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油气化探方法与应用
油气化探方法与应用

油气化探方法与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崇禧,徐世荣编著
  • 出 版 社: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312002420
  • 页数:178 页
图书介绍:
《油气化探方法与应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油气化探的研究内容 1

一、油气化探的基本概念 1

二、油气化探的研究内容 2

第二节 油气化探发展简史 4

一、国外油气化探发展简况 4

二、我国油气化探发展简况 10

第三节 油气化探的石油地质意义 14

一、油气田普查勘探的基本方法 14

二、化探在石油地质中的作用 15

第四节 油气化探的特点 17

一、油气化探的微观性 17

二、油气化探的适应性 17

三、油气化探的直接性 17

四、油气化探的连续性 17

五、油气化探的快速性和经济性 17

六、油气化探的曲折性 17

七、油气化探的局限性 17

一、区域概查阶段 18

第五节 油气化探测量阶段的划分及研究内容 18

二、有利地区的普查阶段 20

三、构造(圈闭)的详查阶段 20

四、井下勘探阶段 21

第二章 油气化探的理论依据 22

第一节 油气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 22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 22

二、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 23

一、盆地内油气分布的基本规律 24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化探异常形成的重要边界条件 24

二、化探异常与含油气盆地的关系 25

第三节 温度、压力在油气化探异常形成中的作用 26

一、温度是形成油气化探异常的重要条件 26

二、压力在化探异常形成中的作用 31

第四节 地球化学场 32

一、地球化学场的基本概念 32

二、元素迁移与聚集的基本规律 34

三、地球化学场内介面化学平衡特征 41

第一节 油气化探方法分类 44

一、油气化探方法分类概述 44

第三章 油气化探方法 44

二、化探方法运用简况 45

三、化探方法组合的基本条件 45

四、化探方法的最佳组合 46

第二节 水文地球化学法 48

一、水文地球化学找油的基本含义 48

二、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特征 48

三、地壳中水文地球化学循环 54

四、水化学找油气指标 58

五、水化学找油的特点 61

六、沉积压榨水成分在化探中的意义 62

第三节 土壤吸咐烃法 63

一、吸附烃找油的基本含义 63

二、不同成因类型的吸附烃含量与特征 64

三、浅层沉积物中吸附烃的油气化探意义 66

四、吸附烃找油气指标 68

第四节 紫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法 69

一、基本原理 69

二、紫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的石油地质意义 70

三、指标分类与应用 71

一、基本原理 73

二、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中的△C 73

三、△C法测量成果分析 73

第五节 △C法 73

第六节 碳同位素法 74

一、基本原理 74

二、δ13C1值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75

三、试剂 79

五、分析结果的表示与数据处理 79

四、方法的回收率 79

一、器皿 79

二、纯水制备 79

第一节 分析测试的基本要求 79

第四章 油气化探分析测试技术 79

六、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及灵敏度 80

七、提高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方法 81

八、自我评价 81

第二节 分析测试方法 81

一、水化学分析方法 81

四、甲烷稳定碳同位素测试方法 82

五、△C分析方法 82

二、吸附烃分析方法 82

三、紫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测定方法 82

第五章 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83

第一节 测量面积与采样点的布局原则 83

一、测量面积的基本要求 83

二、采样点的布局原则 83

第二节 采样目的层的选择 84

第三节 样品采集方法与要求 86

一、土样的采集与要求 86

第四节 干扰因素的排除与抑制 87

一、地质-地球化学体系的研究 87

三、样品预处理 87

二、水样的采集与要求 87

二、可能的污染源对化探成果的影响 89

第五节 野外资料的初步整理 94

一、原始资料和数据的整理 94

二、编制实际材料图 95

三、各类样品的整理 95

四、异常检查 95

五、提交野外验收总结 95

二、相似于伽马或凯方分布 96

一、近似正态分布 96

第六章 数据处理 96

第一节 化探数据的概率分布特征 96

第二节 求算化探特征参数的统计方法 98

一、分布检验的迭代统计法 98

二、稳健估计法 98

二、因子分析 99

第四节 统计相关分析 99

一、非线性映射法 99

一、聚类分析 99

第三节 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 99

二、回归分析法 100

三、相关分析法 101

第五节 判别分析 102

第六节 趋势面分析与典型趋势面分析 103

第七节 计算机自动成图 105

第七章 油气化探图的编制 106

第一节 基础图类 106

第二节 地球化学图类 106

一、平面图 106

二、剖面图 107

四、柱状图 110

第三节 综合异常图 110

一、叠合图 110

二、标准化图 110

三、指示灯图 110

三、立体图 110

第四节 评价解释图 112

第一节 石油地质特征 113

一、地层与沉积环境 113

第八章 化探方法在周口坳陷应用成果 113

二、地质构造 117

三、油气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120

四、油气形成、聚集条件 124

第二节 第四纪、水文地质、地貌及新构造运动 127

一、第四系沉积物特征 127

三、地貌及新构造运动 129

第三节 油气化探的基本工作程序 130

一、基本工作方法 130

二、基本研究方法 132

三、指标的选择与应用 132

四、地球化学图的编制 137

第四节 化探异常的分布特征 146

一、异常有明显的地区分带 146

二、化探指标组合与分异特征 147

三、异常分布有一定的方向性 147

第五节 化探成果的油气地质意义 150

一、化探成果反映了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 150

二、周口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 151

三、综合异常是油气勘探的有利靶区 154

四、井下化探可确定油气勘探方向 157

五、寻找其他有用矿床 161

第九章 化探方法在南襄盆地应用成果 162

第一节 油气地质概述 162

一、两组断裂控制着凹陷的形成和发展 162

二、下第三系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163

三、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 164

第二节 油气化探的主要成果 164

一、已知油田的浅层地球化学效应 165

二、预测区勘探验证结果 171

三、有待验证的化探异常 177

参考文献 1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