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玉祥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30304535X
  • 页数:3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教委博士点研究项目,深入地探讨了人格的实质和结构,以健全人格作为创造性人格开发的前提,吸收了国内外在健全人格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需要、动机、理想、价值取向、自我意识、气质、性格、智力等在健全人格中的地位,对各个实践中的人物,如科学家、建筑师、艺术家和作家等的创造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揭示,从多侧面提出了健全人格培养的原则、方法和测查工具。本书集心理学理论实验材料、人物传记、日常生活实际于一体,内容翔实、材料丰富、概念准确、可读性强。对我国人文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对人尤其对青少年的优良人格品质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人格心理结构和健全人格 1

一、人格心理的特点 1

(一)人格的整体性 1

(二)人格的独特性 2

(三)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

(四)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5

二、人格心理结构分析 6

(一)国外关于人格心理结构的研究 6

(二)理解人格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 7

(三)人格心理的狭义和广义结构 8

三、健全人格的含义 14

(一)健全人格的几种模式 14

(二)健全人格概念的界定 16

四、重视培养健全人格 18

五、如何了解人格 19

(一)在日常交往中观察 20

(二)实验法 23

(三)人格测验 24

第二章 需要、动机的激励 34

一、需要的内涵及分类 34

(一)需要的内涵 34

(二)需要的两种分类模式 35

二、重视高层次需要的培养 39

(一)先天的生物性需要 39

(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 41

(三)培养高层次的需要——信念 42

三、动机及其与行为、目的的关系 44

(一)动机的内涵 44

(二)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46

(三)动机和目的 47

四、动机过程分析 47

(一)动机建立在需要基础上 47

(二)情绪对需要的放大作用 48

(三)诱因的激发作用 49

(四)动机产生的不同时相 49

五、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50

(一)把握个人的行动目标 50

(二)激发热情 52

(三)胜不骄败不馁 53

(四)参与竞争 54

(五)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结合 56

(六)动机冲突及其解决 58

六、需要与动机的测定 63

(一)主题统觉测验 63

(二)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 67

第三章 兴趣及其培养 70

一、兴趣及其特点 70

(一)兴趣的界定 70

(二)兴趣的特点 70

(三)兴趣的分类 73

二、兴趣、爱好、嗜好 74

(一)兴趣和爱好 74

(二)嗜好和爱好 75

三、兴趣和年龄、性别以及个性 77

(一)兴趣和年龄 77

(二)兴趣与性别 80

(三)兴趣与个性 82

四、兴趣的品质 85

(一)兴趣的倾向性 85

(二)兴趣的广博与专注 85

(三)兴趣的稳定性 87

(四)有效能的兴趣 87

五、兴趣的培养 87

(一)早期培养 87

(二)多参加和接触有益的活动 89

(三)树立远大理想和明确奋斗目标 90

(四)千锤百炼 91

(五)入迷而不迷 92

六、兴趣量表 93

(一)库德兴趣量表 93

(二)兴趣记录表 94

(三)兴趣调查表 96

第四章 绘制理想蓝图 104

一、理想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104

(一)理想的特点及结构 104

(二)理想的意义 108

二、理想的类型 109

(一)理想结构搭配上的类型 109

(二)对工人理想类型的调查 109

(三)大学生的理想类型 109

(四)中小学生职业理想类型 110

三、理想的培养 112

(一)绘制远大、崇高的理想蓝图 112

(二)理想与信念溶合 113

(三)为实现理想奋斗 115

(四)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17

(五)独立地、主动地设计理想 118

(六)依据个别特点培养理想 120

(七)依据年龄特点进行理想教育 121

第五章 价值观的定向作用 124

一、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124

(一)价值观的内涵 124

(二)价值观的意义 126

二、价值观结构的层次性 127

(一)价值观层次的划分 127

(二)价值观的排序研究 128

三、价值观类型 131

(一)斯卜兰格对价值观类型的划分 131

(二)对青年价值观类型研究 132

四、价值取向 136

(一)价值取向影响人的社会行为 136

(二)价值取向的形成 137

(三)价值取向的改变 141

五、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142

(一)人生观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142

(二)幸福观和价值取向 143

第六章 人格中的自我意识 145

一、自我意识及其特点 145

(一)自我 145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145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48

