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  基本技术与品势篇
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  基本技术与品势篇

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 基本技术与品势篇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跆拳道协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936923
  • 页数:4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跆拳道协会专门为中国大众跆拳道爱好者编写的一部教材,着重规范了跆拳道的基本技术,详细介绍了国际最新的技术规范和要求、最新跆拳道竞赛规则等相关内容。
《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 基本技术与品势篇》目录

第一章 中国跆拳道概述 3

第一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概况 3

第二节 跆拳道含义 3

一、什么是跆拳道 3

二、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 3

三、中国跆拳道发展概况 4

四、跆拳道的内容 8

(一)礼仪与精神 8

(二)基本技术 9

(三)品势技术 9

(四)对打 9

(五)自卫术 9

(六)击破与特技 9

(七)跆拳道舞 10

(八)双人对抗比赛 10

五、跆拳道的特点 10

(一)技法全面、突出腿技、注重功力 10

(二)方法简捷、稳健刚劲、技击性强 11

(三)内外兼练,适应性强 11

(四)严格的段位晋升制度 11

六、跆拳道的作用 11

(一)修身养性、磨炼意志 11

(二)强身健体、防身自卫 12

(三)娱乐观赏、陶冶性情 12

七、跆拳道中的哲理 12

八、制订等级的意义 13

第二章 跆拳道竞技比赛技术与战术 17

第一节 技术 17

一、非得分技术 17

(一)实战姿势 17

(二)实战站位形式 17

(三)步法 18

(四)防守 23

(五)假动作 25

二、得分技术 26

(一)拳法 26

(二)腿法 27

三、技术运用技巧 34

(一)距离 34

(二)战机 36

(三)节奏 36

(四)空间原理 37

(五)判断与预测 37

第二节 跆拳道战术策略概述 38

一、跆拳道战术策略概述 38

二、跆拳道战术的种类与方法 39

(一)技术使用策略 39

(二)心理策略 41

(三)体力策略 42

(四)规则战术 42

(五)克制战术 43

第三章 跆拳道品势 47

第一节 品势修炼要点 47

一、身体可攻击部位 47

二、身体可攻击技术 48

三、击 49

(一)直拳 49

(二)直拳侧击 49

四、打 50

(一)掌肘对击 50

(二)肘上击 50

五、刺 51

(一)平手尖刺击 51

(二)扣平手尖刺击 51

六、踢 52

(一)前踢 52

(二)横踢 53

(三)下劈踢 54

(四)侧踢 55

(五)后踢 56

(六)前旋踢 57

(七)后旋踢 58

七、跆拳道品势基本站姿 59

(一)并排步 59

(二)走步 59

(三)并步 59

(四)左右站姿 60

(五)弓步 60

(六)三七步 61

(七)虎步 61

(八)马步 62

(九)前、后交叉步 62

(十)鹤立步(右脚) 63

(十一)提膝鹤立步 63

八、跆拳道的基本格挡 64

(一)下格挡 64

(二)中内格挡 64

(三)中位外格挡 65

(四)上格挡 65

(五)手刀中位格挡 66

(六)单手刀中位外格挡 66

(七)手刀交叉下格挡 67

(八)燕子手刀颈部攻击 67

(九)剪刀格挡 68

(十)单手刀上位斜外格挡 68

(十一)牛角势格挡 69

(十二)双拳上位侧格挡 69

(十三)山形格挡 70

(十四)反手刀中外格挡 70

第二节 品势基本动作名称与国际用语 71

一、品势基本动作名称 71

二、品势比赛国际用语 71

第三节 品势训练方案 72

一、跆拳道品势修炼的重要性 72

二、品势修炼的目的 72

三、品势比赛评分标准 72

四、执教品势的要领和重点 72

五、品势训练方法 73

六、品势训练过程 73

七、训练计划 73

(一)年度计划 73

(二)月计划 73

(三)周计划 74

第四章 跆拳道品势练习 77

第一节 太极一章(乾) 77

第二节 太极二章(兑) 87

第三节 太极三章(离) 99

