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  以《庄子》为中心  上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  以《庄子》为中心  上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 以《庄子》为中心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池田知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534831683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 以《庄子》为中心 上》目录

第一章 最初的道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刘安 1

第一节 包含许多矛盾的《史记·老子列传》 2

一、《史记·老子列传》的出现 2

二、《老子列传》中的重要问题 4

第二节 西汉初期被营造出的老子形象 9

一、老子是何人的不确定性 9

二、老子形象的展开与“道家”的形成 11

第三节 看作为老子的祖述者的庄子 12

一、《史记·庄子列传》 12

二、《庄子列传》的“寓言”性 13

三、“寓言”与史实之间 16

第四节 关于庄子的真实与虚构 19

一、《庄子》中的庄子故事 19

二、寻求庄子的真实 20

第五节 作为庄子前辈的惠子 23

第六节 济济而众的道家思想家们 26

一、《汉书·艺文志》中的“道家”书 26

二、济济而众的道家思想家们 27

第二章 道家诸文本的编纂——《庄子》、《老子》、《淮南子》 35

第一节 《庄子》的十余万言本 36

一、战国末期对庄子的言及 36

二、西汉初期的《庄子》之书 38

第二节 《庄子》五十二篇本、二十七篇本、三十三篇本 40

一、《庄子》五十二篇本——刘向、刘歆的图书整理 40

二、《庄子》二十七篇本与三十三篇本——晋代的文本编纂 41

第三节 《庄子》内篇、外篇、杂篇 44

一、刘向开始的内篇、外篇、杂篇的分类 44

二、韩愈、苏轼开始的对杂篇的疑问 47

三、三种文本之间诸篇的移动 49

第四节 战国末期编纂的《老子》 52

一、《荀子》、《吕氏春秋》中出现的《老子》 53

二、《韩非子》中出现的《老子》 58

三、《庄子》中出现的《老子》 60

第五节 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出土 63

一、马王堆《老子》的甲本和乙本 63

二、从《老子》甲本到乙本的发展 64

三、马王堆甲本、乙本以后的《老子》 67

第六节 郭店楚简《老子》的新登场 68

一、郭店楚简甲本、乙本、丙本——最古老的《老子》 69

二、郭店《老子》在战国末期成书 72

第七节 武帝时期初年《淮南子》的编纂 74

一、《淮南子》编纂的目的和构成 74

二、《淮南子》中对《老子》、《庄子》的引用 76

第三章 经由从“黄老”到“老庄”走向“道家” 95

第一节 始于战国末期的“黄老” 96

一、“黄老”思想的系谱 96

二、从狭义的“黄老”到广义的“黄老” 100

第二节 “黄帝”与“老子”的结合 100

一、道家性的黄帝形象的存在 100

二、《吕氏春秋》中出现的黄帝 103

三、从道家性的老子到“黄老”性的老子 105

第三节 淮南国的“老庄” 107

一、始于淮南国的“老庄”概念 107

二、《淮南子》的“老庄”与《史记》的“老庄申韩” 110

第四节 批判“黄帝”的“道家” 111

一、对“黄帝”的怀疑和批判 112

二、“黄帝”批判始于司马迁 113

第五节 始于司马谈的“道家” 114

一、在司马谈那里“道家”概念的出现 114

二、“道家”概念的由来与作用 115

第四章 道家的先驱者们 125

第一节 道家的诞生及其背景 126

一、道家的诞生 126

二、道家诞生的社会基础 126

第二节 作为学派的道家 129

一、道家思想的承担者们 129

二、从被异化者的社会基础到主体性论的产生 130

三、道家学派本质的确立 132

第三节 道家的先驱者们 135

一、重视生命、身体的思想 136

二、追求主体性的思想 139

三、试图摆脱已往价值观的思想 146

四、探求新知的思想 151

第五章 “万物齐同”的哲学 165

第一节 人的被异化的各种形象 165

一、“地籁”、“人籁”、“天籁” 165

二、人身体的真实形态 168

第二节 对感情判断、价值判断、事实判断的否定与排除 171

一、对感情判断的否定与排除 173

二、对价值判断的否定与排除 175

三、对事实判断的否定与排除及“万物齐同” 176

