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现代系统工程学基础
现代系统工程学基础

现代系统工程学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毅,霍达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4604356
  • 页数:469 页
图书介绍:
《现代系统工程学基础》目录

上篇 系统观 2

第一章 发展中的系统观念 2

第一节 系统观念发展的历史总结 2

一、系统观念的源流 2

二、“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原理 6

三、对结构优化的追求 7

四、自然与社会整体观念的沟通 9

第二节 当代系统观念发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10

一、简单性与复杂性 11

二、不容忽视的小概率事件 13

三、有序与无序 15

第三节 现代系统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20

一、现代系统工程的由来与去向 20

二、当代系统工程的基本范畴 24

三、系统工程中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41

第二章 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46

第一节 关于系统概念定义的综述和讨论 46

一、“系统”一词的基本含义 46

二、系统概念定义的一些主要提法 46

三、关于系统概念定义的剖析 48

第二节 系统的一般属性 51

一、系统总体水平的整体性 51

二、系统总组成要素的关联性 53

三、系统与环境的适应性 54

四、系统存在的动态性 55

第三节 在工程意义上系统的分类 56

一、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 57

二、硬性系统与软性系统 58

三、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58

四、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 59

五、确定性系统与非确定性系统 59

第三章 协同发展观念的形成 61

第一节 协同的概念 61

一、序参量 61

二、涨落与结构 64

三、负反馈与正反馈 67

第二节 当代社会协同发展的观念 74

一、科学与技术的协同发展 74

二、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77

三、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同发展 82

中篇 模型化技术 88

第四章 模型化技术概论 88

第一节 模型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88

一、模型的分类 88

二、模型化技术的一般步骤 89

三、对模型的一般要求 90

四、举例 91

五、建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分析方法 100

第二节 图解法建模技术 105

一、要素-联系分析技术 105

二、动态流程分析技术 112

三、方块图建模技术 114

第三节 系统分析 116

一、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116

二、系统分析的作用 118

三、系统分析的要素和步骤 119

四、目的分析和确定 120

五、系统评价 123

六、现代系统分析方法论的形成 130

第五章 解析结构模型技术(ISM) 133

第一节 解析结构模型和布尔矩阵 133

一、几个基本概念 133

二、布尔矩阵的运算法则 136

三、邻接矩阵的性质 137

四、系统的可归约性 138

第二节 结构模型的建立 139

一、中心要素构造法 140

二、由可达矩阵推求有向连接图技术 145

三、可达矩阵的改造 154

四、由KL矩阵构造有向连接图技术 156

第三节 解析结构模型技术的应用举例 160

第六章 层次分析技术(AHP) 176

第一节 层次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176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76

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其检验 182

三、层次分析技术中最大特征根的计算方法 188

第二节 层次分析技术的应用举例 194

第七章 系统形态模拟技术 223

第一节 系统动态学方法概述 223

一、系统动态学方法的问世和发展 223

二、系统动态学方法的基本工作步骤 224

三、复杂动态系统的因果结构分析 225

四、系统状态的转移 232

第二节 系统动态学流图 233

一、系统动态学方法流图专用符号 233

二、流图形成的一般过程 237

三、回路构造法 242

第三节 系统动态学方程基础 246

一、系统动态学模型化流程 246

二、时间描述和量纲问题 248

三、水平方程 250

四、速率方程 252

五、辅助方程 257

六、参数和初值方程 258

七、方程检测 262

第四节 DYNAMO语言 262

一、DYNAMOⅡ简介 263

二、DYNAMOⅡ模拟实例 275

三、DYNAMOⅢ简介 278

第五节 系统动态学方法的应用 283

一、政策分析 283

二、工业动态学经营决策 292

三、基本投资与市场研究 295

第八章 社会化评估技术 302

第一节 直观评估技术概论 302

一、个人判断征询法 302

二、专家会议评估法 303

三、头脑风暴法 303

四、特尔斐法 308

五、主观概率预测法 309

六、相互影响矩阵法 310

七、小结 311

第二节 特尔斐法 311

一、特尔斐法的基本特点 311

二、评估工作的社会基础 312

三、评估工作的组织 315

四、结果的处理和表达形式 321

五、特尔斐法的主要弱点 338

六、特尔斐法的改进和修正 338

第三节 评价指标的简化技术 340

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介绍 341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341

三、主成分分析法在简化指标中的应用 343

四、小结 353

下篇 发展战略学引论 358

第九章 发展战略研究概论 358

第一节 研究制定发展战略的要素与优势分析 358

一、研究制定发展战略的要素分析 358

二、研究制定发展战略的若干原则 369

三、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优势分析问题 377

第二节 发展战略的结构模式分析 386

一、当代科技、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时空观 386

二、几种发展战略的结构模式 390

三、若干战略结构要素分析 403

第十章 软科学与政策科学 411

第一节 软科学研究的题目与设计 411

一、基本概念与方法论问题 411

二、设计模式选择及结构形式举例 417

三、设计工作程序 421

第二节 政策科学概论 423

一、政策科学的问世和兴起 423

二、政策科学范畴 425

三、政策分析 427

四、概率决策显示系统 429

五、有关技术转让的政策分析模式 432

第十一章 预测与决策 438

第一节 科学预测方法概论 438

一、科学预测的由来 438

二、科学预测的分类 439

三、科学预测的一般步骤 442

四、预测方法的选择 445

第二节 科学决策的基本原理 448

一、科学决策概述 448

二、统计型决策 452

三、非统计型决策 456

四、多阶段决策技术 4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