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刑事诉讼法学  第三次修订
刑事诉讼法学  第三次修订

刑事诉讼法学 第三次修订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长永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0869303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检察出版社成人教育系列法学修订版教材之一,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
《刑事诉讼法学 第三次修订》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刑事诉讼 1

一、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1

二、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2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4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4

二、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6

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9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 13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13

二、学习和研究刑事诉讼法的方法 15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7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刑事诉讼法 17

一、奴隶制社会的刑事诉讼法 17

二、封建制社会的刑事诉讼法 18

第二节 近代社会的刑事诉讼法 19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法 19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法 21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刑事诉讼法 2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刑事诉讼法 2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诉讼法 25

第三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范畴 29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目的 29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和内容 29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目的 31

第二节 刑事诉讼构造 31

一、刑事诉讼构造的含义和形成受制因素 31

二、刑事诉讼构造的类型 32

三、我国当代刑事诉讼构造 34

第三节 刑事诉讼阶段 34

一、刑事诉讼阶段的含义和构建 34

二、我国刑事诉讼阶段 35

第四节 刑事诉讼职能 35

一、控诉职能 36

二、辩护职能 36

三、审判职能 37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38

第一节 专门机关 38

一、公安机关 38

二、人民检察院 39

三、人民法院 41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43

一、当事人 43

二、其他诉讼参与人 46

第五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50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50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50

二、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51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51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 51

二、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52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53

四、依靠群众 55

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56

六、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57

七、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59

八、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60

九、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61

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62

十一、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 64

十二、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 65

第六章 管辖 67

第一节 管辖概述 67

一、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67

二、确定管辖的原则 68

第二节 立案管辖 68

一、立案管辖的概念和依据 68

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立案管辖权 69

第三节 审判管辖 72

一、审判管辖的概念和种类 72

二、级别管辖 72

三、地区管辖 75

四、专门管辖 77

第七章 回避 79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理由和适用对象 79

一、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79

二、回避的理由 79

三、回避的对象 81

第二节 回避的程序 82

一、回避的方式 82

二、回避的决定与复议 83

第八章 辩护与代理 86

第一节 辩护制度概述 86

一、辩护制度的概念 86

二、实行辩护制度的意义 86

第二节 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87

一、辩护人的概念和范围 87

二、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和职责 90

三、辩护的种类和方式 91

四、辩护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和意义 94

五、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95

六、侦查阶段律师的介入 99

第三节 代理 101

一、代理的概念和意义 101

二、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和种类 102

三、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和诉讼地位 103

四、诉讼代理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 104

第九章 刑事诉讼证据 106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据概述 106

一、证据和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特征 106

二、证明力和证据能力 108

三、证据的意义 109

第二节 法定的证据种类 111

一、物证、书证 111

二、证人证言 114

三、被害人陈述 117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118

五、鉴定结论 122

六、勘验、检查笔录 124

七、视听资料 126

第三节 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127

一、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127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128

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30

四、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132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明 133

一、证明对象 134

二、证明责任 135

三、证明标准 138

第十章 强制措施 140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 140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140

二、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与联系 141

三、适用强制措施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142

第二节 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143

一、拘传 143

二、取保候审 144

三、监视居住 149

第三节 拘留 150

一、拘留的概念和适用对象 150

二、拘留的程序 151

三、刑事拘留与其他拘留的区别 152

四、公民扭送 153

第四节 逮捕 154

一、逮捕的概念和权限 154

二、逮捕的实质要件 154

三、逮捕的程序 156

第五节 强制措施的变更和撤销 158

第十一章 附带民事诉讼 161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161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性质 161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要件 162

三、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意义 163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164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164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165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166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166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167

第十二章 期间、送达 171

第一节 期间 171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171

二、法定期间 172

三、期间的计算和恢复 176

第二节 送达 178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178

二、送达的程序 179

第十三章 立案 180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 180

一、立案的概念 180

二、立案的意义 180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181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181

二、立案的条件 183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185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185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187

三、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188

四、立案监督 190

第十四章 侦查 191

第一节 侦查概述 191

一、侦查的概念 191

二、侦查的任务和意义 192

三、侦查的原则 194

第二节 侦查行为 195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196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 199