第三节 古代希腊哲学的“万物为一” 179

第四节 对存在判断的否定与排除 182

一、对存在判断的否定与排除 182

二、绝对的“无”的确立 183

第五节 对“万物齐同”哲学的批判 187

一、另一种“万物齐同” 187

二、荀子学派对“万物齐同”的批判及其影响 188

第六章 “道”的形而上学 207

第一节 两个世界的理论——“道”和“万物” 207

一、二世界论的登场 209

二、二世界论的领域和目的 211

第二节 “物物者非物”的命题 212

一、“物物者非物”的形而上学意义 213

二、“物物者非物”的新意义 217

第三节 《易传》的道器论 221

一、《荀子》中的《易》 221

二、孔子和《易》 229

三、《易》的儒教化和经典化 239

四、马王堆帛书《易传》的道器论 241

第四节 《老子》的道器论 244

一、《老子》道器论的发现 244

二、《老子》道器论的影响 246

第七章 “物化”、转生、轮回的思想 262

第一节 古代希腊哲学中的转生、轮回 262

第二节 “物化”与梦的体验 266

一、《庄子》、《淮南子》中的“物化” 266

二、作为转生的“物化” 268

三、“梦”的记述的作用 271

第三节 “物化”、转生与“阴阳”二气 272

一、“物化”、转生的诸相 272

二、作为“物化”、转生之根据的“气” 275

第四节 对“物化”、转生、轮回思想的误解 277

一、对王维诗中的“物化”、转生的误解 277

二、对王维诗之误解的由来 280

第五节 轮回及其快乐 282

一、从“物化”、转生到轮回 282

二、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一瞥 283

三、作为“物化”、转生之一“环”的轮回 285

四、出现于贾谊《鵩鸟赋》与马王堆《五行》中的“物化” 287

五、印度的转生、轮回与中国的转生、轮回的不同 288

第六节 转生、轮回的“万物”与终极的、根源性的实在的“道” 290

一、使“万物”转生、轮回的“道” 290

二、主宰者“道”本身具有的“天乐” 292

第八章 “万物一体”的思想 317

第一节 “万物齐同”与“万物一体” 318

一、《庄子》中“万物齐同”哲学的展开 319

二、《老子》中“万物齐同”哲学的残留 321

第二节 基于“气”理论的“万物一体”思想 323

第三节 “天地”中“万物一体”的思想 326

第四节 否认价值优劣的“万物一体”思想 330

一、价值意义水平的“万物齐同” 331

二、价值意义水平的“万物一体” 332

第五节 宇宙生成论——另一个“道”与“万物” 335

一、圣人们的“万物一体” 335

二、来自宇宙生成论的形而上学的分歧与形成 336

三、真正的宇宙生成论的出现——《老子》 338

四、道家宇宙生成论的特征 341

第九章 天人关系论——站在“天”的立场和对“仁孝”的否定 364

第一节 从殷周到战国道家的“天”的思想史 365

一、从殷代的“上帝”到周代的“天命” 365

二、从先秦儒家开始的“天”的规律化 367

三、从墨家开始的巫术、宗教的复权 374

四、道家的“天人”分离论的出现 376

第二节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377

一、在道家方面的“天”和“人”的基本意思 377

二、对“天”和“人”的评价的历史变迁 380

三、“天人”关系的复杂化 382

第三节 对“仁孝”的否定 385

一、“万物齐同”哲学中的“天”和“人” 385

二、“物化”、转生、轮回思想中的“天”和“人” 386

三、“性”说中的“天”和“人” 391

第四节 “仁孝”的复权 394

第十章 “养生”说和“游”的思想 422

第一节 “养生”和“养性” 424

一、身体的“养生”、“养性” 426

二、《老子》的“养生” 428

三、对人为之“养生”的否定 429

第二节 “不失性命之情”的理想 432

一、所谓“性命之情” 432

二、道家导入“养生”说的理由 434

第三节 从身体与精神的二元论到“气”的一元论 438

一、“形”、“心”二元论与“养生”说 438

二、“气”的一元论和“养生”、“养心” 440

第四节 飞翔于世界之上的“游” 443

一、“游”与“养生”之间 444

二、人世间的“游” 446

三、《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章”的“游” 448

第十一章 三种类型的政治思想——拒绝政治、乌托邦、中央集权 477

第一节 从原理上拒绝政治 478

一、“万物齐同”哲学上的政治拒绝 478

二、站在“天”之立场上的政治拒绝 480

三、“游”之思想上的政治拒绝 482

第二节 道家的乌托邦思想与荀子学派所提倡的“礼” 484

