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经济特区史论
中国经济特区史论

中国经济特区史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一桃,鲁志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9703977
  • 页数:83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特区史论》目录

前言 必由之路 1

第一篇 深圳经济特区史 3

第一章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前期 3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概况 3

一 地理气候 3

二 自然资源 4

三 人文景观 5

四 历史沿革 7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10

一 人口分布 11

二 经济发展 11

三 国民收入 13

四 鹏城旧貌 13

第三节 开放前夜的深圳 14

第二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初创时期 17

第一节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17

一 时代背景 17

二 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 23

第二节 深圳经济特区的定位 29

一 经济转轨的试验场 30

二 对外开放的窗口 31

三 示范地与辐射源 32

四 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 33

第三节 深圳经济特区早期发展规划 34

一 深圳第一个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34

二 深圳第二个城市规划——《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大纲》 35

三 深圳第三个城市规划——《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 37

第三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奠基时期(1980—1985) 39

第一节 大规模的城市基本建设 39

一 “酵母”的由来 39

二 首战罗湖 40

三 基本建设成就 42

四 以地引资和以地生财的城市建设模式 42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形成 45

一 打破单一农业型产业结构 45

二 传统农业向创汇农业转变 46

三 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 47

第三节 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47

一 实践中的改革 47

二 有关经济特区的理论争执 50

第四节 遭遇挫折 54

一 灿烂的光环 54

二 深圳的问题在哪里 55

三 三年时限 58

四 严峻形势的1985年 59

五 承前启后的人事变动 60

第四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时期之一(1986—1995) 62

第一节 前期开拓(1986—1990) 62

一 全国特区工作会议的召开 62

二 产业结构的变迁 64

三 主要改革 68

第二节 经历曲折(1991—1992) 75

一 东欧剧变与“左”倾思想 75

二 1992年“8·10”风波 77

三 邓小平同志的1992南方视察 78

四 南方视察冲击波 82

第三节 提高发展(1993—1995) 84

一 面临新挑战 84

二 调整发展战略 88

三 优化产业结构 89

四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91

五 实施“三点一线”战略 93

第五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时期之二(1996—2000) 96

第一节 “二次创业”的提出 96

第二节 走向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 98

一 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98

二 绩效因素 99

三 潜在制约 106

第三节 国退民进 107

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107

二 民营经济的腾飞 110

第六章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新时期(2001—2007) 113

第一节 深圳经济发展 113

一 经济发展阶段 113

二 三套马车的带动作用 115

第二节 2001—2003年的低迷与调适 117

一 新股停发带来的危机 118

二 2002:深圳,你被谁抛弃 120

三 2003:SARS冲击波 123

四 二线关改革 124

第三节 2004—2007年的重大政策调整与实施 126

一 农村城市化改造 126

二 文化产业被确定为第四支柱产业 129

三 中小板开锣 132

四 CEPA的实施与后续政策安排 133

五 西部通道与福田口岸的建设 134

第四节 寻找新定位 135

一 产业转移与区域中心城市定位 135

二 寻找新定位: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137

第五节 回归政务本源——关注民生问题 139

一 和谐深圳与效益深圳 139

二 最低工资标准 140

三 农民工社会保障 141

四 建立适应多数人的住房保障体系 143

五 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 144

第七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就与未来发展 146

第一节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 146

一 深圳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成就 146

二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发展的成就 169

三 城市综合竞争力仅次于香港,居内地城市首位 176

四 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 179

第二节 深圳经济特区的未来发展 181

一 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181

二 深圳经济未来的发展 185

三 深圳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 193

第二篇 珠海经济特区史 199

第一章 创办珠海经济特区的独特时空背景 199

第一节 珠海经济特区的区位特点及自然、人文简况 199

第二节 孕育特区的独特历史:从偏远的社会末端到开放的前沿 204

一 从大陆文明的末端到海洋文明的起点 204

二 “陆接澳门” 210

三 “海连香港”及珠海的开放精神 213

四 清末试开“特区”,突出的政治功能 216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的条件 218

