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李文海文集  卷5
李文海文集  卷5

李文海文集 卷5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文海文集》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0248905
  • 页数:472 页
图书介绍:李文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生前曾出版过一大批优秀的学术著作和随笔。这部文集是李文海先生首部文集,选取了初入学界到晚年毕生的著述精华,精编成六卷,总规模达到325万字左右。主要包括:学术专著,资鉴、历史普及、随感等文章,以及学术论文等。从不同的侧面体现李文海先生的治学成就。
《李文海文集 卷5》目录

信封写给谁人看 1

光辉的历程深刻的启示 3

揭开历史崭新的一页 5

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中国历史:探寻今天社会发展变革的历史渊源 9

学风与旗帜 10

紧扣时代脉搏 坚持正确方向——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创刊十周年 11

辛亥时期的志士仁人为什么选择了革命?——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 13

太平天国的服饰装束 26

努力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规律 4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和“根” 51

贯彻十五大精神 实现高等教育的“两个转变” 53

清末民初对封建官本位观念的最初冲击——评孙中山的“公仆”观 58

伟大转折关头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70

《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序 73

将旗帜一代一代传下去 81

虚与实的辩证法 83

国人追求近代化的最初觉醒——隆重纪念戊戌维新运动一百周年 85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 87

鲜明的对比——著名灾荒史专家李文海教授访谈录 90

历史的明镜 深刻的启示——访著名灾荒史专家李文海教授和夏明方博士 92

两次长江流域大水灾的历史思考 96

坚决打击制售假文凭的不法之徒 101

戊戌维新的历史启示 103

发掘文化资源 推动文化建设——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暨《齐文化丛书》座谈会述要 106

坚持政治方向 促进学术繁荣——祝《高校理论战线》创刊十周年 107

关心支持党的建设 行政领导责无旁贷 110

邓拓与《中国救荒史》 116

璀璨的双子星座——评大型历史文献图册《孙中山与宋庆龄》 122

在融入社会中实现“自我”——李文海校长对价值观的答疑 124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教授的开幕式致词 128

戊戌百年祭:一个近代化视角的思考 130

《走向新时代——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年暨中国人民大学复校20年论文集》序言 136

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纪念吴玉章同志诞辰120周年 139

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稳定 148

灾害研究的力作 181

澳门回归的历史审视 183

论五四运动的历史传统 185

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的体会 195

艰难求索 悲壮实践——新中国诞生前百年间的历史启示 200

学习和发扬史学前辈的严谨学风 207

中国共产党人与爱国主义 212

为素质教育搭建新平台 214

老校长李文海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任免宣布大会上的讲话 217

告别二十世纪的历史思考 219

需要有教育观念的深刻转变——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点体会 226

让人文社会科学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2000年著名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的讲话 232

中国这样走进二十世纪——义和团运动后的中国政局 240

传统史学体裁的今日价值——李文海谈《清通鉴》的编纂 252

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与作用 254

战士与学者——大年同志的学术品格 258

悲剧背后的思考 261

发扬教育工会优良传统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方针 268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体会 272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序 275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序言 279

《义和团研究一百年》序言 281

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 284

培养具有竞争性民族性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建议 288

关于清史的编纂 289

论晚清史研究 295

历史的必然 人民的选择 302

实现民族复兴的保证 309

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11

世纪更迭随想 318

《中国公民道德礼仪读本》序 323

八国联军侵华百周年断想 326

“求真”才能“致用” 332

树立“育人为本”思想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338

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三重挑战 349

噩梦重温——《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序言 360

《晚清讼狱制度的社会考察》序 363

浮躁:学术创新的大敌 365

爱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368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73

要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 376

传承百年薪火 再创世纪辉煌 383

关于历史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二十一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学术讨论会”的结束语 388

清醒地自觉地维护和坚持立国之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四项基本原则》评介 396

求真致用 以史为鉴——读魏宏运教授《锲斋文录》 401

中国是怎样走向共和的? 403

黄土文明的过去和未来 412

《康济录》的思想价值与社会作用 421

《论江泽民的历史观》笔谈 433

总结历史 开创未来 435

民族精神: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38

我们今天要纂修一部什么样的清史 444

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460

《走向共和》给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新的历史观点”? 464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 47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