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家经济职能概论
国家经济职能概论

国家经济职能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宝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3500344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基础会计教程下一篇:三维领导
《国家经济职能概论》目录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经济职能的必然性及其内容和依据的基本原则 1

第一节 国家具有经济职能的必然性 1

一 国家经济职能的概念 1

二 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具有经济职能的必然性 2

三 组织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一项长期的基本职能 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性质和特点 8

一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性质 8

二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特点 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范围和内容 14

一 国家经济职能的发展过程 14

二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范围和内容 17

一 按照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采用间接控制为主,调节经济运行 22

第四节 国家经济职能依据的基本原则 22

二 坚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23

三 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23

四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25

第二章 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体制 27

第一节 确立政府机构管理经济体制的客观依据 27

一 政府机构管理经济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27

二 建立政府机构管理经济体制的客观依据 29

三 衡量合理的政府机构管理经济体制的标准 30

第二节 不同国家的政府机构管理经济体制的模式 32

一 经济体制模式的内容 32

二 苏联东欧国家机构管理经济体制的模式 34

三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机构管理经济体制 39

第三节 我国国家管理经济体制的改革 43

一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建立和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48

二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病及产生的根源 51

三 我国政府机构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53

第三章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其组织机构 57

第一节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性质和特点 57

一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性质 57

二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特点 59

二 设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基本原则 63

第二节 设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基本原则 64

一 西方国家的行政组织理论 64

第三节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 75

一 我国经济管理机构的变迁和改革的必要性 75

二 我国经济管理机构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模式 76

一 社会主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性质及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82

第四章 确立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 82

二 确立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 87

第二节 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 92

一 政企职责分开及其分开的客观依据 93

二 正确划分国家与企业的具体职责 94

第三节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 97

第五章 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102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国家管理经济的根本原则 102

第二节 党对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领导内容和方式 105

一 党对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领导内容 105

二 党对政府机构经济管理的领导方式和途径 107

第三节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10

一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中的一个主要弊端 110

二 党政分开是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 113

三 各级党委要认真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118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0

四 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责任制为厂长(经理)负责制 120

第二篇 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基本职能 127

第六章 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 127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政策的含义和性质 127

一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的含义 127

二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的性质、特点、 130

三 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的重大主义 133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和原则 133

一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 133

二 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原则 135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政策的模式选择 137

第四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政策的主要构成和制订的主要方法 140

二 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的主要方法 143

一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的主要构成 143

三 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的几点要求 144

第七章 制订自然资源开发方案 147

第一节 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管理的必要性 147

一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147

二 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49

三 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管理的必要性 150

第二节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则及其类型的选择 152

一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 152

二 资源开发利用类型的选择 155

第三节 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实施 158

一 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考察,摸清现状,搜集、整理资料,建立自然资源信息库,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创造前提 159

二 对自然资源开发进行规划 161

三 制订自然资源保护规划 164

四 统筹和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165

五 制订和实施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 166

六 对自然资源开发工作进行监督 167

第八章 制订技术开发方案 169

第一节 对技术开发的管理与规划是国家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69

一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169

二 技术开发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性环节 171

三 对技术开发进行规划和管理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 174

第二节 技术开发类型的选择 175

第三节 技术开发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179

一 社会主义国家制订技术开发方案的性质和特点 179

二 制订技术开发方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81

三 技术开发方案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关系 183

一 智力开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85

第九章 制订智力开发方案 185

第一节 制订智力开发方案的重要意义 185

二 制订智力开发方案是政府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 189

第二节 智力开发方案的制订 191

一 制订智力开发方案的基础 191

二 智力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 192

三 制订智力开发方案的原则 194

第三节 智力开发方案的实施 199

一 观念更新,是实施智力开发方案的首要条件 199

二 加强师资队伍和教育、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前提 200

三 智力开发方案实施的法律保证 201

第十章 协调地区、部门、企业之间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 203

第一节 横向经济联系及其协调职能的客观必然性 203

一 横向经济联系的内含和形式 203

二 协调横向联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 205

三 协调横向联系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 206

四 协调横向联系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206

第二节 政府机构协调职能的内容和特点 208

一 协调职能的内容 208

二 政府机构协调职能的特点 215

第三节 政府机构协调职能的实施和方法 217

一 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坚持总供需平衡 217

二 调节地区、部门、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 218

三 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 218

四 协商的方法 219

第十一章 部署重点工程 220

第一节 重点工程及国家决策、部署的必要性 220

一 工程和重点工程的含义 220

二 重点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23

三 国家决策、部署重点工程的必要性 225

第二节 决策、部署重点工程的基本原则 227

一 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工程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使其与国力相适应 227

