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预防犯罪导论
预防犯罪导论

预防犯罪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滋生,汤啸天著
  • 出 版 社:北京:群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141243X
  • 页数:327 页
图书介绍:
《预防犯罪导论》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预防犯罪学的性质 1

一、预防犯罪的概念 1

二、预防犯罪学的性质 5

第二节 预防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9

一、预防犯罪主体 9

二、预防犯罪客体 10

三、预防犯罪对策 11

第三节 预防犯罪学的学科地位 12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国防治犯罪的基本国策 13

二、预防犯罪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地位 14

第四节 预防犯罪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5

一、预防犯罪学与犯罪学 15

二、预防犯罪学与社会学 17

三、预防犯罪学与行为科学 17

四、预防犯罪学与犯罪侦查学 18

五、预防犯罪学与管理学 18

六、预防犯罪学与应用技术 19

第五节 预防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20

一、哲学方法 20

二、系统方法 23

三、具体方法 24

第二章 中外预防犯罪思想简介 26

第一节 法律防范论 26

一、中国的法律防范理论 26

二、外国的法律防范理论 29

第二节 社会防范论 30

一、中国古代的社会预防 30

二、国外的社会防范简介 31

第三节 教育预防论 33

一、孔子的教育防范思想 33

二、孟子的教育防范思想 34

三、荀子的教育防范思想 34

四、董仲舒的教育防范思想 35

五、玄烨的教育防范思想 35

六、洪仁玕的教育防范思想 35

第四节 环境防范论 36

一、“防卫空间”理论 37

二、社区警务理论 38

三、死角理论 39

四、犯罪机会理论 40

第三章 预防犯罪的基本原理 42

第一节 犯罪的历史必然性与可控性 42

一、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 42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犯罪不可避免 44

三、社会对犯罪的容忍是有限度的 45

四、犯罪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46

第二节 犯罪起伏与社会保障机制 51

一、世界范围内的犯罪涨落态势 52

二、对我国五次犯罪高峰的分析 53

三、犯罪潮涨落与社会保障机制 57

第三节 犯罪规律性与控制效度 63

一、滋生蔓延必有条件 64

二、涨落对应错综起伏 67

三、“智”、“技”相加手段交换 69

四、社会危害程度有别 73

第四章 预防犯罪的主体 79

第一节 党组织和国家权力机关 79

一、中国共产党是预防犯罪的领导核心 79

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并监督实施 81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 81

