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病原细菌检验技术
病原细菌检验技术

病原细菌检验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昭阳;刘玉斌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8410074
  • 页数:507 页
图书介绍:
《病原细菌检验技术》目录

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病原细菌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1

第一节 细菌常规检验技术的发展概况 1

第二节 细菌快速检验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 2

第三节 当前细菌检验技术发展的特点 10

第二章 细菌分类的研究进展 11

第一节 细菌分类概况 11

第二节 细菌在生物中归属的确立与命名 12

第三节 细菌分类系统 13

第二篇 基本检验技术 18

第三章 显微镜技术 18

第一节 普通光学显微镜 18

第二节 特殊用途的显微镜 20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 23

第四章 细菌形态检查技术 25

第一节 不染色细菌标本检查法 26

第二节 染色细菌标本检查法 27

第五章 培养基制造技术 33

第一节 培养基制造的基本知识 33

第二节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38

第六章 细菌的培养技术 38

第一节 细菌的接种方法 38

第二节 细菌的培养方法 40

第七章 细菌的生化试验 41

第一节 糖醇类代谢试验 41

第二节 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 43

第三节 有机酸盐和铵盐利用试验 45

第四节 呼吸酶类试验 46

第五节 毒性酶类试验 48

第六节 抑菌试验 50

第七节 其他试验 51

第八章 消毒及灭菌技术 53

第一节 消毒 53

第二节 灭菌 55

第九章 细菌计数技术 58

第一节 总菌计数法 58

第二节 活菌计数法 61

第三节 影响细菌计数的因素 65

第四节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66

第十章 动物实验技术 67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 67

第二节 实验动物保定法 68

第三节 实验动物接种法 70

第四节 接种实验动物的观察与剖检 73

第五节 实验动物采血法 74

第十一章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 76

第一节 稀释法 76

第二节 扩散法 79

第三节 细菌对联合抗生素的敏感试验 85

第十二章 噬菌体的分离及其裂解试验 87

第十三章 菌种保藏技术 89

第一节 定期移植保藏法 89

第二节 冷冻真空干燥法 90

第三节 其他干燥保藏法 92

第四节 液氮超低温冻结保藏法 95

第五节 矿油封藏法 96

第六节 蒸馏水或其他溶液保藏法 97

第十四章 L—型细菌的检验 97

第三篇 分子生物学及分析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第十五章 细菌DNA中G+C mol%含量的测定和核酸杂交技术 101

第一节 细菌DNA中G+C mol%含量的测定 101

第二节 细菌核酸杂交技术 106

第十六章 细菌质粒的提取、纯化与鉴定技术 108

第一节 质粒的生物学特性 108

第二节 质粒的抽提与纯化 110

第三节 质粒DNA的鉴定及含量测定 115

第十七章 基因探针技术 116

第一节 基因探针的获得 116

第二节 DNA片段的分离与回收 121

第三节 基因探针的标记方法 124

第四节 基因探针的杂交与检测 128

第十八章 气相色谱技术 131

第一节 原理 132

第二节 气相色谱仪的构件 132

第三节 气相色谱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135

第十九章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138

第二十章 发光分析技术 142

第一节 化学发光技术 142

第二节 生物发光技术 144

第二十一章 放射测量法 146

第二十二章 微量量热法 148

第二十三章 电阻抗测量法 150

第二十四章 生物传感器技术 153

第一节 酶传感器 153

第二节 微生物传感器 156

第三节 免疫传感器 157

第四节 其他生物传感器 161

第二十五章 SPA与链球菌G蛋白技术 162

第一节 SPA技术 162

第二节 链球菌G蛋白技术 169

第二十六章 外源凝集素技术 174

第一节 外源凝集素与细菌结合的机理 174

第二节 在细菌鉴定上的应用 175

第三节 在细菌检测上的应用 178

第二十七章 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 179

第一节 原理 179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79

第三节 注意事项 184

第二十八章 细菌自动化鉴定系统 185

第二十九章 细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189

第三十章 速率散射浊度测定法 192

第四篇 免疫学检验技术 194

第三十一章 常规血清学检验方法 194

第一节 直接凝集试验 194

第二节 沉淀反应 196

第三节 与补体有关的血清学试验 198

第三十二章 免疫标记技术 203

第一节 免疫酶技术 203

第二节 免疫荧光技术 212

第三节 放射免疫技术 220

第四节 间接凝集反应 228

第三十三章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237

第一节 原理 237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239

第三节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及制备中的注意事项 244

第四节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杂交—杂交瘤技术 246

第五节 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简介 248

第三十四章 其他免疫技术 250

第一节 固相免疫吸附血凝技术 250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沉淀检测技术 251

