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公共艺术理论教程
公共艺术理论教程

公共艺术理论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钦忠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2197910
  • 页数:2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本从建筑学、规划学、城市设计学、景观学、文化学以及公共文化哲学和制度经济学等方面建构公共艺术基本理论框架的著作。该书非常适合作为公共艺术学科的入门读物,作者在正文详尽的论述后提炼了思考题与关键词,而正文中对这些问题已有了核心解答,同时,书中还附有案例供读者参考。
《公共艺术理论教程》目录

第一编 概念篇 1

第一章 公共艺术的基本定义与学科特征 3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定义与作用 4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定义 4

1.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美学品质生产的实践论 4

2.公共艺术是公民文化时代共享城市空间品质的公共诉求 4

3.公共艺术是当代城市空间美学实践的概念工具箱 4

二、公共艺术的作用 5

1.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人文化的实践 5

2.空间创新与地域人文建设的核心 5

3.公共参与和享用公共空间的文化实践 6

4.城市空间塑造和城市形象战略的重要路径 8

第二节 公共艺术的学科与构成 10

一、公共艺术的学科特征 10

1.公共艺术的综合性 10

2.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 11

二、公共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1

1.公共艺术与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学和城市保护学的关系 11

2.公共艺术与城市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公共经济学的关系 12

3.公共艺术与城市史、艺术史、诸设计专业的关系 12

三、公共艺术的空间呈现形态 12

1.静态空间 12

2.传递空间 12

3.动态空间:公众社会共享的公共艺术 12

第三节 学习公共艺术理论的目的与作用 13

案例释读 14

巴塞罗那:公共艺术在使这座地方首府成为国际著名都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4

1.巴塞罗那的兴盛史即是一部紧密联系公共艺术的发展史 14

2.围绕1992年奥运会举办地,以“绿与水”为主题进行城市振兴 15

3.具体措施和路径 15

4.兰布拉大街美术馆的原创艺术活动成为撬动人流的重要手段 17

第二章 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19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空间 20

一、公共空间的本质 20

1.公共空间的定义 20

2.共时性公共空间 20

3.历时性公共空间 21

4.公共空间的本质 22

二、公共领域 22

1.公共领域是人与人交流共在的“超空间” 22

2.公共领域形成的“公共性”不是共同性 23

案例释读 25

巴黎凯旋门广场与拉·德芳斯广场:两种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 25

1.历时性与共时性 25

2.公共领域 25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公共性 28

一、公共空间之性 28

1.公共空间之性即公共性 28

2.公共性的核心价值是通过空间形体呈示出来 28

二、公共性的体现形态 29

1.历史界域的公共性 29

2.地域与本土的公共性 29

第三节 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交流与共享的公共领域 30

一、意义场的形成 30

1.预设人们交流与共享的“场所意义” 30

2.作为公共诉求和公共期待的交流与共享 30

二、公共艺术精神的社会塑造 31

1.公共艺术是主流文化和经典文化的社会化、公众化的当代实践 31

2.公共精神的塑造 31

案例释读 32

公共艺术如何推动在地性向公共性的转化和认同 32

《台湾台南县后壁乡土沟村聚落艺术改造行动》报告摘要 32

1.问题:产业转移,人口外流,老龄化问题严重,娱乐活动极少关注到这些边缘地带 32

2.土沟村艺术介入的五个历程 32

3.对话的创造,通过公共议题扩展影响力 32

4.在地生活元素的作品 33

5.活动之后,改变了什么? 33

第二编 工具篇 37

第三章 公共艺术的社会生产 39

第一节 公共艺术怎样定义公共空间 40

一、公共空间生产的基本概念 40

1.公共空间生产的定义 40

2.公共空间生产的基本观点 40

二、公共艺术及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供给 44

1.公共艺术及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应该作为公共物品供给 44

2.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供给的重要意义 45

3.城市公共空间的阶次系统及意义预设 46

案例释读 49

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生产、供给、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问题 49

