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13 第8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08023573
- 页数:1038 页
甲编 序说 1
第一章 汉文资料 1
第一节 基本史料 1
《元史》 1
《元典章》 4
《通制条格》 6
《经世大典》 7
《元朝名臣事略》 8
《历代名臣奏议》 10
《国初群雄事略》 11
第二节 行记 12
《西游录》 12
《北使记》、《长春真人西游记》 13
《蒙鞑备录》、《黑鞑事略》 15
《纪行》、《西使记》 16
《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安南行记》 17
《北巡私记》 20
第三节 其他史料 20
《平宋录》、《庚申外史》 20
《明氏实录》 21
《保越录》、《高丽史》 23
第四节 笔记小说 24
《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归潜志》、《山居新语》 24
《庶斋老学丛谈》、《静斋至正直记》、《遂昌山樵杂录》、《农田余话》 25
《乐郊私语》、《草木子》、《辍耕录》 26
第五节 政书 28
第六节 地方志 29
《大元大一统志》 30
《云南志略》、《至元嘉禾志》、《大德昌国州图志》、《大德南海志》 31
《延祐四明志》、《至顺镇江志》、《齐乘》、《至正四明续志》 33
《至正金陵新志》、《昆山郡志》、《无锡县志》、《析津志》 35
第七节 诗文集 36
《元文类》、《天下同文集》、《元诗选》 36
《遗山文集》、《湛然居士文集》、《陵川集》、《许文正公遗书》 38
《紫山先生大全集》、《秋涧先生大全集》、《藏春集》、《雪楼集》 40
《牧庵集》、《石田集》、《吴文正公集》、《圭斋集》 42
《清容居士集》、《揭文安全集》、《滋溪文稿》、《金华黄先生文集》 44
《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至正集》 46
畏兀字蒙文资料 49
第二章 蒙、藏、回鹘文资料 49
第一节 蒙古文资料 49
八思巴字蒙文资料 53
第二节 藏文资料 55
《红史》 55
《佛教史大宝藏论》 57
《汉藏史集》 57
《青史》、《新红史》 58
《智者喜宴》、《西藏王臣记》 59
其他资料 60
第三节 回鹘(畏兀)文资料 61
三部蒙古通史 63
第一节 波斯文资料 63
第三章 国外资料 63
伊利汗国时期的其他历史文献 70
帖木儿朝时代的史书 72
第二节 阿拉伯文史料 73
《全史》 73
《札兰丁传》 74
《苏拉赫词典补编》 74
《伊本拔图塔行记》 75
埃及的历史书 76
第三节 欧洲文字资料 77
《蒙古史》 77
《东方行记》 78
《寰宇记》 80
传教士书信 80
鄂多立克、马黎诺里行记 81
其他资料 83
第四节 亚美尼亚文资料 84
《海屯行记》 84
《亚美尼亚史》 85
《引弓民族史》 86
《东方史精华》 86
第五节 叙利亚文史料 87
《东方总主教雅八刺哈与巡视总监列班扫马传》 87
《叙利亚编年史》与《教会编年史》 88
俄文资料 89
第六节 俄、日文资料 89
日文资料 90
第四章 明清两代的元史著述 92
第一节 明代的元史著述 92
第二节 清中叶以前的元史著述 94
《元史类编》 94
钱大昕对元史学的贡献 95
其他史家的著作 97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的西北史地与元史研究 99
魏源与《元史新编》 100
其他西北史地与元史学者的成就 101
洪钧《元史译文证补》 104
第四节 清末民国初的三部元史著作 104
柯劭忞《新元史》 105
屠寄《蒙兀儿史记》 106
第五章 二十年代以后元史研究的进步 109
第一节 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在元史研究上的卓越成就 109
第二节 姚从吾、韩儒林、翁独健、邵循正等在元史研究上的贡献 115
第三节 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121
第六章 建国以来的蒙元史研究 125
第一节 蒙元史研究的新时期 125
第二节 史料整理与研究 128
汉文史料 128
蒙文史料 130
藏文史料 131
畏兀儿文及其他文字史料 131
城外史料 132
第三节 通论性著作和工具书的编撰 133
第四节 政治史研究 134
第五节 经济史研究 140
第六节 思想文化史研究 143
第七节 民族和边区史研究 145
蒙古史研究 145
藏族史研究 147
西北地区各族史研究 148
东北和西南各族史研究 149
回族史研究 150
第八节 中外关系史研究 150
元与东南亚诸国关系 151
元与日本、高丽关系 151
元与印度、伊朗、阿拉伯关系 152
元与欧洲的关系 153
第七章 国外的蒙元史研究 154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蒙元史研究 154
西方学者的早期著述 154
法国 157
俄国 163
其他西方诸国 171
