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模式理论与教育建模 1
第一节 模式的一般理论 2
一 模型与模式 2
二 什么是模式 4
三 模式论的产生 7
四 问题—模式谱 10
第二节 教育建模原理 12
一 为什么要研究教育模式 12
二 怎样研究教育模式 14
三 教育模式三原理 19
四 教育建模三原理 20
五 模式方法的局限性 21
第三节 教育建模程序 22
一 教育建模的意义 22
二 定性建模的方法与案例 23
三 定量建模的方法与案例 33
第四节 认识过程论与教育模式 41
一 一般认识论的过程论 41
二 发生认识论的过程论 42
三 发展认识论的过程论 44
第二章 从逻辑看教育建模 48
第一节 发生认识论与基础教育模式 49
一 感知模式 49
二 游戏模式 50
三 具体模式 51
四 形式模式 52
第二节 发展认识论与创造教育模式 54
一 直觉模式 54
二 结构模式 55
三 综合模式 56
四 体系模式 57
第三节 一般认识论与成人教育模式 59
一 生产模式 59
二 经历模式 61
三 交往模式 62
四 自教模式 64
第四节 课程论与教育模式 65
一 思维科学与认知模式 66
二 自然科学与行为模式 69
三 人文科学与个性模式 71
四 社会科学与群体模式 73
五 综合科学与交叉模式 74
六 课程模式的组合 76
七 活动课程的教育模式 78
八 潜在课程的教育模式 80
第五节 教学论与教育模式 82
一 问答模式 83
二 授课模式 85
三 自学模式 86
四 合作模式 87
五 研究模式 88
六 教学模式的逐步演化 89
第六节 学习论与教育模式 92
一 兴趣模式 93
二 背诵模式 94
三 跃迁模式 95
四 探索模式 97
五 传授模式 98
六 学习的规律 99
第七节 艺术论与教育模式 104
一 趣味模式 105
二 形象模式 107
三 和谐模式 108
四 奇异模式 110
五 幽默模式 112
第八节 技术论与教育模式 119
一 游牧模式 122
二 农业模式 122
三 工业模式 124
四 信息模式 126
五 智能模式 127
第九节 价值论与教育模式 130
一 价值观决定教育模式 130
二 价值论与课程论的一致性 131
第十节 方法论与教育模式 133
一 科学方法与教育模式 133
二 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 139
第三章 从历史看教育建模 143
第一节 古代教育模式 144
一 孔子:启发模式 144
二 柏拉图:对话模式 146
三 昆体良:雄辩模式 147
四 刘徽:问题模式 148
五 朱熹:研讨模式 149
第二节 近代教育模式 151
一 夸美纽斯:班级模式 151
二 赫尔巴特:阶段模式 153
三 杜威:实用模式 154
四 蔡元培:美感模式 155
五 陶行知:生活模式 157
第三节 现代教育模式 158
一 布鲁纳:结构模式 159
二 布卢姆:掌握模式 160
三 巴班斯基:优化模式 161
四 合作教育学:合作模式 163
五 系统教育学:系统模式 164
第四节 系统教学法——教学的系统模式 165
一 整体备课 纵横联系 166
二 健康第一 真善美统一 168
三 即时反馈 有针对性 170
四 认识学生 教学研并进 171
五 建构模式 超越模式 174
六 心中有数 注重实效 176
第五节 现代乐学模式新探 180
一 乐学模式的关键词 180
二 孔子与乐学模式 183
三 成功是乐教乐学之本 185
四 审美是乐教乐学之法 186
五 创造是乐教乐学之源 187
第六节 现代教学模式评价 191
一 协同模式 192
二 尝试模式 193
三 反馈模式 196
四 主体模式 198
五 整体模式 200
六 点拨模式 203
第四章 从学科看教育建模 205
第一节 现代数学学派对应的教育模式 206
一 逻辑主义及其教育模式 207
二 直觉主义及其教育模式 208
三 形式主义及其教育模式 210
四 结构主义及其教育模式 212
第二节 现代物理教材对应的教育模式 214
一 实验模式 215
二 学术模式 217
三 文化模式 218
四 系统模式 220
第三节 诗歌模式对应的教育模式 225
一 史诗模式 226
二 《诗经》模式 228
三 古典模式 230
四 浪漫模式 231
五 自然模式 233
六 现实模式 234
七 唯美模式 236
八 现代模式 238
第四节 宗教模式对应的教育模式 240
一 佛教的顿悟模式 242
二 基督教的礼拜模式 245
三 伊斯兰教的朝觐模式 246
四 道教的修炼模式 249
第五节 科学进步模型对应的教育模式 253
一 卡尔纳普:经验积累模式 254
二 波普尔:猜测证伪模式 255
三 库恩:范式变革模式 256
四 劳丹:解决问题模式 258
五 林定夷:可测目标模式 260
第五章 教育建模的案例研究 262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科学模式 264
一 办学模式 264
二 教学模式 268
三 课程模式 272
四 管理模式 277
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美乐模式 282
一 美乐模式的提出 282
二 美乐教育的构思 283
三 美乐教育的目标 285
四 美乐教育的实施 286
五 实验结论 292
第三节 美国小学的蒙台梭利模式 293
一 蒙台梭利法 294
二 米星湾蒙台梭利学校 295
三 对蒙台梭利法的评价 298
四 蒙台梭利法的发展 300
第四节 中国启蒙教育的读经模式 301
一 读经模式的理论根据 302
二 读经模式的实验探索 303
第五节 中学教育的整合模式 310
一 整合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312
二 整合模式的构想和实施 313
第六节 中学教学的整体模式 319
一 建构整体教学模式 320
二 整体教学模式Ⅰ 322
三 整体教学模式Ⅱ 324
四 整体教学模式Ⅲ 325
五 三个子模式形成整体 327
第七节 美国大学教育的多元模式 329
一 教育组织结构多元化 329
二 办学模式多元化 332
第八节 华中理工大学的发展模式 336
一 办学的文明模式 337
二 教学的文化模式 340
三 课程的创新模式 343
四 管理的规范模式 345
五 发展的超前模式 348
第九节 在职教师学位教育的系统模式 350
一 办学指导思想 351
二 国情省情分析 352
三 国际横向比较 353
四 教育模式选择 354
五 系统模式设计 355
六 硕士生培养的经济学分析 357
七 硕士生培养的社会学分析 362
第十节 人才资源供需总量的预测模式 365
一 人才供应总量预测 365
二 人才需求总量预测 369
三 人才供需总量比较 373
主要参考文献 377
后记 387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
- 《现代教育技术》李志河主编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广西近代专业音乐研究》李昂责任编辑;(中国)杨柳成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