苣蓿科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绂曾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9134935
- 页数:556 页
第一章 世界苜蓿的分布、起源与分类 1
一、苜蓿的起源 1
二、苜蓿的分布 1
三、苜蓿的种属 2
(一)苜蓿多样性起源中心 3
(二)多倍性 3
(三)繁育系统 3
(四)进化 4
(五)苜蓿分类 4
(六)紫花苜蓿复合体 8
(七)苜蓿的遗传分类 10
第二章 苜蓿的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 13
一、苜蓿共生固氮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重要环节 13
二、参与碳循环 13
三、优质牧草——家畜全价饲草 14
四、优良绿肥作物——土壤的卫士 15
五、恢复植被 16
(一)苜蓿是改良退化草地的先锋植物 16
(二)苜蓿是重建草地的首选牧草 16
(三)苜蓿是退牧还草的支柱性饲草 17
六、保持水土 17
(一)苜蓿植被形成快,水土保持效果显著 17
(二)苜蓿根系发达,可增强土壤抗侵蚀力 18
七、苜蓿是“草—畜—肥—粮”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成分 18
八、苜蓿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0
(一)苜蓿根的分泌物及其有机残体是土壤微生物营养的重要来源 20
(二)苜蓿根际的环境条件适宜于微生物的繁殖 21
(三)苜蓿对根际微生物数量与类型的影响 21
九、培肥地力 22
(一)肥效成分及其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2
(二)对土传病害的影响 23
(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3
(四)苜蓿增产效果 23
十、改良土壤 24
(一)改良盐渍土 24
(二)改良白浆土 28
(三)改良漠土 28
(四)改良风沙土 28
十一、蜜源植物 29
(一)泌蜜习性 29
(二)利用价值 30
十二、美化环境减少污染 30
十三、野生动物的避难所 31
第三章 苜蓿的形态与解剖特征 32
一、根和根颈 32
(一)根 32
(二)根颈 33
(三)根蘖 34
(四)根瘤 35
二、茎 35
(一)茎的形态特征 35
(二)茎的解剖构造 36
(三)茎的生长 36
(四)茎枝扦插 37
三、叶 39
(一)叶的形态 39
(二)叶的构造 40
(三)叶的形态构造与环境 40
四、花 40
五、荚果 41
六、种子 42
(一)种子形态 42
(二)种子构造 42
(三)种子的寿命 42
(四)种子的硬实性 42
(五)苜蓿种子的荧光 43
第四章 苜蓿的水分生理 44
一、苜蓿的水分需求规律 44
(一)蒸腾系数 44
(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 44
(三)根系与水分吸收 47
二、水分亏缺时的生理反应 48
(一)概述 48
(二)水分胁迫的机理 49
(三)苜蓿水分胁迫时的生理反应 52
三、产量和水分的关系 56
(一)灌溉 56
(二)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概况 59
第五章 苜蓿的营养生理 62
一、植物的营养元素及其功能 62
(一)营养元素的种类 62
(二)营养元素的功能 63
(三)影响苜蓿营养需要的因素 64
二、苜蓿对氮、磷、钾的需求规律 66
(一)氮 67
(二)磷 68
(三)钾 69
三、苜蓿对钙、镁、硫的需求规律 70
(一)钙 70
(二)镁 71
(三)硫 71
四、苜蓿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规律 72
五、营养缺乏时的生理反应 73
(一)大量元素缺乏出现的生理反应 73
(二)微量元素缺乏出现的生理反应 74
第六章 苜蓿光温反应与秋眠性 76
一、苜蓿秋眠性概念 76
二、苜蓿秋眠性的测定 78
三、苜蓿秋眠性的发生机制 79
四、苜蓿秋眠性与耐寒性的关系 80
(一)苜蓿秋眠性与抗寒性关系研究方法 82
(二)苜蓿秋眠性与抗寒机制 82
(三)苜蓿秋眠性和抗寒性的遗传关系 83
五、中国苜蓿秋眠性 84
(一)秋眠性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84
(二)中国苜蓿秋眠性评定 84
(三)苜蓿秋眠性与生产性能研究 89
六、苜蓿秋眠性的应用 89
(一)对苜蓿进行分类 90
(二)苜蓿种植区划 90
(三)预测抗寒性 91
(四)确定适宜的播种时期 91
七、结语 92
第七章 苜蓿的碳素同化、分配与利用 93
一、光合作用概述 93
二、苜蓿叶中二氧化碳的交换 94
(一)苜蓿叶的结构与二氧化碳的扩散 94
(二)叶绿体的光学特性与光的截取 94
