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大庆油气勘探50年  下
大庆油气勘探50年  下

大庆油气勘探50年 下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大庆油气勘探50年》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2173883
  • 页数:9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为纪念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而编撰完成的,是对大庆油田发现及其发现以后50周年勘探经验的系统总结,再现了大庆油田蕴涵于半个世纪的勘探思想、勘探理论、勘探技术和勘探管理的精髓。本书主题鲜明,突出大庆特色、反映时代内涵,再现鲜明独特的勘探历程;内容详实,全而不泛、可追溯性强,浓缩了50年大庆勘探经验之精华;效果至上,把握节奏、注重质量,能够启迪未来勘探工作的深入展开,是大庆勘探人为油田发现5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
《大庆油气勘探50年 下》目录

第一篇 发现并探明大庆长垣 完成盆地普查(1955—1964年) 3

第一章 松辽盆地勘探前对盆地含油前景的评论 3

第一节 外国学者的评论和预测 3

第二节 中国学者的评论和预测 3

第三节 中国政府对松辽石油勘探的态度 4

第二章 大庆油田的发现 5

第一节 地质部对松辽盆地的概查和普查 5

第二节 石油部勘探战略东移,加快了松辽盆地勘探步伐 8

第三节 松基三井钻探发现大庆油田 9

第三章 大庆长垣的探明 12

第一节 葡萄花油田重点解剖和大庆长垣甩开钻探 12

第二节 中央批准大庆会战 13

第三节 萨66井喷油和挥师北上 15

第四节 首次计算出喇萨杏油田石油储量 16

第五节 陆续探明大庆长垣各油田 17

第四章 初步完成松辽盆地普查勘探 20

第一节 两次地震会战基本查清盆地构造 20

第二节 五次勘探战役发现13个含油地区,并指出十大有利勘探地区 24

第三节 初步总结出松辽盆地含油气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陆相生油理论 29

第四节 创新了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勘探方法 31

第五章 勘探队伍和机构 34

第一节 地质部参加松辽勘探的队伍和机构 34

第二节 石油部参加松辽勘探的队伍和机构 35

第六章 勘探技术和装备 39

第一节 物探技术和装备 39

第二节 探井钻井、录井技术和装备 39

第三节 测井技术和装备 41

第四节 射孔、试油技术和装备 41

第五节 科研实验技术和装备 42

第二篇 在高速建设油田中坚持勘探(1965—1972年) 47

第一章 大庆长垣两侧为主的构造勘探 47

第一节 大庆长垣西侧鼻状构造带勘探,发现杏西、高西油田 47

第二节 解剖龙虎泡和升平油田 51

第三节 泰康地区勘探,发现新店、敖古拉油田 53

第四节 小庙子、大安北构造的勘探 55

第五节 压裂技术的应用确定了朝阳沟阶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工业价值 57

第六节 深层勘探,松基六井首次揭示深部地层 59

第七节 开展辽河盆地勘探,开辟新油区 62

第二章 勘探队伍和技术 64

第一节 物探队伍和技术 64

第二节 钻探队伍和技术 64

第三节 分析化验设备和技术 66

第三篇 重建勘探队伍 开展二次勘探(1973—1983年) 69

第一章 模范屯、宋芳屯油田的发现带来勘探思路的重大变化 69

第一节 解剖深层古隆起,发现模范屯、宋芳屯油田 69

第二节 三肇凹陷整体解剖,发现岩性油藏 70

第二章 其他各区继续进行构造勘探 75

第一节 朝阳沟油田成为大庆长垣外围第一个亿吨级油田 75

第二节 泰康地区进行敖古拉、新店油田详探并发现白音诺勒等油气田 77

第三节 齐家—古龙地区探明龙虎泡、高西油田,并发现龙南等油田 80

第四节 开展滨北地区第二轮勘探 82

第五节 深层继续开展普查,首次在肇深1井发现工业气流 83

第三章 外围盆地调查 86

第一节 海拉尔盆地 86

第二节 三江盆地 88

第三节 依兰—舒兰地堑 89

第四节 二连盆地 89

第四章 勘探队伍和机构的发展 91

第一节 勘探机构 91

第二节 物探队伍和技术 92

第三节 钻探队伍和技术 93

第四节 科研队伍和技术 95

第四篇 实施科学勘探 岩性油藏勘探初见成效(1984—1990年) 101

第一章 解放思想 加强勘探 为石油工业再做新贡献 101

第一节 “再找一个大庆油田”的新目标 101

第二节 “加强勘探”的新思路 101

第三节 突出勘探战略和区域展开 113

第四节 区域展开有了新进展 124

第五节 三年勘探规划的实施与启发 130

第二章 实施科学勘探实现良性循环 134

第一节 “科学勘探”的提出 134

第二节 加强勘探规划研究,提高勘探规划研究水平 147

第三节 大打勘探进攻仗的工作安排 152

第四节 在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深层和海拉尔盆地取得6项勘探成果 154

第五节 完善勘探项目管理促进勘探发展 160

第三章 解放思想发展技术落实科学勘探 161