一、各级政府统一组织实施预防犯罪 82

二、专门权限机关结合业务预防犯罪 82

第三节 检察和审判机关 85

一、检察机关 85

二、审判机关 86

第四节 群众组织和基层单位 87

一、群众组织 87

二、基层单位 89

三、保安服务组织 90

第五节 家庭和公民个体 91

一、家庭 91

二、公民个体 93

第五章 预防犯罪的手段 96

第一节 行政手段 96

一、行政手段的特点和作用 96

二、预防犯罪行政手段的运用 98

第二节 法律手段 100

一、法律手段的特点和作用 100

二、预防犯罪法律手段的运用 102

第三节 经济手段 104

一、经济手段的特点和作用 104

二、预防犯罪经济手段的运用 106

第四节 文化手段 107

一、文化手段的特点和作用 108

二、预防犯罪文化手段的运用 109

第五节 科技手段 110

一、防盗、防入侵系统 111

二、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111

三、防火报警系统 112

四、出入控制系统 112

五、安全检查系统 113

六、爆炸物的探测与排除 113

七、遥控技术 114

八、防伪及鉴别技术 114

九、计算机安全管理 115

第六章 预防犯罪的环节 117

第一节 罪前控制 117

一、立法力求超前严密 117

二、热点预控有的放矢 119

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120

第二节 罪中阻遏 123

一、侦查破案 124

二、技术监控 126

第三节 案后预防 127

一、稍有“亡羊”立即“补牢” 128

二、一处“亡羊”处处“补牢” 129

三、局部“亡羊”整体“补牢” 130

第四节 罪犯改造 131

一、实行分类改造 132

二、培养劳动技能 133

三、戒除毒瘾依赖 134

四、矫治变态心理 136

第七章 预防犯罪的宏观对策 138

第一节 两个文明齐头并进 138

一、用物质文明增强预防犯罪的基础 139

二、用精神文明推动预防犯罪的发展 141

三、精神文明必须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 143

第二节 减少和抑制犯罪诱发因素 144

一、经济因素 144

二、文化因素 147

第三节 落实罪犯改造及回归社会工作 148

一、重新犯罪的概念及相关因素 149

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与预防犯罪 150

三、妥善安置解教、刑满释放人员 153

四、落实回归社会后的帮教措施 154

第八章 预防犯罪的微观对策 156

第一节 阻止特定空间被侵入 156

一、要害部位的防范 156

二、城市民宅的防范 161

第二节 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激化 167

一、易于激化的常见矛盾 168

二、防止“民转刑”的要点 169

第三节 警惕个人隐私被窥探 173

一、隐私权的基本内容 173

二、隐私权的主要类型 174

第四节 培养自我防卫能力 176

一、假意择地,变劣势为优势 176

二、借口脱身,变受制为解脱 177

三、响声大作,变无助为有援 178

四、欲擒故纵,变濒危为设伏 178

五、击敌弱点,变力寡为力强 179

六、巧留痕迹,变难案为易案 180

第九章 预防犯罪时间论 181

第一节 犯罪高发的时间性规律 181

一、犯罪时间规律的初步研究成果 181

二、研究犯罪时间规律的注意要点 184

第二节 不同时间段的防范重点 186

一、强奸案件的高发时间段 187

二、盗窃案件的高发时间段 187

三、抢劫案件的高发时间段 188

第三节 灾害发生期的预防犯罪 190

一、在灾害预警期要制乱于萌芽状态中 190

二、在灾害爆发期要突出首次打击效应 192

三、在灾害持续期要发挥群防群治作用 193

四、在灾害衰减期要警惕侵财犯罪抬头 195

第四节 增长失衡期的犯罪预防 197

一、增长不等于发展 197

二、增长失衡必出乱 198

三、失衡期犯罪预防 200

第十章 预防犯罪空间论 202

第一节 人财物集散地 203

一、封闭 204

二、集约 204

三、分隔 205

四、序化 205

五、多元 206

第二节 特种行业及其场所 207

一、把“两个效益”关系摆正 208

二、把岗位责任落到实处 208

三、把依法管理贯彻到底 209

四、把奖惩机制兑现到人 210

第三节 防范脆弱的住宅 211

一、住宅空间易被侵入的原因 211

二、住宅空间防入侵基本对策 213

第四节 公用交通载体 213

一、上下结合,不让歹徒登上车船飞机 213

二、公秘结合,及时扑灭行凶作案苗头 215

三、警民结合,共同维护正常交通秩序 216

第十一章 特定对象的被害预防 217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被害预防 217

一、未成年人的天然弱点 217

二、未成年人被害的主要类型 218

三、预防犯罪与未成年人保护 221

第二节 老年人的被害预防 222

一、内外夹击是老年人被害的常见形态 223

二、有依有靠是预防老年人被害的保证 224

第三节 成年女性的被害预防 225

一、不被利益所诱 225

二、不受权势所扰 227

三、不为强暴所慑 228

第四节 残疾人的被害预防 230

一、残疾缺陷种类与犯罪侵害 230

二、监护不力与常见犯罪侵害 232

第十二章 对现行犯罪的制止 235

第一节 街面巡逻是制止犯罪的利剑 235

一、巡警在社会控制方式上具有直接性 237

二、巡警在处置违法犯罪时具有快捷性 237

三、巡警为群众提供服务时具有综合性 239

四、巡警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主动性 240

第二节 见义勇为是制止犯罪的关键 241

一、见义勇为是先于司法干预的控制 242

二、见义勇为是制止现行犯罪侵害 242

三、见义勇为是无私无畏的利他行为 242

四、见义勇为是预防犯罪的英勇实践 243

第三节 后顾有忧是制止犯罪的难点 243

一、普通群众制止犯罪时后顾有忧 243

二、人民警察制止犯罪时也有困惑 245

第十三章 对潜在犯罪人的调控 249

第一节 潜在犯罪人的构成 249

一、法律意识薄弱者 250

二、道德水准低下者 251

三、需求恶性膨胀者 251

四、个性粗暴怪癖者 253

五、嫌疑有待证实者 253

第二节 潜在犯罪人线索的来源 254

一、治安管理 254

二、情报检索 255

三群众举报 255

四、办理案件 255

五、技术监控 256

六、医疗咨询 256

第三节 对潜在犯罪人的调查控制 257

一、公开的调查控制 257

二、秘密的调查控制 258

三、公秘结合的调控 258

第十四章 常见犯罪的预防 259

第一节 突发暴力犯罪的预防 259

一、掌握信息 259

二、及时出击 259

三、力争智取 260

四、消除诱因 260

第二节 侵害人身犯罪的预防 261

一、杀人的预防 261

二、抢劫的预防 262

三、强奸的预防 263

第三节 侵犯财产犯罪的预防 266

一、诈骗的预防 266

二、盗窃的预防 267

第四节 经济犯罪的预防 269

一、经济犯罪的行政防范 269

二、经济犯罪的法律防范 270

三、经济犯罪的技术防范 270

四、经济犯罪的社会防范 271

第五节 社会公害犯罪的预防 271

一、教育引导,道德围剿 272

二、多管齐下,全面控制 272

三、严格执法,坚决打击 273

四、行为训练,强制戒断 273

第六节 法人犯罪的预防 274

一、法人犯罪的主体 274

二、法人犯罪的预防 276

第七节 高科技犯罪的预防 280

一、高科技犯罪的隐蔽性 280

二、高科技犯罪的可防性 281

三、高科技犯罪预防对策 282

第十五章 预防犯罪战略展望 286

第一节 消除犯罪原因是预防犯罪的治本之策 287

一、打好综合战 287

二、打好持久战 289

三、打好攻坚战 290

四、打好阵地战 291

第二节 不断更新观念是预防犯罪的成功之途 292

一、建立适度控制的观念 292

二、建立依法防范的观念 294

三、建立寓防于管的观念 295

四、建立综合预防的观念 297

第三节 坚持深化改革是预防犯罪的根本之路 298

一、对犯罪现状要有清醒的分析 299

二、对施控重点要有正确的判断 301

三、对改革难点要有坚决的突破 302

后记 3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