三、苜蓿植株的光合作用 95
四、叶片内外因素与二氧化碳的同化 97
(一)光照 97
(二)二氧化碳 99
(三)温度 99
(四)土壤水分 100
(五)矿物质营养 101
(六)苜蓿内部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01
五、根系中碳水化合物的交换与贮藏 102
六、光合产物的分配与利用 103
七、光合速率与苜蓿饲草生产 104
第八章 苜蓿根瘤菌的促生长作用 106
一、苜蓿根瘤菌的研究历史 108
二、苜蓿根瘤菌的研究现状 110
(一)苜蓿根瘤菌资源调查 110
(二)苜蓿根瘤菌的应用 111
(三)苜蓿根瘤菌接种剂的生产 116
(四)苜蓿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 117
(五)根瘤菌固氮机理 119
(六)苜蓿根瘤菌分类 129
(七)根瘤菌的固氮测定 133
(八)根瘤菌的筛选 135
(九)根瘤菌鉴定与检测 136
三、苜蓿根瘤菌有效性 139
四、苜蓿根瘤菌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 143
(一)溶磷能力 144
(二)分泌生长素能力 144
五、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 145
第九章 苜蓿的抗性生理 147
一、苜蓿的抗寒性 147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147
(二)解剖学及形态学因素的影响 148
(三)生理因素的影响 150
二、苜蓿的抗旱性 153
(一)苜蓿组织结构和植株形态对干旱胁迫的适应 153
(二)生理因素的影响 154
三、苜蓿的耐盐碱性 156
(一)苜蓿品种耐盐性评价 157
(二)盐胁迫下苜蓿细胞膜透性和酶活性的变化 157
(三)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158
(四)苜蓿的耐盐性与脯氨酸 158
(五)苜蓿的耐盐性与光合作用 158
(六)盐胁迫对苜蓿吸收矿质养分的影响 159
(七)苜蓿的耐盐性与脱落酸 159
四、苜蓿的抗热性 160
(一)高温对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160
(二)高温对苜蓿主要生理生化的影响 160
(三)热胁迫对苜蓿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影响 162
五、苜蓿耐酸铝性 162
(一)苜蓿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性 162
(二)苜蓿的耐酸性研究 162
(三)提高紫花苜蓿对酸性土壤适应性的途径 164
(四)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65
六、苜蓿抗逆性研究展望 165
第十章 苜蓿生长发育及环境影响 166
一、苜蓿幼苗的生长发育 166
(一)萌发和出苗 166
(二)幼苗生长 167
二、苜蓿的营养生长 168
(一)分枝生长 168
(二)收缩生长和根颈发育 169
三、苜蓿的花和种子发育 171
(一)花芽和小孢子分化 171
(二)开花与授粉 171
(三)种子的发育 172
四、苜蓿的再生 173
(一)苜蓿的再生芽 173
(二)贮存物质与再生 174
(三)留茬高度与再生 174
五、影响苜蓿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176
(一)光照 176
(二)温度 178
(三)水分 184
第十一章 苜蓿细胞及细胞遗传学 186
一、苜蓿属的染色体组及其倍性 186
二、苜蓿整倍体的起源和细胞学 191
(一)单倍体 191
(二)二倍体 191
(三)三倍体 194
(四)四倍体 195
(五)五倍体 197
(六)六倍体 197
(七)七倍体 198
(八)八倍体 198
三、苜蓿非整倍体的起源、细胞学和用途 199
四、苜蓿单倍体的利用 201
五、倍性系列染色体的利用 202
(一)倍性水平对生理学和农艺学变量的影响 202
(二)苜蓿的最适倍性水平 203
(三)减数分裂和配子体畸变的用途 204
六、苜蓿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204
七、苜蓿种间杂交 205
(一)苜蓿分类与种间杂交 209
(二)苜蓿改良与种间杂交 210
八、苜蓿属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技术的应用 212
(一)染色体核型分析 212
(二)染色体分带 212
(三)原位杂交(ISH)技术 213
(四)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214
九、苜蓿属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价值与前景 214