关于美国波士顿伊斯波特公园富达公司(Fidelity)和艺术家菲利浦(David Phillip)之间的纷争 49

1.政府诉求与公共利益 49

2.企业利益和场所精神 49

3.法院判决 49

第二节 历史语境中的公共艺术的生产 51

一、历史基础与视界融合 51

1.历史基础与视界融合的定义 51

2.诠释变动的艺术史视界 52

二、历史视野中的公共艺术生产 52

1.空间的演化是公共艺术的历史性生产方式之一 53

2.历史挪用是公共艺术的历史性生产方式之二 54

3.历史背景的转换是公共艺术的历史性生产方式之三 55

4.历史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四个价值特征 56

案例释读 58

泰特美术馆作为工业遗产的功能转化和意义新生 58

1.昔日发电厂的符号性能再开发 58

2.隐喻:直接动力化为思想动力 58

3.伦敦左岸街区商业的引擎 58

第三节 城市发展中的公共艺术的生产 60

一、公共艺术家的创作特征 60

1.公共艺术家 60

2.公共艺术家的创作特征 61

二、公共艺术策划人 63

1.公共艺术策划人 63

2.公共艺术策划人工作的三层含义 64

三、公共选择中的公共艺术生产模式 65

1.从创作的个人性到被接受的认同性 65

2.公共艺术对“生活的干预” 66

3.公共选择作品的三种模式 68

案例释读 69

美国芝加哥市的公共艺术生产 69

1.制度设计 69

2.资金来源 69

3.专业守护,艺术造城 69

4.让艺术深入社区,激发市民之爱,最大程度实现公共艺术的公共精神的社会转化 69

第四章 公共艺术实践的性质、工具、范畴 73

第一节 公共艺术实践的性质 74

一、公共艺术实践性质的三对特征 74

1.公共艺术是知识与智慧创造的美学实践 74

2.公共艺术是地域性与稀缺性的美学实践 74

3.公共艺术是原创性和唯一性的美学实践 76

二、公共艺术实践性质的运用实例和方式 76

1.美学符号抢注和集萃的方式 76

2.根据城市地缘特征,把广泛征集和地缘塑造结合起来 77

3.以被公众接受的国际大师的个人语汇集萃成公共空间人文精神的典范 78

第二节 公共艺术实践的工具 79

一、城市空间的物理表述与意义定性 79

1.用符号描述城市空间的物理形态 79

2.公共空间意义的表述 79

二、公共空间意义预设的基本工具 80

1.意义预设的依据和前提 80

2.意义预设的基本概念:定性空间和阐释空间成为控制场所的核心要素 81

三、定性公共空间意义的主题词 82

1.公共艺术定性的公共空间的价值体现 82

2.公共艺术定性公共空间的主题词 83

第三节 公共艺术实践的范畴 84

一、美学绘图与人性化品质的统一 84

1.“美学绘图”与“人性化品质” 84

2.美学绘图与人性化品质的运用与实现 84

3.实践中的运用:城市、空间美学的精选本构成 86

二、场所性与价值认同的统一 86

1.场所感与价值认同 86

2.场所与场所感 86

3.价值认同:场所感的“情感惯例”和人格化的意义表征 87

4.例证:地点——场所感的两个缩影 87

三、城市文脉与城市自传的统一 88

1.城市文脉与城市自传的定义 88

2.城市文脉是一种无法让渡的造福民众的文化资本 88

3.城市自我传记是城市文脉价值的最高实现 90

案例释读 92

美学绘图与城市自传塑造的典范——洛杉矶地铁系统的公共艺术塑造 92

1.明晰城市空间标识和社区居民的场所精神 92

2.重点地区给予特别塑造 92

3.公共艺术设计与创作者的参与 92

第三编 形态篇 97

第五章 公共艺术的空间界域与环境意象构成 99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核心舞台 100

