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神奇三学易·道·医
神奇三学易·道·医

神奇三学易·道·医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少初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3242349
  • 页数:260 页
图书介绍:该书以经典为根本,探微索隐,发奥启奇,颇多新意;不作离奇无稽之论,但发弘深有据之言;分别就《周易》《老子》《庄子》中的哲学内涵,原始医学、易道二学对中医药文化的巨大影响,王冰以《易学》《老子》《庄子》的思想训解,《内经》《伤寒论》中的易学,以及明代医家张介宾集诸家之大成创立”医易学说”等专题,共设12章穷源竟委,以便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示易、道、医三学相关、相融的发展过程。
《神奇三学易·道·医》目录
标签:

第一章 古今易学研究概况之鸟瞰 1

第一节 先秦易学 2

一、西周初年至西周末年(前11—前8世纪) 2

二、春秋至战国(前770—前221年) 2

第二节 汉代易学 3

第三节 魏晋隋唐易学 4

一、魏晋隋唐时期的易学流派 4

二、魏晋隋唐时期易学的分期 6

第四节 宋元易学 7

一、宋代易学 7

二、元代易学 10

第五节 明清易学 11

一、宋易阶段 11

二、汉易阶段——朴学易的形成 12

第六节 现代易学 13

一、现代易学研究的阶段 14

二、现代易学的发展趋势 24

第二章 读《易》技术述 25

第一节 《周易》的框架 25

第二节 《易·经》的结构 26

第三节 《易·传》的结构 29

一、《易·传》的内容 30

二、《易·传》的学术价值 33

第四节 读《易》应注意的问题 34

第三章 《周易》的哲学内涵 40

第一节 《周易》释名 40

一、释“周” 41

二、释“易” 42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 44

第三节 筮中的哲学 46

第四节 卦中的哲学 50

一、从“太极”到“八卦”这一裂变过程中的哲学内涵 52

二、《周易》卦爻反映世界的变化及其规律 53

三、《周易》卦中反映了对立统一的规律 55

第五节 《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59

第四章 医易相关之历史沿革 67

第一节 《周易》医易相关的本源 67

第二节 先秦援易入医显端倪 68

第三节 《内经》医易结合的开山 69

第四节 汉代医易相关结硕果 70

第五节 魏晋医易相关仅一般 71

第六节 隋唐医易相关谱新篇 71

第七节 宋代医易相关无显绩 74

第八节 金元医易相关发幽微 77

一、刘完素以“易”理发“火热论”之幽微 77

二、李杲以“易”理发“脾胃升降”学说及药性之幽微 78

三、朱震亨以“易”理发“相火论”之幽微 78

第九节 明代医易相关成学说 80

一、孙一奎以“易”理论命门动气 80

二、赵献可以“易”理发挥命门学说 81

三、张介宾集众家之大成创“医易学说” 83

第十节 清代医易专著遗后学 83

一、叶天士“扶正重视先天、后天” 84

二、何梦瑶以卦象阐述医理 84

三、章楠著《论易理》驳景岳 85

四、邵同珍著《医易一理》补前人所未及 86

五、唐宗海著《医易通说》,自成体系 86

第十一节 民国医易研究转低潮 88

第十二节 现代医易研究展新局 90

第五章 《周易》与黄老之学 93

第一节 老庄易学与孔子《易传》的异同 93

一、道家与《易传》对宇宙的生成观点不同 94

二、道家与《易传》,皆以“阴阳”说《易》,观点相同 98

第二节 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 106

一、书名含义 107

二、魏伯阳写这部书的目的 107

三、《周易参同契》的主要内容 108

四、《周易参同契》的基本理论 109

第六章 黄老之学与岐黄医学 115

第一节 老庄重坤柔的思想 115

第二节 老庄的“虚无”“寂静”观念 118

第三节 “与天地同体”“与自然合一”的思想 123

第四节 “顺从自然,持守天真”的思想 128

第七章 《易经》——岐黄医学的源头 136

第一节 乾卦内涵:天象与医学 139

第二节 坤卦内涵:环境与医学 139

第三节 人体的整体观 140

第四节 养生与预防 141

第五节 解剖与生理 143

第六节 饮食与健康 144

第七节 婚嫁与生育 145

第八节 诊治与医理 148

第八章 《周易》与《黄帝内经》 150

第一节 《内经》的宇宙观受《周易》的启导 151

第二节 《周易》的对立统一观是《内经》理论的基石 154

一、阴阳是岐黄医学之本 154

二、阴阳是相对的 156

三、阴阳是互根的 157

四、阴阳是交感、升降的 161

五、阴阳是彼此消长、相互转化的 162

六、阴阳是协调中和的 165

第三节 《内经》吸取了《周易》的思维模式 170

一、“天人合一”,主客体同构的思维倾向 170

二、取象比类的思维格局 176

第九章 《周易》与《伤寒论》 180

第一节 《伤寒论》中的阴阳对立统一思想 180

第二节 《伤寒论》中的阴阳中和思想 182

第三节 《伤寒论》中的阴阳互根思想 183

第四节 《伤寒论》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184

第五节 《伤寒论》中的阴阳消长思想 185

第六节 《伤寒论》与《周易》的循环观 187

第七节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渊源于《周易》和《内经》 189

一、《周易》六位说是《伤寒论》六经说之滥觞 189

二、《素问·热论》六经分证是《伤寒论》六经说之基础 190

三、《伤寒论》六经辨证学说是对中医理论的重大贡献 191

第十章 王冰以《易》释《内经》 195

第十一章 王冰以《老子》《庄子》释《内经》 219

一、王冰引用《老子》《庄子》注解《素问》 220

二、《庄子》中的“神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231

第十二章 张介宾集诸家之大成创“医易学说” 242

第一节 医易学说,自成体系 243

第二节 “阴阳太极”,以为中心 248

第三节 以《易》论医,内涵丰富 253

第四节 图书易学,别具特色 2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