第十二章 苜蓿的传粉受精及授粉控制 216
一、苜蓿花器特征与功能 216
(一)花的分化过程与特征 216
(二)小花构造及各部位的功能 217
二、开花、传粉与受精 218
(一)苜蓿小花开放过程 219
(二)开花习性 219
(三)开放机制 219
(四)传粉媒介 220
(五)花部特性与传粉昆虫的关系 220
(六)受精 220
三、自交不亲和与自交不育性 222
(一)自交不亲和性的表现 222
(二)自花授粉中的胚珠败育现象 222
(三)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及与环境的关系 223
(四)自交不亲和性在遗传育种中的作用 224
四、雄性不育性 224
(一)苜蓿雄性不育的表现及特点 224
(二)雄性不育的遗传 225
(三)雄性不育产生的细胞学原因 226
(四)雄性不育系的应用研究 227
(五)苜蓿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改良 227
五、苜蓿杂交种生产中的授粉控制 228
(一)品种间杂交 229
(二)综合品种的培育 230
(三)远缘杂交(种间杂交) 231
第十三章 苜蓿育种 232
一、苜蓿育种和数量遗传学 232
(一)苜蓿杂交及其单个质量性状改良 232
(二)数量性状及其遗传模式 236
(三)QTL作图群体和遗传连锁图谱 236
(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237
二、苜蓿产量和质量育种 240
(一)苜蓿产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和产量构成 240
(二)苜蓿产量的构成因素 240
(三)提高苜蓿产量的育种途径 241
(四)影响苜蓿产量育种效果的因素 243
(五)苜蓿质量育种 244
三、苜蓿抗病育种 246
(一)苜蓿抗病育种的意义 246
(二)植物抗病性机制及遗传 247
(三)苜蓿的主要病害 249
(四)苜蓿抗病育种 251
四、苜蓿抗虫育种 253
(一)苜蓿抗虫育种的意义 253
(二)苜蓿的主要虫害 253
(三)苜蓿的抗虫育种 254
第十四章 苜蓿生物技术研究 256
一、苜蓿的组织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256
(一)用于种质资源保存 256
(二)体细胞杂交和胚抢救技术,克服种间杂交障碍 257
二、苜蓿基因工程研究的意义 258
三、苜蓿基因工程研究的进展 259
(一)基因改良饲草品质 259
(二)抗病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工程育种 260
(三)提高抗逆性的基因操作 260
(四)提高固氮能力的基因操作 261
(五)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功能 261
四、植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262
(一)目的基因的分离克隆 263
(二)目的基因的遗传转化 265
(三)转基因植物的检测鉴定和安全性评价 267
五、DNA分子标记与苜蓿育种 267
(一)分子标记在苜蓿种质资源评价方面的应用 267
(二)分子标记技术在苜蓿育种中的应用 269
第十五章 苜蓿种和品种的选择 274
一、苜蓿种的概况 274
二、中国苜蓿品种的类型 275
三、中国苜蓿品种的区域性 277
四、适宜推广的引进品种 278
五、苜蓿品种选择技术 280
六、苜蓿品种综合评价筛选 283
第十六章 苜蓿建植 290
一、概述 290
二、苜蓿与环境 290
三、选地 292
四、整地 292
五、播种 293
六、田间管理 295
七、刈割 298
八、种子生产 299
第十七章 苜蓿施肥 301
一、土壤肥力与施肥 301
(一)施肥原理 301
(二)高产苜蓿施肥原则 302
二、苜蓿营养需求 303
(一)苜蓿营养需求高的原因 303
(二)影响营养需要的因素 303
三、苜蓿施肥实践 304
(一)氮肥 305
(二)磷肥 307
(三)钾肥 308
(四)硫肥 310
(五)钙肥 311
(六)微肥 311
四、施肥技术 313
(一)苜蓿施肥误区 313
(二)肥料种类 314
(三)施肥时间与方法 315
五、苜蓿种子生产田的施肥 318
第十八章 苜蓿灌溉 319
一、苜蓿与水分的关系 319
二、苜蓿的灌溉制度 322
第十九章 苜蓿混播 324
一、苜蓿混播的优越性与弱点 324
(一)苜蓿混播原理 324
(二)苜蓿混播的优越性 326
(三)苜蓿混播的弱点 331
二、混播草地中的竞争 331
(一)对光的竞争 332
(二)对水分的竞争 332
(三)对养分的竞争 333
(四)对空间的竞争 333
三、混播草地的建植与管理 334
(一)建植过程中的管理 334
(二)水肥管理 338
(三)刈牧利用 339
四、前景与展望 341