第二章 试办特区的初期:谨慎探索和艰难突破 223

第一节 试办出口基地与升级为珠海市 224

一 开放政策的发展、珠海出口基地和准地级市的建立 224

二 珠海市的艰难起步:拒绝澳门垃圾、恢复边境小额贸易 228

三 发展方向的初步讨论 230

四 珠海和大陆开放的典型企业:香洲毛纺厂 232

五 花园城市的总体规划、建港口的争议 233

第二节 试办特区后的艰难探索 234

一 珠海经济特区的建立 234

二 比邻澳门优势不大 236

三 特区合理面积的摸索与争论 237

四 发展方式的逐步确立 245

第三章 珠海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 247

第一节 初期对发展综合性经济特区的摸索阶段(1980—1983) 247

一 经济发展方向的初步制定 248

二 经济的初步发展 250

第二节 以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1984—1990) 253

一 邓小平1984年南方视察对特区的肯定 253

二 强化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256

三 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发展 258

第三节 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超前发展(1991—2000) 261

一 以高新技术为主导方针的确立 261

二 高新技术产业10年的发展 262

第四节 重新补足工业化、现状与成就(2001—2007) 267

一 在对发展的反思中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267

二 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调整、经济发展有所加速 269

三 近期发展、现状与成就 272

第四章 珠海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探索 275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 275

第二节 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80

第三节 珠海经济特区的未来:危机与机遇并存下的发展 283

第三篇 汕头经济特区史 289

第一章 经济特区成立之前的汕头 289

第一节 汕头人文地理概况 289

一 汕头名称的由来 289

二 汕头自然环境与文化特色 290

第二节 近代汕头经济的发展 291

一 汕头开埠 291

二 汕头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 294

三 改革开放前汕头的经济 297

第二章 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建(1979—1984) 299

第一节 经济特区的诞生 299

一 汕头特区的由来 299

二 试办特区的筹备工作 301

第二节 龙湖出口加工区 302

一 龙湖出口加工区的规划 304

二 大力建设基础设施 306

三 发挥华侨优势,积极引进外资 308

第三节 突破出口加工区的局限 309

一 内联外引,优势互补 310

二 特区农业的变革 313

第三章 汕头经济特区快速发展(1985—1995) 316

第一节 特区范围的两次调整 316

一 特区范围的第一次扩大 316

二 特区范围的第二次扩大 317

第二节 综合性经济体系的建立 320

一 工业以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基础,逐步转型 320

二 特区创汇农业成为对外经济重要支柱 323

三 第三产业相对滞后 325

第三节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327

一 “八五”、“九五”期间的发展 327

二 设立汕头保税区 328

三 设立汕头高新技术园区 332

第四章 汕头经济特区发展遭遇挫折(1996—2000) 335

第一节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335

一 外贸出口面临挑战 335

二 利用外资形势严峻 336

第二节 遭遇信用危机 337

一 信用迷失 338

二 地方金融危机 340

第五章 艰难中奋起、再创优势阶段(2001—2008) 343

第一节 重建信用、重塑形象 343

一 整治市场经济秩序的决策 344

二 两大整治的实施 345

三 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348

第二节 经济复苏 353

一 区划的重新调整 354

二 新经济发展思路的形成 356

三 民营经济的崛起 359

第六章 汕头经济特区建设的总结与未来展望 362

第一节 特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362

一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363

二 外向型经济特色不断加强,经济外向程度不断提高 365

三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369

四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生活环境质量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371