一、道家乌托邦思想的发生和展开 484

二、乌托邦思想对荀子学派所提倡的“礼”的批判 486

三、乌托邦思想的主观主义和现实主义 489

第三节 “大同”的乌托邦思想与退步史观 494

一、道家乌托邦思想与儒家的“大同” 494

二、乌托邦思想与退步史观 495

第四节 黄老思想中所见的中央集权政治思想 499

一、道家中央集权思想的由来 499

二、新时代的中央集权思想 501

第五节 中央集权政治思想的代表 504

一、《老子》与黄老帛书中所见的中央集权思想 504

二、《管子·心术上》中所见的中央集权思想 507

第十二章 圣人的“无为”和万物的“自然” 52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的思想史的构想 528

一、“天人相关”和“自然”的对立 528

二、儒教的国教化和董仲舒学派的天人相关说 530

三、新的“自然”思想的登场 531

第二节 “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 532

第三节 “自然”一词的出现 536

一、“自然”出现的状况及性质 536

二、“自然”的古意 542

第四节 《老子》的“无为”和“自然” 547

一、《老子》中主体的“无为”和客体的“自然” 547

二、《老子》的本体论和政治思想的两面性 555

第五节 道家思想的危机和“道”的形而下化 561

一、道家的本体论和政治思想的危机 561

二、走向“道”的形而下化 565

第六节 “自然”思想史素描 575

一、王充的“自然”和郑玄的“忽然自生” 575

二、经过魏晋玄学的“自化自生”到宋学的“天理自然” 580

第十三章 对“无知”、“不言”的提倡和辩证法的逻辑 599

第一节 对“无知之知”的提倡 599

一、对“知”的否定、排除和“无知之知” 599

二、关于“万物”的“知”的复权 604

第二节 对“不言之言”的提倡 607

一、“无知”与“不言”的异同 607

二、伴随着“不言之教”的社会性 609

三、作为“无为而无不为”之一的“不言之言” 614

第三节 “知”、“言”的复权——“寓言”、“重言”、“卮言” 618

一、对“知”、“言”否定、排除的彻底及其破绽 618

二、对“寓言”、“重言”、“卮言”的提倡 620

第四节 辩证法的逻辑——由于否定的超出 624

一、“无知之知”、“不言之言”的辩证法逻辑 624

二、由否定性超出而来的“知”、“言”的发展 626

第十四章 对诸子百家的批判和对各种思想统一的构想 634

第一节 诸子百家的相互批判 635

一、儒家对诸子百家的批判 636

二、墨家对诸子百家的批判 640

三、法家对诸子百家的批判 641

第二节 道家对诸子百家的批判和自己批判 644

一、道家对诸子批判中保留的破邪论的要素 644

二、超越破邪论的可能性 646

第三节 道家对诸子百家的否定和肯定 648

一、对诸子百家批判的激化 648

二、对诸子百家的包容 654

第四节 出自道家的对各种思想统一的构想 657

一、在《吕氏春秋·不二》的场合 658

二、在《庄子·天下》的场合 660

三、在《淮南子·要略》的场合 663

四、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六家之要指”的场合 667

第五节 《汉书·艺文志》与对各种思想统一构想的终结 671

一、董仲舒对各种思想统一的构想 671

二、《汉书·艺文志》对各种思想统一的构想 676

第十五章 在日本的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 686

第一节 初读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的惟肖得岩 687

一、惟肖得岩和他以前的《庄子》读解 687

二、惟肖得岩以后的《庄子》读解 691

第二节 林罗山的朱子学与《三子鬳斋口义》 692

一、林罗山对《三子鬳斋口义》的重视 692

二、《三子鬳斋口义》受到重视的因由 695

第三节 林希逸其人物及思想 699

一、林希逸其人物与学问的系统 699

二、林希逸的三教一致论 702

三、林希逸那里的佛教 705

四、林希逸的道家思想与儒教的角色 709

五、林希逸的“心学”与林罗山 715

第四节 江户时代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的盛衰 719

一、江户初期《三子鬳斋口义》的盛行 719

二、荻生徂徕的登场与《三子鬳斋口义》的衰退 722

译后记 7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