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建筑可持续发展技术
建筑可持续发展技术

建筑可持续发展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国强,徐峰,周晋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2104345
  • 页数:4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十四章,第一章阐述了历史上可持续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描述了可持续建筑的概貌,并力求将相关专业的传统内涵都在可持续建筑中明确定位。第二章分析气候与建筑的关系。第三章介绍为了实现可持续建筑目标,建筑相关专业需要从传统的分专业依次进行的串联式设计模式改变到多专业同时进行的集成化设计模式。第四章介绍室内环境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内涵。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介绍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对可持续建筑和可持续城市的影响及设计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第七章至第十一章是对各种技术、材料、设备和能源系统对建筑可持续性能的贡献和影响。第十二章至十四章是基于可持续建筑目标和实践的性能模拟、过程监控和施工运营管理。最后附录了建筑有关的气象数据。
上一篇:证券投资学下一篇:信贷风险管理
《建筑可持续发展技术》目录

第一章 可持续建筑——动机、理论和实践 1

第一节 引言 1

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

四、建筑及其目标 5

五、可持续建筑的意义 5

第二节 可持续建筑的动机 7

一、不良建筑室内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7

二、建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8

三、建筑对资源的影响 9

四、可持续建筑的动机 10

第三节 可持续建筑的理论、实践与阻碍 10

一、建筑史上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10

二、可持续建筑理论与实践 12

三、可持续建筑设计与技术支撑 16

四、发展中国家普及可持续建筑的阻碍 18

第四节 可持续建筑的未来 20

一、引言 20

二、建筑及其产品环境性能的评估与认证 20

三、建筑设计模式的革新和建筑性能模拟技术 22

四、新型建筑材料、设备和能源系统 23

五、建筑施工和运行管理 24

课后思考题 25

参考文献 25

第二章 气候与可持续建筑 27

第一节 气候与建筑的关系 27

一、气候的概述 27

二、建筑与气候的关系 30

三、气候分区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32

四、气候变化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37

第二节 城市气候 38

一、城市气候特征 39

二、城市热岛效应 40

三、建筑风环境 46

四、城市大气污染 54

课后思考题 56

参考文献 56

第三章 可持续城市规划设计 58

第一节 可持续城市的文化体系 58

一、可持续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58

二、城市的生态文化体系 59

第二节 城市能源及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对策 61

一、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61

二、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3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 65

四、噪声污染与管理 66

五、大气污染与治理 67

第三节 可持续城市与交通规划 70

一、交通规划发展概况及趋势 70

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规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72