第三节 免疫染色法 251

第四节 碳免疫测定法 252

第五节 相分离免疫测定技术 253

第六节 胶乳免疫测定法 255

第七节 铟化玻片免疫测定法 257

第八节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257

第九节 荧光免疫测定法 259

第三十五章 细菌检验用免疫诊断制品 264

第一节 诊断用抗原 264

第二节 诊断用血清 267

第五篇 病原细菌的检验 270

第三十六章 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验 270

第一节 大肠杆菌 270

第二节 沙门氏菌 278

第三节 志贺氏菌 286

第四节 耶氏菌 290

第五节 克雷伯氏菌 303

第六节 变形杆菌 305

第七节 枸橼酸杆菌 308

第八节 沙雷氏菌 309

第九节 布鲁氏菌 311

第十节 巴氏杆菌 318

第十一节 嗜血杆菌 321

第十二节 类志贺邻单胞菌 325

第十三节 弯曲菌 327

第十四节 弧菌 337

第十五节 嗜肺军团菌 347

第十六节 毛状杆菌 351

第十七节 土拉热弗朗西氏菌 352

第十八节 假单胞菌 355

第十九节 鲍特氏菌 367

第二十节 放线杆菌 370

第二十一节 摩拉氏菌 371

第二十二节 不动杆菌 372

第二十三节 紫色色杆菌 373

第二十四节 人类心杆菌 374

第二十五节 无色杆菌 375

第二十六节 黄杆菌 376

第二十七节 无芽胞厌氧菌 377

第三十七章 革兰氏阳性杆菌的检验 387

第一节 炭疽杆菌 387

第二节 蜡样杆菌 395

第三节 枯草杆菌 397

第四节 红斑丹毒丝菌 397

第五节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399

第六节 结核分枝杆菌 401

第七节 副结核分枝杆菌 405

第八节 麻风杆菌 408

第九节 厌氧芽胞杆菌 410

第十节 棒状杆菌 417

第三十八章 革兰氏阴性球菌的检验 421

第一节 脑膜炎双球菌 421

第二节 淋病奈氏菌 425

第三节 卡他布兰汉氏菌 428

第三十九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检验 429

第一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 429

第二节 链球菌 432

第三节 肺炎球菌 436

第四节 肠球菌 438

第四十章 鱼类病原细菌的检验 439

第一节 鳗弧菌 439

第二节 气单胞菌 441

第三节 杀鱼巴氏杆菌 444

第四节 鲁氏耶氏菌 444

第五节 迟缓爱德华氏菌 445

第六节 鳗鲡腐败假单胞菌 446

第七节 荧光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 446

第八节 鲑肾杆菌 447

第九节 柱状屈挠杆菌 448

第十节 鱼害粘球菌 449

第四十一章 致病性螺旋体的检验 450

第一节 概述 450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 451

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 454

第四节 回归热螺旋体 456

第五节 莱姆病螺旋体 457

第六节 猪痢疾密螺旋体 458

第七节 兔密螺旋体 459

第四十二章 致病性霉形体的检验 460

第一节 概述 460

第二节 猪肺炎霉形体 464

第三节 丝菌霉形体 464

第四十三章 致病性衣原体的检验 465

第一节 概述 466

第二节 沙眼衣原体 467

第三节 鹦鹉热衣原体 468

第四节 肺炎衣原体 468

第四十四章 致病性立克次氏体的检验 469

第一节 概述 469

第二节 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 470

第三节 恙虫病立克次氏体 472

第四节 Q热柯克斯氏体 473

第四十五章 致病性放线菌的检验 474

第一节 概述 474

第二节 伊色列氏放线菌 474

第三节 牛放线菌 475

第四十六章 奴卡氏菌的检验 476

第六篇 实际标本的细菌检验 477

第四十七章 临床标本的细菌检验 477

第四十八章 食品中病原细菌的检验 489

第四十九章 土壤中病原细菌的检验 497

第五十章 水中病原细菌的检验 500

第五十一章 空气中病原细菌的检验 502

第五十二章 饲料中病原细菌的检验 5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