五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372

第二节 汕头经济特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373

一 经济增长落后于广东省内其他特区,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373

二 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76

三 人口众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压力 380

四 人才资源缺乏 381

五 非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83

第三节 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386

一 难得的历史机遇 386

二 城市的定位及发展模式选择 390

第四篇 厦门经济特区史 395

第一章 厦门经济特区概览 395

第一节 厦门的自然环境 395

第二节 厦门的人口和行政区划 396

一 思明区 397

二 湖里区 398

三 集美区 398

四 海沧区 399

五 同安区 399

六 翔安区 399

第三节 厦门的社会经济现状 400

第二章 经济特区成立前的厦门:1980年以前 402

第一节 厦门的历史沿革 402

第二节 厦门经济特区的历史起点 403

第三章 厦门经济特区的早期建设:1981—1990年 407

第一节 厦门经济特区的创建 407

一 厦门经济特区的筹建和创办 407

二 创建厦门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408

第二节 厦门经济特区的早期发展历程 410

一 邓小平视察厦门: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410

二 特区区域扩大: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412

三 台商投资区的崛起: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 414

第三节 厦门经济特区的初步崛起 415

一 初步崛起的建设成就 415

二 初步崛起的特点 421

三 初步崛起的评价 422

第四章 厦门经济特区的全面发展:1991—2000年 424

第一节 厦门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发展历程 424

一 江泽民总书记考察厦门经济特区:十年志庆与彰显对台经贸 424

二 象屿保税区:加快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 427

三 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428

第二节 厦门经济特区的全面崛起 430

一 厦门经济特区率先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30

二 厦门经济特区全面崛起的建设成就 436

三 对厦门经济特区全面崛起的评价 444

第五章 进入新世纪的厦门经济特区:2001年以后 449

第一节 厦门经济特区进入新世纪的发展战略 449

一 全面开放和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定位 449

二 新形势下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 451

第二节 厦门经济特区进入新世纪的发展历程 453

一 以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453

二 以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455

三 以经贸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457

第三节 厦门经济特区进入新世纪的持续发展 458

一 厦门经济特区进入新世纪的建设成就 458

二 厦门与其他部分城市(省)的比较与评价 462

第六章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展望 466

第一节 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下的厦门经济特区 466

一 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环境 466

二 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467

第二节 厦门经济特区的未来发展蓝图 468

一 预期要实现的目标 468

二 实现目标的主要任务 470

第五篇 海南经济特区史 475

第一章 海南经济特区成立前的经济考略 475

第一节 地理概览 475

第二节 历史经纬 477

第二章 海南经济特区的酝酿与诞生 484

第一节 早期酝酿 484

一 贫穷落后的沉思 484

二 “准经济特区”政策 486

三 海南岛建特区的战略构想 487

四 “建省办特区”的加速酝酿 488

第二节 海南经济特区的诞生 489

一 “建省办特区”的可行性研究 489

二 海南经济特区的筹建 491

第三节 海南经济特区的初创 495

第三章 海南经济特区初期发展战略模式探索 49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498

一 转换价格体制 499

二 健全市场体系 500

三 建设金融市场 501

四 建设劳动力市场 501

五 建设产权交易、技术、信息市场 502

第二节 “小政府、大社会”政治体制的建立 502

一 “小政府、大社会”的内涵 503

二 管理体制改革 503

三 政府职能转变 504

四 人事制度改革 506

第三节 “外引内联”招商引资 507

一 经济外交,招商引资 508

二 优惠的外资政策 509

第四节 海南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的探讨 510

一 邓小平和党中央对大特区发展模式的设计 511

二 海南经济特区人的探索 511

三 “两会”的模式定位 513

第五节 海南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的确立 514

一 邓小平和党中央对大特区发展战略的设计 514

二 国内外专家的论点 515

三 “两会”的战略定论 517

第四章 海南经济特区初创十年的潮起潮落 519

第一节 初期建设热潮 519

一 基础设施建设 519

二 开发区设立 522

三 初期的发展困惑 527

四 困惑中的发展 532

第二节 第二次发展浪潮 541

一 “大开放、大改革和大建设”时期 541

二 第二次海南潮的迅速衰退 551

第三节 “泡沫经济”时期 554

一 “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 554

二 “信息智能岛”建设 555

三 积极推进体制改革 556

四 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 558

五 农业改革与发展 559

六 洋浦开发带动海南经济 560

第四节 成立十年的成就 562

一 “科教兴琼”战略 562

二 产业结构优化 562

三 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563

四 教育体制改革 565

第五章 1998—2008年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 566

第一节 恢复性增长时期 566

一 经济恢复性增长 566

二 “生态省”建设 567

三 大项目发展 568

四 精简机构 568

五 洋浦经济开发区 569

六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569

第二节 快速发展的“十五”时期 570

一 结构优化 571

二 以开放促发展 576

三 “健康岛”战略 576

四 体制机制优化 577

五 人民生活水平改善 577

第三节 黄金发展时期 578

一 “海南市”规划探索 578

二 洋浦保税港区 580

三 自由贸易区 580

第四节 海南经济特区二十年的成就 580

一 海南经济特区之“特” 581

二 跨越式的经济发展 581

三 特色体制机制创新 582

第六章 海南经济特区的未来展望 583

第一节 “一省三地”的发展定位 584

一 加快发展新兴工业 584

二 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585

三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585

四 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586

第二节 生态立省 587

第三节 海南自由贸易区 588

第六篇 上海浦东新区史 593

第一章 浦东新区开发前的概况 593

第一节 浦东新区概况 594

一 地理条件 594

二 浦东新区的起源与行政区划 594

三 浦东的自然资源 595

四 浦东的人文资源 596

第二节 开发前的浦东地区经济 597

一 开发前的浦东社会经济概况 597

二 开发前的浦东农业 598

三 开发前的浦东工业 601

四 开发前的浦东第三产业 602

五 开发前的浦东基础设施 603

六 开发前的浦东对外经济联系 604

第三节 浦东开发的优势 605

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 605

二 广阔的地域空间 606

三 良好的建港条件 606

四 相对较强的经济基础 606

五 强大的后盾 606

第二章 浦东新区的建立 608

第一节 浦东新区建立的历史背景 609

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 609

二 经济全球化与浦东开发 614

三 上海的经济发展与浦东开发 616

第二节 浦东新区的创立历程 618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开发浦东的设想和实践 619

