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和谐与发展
和谐与发展

和谐与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书行,张仲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78003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编辑动员了昆明理工大学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历时近一年完成。本书共分九章,始终贯穿着和谐与发展这条红线,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的阐述了和谐与发展主题。
《和谐与发展》目录
标签:主编 发展

导言 1

第一章 和谐与发展思想的历史考察 15

一 和谐与发展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精华 16

(一)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 16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 18

二 和谐与发展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源远流长 21

(一)西方哲学史上的和谐思想 21

(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思想 22

(三)西方现代社会学中的和谐思想 24

三 马克思主义和谐与发展理论 25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和谐理论 25

(二)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7

四 和谐与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33

(一)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 33

(二)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创新 39

第二章 和谐与发展是人类实践的新课题 44

一 人类追求和谐与发展的历史足迹 45

(一)重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 46

(二)重视法制建设以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47

(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9

(四)在建设和谐世界中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52

二 人类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 56

(一)侵略战争和社会动乱影响人类的和谐与发展 56

(二)影响当今人类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65

三 人类和谐发展依赖于以和谐思维构建和谐社会 76

(一)和谐思维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76

(二)和谐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钥匙 80

(三)用和谐思维方式处理社会矛盾 89

第三章 和谐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价值共识 97

一 和谐与发展理念为中国社会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 98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来源 99

(二)和谐与发展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110

二 和谐与发展理念影响着人类对社会发展价值的追求 113

(一)和谐与发展是思想界长期关注的问题 114

(二)和谐与发展价值观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117

三 和谐与发展理念的根本意义 120

(一)和谐与发展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122

(二)和谐与发展理念推动理论发展和国家进步 127

(三)和谐与发展理念推动国家的进步 131

(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确立和谐与发展的价值观念 133

第四章 社会和谐与发展理论的实质与要求 136

一 社会和谐与发展理论及其本质特征 137

(一)社会和谐与发展是对立统一、辨证发展的过程 137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片面性、狭隘性、冲突性 139

(三)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实质 145

(四)和谐与发展的几大关系与人的全面发展 148

二 社会和谐与发展理论的实践影响与现实价值 164

(一)发展是人类社会解决冲突达到和谐的必由之路 165

(二)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与条件 166

(三)实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69

(四)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选择 171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 175

(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75

(二)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是辩证的统一 178

(三)社会主义和谐是在立足现实,解决矛盾中实现的 180

第五章 贯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一条红线 184

一 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85

(一)资本主义是导致各种不和谐因素的制度根源 187

(二)实现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192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95

(四)和谐与发展的社会模式 197

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01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

(二)追求社会和谐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本质一致 204

(三)实现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实践中的具体展开与体现 210

三 社会主义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由之路 214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215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和提升 219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是有可能实现和谐与发展的社会 224

一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 225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认识 226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特殊性的认识 227

(三)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属性认识的深化 229

二 从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31

(一)实现和谐社会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 23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平是相对公平 234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236

三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构建和谐社会 23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3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40

(三)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 24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47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248

(一)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 248

(二)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250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民主法治为手段 252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254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 254

(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56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257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 259

(一)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260

(二)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61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践行诚信友爱的和谐关系 262

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264

(一)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 264

(二)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 267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268

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270

(一)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70

(二)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272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维护安定有序的局面 274

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75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275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277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78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领导 281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281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面临的长期任务 282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89

(三)党的领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292

二 党在新时期的两大课题: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 296

(一)和谐与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96

(二)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 298

(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构建和谐社会 301

三 坚持党的领导,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303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 303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坚持以人为本 309

(三)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312

第九章 尊重不同文明 共建和谐世界 324

一 理性反思:中西方和谐理论同中存异 324

(一)以人为本是中国和谐思想的精髓 325

(二)和谐与发展是西方文明传承的核心 329

(三)中西方和谐社会理论同中存异 334

二 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因素分析 336

(一)社会制度是社会和谐的决定性因素 336

(二)剥削制度下的社会和谐不能普遍实现 338

(三)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340

三 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343

(一)和谐世界理念是国内和谐社会思想的的延伸 343

(二)构建和谐世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347

(三)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349

参考文献 352

后记 3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