三、勘验、检查 200

四、搜查 203

五、扣押物证、书证 205

六、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207

七、鉴定 208

八、辨认 210

九、通缉 211

第三节 侦查终结 212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条件 212

二、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 213

三、侦查羁押期限 214

第四节 补充侦查与侦查监督 215

一、补充侦查 215

二、侦查监督 217

第十五章 提起公诉 219

第一节 刑事起诉概述 219

一、刑事起诉的概念和法律效果 219

二、刑事起诉的原则 219

三、我国刑事起诉制度的基本特点 221

第二节 审查起诉 223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和作用 223

二、审查起诉的内容 224

三、审查起诉的程序 227

四、审查起诉的期限 231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的处理 231

一、提起公诉 231

二、不起诉 235

第十六章 审判概述 242

第一节 审判的概念和意义 242

一、审判的概念和特征 242

二、审判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243

第二节 审判的原则和制度 244

一、审判公开原则 245

二、直接、言词原则 247

三、辩论原则 248

四、集中审理原则 249

五、陪审制和参审制 250

六、两审终审制 252

第三节 审判组织 253

一、审判组织的概念及法定组织形式 253

二、审判委员会 255

第十七章 第一审程序 257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57

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任务 257

二、第一审程序的意义 258

第二节 对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 259

一、庭前审查的概念和意义 259

二、庭前审查的内容及处理 259

第三节 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261

一、人民法院的庭前准备 261

二、人民检察院的庭前准备 262

三、辩护人的庭前准备 264

第四节 法庭审判 265

一、法庭审判的概念 265

二、法庭审判阶段 266

第五节 延期审理和中止审理 272

一、延期审理 272

二、中止审理 273

三、中止审理和延期审理的区别 273

第六节 简易程序 274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74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75

三、简易程序的特点 276

四、简易程序的变更 277

第七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78

一、自诉案件的审查与受理 278

二、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特点 279

第八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281

一、判决与判决书 281

二、裁定 282

三、决定 283

第十八章 第二审程序 285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作用 285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285

二、第二审程序的作用 286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87

一、上诉、抗诉的概念和主体 287

二、上诉、抗诉的期限与程序 289

三、上诉、抗诉的理由 291

第三节 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292

一、全面审查原则 292

二、审理方式 293

三、第二审裁判 296

四、上诉不加刑原则 298

五、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程序 300

第四节 对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 301

一、扣押、冻结财物的概念和对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 301

二、违法处理扣押、冻结财物的责任 302

第十九章 死刑复核程序 303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03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303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任务和意义 304

第二节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05

一、死刑的核准权的变迁 305

二、报请复核的程序和要求 309

三、复核的程序和结果 311

第三节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13

一、死缓案件的核准权及报请复核的程序和要求 313

二、复核的程序和结果 313

第二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 315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15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315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317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318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318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322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323

第三节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326

一、重新审判的程序和结果 326

二、重新审判的期限 328

第二十一章 执行程序 329

第一节 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329

一、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329

二、生效裁判的范围和特点 330

三、执行的意义 331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 332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332

二、其他判决的执行 335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和新罪、漏罪的追诉 340

一、死缓执行的变更 340

二、监外执行 342

三、减刑和假释 343

四、对新罪和漏罪的追诉 347

五、对错判的反映和申诉的处理 348

第四节 执行监督 348

一、执行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348

二、执行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349

第二十二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353

第一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和法律依据 353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及涉外刑事案件的范围 353

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依据 353

第二节 涉外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354

一、国家主权原则 354

二、国际条约优先原则 355

三、诉讼权利同等原则 356

四、适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 356

五、由中国律师参加诉讼原则 357

第三节 涉外刑事诉讼的程序 358

一、管辖 358

二、强制措施 359

三、诉讼文书的送达 362

第四节 刑事司法协助 362

一、刑事司法协助概述 362

二、刑事司法协助的程序 364

第二十三章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 368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概述 368

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的概念 368

二、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司法保护 368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原则 369

一、公、检、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遵守的方针——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369

二、公、检、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遵守的原则 370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 372

一、立案程序 372

二、侦查程序 373

三、起诉程序 373

四、审判程序 374

五、执行程序 376

第二十四章 刑事诉讼的国际准则 378

第一节 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产生、发展和效力 378

一、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概念、产生和发展 378

二、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效力 379

第二节 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主要内容 380

一、权利平等 380

二、司法救济 381

三、生命权的程序保障 382

四、禁止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 382

五、人身自由和安全的程序保障 383

六、对所有被剥夺自由的人的人道待遇和人格权的尊重 384

七、司法独立和公正、公开审判的权利 384

八、无罪推定 385

九、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385

十、不被强迫自证其罪 386

十一、复审权 387

十二、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障 387

十三、刑事赔偿 387

十四、一事不再理 388

第三节 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在中国的适用 388

一、中国政府对待国际准则的态度 388

二、国际准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 389

后记 39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