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场态经济学
场态经济学

场态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德冰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16015886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金融创新下一篇:企业民主管理
《场态经济学》目录
标签:经济学 经济

导言 1

绪论篇 7

第一章 经济问题与“场”的思考 7

第一节 困惑的社会经济物象 7

一、奇怪的“市场弯曲”现象 7

二、古典波动的周期性幽灵 10

三、隐藏在行为方式背后的“魔力” 13

四、法制社会的“神功”究竟何在? 14

五、如何跳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 16

六、改革到位与“乌杰假说” 18

第二节 社会物质的“场”革命 21

一、由困惑引发的思考 21

二、社会场:一类崭新的社会物质 26

三、场的演化层次与社会存在 89

四、场思想的沿革与发展 52

五、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场思想 38

第二章 场态经济学:涵义、对象及方法 40

第一节 场态经济学的涵义与内容 41

一、场态经济学的涵义 41

二、场态经济学的内容 42

第二节 场态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50

一、经济改革的涌动与社会场论的提出 50

二、苏联东欧剧变的迷惘和社会主义的沉思 54

三、国际态势的变化与经济实力的较量 58

第三节 场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特点 62

一、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 62

二、场思维与场态分析方法 65

三、场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69

四、场态分析方法的特点 81

第四节 场态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与关系 83

一、场态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 83

二、场态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 86

基础与理论篇 97

第三章 场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97

第一节 社会性元素及二元权力关系 99

一、社会性元素及权力 99

二、二元权力关系、分类及其结构图 101

三、二元权力关系的构造 107

四、两种权力分割技术的比较 111

第二节 权力结构及其构造法则 115

一、权力结构的涵义、结构图及其连通性 115

二、构造结构的社会规则 121

三、权力结构的类与种 126

第三节 社会性系统及其分解与构造 131

一、社会性系统的涵义、结构及统一性 131

二、社会性组织与社会性系统的比较 133

三、社会性系统的划分与构造 134

第四节 社会性环境、软环境及硬环境 140

一、社会性环境的含义及其划分与构造 140

二、软环境与硬环境 141

第五节 社会场的分类 143

一、系统(或元素)的功能 143

二、相关元素的相互作用、平行及运行 144

三、势态结构与涡态结构 145

四、社会场的分类 146

第六节 关于权力结构的等价命题 148

一、树结构与势态结构的等价性 148

二、果结构与涡态结构的等价性 149

第七节 信息与权力的“场”本质 150

一、众说纷纭的信息概念 150

二、信息的本质及定义 152

三、权力的本质及定义 157

第四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场理论 161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力场 163

一、生产力的定义 163

二、相对生产力与绝对生产力 168

三、系统生产力与环境生产力 170

四、生产力场及场态生产力 172

第二节 生产关系:具体形态与完备定义 175

一、生产关系的现有定义及其局限性 175

二、生产关系的具体形态及其层次 179

三、生产关系的完备定义、层次及分类 182

四、何谓经济基础 183

第三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184

一、生产关系的超稳定现象及其探源 184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怪圈 187

三、唯属性论与唯生产力论 191

第五章 经济的运行、控制、稳定与秩序 197

第一节 经济运行的场理论 200

一、经济运行的含义 200

二、经济运行的轨道与环节 202

三、单通道性与多通道性 205

四、经济法的程序运行及其通道 209

第二节 经济控制的场理论 212

一、经济控制的含义:通道及方式 212

二、信息传送:可靠性与能通性 214

三、最优控制原则与优化活力原理 219

四、效果比较:脆性控制与弹性控制 224

第三节 经济稳定的场理论 228

一、经济稳定的含义 228

二、场思维对稳定性研究的发展 232

三、场态经济的稳定性理论 235

四、经济波动:产生根源及防治措施 244

第四节 经济秩序的场理论 251

一、经济秩序、显序及隐序 251

二、经济活动的思维秩序及经济秩序的分类 254

三、经济有序度的计算公式 256

四、经济秩序的有序性能级 258

五、系统有序质的规定性 261

第六章 经济发展的场规律与体制改革 263

第一节 系统的演化方向与经济发展的本质 265

一、经济系统的演化方向与有序之源 265

二、经济发展的本质、含义及“落脚问题” 268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274

一、经济发展的方向规律 274

二、经济发展的方式规律 280

三、经济发展的过程规律 283

四、经济发展的操作规律 286

五、共同行为方式原理 289

六、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若干备注 290

第三节 经济体制的协调原理与改革的本质 291

一、社会经济制度与体制的场含义 291

二、经济体制的协调原理 293

三、法制社会的“神功”之源 296

四、经济体制的本质及改革 297

五、“乌杰假说”的真实性及其成立条件 298

六、“放、收”周期的产生根源及根治措施 299

第四节 市场经济及其历史必然性 300

一、计划经济及其支持结构 300

二、从“看不见的手”到“看不见的人” 301

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 304

应用与探索篇 309

第七章 经济系统工程的场分析原理 309

第一节 经济系统工程的原理及方法 311

一、经济系统工程及其原理 311

二、经济系统工程的方法及其实质 313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316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严格划分 316

二、先发展中国家与后发展中国家的严格划分 318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系统工程 319

第三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与模式 321

一、市场经济与腐败之源 322

二、究竟如何划分市场经济模式 32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及最优模式 326

四、中国过渡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与优化模式 329

第八章 规律的演化与所有制新探 332

第一节 劳动的演化趋势及价值论的场方程 383

一、劳动的演化趋势与劳动的层次 336

二、劳动的含义及劳动价值论 336

三、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统一性论证 341

四、劳动价值论的场方程与“茅于轼难题” 348

第二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化 349

一、“生产力的退化”与生产力的软化 349

二、“生产关系的萎缩”与生产关系的未来定义 353

第三节 劳动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演化 357

一、劳动价值规律的演化及其规律人 357

二、剩余价值规律及其演化 360

三、什么叫剥削? 364

第四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新探 366

一、公有制,还是无人所有制? 366

二、有人所有,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特征 370

三、社会主义所有制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区别 376

四、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法则与前景预测 379

五、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 381

后记 3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