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蛰潭,王允诚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3031·3231
  • 页数:262 页
图书介绍: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目录

第一章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1

一、孔隙度 1

二、渗透率 5

三、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 8

四、饱和度 12

五、岩石的比表面 15

六、相渗透率 17

第二章 储集岩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模型 21

一、孔隙结构的基本概念 21

二、砂岩储集岩的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23

(一)砂岩储集岩的孔隙类型 23

(二)砂岩储集岩的孔隙和喉道 29

三、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31

(一)碳酸盐岩的储集性与砂岩的比较 31

(二)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 32

(三)孔隙喉道及孔隙结构类型 37

四、储集岩的孔隙结构模型 40

(一)毛细管束模型 40

(二)管子网络模型 40

(三)球形孔隙段节(SPS)模型 42

(四)普通的段节(GPS)模型 43

五、我国各主要油气区孔隙空间结构研究的实际资料 43

第三章 储油(气)层毛细管压力的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 50

一、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50

(一)流体的极性 51

(二)温度和压力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51

(三)吸附与表面张力 52

(四)矿物表面不均一性的影响 52

二、润湿性 53

三、毛细管压力的基本概念 57

四、理想介质中的毛细管压力 59

五、饱和顺序对毛细管压力的影响 61

六、毛细管压力的测定方法 62

(一)半渗透隔板法 63

(二)离心机法 68

(三)水银注入法 70

(四)动力毛细管压力法 76

(五)蒸气压力法 78

第四章 毛细管压力曲线的解释和应用 80

一、毛细管压力-饱和度曲线 80

二、毛管压力曲线的形态分析 81

三、毛细管压力用液柱高度表示的方法 82

四、储油层中的毛管压力-水饱和度关系 84

五、毛管压力曲线的定量特征 85

(一)排驱压力 85

(二)饱和度中值毛管压力 87

(三)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 89

六、平均毛管压力和“J”函数曲线 90

七、应用毛管压力曲线计算渗透率 92

八、应用毛管压力资料计算相渗透率 98

九、碳酸盐岩的毛管压力和孔喉宽度 103

十、应用毛管压力-饱和度曲线确定岩样的孔隙喉道大小和分布 106

十一、正态概率曲线及用图解法求特征值 109

十二、地质混合经验分布及用矩法确定特征值 114

十三、水银退出曲线和重新注入曲线 124

十四、应用毛管压力资料确定储油岩石的润湿性 129

十五、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孔隙的表面积 132

十六、应用注入和退出曲线确定平均孔-喉体积比 133

十七、压汞资料的多元统计法 134

十八、实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37

一、概论 140

第五章 岩石孔隙空间的复制技术及其地质应用 140

二、制备孔隙铸体的浸染剂 142

三、岩样准备及浸染剂注入方法 146

四、岩样孔隙铸体的制备 150

附录1 砂岩岩样的另一种制备方法(Weinbrandt和Fatt 1969) 151

附录2 几种特殊的孔隙铸体技术 151

五、岩石孔隙铸体的地质应用 152

第六章 毛管力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157

一、找油中的工程概念 157

二、毛细管作用在石油运移和屏障中的论点 160

(一)毛细管过滤作用 160

(二)油气是从高能地区向低能地区流动 161

(三)关于临界喉道的论述 161

(一)石油的运移 162

三、毛管力在石油运移和聚集中的作用 162

(二)石油的捕集 165

(三)水动力的影响 166

(四)计算参数的估计 167

(五)小结 169

四、油田应用实例 169

(一)海湾沙坝砂岩 169

(二)河道砂岩 171

(三)河流三角洲砂岩 173

(四)水动力的地层圈闭 175

(五)断层圈闭 176

四、在水湿碳酸盐岩中石油运移的最低条件 176

五、孔隙几何特征在勘探上的应用 180

六、二次烃类运移和捕集机理的总结 182

一、砂岩储集岩的分类评价方法 198

(一)按岩石表面结构和毛管压力特征的分类评价方法 198

第七章 应用孔隙结构参数对储集岩分类和评价 198

(二)根据砂岩的孔隙类型和毛管压力特征的分类评价方法 201

二、碳酸盐储集岩的分类评价方法 206

(一)stout的分类评价方法 206

(二)按岩石表面结构和毛管压力特征的分类 210

(三)根据孔隙结构与岩石类型相互关系的分类评价方法 213

(四)成都地质学院储层组按岩石学特征和毛管压力参数的分类评价方法 215

(五)小结 220

三、储集岩下限的确定方法 220

(一)用孔隙度来划分储层下限 221

(二)用渗透率来划分储层的下限 222

(三)综合下限指标 223

(四)根据储集岩的孔隙结构参数来划分储层下限 224

一、毛管力和石油采收率 226

第八章 孔隙结构和石油采收率 226

二、残余油在孔隙内的微观捕集机理 227

(一)各相流体在孔隙内的微观捕集机理 228

(二)残油特征 229

(三)改善石油采收率需要考虑的因素 230

三、空气-油的吸入试验法 231

四、结构难度和石油采收率 233

五、某些砂岩储集岩的孔隙结构和石油采收率 236

六、碳酸盐储集岩的孔隙结构对石油采收率的影响 240

七、毛细管数码、孔分布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244

八、孔隙结构对水驱油机理的影响 247

九、孔隙结构系数和驱油效率 248

十、均质系数与驱油效率 249

十一、小结 251

参考文献 252

图版 25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