一、街区及街道 100

1.街道是城市的房间 100

2.街道功能分化与公共艺术释读要求 101

3.街道的意义体现 102

二、广场 102

1.广场:空间领域的社会发明 102

2.广场类型与定性特征 104

三、公园及公园类别 105

1.公园是现代城市社会公民权利的表征 105

2.公园建设是当代城市社会推动文明发展的精神圣地 105

3.公园类别与意义环境的教化作用 106

四、商务空间作为公共艺术的舞台 108

1.公共艺术参与社会生活的最广泛场所 108

2.商务场所的公共艺术的实施与运用 108

案例释读 110

1.街道公共艺术策略——斯洛伐克拉策斯拉瓦方济会步行街 110

2.城市广场——波兰克拉夫市一椅子广场纪念地 111

3.社区公园,见证快乐生活——街区象棋公园 112

第二节 环境行为的可意象性的基本原则 114

一、认知与感受中的“环境意象”的基本要求 114

1.“环境意象”的三元关系 114

2.形式规律与人们愿意停留的空间 115

二、环境——行为审美唤醒的基本要求 116

1.环境——行为审美唤醒的要求 116

2.环境审美释读的七个特征 118

3.环境的可意象性空间尺度 119

案例释读 120

城市元素皆可成为美学标本 120

1.台阶可以是琴键,可以是重要历史纪年,台阶更可以是文学警局和喻义碑 120

2.灯箱与宝石:隐喻图书馆的深远意义 121

3.铺地的魅力 122

4.生成在地面上的抽象绘画 123

第六章 公共艺术的空间形态分类与媒介的承载 125

第一节 空间物质形态的角色作用 126

一、标识意义的空间角色划分 126

1.认知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物品的角色作用 126

2.构筑地域形象的意义标识和空间环境精神的作用 126

3.从人性与人文角度体现的是人文关爱和城市形象的角色承担 126

二、公共艺术不同空间角色的意义描述 127

1.纪念碑以及以正向价值定性场所的空间形体 127

2.意义的表征物 127

3.标识物、导向物作为美学道具 128

第二节 公共艺术的空间形态划分 129

一、雕塑式建筑 129

二、公共雕塑 130

三、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及文明遗产景观 131

四、壁画、壁饰、地饰 131

五、城市家具 132

六、临时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城市节日活动 133

七、大地艺术 133

八、新媒介公共艺术 134

案例释读 135

1.雕塑式建筑:奥地利维也纳百水屋 135

2.工业遗产景观——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136

3.公共家具定义场所之诗 137

4.荒野空间的公共艺术 137

5.新材料和新科技公共艺术 138

第三节 公共艺术的材质承载与空间表现特征 139

一、材质的性质和审美的魅力 139

1.材质承载的空间表现力 139

2.材质的性质即是材质魅力构成的核心 139

二、材料承载的不同审美特征与局限 140

1.公共艺术的材料承载的多样性 140

2.材料的独特审美性质与审美表现的基本原则 141

三、材质的审美性质的开拓与当代城市空间的创新 142

1.2 0世纪城市空间美学面貌与承载体的拓展 142

2.展延空间的材料语言 143

3.新型媒介的综合运用 144

案例释读 145

1.材质与意旨的自然合一——西贝柳斯纪念碑 145

2.野口勇:石头的神话 145

3.砖头讲述场所故事 146

4.材料、作品与空间氛围的关系 146

5.一个家庭的全家福见证城市空间变迁 147

第四编 意义篇 149

第七章 交往与生存中的公共艺术 151

第一节 交往方式中的公共空间的发展 152

一、生活方式的变迁与空间特征的转化 152

1.从神的城市、帝国的城市、工业的城市到公民的城市 152

2.公民时代的公共交往与公共空间的意义预设 153

二、设计者空间主导的当代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 155

1.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生活的诉求 155

2.设计者“广场”的公共交流的特征 155

三、公共空间交流的实质:停留下来交往而成为“演员” 157

1.社会学的论述:互动体验和交互强化 157

2.公共艺术预设的公共生活的交往本质:自由价值的允诺 158

案例释读 160

1.公共空间的使用性与公共艺术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塑造 160

2.交流场所与公共性的预设——公共之家的“彩色小屋” 162

3.预设角色 163

第二节 公共艺术构成的日常生活的审美空间 164

一、公共艺术在日常生活的意义 164

1.五种体验式认同 164

2.间距化的公共艺术作品构筑四种审美体验特征 167

二、公共艺术:用艺术理解生活,用生活体验艺术的日常空间 168

1.公共艺术的符号特征:用自由和想象的形体系统为生活赋形 168

2.公共艺术的符号内涵如何转化为“身体美学记忆” 170

案例释读 172

公共艺术如何推进公共空间的交流 172

1.“闲谈”交流的冲动 172

2.“角色扮演”的展演广场 173

3.公共艺术激励平等和谐的交流共享 173

4.公共艺术的参与转化为公共精神的分享 174

第八章 公共艺术作为“地点”的美学社会学 177

第一节 区域环境财富:国际交流的空间美学目的地 178

一、静态转化为动态从文化资本到社会资本 178

1.什么样的“硬”性城市才能转化成为“软”性城市 178

2.“地方性”的公共艺术品质 179

二、国际交往中的空间美学目的地 179

1.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看点,唯有“节点”汇集了看点 179

2.汇集了人类发展最高魅力的“节点”之地方 182

3.节点:浓缩了人类文明的空间符号和痕迹 183

第二节 公共艺术:创造世界“节点”的美学品质与美学经济 185

一、城市美学经济与城市战略 185

1.城市象征经济与美学品质 185

2.美学品质成为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引擎 186

3.虚拟与仿真创造美学体验经济 188

二、公共艺术消费扩展的三个原则 189

1.作为区域文化资本的不可替代性 189

2.促进城市社会资本的增大和增效 190

3.传播过程即是城市文化资本转化为社会效益的过程 190

三、建构空间美学品质、实现经济效益的四个指标 191

1.美学象征的表达高度 191

2.美学符号的构造力度 192

3.美学原创的激发亮度 192

4.美学构造的智慧深度 192

案例释读 194

1.人类城市文明的圣地:雅典卫城广场 194

2.威尼斯小城如何成为世界之“节点”? 196

3.挪威维格兰的“人类历程”——一座因讲述爱的“人类历程”的公园而成为世界的“节点” 197

4.想象的高度和创造的深度 1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