第二节 二十世纪的蒙元史研究 175
法国 176
前苏联 180
德国 189
英国 195
美国 199
日本 207
蒙古 227
其他国家 231
第八章 本卷编写旨趣 242
乙编 综述 245
第一章 国号、年代和分期 245
第一节 国号和年代 245
第二节 分期 247
第二章 疆域与政区 250
第一节 疆域 250
第二节 都城、两都制度 252
第三节 中书省和诸行省 256
中书省 256
诸行省 258
第三章 民族 267
第一节 蒙古族 267
第二节 回回 281
第三节 藏族 290
元朝对吐蕃地区的经营 290
对吐蕃的管理 292
吐蕃经济的发展 298
吐蕃的文化 302
第四节 畏兀儿族 306
白族 313
第五节 云南各族 313
罗罗 315
金齿、百夷 316
么些 318
斡泥 319
土僚、蒲人 320
蒙古、回回 320
第六节 东北各族 322
契丹 323
女真·水达达 324
兀者 326
骨嵬 328
吉里迷 329
第四章 蒙古的兴起 332
第一节 蒙古部落的起源及其社会的发展 332
第二节 蒙古高原诸部的争战与成吉思汗的统一 345
第三节 大蒙古国的建立 355
第五章 蒙古国的强盛 364
第一节 成吉思汗时期 364
蒙古的兵力和战法 364
攻西夏 366
攻金 367
收服西北诸部 370
西征花刺子棋 372
灭西夏 374
窝阔台即位 375
第二节 窝阔台时期 375
灭花刺子模 376
灭金 377
颁条令,建都城 379
括户、分民、制订新税法 380
汉地统治机构的建立 383
长子西征 385
攻宋 386
第三节 贵由时期 388
乃马真皇后摄政 388
贵由的短暂统治 390
第四节 蒙哥时期 391
汗位的争夺 391
整顿统治机构与革除弊政 393
汉地括户 395
征服吐蕃和大理 396
旭烈兀西征 398
忽必烈治理中原与蒙哥征宋 399
第六章 元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和忽必烈时期的元代社会 403
第一节 忽必烈建国及其与阿里不哥的争位战争 403
第二节 李璮之乱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制度的完善 410
李璮之乱 410
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 412
第三节 南宋的灭亡与江南的统一 414
第四节 西北边地的争夺与北方、东北边疆的巩固 422
西北边地的争夺 422
北方的平定 426
东北边疆的巩固 428
第五节 元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统治秩序的稳定 432
社会经济的恢复 432
统治秩序的稳定 434
第六节 “义利”之争与厉行“汉法”派的受挫 439
阿合马当政与“义利”之争 439
“汉法”派受挫与桑哥理财 443
第七章 成宗“守成”与武宗时朝政的衰弛 445
第一节 成宗之立及其“持盈守成”的国策 445
第二节 元贞大德间的朝政和社会 449
“惟和”政治 449
成宗对西南边区的平定 451
平定西北边境 453
成宗后期的“朝迁更政” 454
第三节 大德末年的汗位危机和至大“惟新” 457
皇位之争 457
至大“惟新” 462
第八章 从变通祖述到粉饰文治 467
第一节 皇庆延祐间汉法的再推行及其波折 467
“崇文右儒” 467
前期汉法的再推行 469
后期的政治弊端 472
第二节 至治新政和南坡之变 477
至治新政 477
南坡事变 482
晋邸继统 484
第三节 晋邸继统与两都之战 484
两都之战 490
第四节 明文之争和至顺年间的“文治” 497
明文之争 497
至顺年间的“文治” 501
第九章 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 506
第一节 元朝统治的衰败 506
至正新政 506
开河与变钞 513
第二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 518
起义的爆发和暂时挫折 518
起义再起和最后失败 524
第三节 朱元璋削平群雄 536
第四节 元朝的灭亡 543
扩廓与孛罗之争 543
明师北伐和元朝灭亡 547
第十章 西北宗藩 551
第一节 察合台汗国 552
早期的察合台兀鲁思 552
都哇家族的统治 558
汗国的分裂 561
第二节 钦察汗国 565
第三节 窝阔台汗国 572
第四节 伊利汗国 576
第一节 哲学思想 585
理学的继承和传播 585
第十一章 文化的发展 585
“异端”思想和无神论思想 590
第二节 文学艺术 592
元曲 592
诗词和民歌 595
书画 598
第三节 史学 600
《元朝秘史》的修撰 600
辽、金、宋三史的纂修 601
私家史学著作 603
译著 604
第十二章 宗教的兴盛 607
第一节 佛教 607
第二节 道教 612
第三节 伊斯兰教 617
第四节 基督教和其他宗教 624
聂思脱里教 624
天主教与东正教 629
犹太教 631
摩尼教 633
湿婆教(印度教) 634
第五节 萨满教 636