二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231

三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加速全国经济布局、经济结构合理化的要求,选择和部署重点工程 233

二 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234

第三节 加强领导和管理,确保重点工程建设 234

一 控制基本建设总规模,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建设 234

三 继续搞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招标承包、投资包干责任制 235

四 对重点工程投资实行“拨改贷”,加强资金的管理 236

第十二章 汇集和传布经济信息 238

第一节 国家汇集和传布经济信息的必要性 238

一 经济信息及其基本属性 238

二 国家汇集和传布经济信息的必要性 240

第二节 汇集和传布经济信息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44

一 经济信息运行的流程 244

二 汇集和传布经济信息的特点 247

三 汇集和传布经济信息的基本要求 248

第三节 汇集和传布经济信息的实施 252

一 建立和健全全国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252

二 加强信息流通制度化、规范化 253

三 改善信息处理和传递手段 253

四 提高信息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254

五 开拓信息市场,开展信息咨询 255

第十三章 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 256

第一节 经济杠杆与宏观控制调节 256

二 掌握和运用经济杠杆管理经济的必要性 258

第二节 经济杠杆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61

一 价格杠杆 261

二 税收杠杆 264

三 信贷杠杆 266

第三节 运用经济杠杆的条件和原则 270

一 建立和健全运用经济杠杆的微观基础和经济条件 270

二 运用经济杠杆的原则 273

第一节 用经济法规管理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277

一 经济法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277

第十四章 制订并监督执行经济法规 277

二 经济立法是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所必需 279

第二节 经济立法的原则和体系 282

一 经济立法的含义和性质 282

二 经济立法的原则 283

三 经济法的体系 288

第三节 加强经济司法,监督执行经济法规 290

第十五章 管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295

第一节 管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必要性、原则和形式 295

一 管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必要性和特点 295

二 管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原则和形式 297

第二节 国际价值规律 301

一 什么是国际价值规律? 302

二 “比较成本说”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特殊形式 303

三 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作用 305

第三节 出生产体系 307

一 出口生产体系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307

二 出口生产体系的基本模式与构成要素 308

三 建立出口生产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309

第四节 积极引进适用先进技术 311

第五节 对外贸易的战略型式和体制改革 315

一 对外贸易的战略型式 315

二 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改革 316

三 宏观控制机能的转换和外汇收支平衡 318

第一节 干部在国家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321

一 干部的培训和管理是国家的重要经济职能 321

第十六章 干部的培训和管理 321

二 干部队伍建设在现代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24

三 造就一支宏大的管理干部队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任务 326

第二节 干部的素质及其管理的基本原则 328

一 干部和干部素质 328

二 干部管理的基本原则 332

三 现行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 335

第三节 干部的培训 338

第一节 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43

第十七章 充分发挥城市组织经济的中心作用 343

一 城市及其形成发展过程 343

第三篇 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 343

二 现代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45

第二节 充分发挥城市组织经济的作用 346

一 城市经济运动规律和功能 346

二 正确发挥城市作为中观经济的作用 350

第三节 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济区 354

一 经济区的概念及特点 354

二 经济区必须以大城市为中心并全面开放 355

三 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的措施 356

第一节 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原则 361

一 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目标 361

第十八章 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 361

二 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原则 363

第二节 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 365

一 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理 365

二 引导和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改组和联合、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现代化 368

三 指导和促进物资和商品的合理流通 370

四 搞好文教、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和各种服务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371

五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当地的条件,做好中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372

一 深入进行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373

二 适当扩大城市管理经济的权力 373

第三节 城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实施办法 373

三 确立城市政府为基层和企业服务的观点 374

四 建立服务型的宏观管理体系 375

五 改进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376

一 经济杠杆及其功能 5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