第一节 加强勘探管理,推进科学勘探 161

第二节 制定新的勘探方针,取得七项勘探成果 175

第三节 勘探基础工作有所加强 186

第四节 对勘探技术现状的基本评价 187

第四章 再接再厉 夺取科学勘探的更大胜利 197

第一节 全面落实“科学勘探”,油气储量同步增长 197

第二节 加强勘探基础工作并组建了新的勘探队伍 201

第五章 岩性油藏勘探初见成效 203

第一节 突出“三个接替”,油气勘探出现好形势 203

第二节 勘探技术有进步 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210

第六章 “七五”勘探工作总结 212

第一节 几年来的工作及勘探成果 212

第二节 “三个评价”勘探技术的成熟 218

第三节 低渗透薄互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系列初步形成 220

第四节 四大勘探领域的发展思路 231

第五篇 加快推进勘探工作现代化 夺取高效益勘探的胜利(1991—1995年) 251

第一章 以发展勘探技术和提高效益为中心 搞好“八五”规划 251

第二章 加快技术进步 油气勘探有了较快的进展 254

第一节 执行“七五”勘探方针,有五项勘探成果 254

第二节 科研认识的六个提高与技术的七项进步 259

第三节 勘探基础工作有新发展 261

第四节 依靠科技进步,踏上良性循环的步子 262

第三章 精心组织 科学运筹 全面完成了各项勘探任务 266

第一节 确保勘探稳定发展,取得八项勘探成果 266

第二节 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勘探技术的进步 274

第三节 勘探基础工作的进展 278

第四节 为实现东部硬稳定,加快发展勘探技术 278

第四章 东部大连片 西部大发展 勘探出现好形势 281

第一节 迎接挑战,实现勘探新突破 281

第二节 制定“八五”新“勘探方针”并取得六项勘探成果 282

第三节 针对低渗透薄互层储层的勘探科研与技术发展较快 287

第四节 勘探科学管理水平在提高 289

第五节 对勘探形势的分析 294

第六节 勘探形势有了改观,要加快勘探新领域 296

第五章 提前一年完成“八五”勘探规划 299

第一节 优选评价目标,取得十项勘探成果 299

第二节 勘探综合研究与技术系列有了发展 304

第三节 勘探综合管理有了新进展 308

第四节 勘探在发展,思路要开阔 310

第六章 坚持以效益为中心 提高勘探效率与效益 314

第一节 开阔新思路,夺取高效益勘探的胜利 314

第二节 贯彻总公司“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的要求,取得九项勘探成果 317

第三节 勘探配套技术明显进步 323

第四节 抓以“勘探项目为中心”的管理 促进勘探发展 325

第七章 “八五”勘探工作总结 333

第一节 岩性油藏勘探取得初步成果 333

第二节 为“九五”勘探目标优选奠定了基础 341

第三节 岩性油藏勘探配套技术基本形成 359

第四节 几年来的勘探工作和“九五”设想 369

第六篇 坚持效益勘探 大庆勘探又结硕果(1996—2000年) 379

第一章 搞好“以效益为中心”的“九五”勘探规划 379

第一节 指导思想 379

第二节 地质论证 379

第三节 勘探工程量与投资预算 382

第四节 勘探项目设置 382

第五节 问题与对策 383

第二章 发扬大庆精神 搞好二次创业 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勘探发展 384

第一节 发展技术,加强管理,争取最佳效果 384

第二节 深化中浅层,强化深层,加快外围,获得六项勘探成果 386

第三节 加强勘探项目管理,努力实现勘探目标 400

第三章 突出多学科项目研究和多专业协同管理 大打勘探进攻仗 406

第一节 “大打勘探进攻仗”,获得七项勘探成果 406

第二节 凹陷找油与深层天然气、外围盆地勘探研究的发展 412

第三节 勘探装备与技术的八项新发展 427

第四章 不断推进勘探技术进步 大灾之年获得好成果 435

第一节 1998年取得七项勘探成果 435

第二节 勘探科研也有新认识 444

第三节 勘探技术的新进展 460

第五章 开展勘探创新体系建设 努力提高勘探效益 476

第一节 1999年取得五项勘探成果 476

第二节 勘探科研在松辽盆地中浅层、深层与外围盆地有新认识 483

第三节 系统发展勘探技术 500

第四节 全面加强了勘探管理 508

第六章 面向新世纪 迎接新挑战 努力实现勘探新突破 513

第一节 努力实现“以油气为主体的多种资源综合勘探新突破”,取得六项勘探成果 513

第二节 科技攻关进一步完善配套 523

第三节 勘探的科学管理有发展 526

第七章 “九五”期间勘探工作总结 528

第一节 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 528

第二节 三大领域勘探地质理论基本成熟 543

第三节 勘探技术系列得到完善 568

第四节 突出了勘探科学管理 576

第五节 企业重组与勘探体制的改革 581

第七篇 科技创新 迎来勘探大发展(2001—2004年) 591

第一章 适应形势 创新观念 搞好“十五”勘探规划 591

第一节 指导思想 591

第二节 基础论证 591

第三节 勘探工程量与投资预算 592

第四节 勘探项目 592

第五节 问题与对策 592