第四节 可持续城市与土地利用规划 75

一、土地利用规划发展概况和趋势 75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生态经济规划 78

第五节 可持续城市与绿化规划 80

一、发达国家城市绿化景观概括及趋势 80

二、西方国家绿化规划发展趋势 82

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绿化概况及面临问题 83

第六节 可持续城市的特征 85

一、尊重自然 85

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6

三、新的交通方式 87

四、旧城更新 88

五、多功能混合的城市 89

六、分散多中心 91

第七节 可持续的城市建设与管理 93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 93

二、可持续城市的管理 95

课后思考题 97

参考文献 98

第四章 可持续建筑的设计方法——集成化设计 100

第一节 引言 100

一、线性化设计流程与集成化设计流程 100

二、集成化设计的动机与优点 101

三、实施的障碍 102

第二节 集成化建筑设计准则 103

一、集成化建筑的概念 103

二、能源与环境理念的分类 104

三、建筑能源与环境理念的设计对策 104

四、气候设计准则 107

五、节能建筑设计原则 108

第三节 集成化设计流程 110

一、集成化设计团队 110

二、设计流程 110

三、主要设计阶段 112

第四节 集成化设计的各个阶段 113

一、设计开发要点确定阶段 113

二、设计前期阶段 114

三、概念设计阶段 115

四、初步设计阶段 117

五、施工图设计阶段 118

六、签订并实施合同阶段 119

七、试运行与交付使用阶段 120

八、建筑的运行与维护阶段 121

第五节 集成化设计方法与工具 122

一、设计方法与设计工具的分类 122

二、设计评价与决策的方法 123

课后思考题 128

参考文献 129

第五章 可持续建筑设计 131

第一节 引言 131

一、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建筑起源) 131

二、现代建筑设计中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建筑活动 133

第二节 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原则 138

一、可持续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138

二、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141

第三节 场地设计 143

一、场地分析 144

二、场地设计的要素 145

第四节 形式设计 147

一、平面设计 147

二、剖面设计 150

三、空间设计 153

第五节 被动式设计 154

一、建筑围护结构 156

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制冷和蓄热 156

三、自然通风 157

四、自然采光 157

第六节 美学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157

一、建筑技术在建筑美学中的发展 157

二、科学发展对建筑美学思潮的影响 161

三、多学科交叉的建筑产业推动了现代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一体化 163

课后思考题 164

参考文献 164

第六章 室内环境质量 166

第一节 引言 166

一、室内环境需求与室内环境质量 166

二、室内环境质量对人的影响 167

三、室内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建筑 168

第二节 热环境 168

一、热环境与热舒适 168

二、人体热平衡方程 168

三、影响热舒适的因素 169

四、热舒适指标 172

五、热舒适标准和热舒适适应性 173

六、热舒适与节能 175

第三节 室内空气环境 176

一、可持续建筑与室内空气品质 176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基本特征 176

三、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177

四、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180

五、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和治理策略 183

第四节 光环境 187

一、光环境简介 187

二、建筑的光环境 191

第五节 室内声环境 198

一、声环境的基本概念 199

二、人耳的听觉特性 200

三、环境噪声的特征 201

四、环境噪声的危害 202

五、环境噪声的控制 203

课后思考题 204

参考文献 204

第七章 被动式建筑技术 207

第一节 引言 207

一、被动式技术与气候的关系 207

二、被动式建筑技术措施 210

第二节 保温与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212

一、保温技术概述 212

二、常规保温设计方法与措施 212

三、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218

第三节 隔热与被动式冷却技术 221

一、保温与隔热的区别 221

二、常规隔热设计方法与措施 221

三、被动式冷却技术 226

第四节 自然采光 227

一、概述 227

二、自然采光设计方法与措施 229

第五节 自然通风 237

一、概述 237

二、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 238

三、自然通风设计方法与措施 240

第六节 被动式设计策略 249

一、湿热气候下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249

二、干热气候 251

三、寒冷气候 253

四、温带气候 256

课后思考题 258

参考文献 258

第八章 建筑设备系统 260

第一节 概述 260

一、建筑设备系统在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260

二、建筑设备系统与建筑能耗 261

第二节 暖通空调系统 263

一、暖通空调系统基本组成 263

二、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基本原理 264

三、冷热源设备 265

四、暖通空调系统的选择 268

五、暖通空调系统能耗与节能 268

六、暖通空调系统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的影响 274

第三节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275

一、建筑给水系统 275

二、建筑排水系统 280

三、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节能和节水 284

第四节 建筑电气系统 295

一、建筑电气概述 295

二、建筑供配电系统 296

三、建筑照明系统 302

四、建筑电气系统节能技术 305

课后思考题 313

参考文献 314

第九章 建筑和可再生能源 316

第一节 能源概述 316

一、能源的起源 316

二、能源与环境 317

三、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318

第二节 太阳能光热利用 320

一、太阳能光热利用的基本原理 320

二、太阳热水系统原理及其构成 320

三、太阳能存储利用 323

四、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 327

第三节 太阳能光伏建筑 333

一、太阳能光伏电池 333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334

三、太阳能光伏的应用 336

四、光伏建筑一体化 337

第四节 地热能及其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340

一、地热能资源及其分类 340

二、高品位地热能在建筑中的直接利用 342

三、低品位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345

第五节 风能在建筑物中的应用 349

一、概述 349

二、风能的转化 352

三、风能的应用实例 354

第六节 生物质能利用 356

一、概述 356

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357

三、生物质能应用简介 360

第七节 废热利用 362

一、概述 362

二、废热的回收利用技术 363

课后思考题 366

参考文献 367

第十章 智能建筑 369

第一节 引言 369

一、什么是智能建筑 369

二、智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370

第二节 楼宇自动化系统 371

一、楼宇自动化系统概述 371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监控对象 372

第三节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 373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73

二、灭火 375

三、联动控制 376

第四节 楼宇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 376

一、楼宇安全防范系统概述 376

二、防盗报警系统 377

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77

四、其他安全防范与管理系统 379

第五节 办公自动化系统 380

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380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381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381

第六节 通信自动化系统 382

一、通信自动化系统概述 382

二、通信自动化系统技术 383

课后思考题 384

参考文献 385

第十一章 绿色建材 386

第一节 引言 386

一、绿色建材的特征 386

二、绿色建材的分类 387

第二节 绿色建材的评价 387

一、国内外绿色建材评价概况 387

二、绿色建材的评价体系 388

三、绿色建材的评价方法 390

第三节 传统建筑材料的绿色化 394

一、水泥与混凝土类建材绿色化 394

二、建筑玻璃的绿色化 395

三、建筑用金属材料的绿色化 395

四、木材的绿色化 395

五、化学建材的绿色化 396

六、建筑卫生陶瓷的绿色化 396

第四节 新型的绿色化建筑材料 397

一、透明的绝缘材料 397

二、相变材料 398

三、硅纤陶板 399

四、玻晶砖 399

第五节 绿色建材的发展趋势 399

一、绿色建材在国外的发展 400

二、绿色建材在中国的发展 400

课后思考题 402

参考文献 402

第十二章 集成建筑系统分析 404

第一节 建筑系统及其相互作用 404

一、建筑系统及其功能 404

二、建筑系统对能耗的耦合作用 405

三、建筑模拟和建筑系统性能 405

四、建筑设计过程和模拟 406

第二节 可持续建筑系统分析工具 409

一、可持续建筑系统分析工具的分类 410

二、基于知识的工具 412

三、性能评估工具 414

四、绿色建筑性能评价工具 427

第三节 建筑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431

一、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 431

二、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建筑中应用 433

课后思考题 435

参考文献 435

第十三章 绿色施工与运营维护 437

第一节 概述 437

第二节 绿色施工 437

一、什么是绿色施工 437

二、绿色施工的管理 438

三、绿色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439

四、绿色施工过程中的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41

五、绿色施工过程中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43

六、绿色施工过程中的节能与能源利用 443

七、绿色施工过程中的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444

八、绿色施工过程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445

第三节 建筑的运营维护 445

一、绿色建筑运营维护的概念 445

二、建筑围护结构和建筑结构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446

三、建筑设备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450

四、建筑内日常生活和工作用品的使用与维护 452

课后思考题 453

参考文献 453

第十四章 建筑过程监控和能源管理 455

第一节 引言 455

一、建筑过程监控和能源管理的定义 455

二、建筑过程监控和能源管理的目的 455

第二节 建筑过程监控 455

一、建筑过程监控流程 455

二、建筑过程监控与设备运行调试的关系 459

第三节 能源管理 460

一、能源管理的步骤与能源节约评价 460

二、能源管理方法 461

三、建筑能源监控 463

第四节 合同能源管理 465

一、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及其对建筑节能的意义 465

二、节能服务公司(EMCo)的业务特点及其主要类型 466

三、常见节能改造措施或解决方案 467

课后思考题 468

参考文献 46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