第二十章 苜蓿病虫害及其防治 342
一、概述 342
(一)病虫害的危害 342
(二)病虫害的特点 343
二、苜蓿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344
(一)苜蓿病害的分布 344
(二)抗病育种 346
(三)病害防治 347
(四)几种主要病害 349
三、苜蓿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355
(一)蚜虫类 355
(二)蓟马类 357
(三)苜蓿籽蜂 359
(四)豆芜菁 360
(五)苜蓿叶象 362
(六)苜蓿籽象 363
(七)苜蓿夜蛾 364
(八)甜菜夜蛾 365
(九)盲蝽类 366
(十)金龟子类 367
(十一)叶蝉类 369
(十二)豌豆潜叶蝇 369
第二十一章 苜蓿田的杂草及其防治 371
一、杂草对苜蓿的危害 371
二、苜蓿田杂草的分类 372
(一)植物学分类 372
(二)杂草生活史分类 372
三、苜蓿田常见杂草种类 373
四、苜蓿田杂草综合防治 375
(一)杂草综合治理 375
(二)耕作栽培控制苜蓿地草害 375
(三)化学方法防治草害 376
第二十二章 苜蓿刈割、加工、贮存和运输 385
一、苜蓿刈割 385
(一)影响苜蓿产草量和质量的因素 385
(二)苜蓿刈割 386
二、苜蓿青贮原理及技术 387
(一)青贮原理和影响青贮料质量的因素 387
(二)苜蓿青贮 390
(三)青贮设施和新型工艺 393
(四)青贮料的品质鉴定 399
三、干草调制原理及技术 401
(一)水分散失 402
(二)营养成分的变化 403
(三)苜蓿干草调制方法 405
(四)苜蓿干草市场 411
四、苜蓿草粉及其草产品加工 414
(一)苜蓿草粉 414
(二)其他草产品加工技术 417
五、苜蓿草产品加工机械 420
(一)青贮机械 420
(二)苜蓿干草田间生产机械 421
(三)其他机械(草块、草粉、草颗粒) 422
第二十三章 苜蓿种子生产 424
一、概述 424
二、种子生产技术特点 426
(一)种子生产的地域选择 426
(二)种子田的播种 427
三、种子田管理 428
(一)灌溉制度 428
(二)杂草防治 432
(三)施肥 434
(四)田间病虫害防治 438
(五)行内疏枝 441
(六)生长延缓剂处理 442
四、蜂传粉与种子生产 443
(一)蜜蜂授粉 443
(二)碱蜂 444
(三)苜蓿切叶蜂 444
五、种子收获、加工和贮运 445
(一)收获期 445
(二)收获方法 445
(三)清选和加工 446
(四)贮藏和运输 447
六、种子良繁体系 448
(一)苜蓿种子认证等级的划分 448
(二)苜蓿种子认证的程序、标准和要求 450
第二十四章 苜蓿饲用价值 453
一、苜蓿营养成分及其饲用特性 453
(一)蛋白质 454
(二)碳水化合物 457
(三)脂肪 458
(四)维生素 459
(五)矿物质 460
二、影响苜蓿饲用价值的因子 460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 460
(二)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 461
(三)其他因子 463
三、苜蓿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 466
(一)利用生物技术等进行苜蓿品质和营养特性的改良 466
(二)改善苜蓿生产管理条件和手段,调控有毒有害物质 467
(三)改善苜蓿草产品加工条件和手段,调控有毒有害物质 467
四、评定苜蓿营养价值的方法 468
(一)化学分析法 468
(二)消化试验 469
(三)饲养试验 471
第二十五章 苜蓿放牧利用技术 472
一、放牧苜蓿的适应性与分布 472
(一)放牧型苜蓿品种 473
(二)放牧苜蓿的适应性 476
(三)放牧苜蓿的分布 477
二、苜蓿的放牧管理 477
(一)苜蓿放牧地的利用 478
(二)苜蓿草地与家畜放牧 480
三、苜蓿与家畜臌胀病 483
(一)臌胀病的概念 483
(二)引起家畜臌胀病的原因 483
(三)防治臌胀病的方法 486
第二十六章 苜蓿与动物营养 488
(一)苜蓿的饲喂方法 488
(二)苜蓿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及其限制因素 489
(三)苜蓿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493
苜蓿科学名词检索 508
主要参考文献 511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新闻走向科学》吴勤如著 1992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科学令人如此开怀 电磁的魔力》纸上魔方 2017
- 《环境科学专业化学类实验教程》王刚编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