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汽车用先进高强板带钢
汽车用先进高强板带钢

汽车用先进高强板带钢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荻,赵征志,米振莉,刘强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02473525
  • 页数:484 页
图书介绍:
《汽车用先进高强板带钢》目录

1 现代汽车产业发展和先进高强度板带钢 1

1.1 现代汽车产业发展及其对车身用钢的要求 1

1.1.1 汽车车身的典型构造及各类成型件的特点 2

1.1.2 汽车轻量化发展对新型汽车用钢的需求 5

1.1.3 汽车安全标准对新型汽车用钢的要求 7

1.2 汽车用先进高强度板带钢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11

1.2.1 先进高强度钢的种类 11

1.2.2 高强度钢板发展方向和使用面临的挑战 14

参考文献 16

2 先进高强度钢的冶金材料学基础 18

2.1 先进高强度板带钢的材料设计原理 18

2.1.1 先进高强度板带钢的设计准则 18

2.1.2 先进高强度板带钢的基体组织及强韧化手段 19

2.1.3 极具潜力的组织——亚稳残余奥氏体 22

2.1.4 合金元素在不同钢中的作用 24

2.2 先进高强度钢的冶炼工艺控制 26

2.2.1 成分控制 26

2.2.2 铸坯(锭)质量控制 29

2.2.3 全流程洁净度控制 42

2.3 板带轧制工艺及先进热处理技术 54

2.3.1 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 54

2.3.2 热轧带钢温度控制 56

2.3.3 轧制规程优化 60

2.3.4 连续退火及热镀锌技术 65

参考文献 67

3 高强度IF钢及烘烤硬化钢 73

3.1 高强度IF钢 73

3.1.1 高强度IF钢的发展 73

3.1.2 高强度IF钢的特点及强化机制 76

3.1.3 几种高强度IF钢的生产工艺及组织性能 82

3.2 烘烤硬化钢 91

3.2.1 烘烤硬化钢的特点 91

3.2.2 烘烤硬化钢机理 94

3.2.3 烘烤硬化钢的工艺性能和应用 96

参考文献 104

4 双相钢 108

4.1 双相钢的概述 108

4.1.1 国内外双相钢的研发概况 109

4.1.2 双相钢的化学成分及合金化原理 110

4.1.3 双相钢的组织特征 111

4.1.4 双相钢的性能特点 112

4.2 冷轧双相钢 112

4.2.1 合金元素及工艺参数对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112

4.2.2 冷轧双相钢退火过程中的相变规律 125

4.2.3 超高强度冷轧DP钢 131

4.2.4 冷轧双相钢的形变特点及断裂机制 139

4.3 热镀锌双相钢 143

4.3.1 热镀锌双相钢的简介 143

4.3.2 合金元素及热镀锌工艺对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144

4.3.3 退火过程中铁素体再结晶与奥氏体形成的演变规律 150

4.3.4 典型热镀锌双相钢的镀层结构 154

4.4 热轧双相钢 158

4.4.1 生产工艺对中温卷取型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158

4.4.2 冷却工艺对低温卷取型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161

4.4.3 Si含量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164

4.4.4 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的影响 165

4.5 深冲双相钢 169

4.5.1 工艺参数对深冲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169

4.5.2 合金元素及工艺参数对织构的影响 176

4.5.3 连续退火过程中的组织与织构演变规律 180

参考文献 186

5 相变诱导塑性钢 188

5.1 相变诱导塑性钢概述 188

5.1.1 相变诱导塑性钢的特点与发展历程 188

5.1.2 相变诱导塑性钢的化学成分及其合金化原理 189

5.1.3 相变诱导塑性钢的制备工艺及其组织特征 190

5.1.4 相变诱导塑性钢的性能特点 191

5.2 冷轧相变诱导塑性钢 193

5.2.1 TRIP钢的组织演变过程及碳原子的积聚 193

5.2.2 合金元素对相变动力学及残余奥氏体的影响 194

5.2.3 冷轧相变诱导塑性钢组织性能的优化 198

5.2.4 冷轧相变诱导塑性钢形变特点与断裂机制 210

5.3 热镀锌相变诱导塑性钢 222

5.3.1 热镀锌TRIP钢的成分与工艺参数优化 223

5.3.2 热镀锌TRIP钢的组织特征 225

5.3.3 热镀锌TRIP钢的涂镀性与镀层控制 225

5.4 热轧相变诱导塑性钢 229

5.4.1 热轧TRIP钢的一般生产工艺 229

5.4.2 热轧TRIP钢组织性能的优化 229

参考文献 234

6 孪晶诱导塑性钢及其发展 240

6.1 TWIP钢的发展情况 240

6.2 合金元素在TWIP钢中的作用 241

6.3 TWIP钢中的层错能 241

6.4 TWIP钢的强化效应与孪生诱导塑性 242

6.4.1 TWIP钢的强化效应 242

6.4.2 TWIP钢的孪生诱导塑性机理 243

6.5 Fe-Mn-3Si-3Al系TWIP钢的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研究 243

6.5.1 化学成分对Fe-Mn-3Si-3Al系TWIP钢的影响 243

6.5.2 生产工艺对Fe-Mn-3Si-3Al系TWIP钢的影响 249

6.6 Fe-Mn-C系TWIP钢的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研究 253

6.6.1 生产工艺对Fe-Mn-C系TW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53