二 建国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开发浦东的设想 619

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浦东开发的设想 620

四 邓小平与浦东开发 625

第三节 浦东开发的战略定位、思路和意义 627

一 浦东开发的战略定位 627

二 浦东开发的战略思路 630

三 浦东开发的意义 632

第三章 浦东新区开发的特殊政策和战略 637

第一节 浦东新区的特殊政策 638

一 特区特殊政策的内涵及其演变 638

二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早期实行的特殊政策(1990—1995年) 642

三 浦东新区中期实现的特殊政策(1995—2005年) 646

四 浦东新区中后期实行的特殊政策(2005年至今) 647

第二节 浦东新区的开发战略 652

一 基础设施、金融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先行战略 652

二 浦东新区开发的战略步骤 655

三 浦东新区开发的区域和功能规划 659

四 浦东新区的小区开发战略 661

第四章 浦东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667

第一节 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 667

一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667

二 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 671

三 外向型经济能级全面提升 672

四 现代化城区形态初步形成 674

第二节 浦东新区金融业的发展 676

一 发展金融产业与浦东开发开放 676

二 建设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思路 677

三 浦东的金融体系日趋完善 679

四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685

第三节 浦东新区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 691

一 浦东新区的工业发展 691

二 浦东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 697

三 浦东新区的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 698

第五章 浦东新区未来发展的展望 701

第一节 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701

一 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701

二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展望 703

第二节 浦东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704

一 创新推动战略 705

二 世博带动战略 705

三 区域化发展战略 705

四 产业高端和集群战略 706

五 综合环境优化战略 706

第七篇 天津滨海新区史 709

第一章 滨海新区的历史嬗变 709

第一节 概貌:环渤海经济圈及天津滨海新区 710

一 环渤海经济圈基本情况 710

二 天津滨海新区基本情况 711

三 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引擎有其理论及现实依据 713

第二节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基础 716

一 区位条件 716

二 新区资源 717

三 改革优势 718

四 产业基础 718

第二章 滨海新区的创立和发展历程 721

第一节 滨海新区的诞生 721

第二节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战略 722

一 国家战略 722

二 高速发展 723

第三节 滨海新区大事记 724

第三章 滨海新区现状 729

第一节 各区概况与特色 730

一 大港区 730

二 汉沽区 731

三 塘沽区 732

四 天津港 735

五 天津港保税区 736

六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739

七 葛沽镇 740

八 东丽区无瑕街 741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考察 742

一 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 742

二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745

第三节 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的数量分析 747

一 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 748

二 全要素生产率与要素再配置的数量分析 751

三 结构转变和优化路径选择 754

第四章 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 758

第一节 发展优势 758

第二节 制约因素 760

一 因行政体制和管理上的冲突而受到制约 760

二 市场观念和氛围相对落后 761

三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 762

第三节 未来发展 763

一 滨海新区未来的发展规划 763

二 新区具备的软硬件环境 764

三 面临新一轮高速增长 765

第八篇 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章 成渝试验区诞生的历史背景 773

第一节 成渝试验区的诞生 773

一 从经济区到试验区 773

二 成渝试验区诞生大事记 775

三 成渝试验区的新特点 776

第二节 成渝试验区的诞生是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必然结果 777

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回顾 777

二 西部大开发推进中的难题 780

三 成渝试验区的增长极效应 781

第三节 设立成渝试验区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784

一 统筹城乡发展:内涵和意义 784

二 成渝试验区成立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787

第二章 成渝试验区自然历史条件和优劣势分析 789

第一节 成渝自然历史概貌 789

一 成都概况 789

二 重庆概况 792

第二节 成渝试验区的优势与劣势 796

一 成渝试验区的范围界定 796

二 成渝试验区的优势 799

三 成渝试验区的劣势 802

四 成渝试验区与全国水平的比较 804

第三章 成渝试验区发展的难题及挑战 806

第一节 成渝试验区的功能定位 806

一 区域功能定位 806

二 成渝试验区的功能定位 808

第二节 成渝试验区发展的难题和挑战 810

一 如何克服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区发展的制约 810

二 如何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实现资源优化共享 812

三 如何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城市带动乡村发展 814

四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 817

第四章 成渝试验区:发展和展望 820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和任务 820

一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820

二 围绕小康,切实推进 821

三 关键环节,率先突破 823

四 共建覆盖城乡互连共享基础设施 825

第二节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探讨城乡融合和谐之路 827

一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 827

二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 831

三 土地制度改革,探索中前行 832

后记 8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