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旨正源 还佛祖之本意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理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4464460
- 页数:213 页
读《佛旨正源》之感言 1
第一章 两种宗教的不同汉语和英语宗教一词的含义 3
通过考古发现的宗教现象的古老 4
原始人崇拜自然 5
原始祖先崇拜的产生 6
宗教体现人们对未知的追求 7
至今仍然需要对宗教准确定义 8
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宗教是道德 9
从教育角度考虑的定义 10
很多宗教都认为存在“神” 11
让自我得到提升的佛教 12
两种宗教的异同 13
包括这两种宗教内容的宗教定义 14
两种宗教都是因为神秘 15
第一种宗教由于科学的进步而变化 16
第二种宗教与科学并不冲突 17
将本不神秘的自诩为神秘就是邪教 18
我们有幸来到这个社会上就应该实现我们的精神完整 19
第二章 古印度雅利安教和土教的融合古老的印度河文明 23
到处征服的雅利安人 24
勇敢的雅利安人对印度河文明的征服 25
雅利安之前印度的土教 26
与印度土教完全不同的雅利安宗教 27
因陀罗是初期吠陀时代的主神 28
《梨俱吠陀》中另外的主神伐楼那 30
可爱的阎摩 31
雅利安同土著神的区别是拥有人格化的神 32
吠陀初期雅利安宗教与印度土教已经开始融合 33
印度土教的祭司——沙门 34
吠陀时代之后雅利安诸神的褪灭 35
土教之神湿婆的粉墨登场 36
值得一提的猴神与象神 37
其他几个重要之神的产生和变化 38
难以找回的雅利安真谛 40
第三章 雅利安的差别之说雅利安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种姓 43
世界中其他的差别思想 44
种姓的原因不是在职业和部族 45
我们到底能否感到人之间的差别? 47
如何找到眼睛看不见,手摸不到的境界 48
牛、猪、爬虫、蛀虫、狗、侠的不同境界标准的比喻 49
用境界标准对印度四大种姓进行类比 50
印度存在的所谓“贱民” 51
道德的四个时代 52
黄金时代变为黑铁时代的原因 53
不同境界带来的不同认知 54
境界上升难,下降容易的原因 55
境界提升之后带来的不同喜悦 56
任何人都能够通过努力提高境界 57
后世佛教的“如来藏” 58
雅利安境界之说的意义所在 59
第四章 解脱就是达到知“梵”的境界“梵”的字面的意思 63
当今社会理解的“梵” 64
难以了知的“梵” 65
解脱、成佛就是思想境界达到“梵” 66
解脱和自由的不同 67
解脱的基础是要知道有高境界的存在 68
通过三种“梵行”实现解脱 69
Atman的概念在古雅利安教中的重要 70
多个“我”的概念 71
什么是“梵我合一”? 72
“幻”的概念 73
“幻”有多层之幻 74
无明是以“幻”为“梵” 75
生命的意义是快乐吗? 76
无法用唯心或唯物来定义“梵” 77
人的两类知识 78
坚定的荆轲和苏格拉底 79
达到“梵”之后的力量 80
第五章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文化环境公元前6世纪时的印度 85
公元前10世纪婆罗门对沙门神秘的向往 86
公元前6世纪沙门的生活完全影响了婆罗门 87
沙门化的婆罗门无法传承雅利安教义 88
公元前6世纪时的印度雅利安教诸神已经面目全非 89
《奥义书》中已经有太多印度土教内容 90
著名的“六师外道” 91
外道之一:珊阇耶·毗罗脉子 92
外道之二: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93
外道之三:末伽梨·拘舍梨 94
外道之四:富兰那·迦叶 95
外道之五:婆浮陀·伽旃那 96
六师外道中最著名的尼乾陀·若提子 97
大雄的一生 98
耆那教的基本教义 99
耆那教的“涅槃” 100
“六师外道”的共同特征是无神论和反吠陀 101
在思想的混乱之中,佛祖来到了世间 102
第六章 释尊出家后对苦行和禅定的否定佛祖的诞生和后人对他的称呼 107
从考古上证明释尊确有其人 109
释尊是雅利安人,其依据为种姓 110
释尊29岁出家之前的岁月 111
“四门游观”的故事 112
当时风行一时的解脱手段:禅定和苦行 113
什么是禅和瑜伽 114
禅定的作用效果 115
释尊与两位禅定大师的共同修行 116
很早就存在的苦行 117
当时印度苦行的主要种类 118
吃苦是否有助于境界的提高? 119
释尊长达六年的苦行生活 120