第二章 迎接挑战 突破“瓶颈” 促进勘探持续发展 594

第一节 追求一个目标,加强三个勘探,做好七项工作 594

第二节 面向新世纪 夺取效益勘探的更大进步 597

第三节 实施“三个勘探”,取得五项勘探成果 599

第四节 加快勘探科研与技术创新 607

第五节 勘探管理有了创新 632

第三章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全面开创勘探工作新局面 638

第一节 加快推进“三个勘探”有新突破 638

第二节 通过对下步勘探领域的评价看到了新的勘探潜力 648

第三节 勘探技术加快创新 660

第四节 勘探项目管理的持续改革 671

第五节 为全面开创勘探工作新局面而奋斗 678

第四章 把发展勘探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682

第一节 勘探要发展 必须坚持“四有” 683

第二节 实施“5671”工程开局之年,新增油气储量创5年来新高 686

第三节 三个领域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攻关取得创新认识 700

第四节 四项主导勘探技术攻关和应用取得好效益 705

第五章 加快勘探步伐 为“百年油田”战略目标增加后备资源 711

第一节 勘探工作要做到“五个再”、“五个推进”和“四个加强” 711

第二节 发展三大领域,突破五个新区,寻找效益储量 713

第三节 加快深层天然气勘探,徐中构造带展现出千亿立方米的勘探潜力 718

第四节 当年控制并探明呼伦贝尔油田苏德尔特区块 723

第五节 探明和发现敖南、太东两个5000万吨级油田 726

第六节 紧密围绕勘探生产,攻克三项火山岩勘探瓶颈技术 728

第八篇 立足松辽 突破新区 开拓海外 努力缓解后备储量不足的矛盾(2005—2008年) 733

第一章 加快实现“5671”勘探目标为“创建百年油田”提供资源保障 733

第一节 三级石油地质储量均超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 735

第二节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三角洲前缘相带精细勘探成果不断扩大 739

第三节 实现海拉尔盆地“探明1亿吨”目标 742

第四节 中国陆上东部第一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诞生 748

第五节 完成了新一轮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757

第六节 “十五”时期油气勘探工作的回顾 759

第七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科学勘探 776

第二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油气并举快发展 780

第一节 “十一五”油气勘探规划的“两个目标”及2006年勘探任务 781

第二节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实现三级储量均超亿吨 791

第三节 深化认识,拓展领域,提交深层天然气控制、预测两级储量超千亿立方米 799

第四节 成功收购蒙古国塔木察格区块,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成为增加储量的现实战场 802

第五节 羌塘盆地海相碳酸岩储层见到好苗头 810

第三章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812

第一节 “1537”百年油田勘探工作思路 813

第二节 石油三级地质储量超5亿吨,实现大庆油田发现后的再次飞跃 819

第三节 分层次探索新领域,探明徐深气田“第二个一千亿” 822

第四节 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新增两个亿吨级储量区 829

第五节 依兰—舒兰地堑方4井获高产工业油流,外围盆地勘探获新突破 831

第六节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五年勘探开发会战首战告捷,取得两项重要发现和四项重大进展 833

第七节 发展地质实验技术,深化油气成藏规律认识 843

第八节 夯实管理基础,扎实推进“科学勘探” 847

第九节 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勘探队伍 852

第四章 继承发扬大庆精神 打好高科技新会战 855

第一节 新增三级石油地质储量6亿吨,形成储量增长新高峰 855

第二节 积极探索五大领域勘探潜力,为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提供资源保障 862

第三节 “十一五”计划前三年勘探进程显著加快 882

第四节 以“国际先进”为目标,大力推进科学勘探 884

第五节 实现勘探大突破的四个“必须” 892

第六节 为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争做新贡献 895

结语 909

附录 大庆油气勘探大事记(1955—2008年) 91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