6.6.2 Fe-Mn-C系TWIP钢的用户技术研究 261

6.7 TWIP钢的变形和强韧化机理研究 267

6.7.1 TWIP钢变形织构的形成及演变规律 267

6.7.2 孪晶诱导强塑性机制 268

参考文献 272

7 中锰钢 274

7.1 中锰钢的特点与发展 274

7.1.1 中锰钢的特点 274

7.1.2 中锰钢的发展 275

7.2 中锰钢的制备 277

7.2.1 中锰钢的化学成分体系和连续冷却相变规律 277

7.2.2 中锰钢的制备工艺 278

7.3 热轧中锰钢 279

7.3.1 热轧中锰钢的关键制备技术 279

7.3.2 升温阶段的微观组织演变 280

7.3.3 临界区保温阶段的微观组织演变 285

7.4 冷轧中锰钢 288

7.4.1 一段式罩式退火冷轧中锰钢 288

7.4.2 一段式连续式退火冷轧中锰钢 294

7.4.3 二段式罩式退火冷轧中锰钢 294

7.4.4 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 303

7.5 中锰钢的力学性能与形变微观机理 305

7.5.1 中锰钢的力学性能 305

7.5.2 中锰钢的形变微观机理 307

参考文献 309

8 淬火配分钢 312

8.1 冷轧Q&P钢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312

8.1.1 Q&P钢概述 312

8.1.2 Q&P钢中碳分布及残余奥氏体 314

8.1.3 Q&P钢的发展现状 316

8.2 冷轧Q&P钢的生产工艺和组织演变过程 317

8.2.1 Q&P钢的生产工艺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17

8.2.2 Q&P钢的组织演变过程 321

8.3 Q&P钢中残余奥氏体及碳扩散机理研究 326

8.3.1 Q&P工艺对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 327

8.3.2 残余奥氏体的分布 328

8.3.3 配分过程中碳扩散机理研究 329

8.4 冷轧Q&P钢的形变特点及其微观机理 333

8.4.1 冷轧Q&P钢的形变特点 333

8.4.2 残余奥氏体含量对形变的影响 335

8.4.3 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 335

8.4.4 Q&P钢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变形行为 336

参考文献 340

9 热成型钢 343

9.1 热成型钢概述 343

9.1.1 热成型钢的化学成分 344

9.1.2 热成型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345

9.1.3 热成型钢的现状及发展 346

9.1.4 热成型技术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347

9.1.5 热成型技术的发展 350

9.2 热成型钢的成分设计和相变规律 351

9.2.1 成分设计和相变点理论计算 351

9.2.2 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 353

9.3 热成型钢的关键制备工艺及组织性能 354

9.3.1 卷取温度对热成型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54

9.3.2 不同退火工艺下热成型钢的组织和性能 356

9.4 热成型工艺的影响因素 361

9.4.1 热成型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 362

9.4.2 冷却方式的影响 368

9.4.3 淬火方式的影响 372

9.4.4 热成型钢中的残余奥氏体 373

9.5 典型热成型零部件的组织与性能 376

9.5.1 显微组织 377

9.5.2 力学性能 377

9.6 热成型钢的氢致断裂敏感性 380

9.6.1 充氢电流密度的影响 380

9.6.2 不同热成型工艺的影响 383

参考文献 385

10 高强度钢的新进展 388

10.1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 388

10.1.1 TBF钢的概念与性能特点 388

10.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88

10.1.3 TBF钢的组织特征 389

10.1.4 合金元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390

10.1.5 TBF钢的制备工艺与组织演变过程 391

10.2 含Al低密度高强度钢 392

10.2.1 概述 392

10.2.2 Fe-Mn-Al钢 393

10.2.3 Fe-Al钢 394

10.2.4 生产和使用低密度钢板的问题 395

10.3 退火马氏体基Q&P钢 396

10.3.1 Q&P钢的发展历程与工艺原理 396

10.3.2 退火马氏体基Q&P钢的工艺、组织与性能 396

10.4 退火马氏体基相变诱导塑性钢 399

10.4.1 传统TRIP钢组织及其TRIP效应 399

10.4.2 TAM钢的工艺原理与组织构成 400

10.4.3 TAM钢的实验制备及其组织性能 400

参考文献 404

11 汽车用高强度钢板成型技术 406

11.1 汽车用高强度钢板成型概述 406

11.1.1 汽车轻量化带来的板类零件成型挑战 406

11.1.2 汽车用高强度钢板成型特点 409

11.1.3 汽车高强度钢成型解决方案 414

11.2 汽车用高强度钢板的成型性能评价 417

11.2.1 钢板塑性与成型性指标 417

11.2.2 汽车用高强度钢板的成型过程组织演变与成型性分析 427

11.2.3 高强度钢成型理论 441

11.3 汽车板深加工技术进展 447

11.3.1 激光拼焊板与连续变截面板技术 447

11.3.2 内高压成型技术 454

11.3.3 热冲压成型技术 460

11.3.4 冷弯成型技术 464

11.3.5 其他成型技术 475

参考文献 4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