释尊苦行的程度 121
经历过苦行的释尊对苦行的否定 122
否定禅定及苦行的意义 123
重新脱胎换骨的释尊 124
第七章 境界的提高——“业”的概念业力论被认为是最重要、最复杂的理论 129
“业”的概念 130
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业” 131
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通过教育和思考 132
“业”的重要体现在于“冥思” 133
精神行为离不开问题的提出 134
禅定和苦行不是“业”而是行为的原因 135
单纯的念经不是“业” 136
善业和恶业之分 137
捐款是否善业 138
杀生是否恶业? 139
错误地认为“业”是物质的观点 140
再谈“业力”的概念 141
“业力”产生人行为思考的本能 142
“业力”意味着命运 143
种族的“共业” 144
种族的“共业”会带来种族的命运 144
最难理解的是“业力”的转移 146
第八章 境界的遗传——轮回和地狱印度各宗教的两大基本原理 149
业报轮回思想基础来源于古雅利安 150
轮回的一般定义 151
当今人们所谈的六道轮回 152
六道中的地狱 153
朴素的轮回 154
人们对精神传递过程的误解 155
认为灵魂独立存在说法的形成 156
认为灵魂独立存在的所谓证据 157
古老的大麻之神 158
之后禁止杀生的逻辑 159
公元前六世纪印度社会的业力轮回观 160
释尊对耆那教轮回观的否定 161
代表原始佛教轮回观的涅槃寂静 162
当今认为轮回存在的所谓证据 163
这些轮回的证据能成立吗? 164
对轮回的答案 165
第九章 释尊的开悟——最后的思辩美丽的尼连河畔 169
五比丘对释尊的误解 170
来到菩提树下面的释尊 171
众说纷纭的佛陀成道内容 172
渐悟和顿悟之争 173
解脱是平日渐悟基础上突然的顿悟 174
凭什么感知到自我境界的更高 175
七年之魔是谁? 176
七年之魔的败阵 178
后人对成道之夜的妄断 179
佛祖开悟并非是类似电击的结果 179
释尊觉悟的四谛之说 180
再谈四谛中的“苦” 181
有关释尊觉悟的“缘起”之说 182
正确理解“缘起” 183
不仅四谛、不仅缘起,而是遍知一切的释尊 184
如何验证自己的正确 186
高境界者的本能 187
第十章 佛祖的布道初转法轮的鹿野苑 191
对五比丘的三转法轮 192
初转法轮成功的意义 193
对释尊的首次说法内容的猜测 194
舍利佛和目健涟的重要加入 195
理解“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 196
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成功传教 198
惟一可与释尊并坐的摩诃迦叶 198
缘起不够,需要讲“空” 199
“空”一定是大家容易接受的教义 200
空和性空 201
四大皆空 202
色即是空 203
诸法无我并非是“法为空” 204
诸法无我是“法缘于空” 205
诸行无常 206
三法印都是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207
重要的十二因缘 208
十二因缘中重要的“生” 209
十二因缘就是人的生命的简单过程 210
无比明确的释尊的教义 211
后记 再看短暂人生 212
-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 第1卷》(美)大卫·哈维著;刘英译 2014
- 《教育漫话》(英)洛克著;郎悦洁编译 2014
- 《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金文伟,曾红,温莉编著 2012
- 《人间游戏 人际关系心理学》(美)ERICBERNE著;刘玎译 2014
- 《中华元素丛书 中国歇后语精华》王倚天,张京华编 2013
- 《记名札萨克的家国》于苏军,奇景阳著 2013
- 《高效晶硅太阳电池技术 设计、制造、测试、发电》段光复著 2014
- 《朱子经典诠释思想研究》尉利工著 2013
- 《论语本解 修订版》孙钦善著 2013
- 《伟大的篡权 美国19、20世纪之交关于司法审查的讨论》(美)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A.Beard),(美)爱德华·考文(EdwardS.Corwin),(美)路易斯·布丁(LouisB.Boudin)著 2014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