(一)婴幼儿期的自我意识 148

(二)学龄初期(6~10、11岁)的自我意识 150

(三)青年期(12~18岁)的自我意识 151

三、提高自我意识水平 154

(一)提高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水平 154

(二)恰当的自我展示 158

(三)提高自尊自爱 161

(四)自我完善 163

(五)自我超越 164

第七章 发扬气质的积极面 168

一、气质的特点、结构 168

(一)气质的特点 168

(二)气质的心理结构 172

二、气质类型及其分布 174

(一)气质类型 174

(二)气质类型分布 175

三、气质学说 176

(一)体液说 176

(二)气质的激素理论 177

(三)体型类型说 178

(四)巴甫洛夫神经活动类型说 181

(五)艾森克的类型理论 183

(六)气质的血型说 184

四、气质的作用 186

(一)气质对人格的影响 186

(二)气质的职业适应性 186

(三)气质在教育上的应用 188

(四)气质和身心健康 189

五、气质的测量方法 190

(一)问卷法 190

(二)行为评定法 197

(三)实验法 198

第八章 性格及其塑造(一) 199

一、性格的内涵 199

(一)什么是性格 199

(二)性格与气质 200

(三)性格和人格 201

(四)性格结构 202

二、性格的形成 205

(一)机体状况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205

(二)性格形成的家庭因素 206

(三)学校教育的熏陶 207

(四)社会文化影响 209

(五)各种因素相互联系作用 210

三、几种有效培养性格的途径 212

(一)榜样的力量 212

(二)民主的教育方式 215

(三)班级集体的力量 216

(四)“皮格马利翁效应” 216

第九章 性格及其塑造(二) 218

一、性格类型划分及其意义 218

(一)心理机能类型 218

(二)心理活动倾向类型 219

(三)依从性和独立性类型 222

(四)人格特征与职业选择关系类型 223

(五)目的方向性和意志特征类型 223

二、特质及其测定 224

(一)特质论的开创 224

(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 224

(三)卡特尔的16PF 226

三、塑造优良的性格品质 232

(一)道德品质 232

(二)自尊心 233

(三)自信心 233

(四)责任心 234

(五)竞争心 235

(六)友谊感 235

(七)独立性 236

(八)自制 237

四、不良品质的调控 239

(一)对自卑心理的调控 239

(二)摆脱嫉妒心的困扰 241

(三)与无恒心作斗争 246

五、人格障碍与矫正 250

(一)人格障碍的界定 250

(二)变态人格的类型 250

(三)人格变态与治疗 252

第十章 智力开发 258

一、能力和智力 258

(一)能力的特点 258

(二)智力和能力 259

(三)能力的种类 259

二、智力结构 261

(一)特殊因素理论 261

(二)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262

(三)塞斯顿的群因素论 263

(四)艾森克的能力层次模式 264

(五)维尔浓的智力结构模型 265

(六)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 265

三、智力、能力的测定 267

(一)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验 267

(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269

(三)特殊能力测验 271

四、超常儿童和低常儿童 274

(一)超常儿童 274

(二)低常儿童 278

五、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282

(一)能力早期表现 282

(二)能力晚期表现 283

六、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成才 285

七、知识和智力 288

八、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291

(一)能力的形成 291

(二)能力的培养 295

第十一章 创造性人格 298

一、创造性人格的一般概念 298

(一)什么是创造性人格 298

(二)创造性人格结构 300

二、不同实践领域创造性人物的人格 301

(一)科学家的人格 301

(二)艺术家和作家的人格 303

三、创造性人格的测定 306

(一)问卷法 306

(二)鉴别创造性人格品质的实验 314

(三)创造性人格的综合性研究 319

四、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21

(一)几个心理品质的培养 321

(二)重视教育 326

主要参考书目 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