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
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

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厉以宁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301037899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
《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目录

非均衡条件下经济增长与波动的若干理论问题 1

一、经济的非均衡对于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制约 2

二、两类非均衡的区分与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的分析 8

三、对非均衡理论中的“短线决定原则”的理解 14

四、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与流通之间的关系 21

五、关于正常波动与非正常波动的思考 27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课题 35

论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42

一、消除对股份制改革的疑虑 42

二、国家控股制 45

三、国家控股集团母公司的建立 47

四、实行国家控股制的步骤 50

五、国家控股制与科技开发 52

六、关于银行债权变股权的问题 55

七、关于企业破产问题 57

八、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无形资产的丧失问题 60

九、关于提高公司董事会的效率问题 62

十、为什么不宜设立本企业法人股? 65

十一、能否走出“企业办社会”的困境? 67

十二、社会生活服务设施的市场化与国有企业改革 70

十三、关于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限界 73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问题 76

一、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度是判断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度的基本标志 76

二、政企分开是必要的,但产权界定与产权明确是政企分开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79

三、产权交易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对产权交易的误解应予消除 82

四、产权改革是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并非所有制改革的全部内容;所有制改革对当前的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84

五、为了实现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除了要促进私人投资而外,还可以把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卖给私人投资者 87

论职工持股计划 91

一、从非国有小企业的活力谈起 91

二、国有小企业走向职工持股制的可行性 93

三、集体资产量化到个人的可行性 96

四、职工持股制实行过程中的难点 99

五、职工持股会 101

六、通过银行贷款来实行职工持股制 103

七、“劳动股权”的含义 104

八、“劳动股权制”遇到的困难 107

依靠工人阶级,深化企业改革 110

一、关于职工在股份制企业中的地位 111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工会的作用 113

三、对劳动力市场的正确理解 118

四、重视企业改革过程中部分职工的困难 121

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126

一、市场不完善条件下货币政策作用的局限性 126

二、货币政策非常规手段应当慎用 134

三、关于货币政策效力的递减 140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146

一、什么是金融创新 146

二、金融创新的动因 147

三、金融创新的理论依据 150

四、金融创新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意义 15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法制建设 160

引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 16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快立法的必要性 164

二、金融立法与金融体制改革 180

三、加强法制与廉政建设 194

区域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205

一、以中心辐射为主的区域发展战略 205

二、对中心辐射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分析 208

三、中心辐射发展战略的效果 211

四、中心辐射战略与扶贫 213

五、中心辐射战略与梯度推进战略的结合问题 216

六、几点说明 218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五个问题 221

一、地区的潜在优势与实际优势 221

二、发挥地区优势依赖于投资 223

三、开发贫困地区的资金问题 226

四、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存量均衡分析 229

五、必须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作用 233

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 235

一、怎样才能在经济发展中使环境不仅不再继续恶化,而且要使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236

二、怎样才能在经济发展中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怎样才能通过生活质量的提高,使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成为现实? 239

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 245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45

二、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能逐步实现 247

三、收入调节与收入差距的缩小 249

四、扶植低收入户的有效措施 253

五、关于缩小收入差距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256

六、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协调的可能性 260

七、影响收入分配的第三种力量——道德力量 264

八、再论先富者对后富者的帮助 26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伦理学思考 271

一、经济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71

二、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较有利于公平原则的实现? 274

三、理想的收入分配与合理的收入分配 277

四、平均主义依然是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内的主要障碍 281

五、体制转轨阶段收入分配状况的扭曲 284

六、对个人经营收入的分析 286

七、怎样看待个人的消费行为? 288

八、关于“生活中的希望”及其逐渐实现问题 293

九、从“物支配人”到“人支配物”的转变 295

关于企业文化问题的思考 300

一、论习惯或道义调节 300

二、自律与人际关系的协调 304

三、关于第三次分配 306

四、研究习惯与道义调节的深刻意义 309

五、论“庸才沉淀”现象 311

六、论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 314

七、论“产品文化” 316

八、论市场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320

九、从治水与“民族传统”谈起 323

弦歌不绝,道德文章——深切悼念陈岱孙老师 326

后记 3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