二种手段,以成年人为对象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教育;发展上的障碍 232

第四节 传播知识的第三种手段,成年以前在严格的意义上对人们进行的教育,教育对于财富和幸福的影响 在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实行普及教育制度所需要的代价 245

第五章 现在从无保障的法律制度中产生的财富分配的情况和怎样把现存的造成不平等分配的强迫手段变成为自愿的在保障原则限制之下的平等方式 261

第一节 用政治权力抽取劳动产品而没有得到生产者或所有者的同意所造成的一般弊害;这里把这种抽取叫做公开掠夺,并表明它比私人掠夺的范围更广泛,更难于纠正,因而也就更有害 261

第二节 显然会造成强迫的财富不平等,或者不是同等保障所要求的不平等的那些特定的法律制度或手段 262

第四节 显然会既造成强迫的财富的不平等又把它永久化了的那些特殊制度或手段 263

第三节 显然会把强迫的财富不平等固定下来的那些特殊制度或手段 263

第五节 怎样把现存的强迫造成不平等分配的手段变成为合于分配的自然法则的自愿方式,以导致只为同等保障所限制的平等 264

第六章 个人竞争原则和互助合作原则在财富生产与幸福方面的利弊的比较个人竞争的利益个人竞争的弊害 266

第七章 财富分配的自愿平等。互助合作的劳动和个人竞争的劳动的对比 281

第一节 财富的自愿平等制度的基本特征 286

第二节 采取互助合作办法的财富的自愿平等制度的利益 291

第三节 自愿平等的制度所不能消除的或者似乎将使之变得更为严重的对于人类进步的障碍 324

第四节 采取互相合作办法的财富的自愿平等制度是否实际可行 330

第五节 对于采取互助合作办法以实现财富的自愿平等制度的一般反对意见的研究建立在“哲学上的必然性”的基础之上的学说 375

第六节 财富的平等只有靠理智来建立 434

结束语 437

人名对照表 4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