第十三章 中外关系 644
第一节 高丽 644
第二节 日本 652
第三节 安南、占城 658
缅国 664
第四节 缅、暹、罗斛、真腊 664
暹国、罗斛 667
真腊 670
第五节 爪哇及南海诸国 672
第六节 印度、僧伽刺 676
第七节 非洲、阿拉伯半岛 683
第八节 欧洲 686
附表:蒙古及元世系表 697
丙编 典志 699
第一章 农业、畜牧业 699
第一节 元代的重农政策 699
第二节 元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703
时宜地宜的掌握和风土限制说的突破 703
完整配套的农具以及旱地耕作技术的继续发展 705
棉花的推广及其种植技术 707
园艺和蚕桑技术 708
元代的农书 711
第三节 元代农业的恢复、发展与衰敝 713
农业的恢复、发展 713
元代中期以后农业衰敝气象的显现 722
第四节 畜牧业 727
畜产品的巨额需求与来源 727
大漠西北畜牧业概况 731
牧地的分布 733
畜牧业的影响及其衰败 737
屯田 742
第二章 土地制度与地租 742
第一节 土地制度 742
官田 745
寺观田 750
民田 751
第二节 地租 755
地租形态 757
地租额与附加剥削 760
第三章 户籍、赋役 765
第一节 户籍 765
蒙古户籍制度 765
汉地与江南的户籍整理 766
诸色户计与户类、户等 769
户口数量 772
第二节 赋役 780
北方赋税 780
江南赋税 783
诸色课程 786
役法 792
第四章 手工业、工程 795
第一节 工匠的来源及其地位 795
第二节 元代的官私手工业 801
官府机构 801
官营手工业生产概况 807
民间手工业 809
纺织业 814
第三节 手工业工程的技术成就 814
制茶业 822
陶瓷业 822
制盐业 824
矿冶 826
机械 828
印刷 829
建筑 831
水利 835
造船与航海 837
兵器 839
石油天然气 841
第一节 商业 843
第五章 商业与市镇 843
第二节 市镇 849
第三节 商人 856
第六章 运河与海运 867
第一节 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与整治 867
旧运河的残破 868
运河的整治与分水点的选择 871
漕运的管理及运输概况 874
第二节 海运 878
海运线路的选择与航海技术的进步 878
海运的管理 880
海运的兴衰 883
第一节 初期钞法与地方货币 887
第七章 钞法 887
第二节 钞法的整备与中统元宝交钞的颁行 889
第三节 钞法改革与至元宝钞 894
第四节 至大变钞及其失败 898
第五节 至正变钞与钞法的崩溃 903
第八章 职官制度 908
第一节 元代官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908
第二节 铨选制度 920
主管铨选的组织系统 921
宿卫出职 925
由吏入仕 927
科举取士 932
征召与承袭、承荫 937
职官迁转体制 940
第三节 俸禄 943
元代俸禄制度建立的过程 943
文官俸禄及其变化 945
军官俸禄 951
职田 953
第九章 军事制度 956
第一节 军队 956
蒙古军 956
汉军 957
侍卫亲军 958
新附军 961
探马赤军 961
其他军事组织 963
第二节 军事指挥 965
第三节 兵役制度 969
第四节 军官 973
第五节 武器管理与后勤保障 977
第六节 站赤与急递铺 979
第七节 军法 982
第十章 元代投下分封制度 984
第一节 草原兀鲁思的分封 985
第二节 汉地五户丝食邑的建立 988
第三节 忽必烈时期的投下制度 991
第四节 投下的官署 993
第五节 投下领主的特权 996
第六节 投下户 998
第七节 王爵承袭制度 1000
第十一章 元代的法律 1002
第一节 元代法律的编纂 1002
第二节 《大元通制》的体系 1005
第三节 《大元通制》的主要特征 1009
第四节 元代的司法结构 1015
第十二章 元代的礼俗 1018
第一节 祭祀 1019
第二节 仪制 1022
第三节 婚姻 1027
第四节 丧葬 1031
第五节 岁时节序 1034
- 《我和我的祖国 时代人物故事》文汇报社编著 2020
- 《泰国通史 珍藏本》段立生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在时代震荡的缝隙中生长》李声凤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原节子》日本国民女演员传记 比电影还传奇的一生 折射时代变迁》徐辰 2018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时代光影里的丝路繁华》读者丛书编辑组编 2019
- 《轴心时代》(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著 2019
- 《新工业时代 世界级工业家张毓强和他的“新石头记”》秦朔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