第四节 太极四章(震) 115

第五节 太极五章(巽) 127

第六节 太极六章(坎) 141

第七节 太极七章(艮) 153

第八节 太极八章(坤) 167

第九节 高丽品势 181

第十节 金刚品势 201

第十一节 太白品势 213

第十二节 平原品势 229

第十三节 十进品势 241

第十四节 地跆品势 259

第十五节 天拳品势 273

第十六节 汉水品势 289

第十七节 一如品势 303

第五章 跆拳道竞赛规则 317

第一节 跆拳道竞技比赛规则 317

第一条 总则 317

第二条 适用范围 318

第三条 比赛区 318

第四条 运动员和教练员 320

第五条 体重级别 322

第六条 比赛的种类和方法 324

第七条 比赛时间 325

第八条 技术会议与抽签 325

第九条 称重 326

第十条 比赛程序 326

第十一条 允许使用的技术和允许攻击的部位 327

第十二条 得分 329

第十三条 计分和公布 330

第十四条 犯规行为 331

第十五条 加时赛和优势判定 335

第十六条 获胜方式 336

第十七条 击倒 336

第十八条 “击倒”后的处理程序 337

第十九条 比赛中断的处理程序 338

第二十条 裁判员 340

第二十一条 技术代表、记录员和医生 341

第二十二条 竞赛监督与仲裁 342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则未明文规定的情况 344

第二十四条 附则 344

附:竞赛表格 345

1.检查台记录表 345

2.称重表 346

3.比赛记录表 347

4.优势判定卡 347

5.裁判员选派单 348

6.申诉表 348

附:跆拳道竞技比赛裁判员标准口令 349

附:跆拳道竞技比赛裁判员标准手势 350

第二节 跆拳道品势比赛规则 357

第一条 目的 357

第二条 适用范围 357

第三条 比赛场地 357

第四条 运动员 359

第五条 比赛的种类 359

第六条 组别划分 359

第七条 比赛方式 361

第八条 比赛指定品势 361

第九条 比赛时间 362

第十条 抽签 362

第十一条 犯规行为与处罚 362

第十二条 比赛程序 363

第十三条 主执行员 364

第十四条 判分 364

第十五条 评分方法 364

第十六条 裁判员判分标准 365

太极三章判分标准 377

太极四章判分标准 378

太极五章判分标准 379

太极六章判分标准 380

太极七章判分标准 381

太极八章判分标准 382

高丽品势判分标准 383

金刚品势判分标准 384

太白品势判分标准 385

平原品势判分标准 386

十进品势判分标准 387

地跆品势判分标准 388

天拳品势判分标准 389

汉水品势判分标准 390

第十七条 分数显示 391

第十八条 优势判定 391

第十九条 比赛中断情况处理 391

第二十条 裁判员 392

第二十一条 记录员 392

第二十二条 裁判员组成及分配 392

第二十三条 其他 393

第二十四条 仲裁及处罚 393

附:裁判员判分表(品势) 394

第六章 跆拳道特技与功力击破训练 397

第一节 特技概述 397

第二节 特技训练要点 397

第三节 特技练习对象 398

第四节 击破概述 398

第五节 击破者练习对象及要点 398

第七章 跆拳道(操)舞训练 405

第一节 跆拳道(操)舞概述 405

一、简述跆拳道(操)舞 405

二、操和舞的分别 405

三、操舞之魅力 405

四、编排与创作 406

(一)听觉效果 406

(二)视觉效果 406

(三)主题与灵魂 406

(四)舞蹈者的清晰定位 406

(五)选择音乐确定主题 407

(六)动作结构与视觉效果 407

第二节 跆拳道(操)舞的创编 408

一、创作与练习相关资源备忘录 408

二、创作实例 408

三、真实创作花絮 410

四、跆拳道操比赛打分尺度参照表 413

五、跆拳道操裁判员判分表 414

第八章 中国跆拳道级、段位制度与考试内容 417

第一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级位制度管理办法 417

第二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统一考级内容 419

第三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级位考试培训内容 422

第四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段位制度 426

第五节 段位实施管理办法(暂行) 427

第九章 跆拳道受伤的预防与治疗 437

第一节 受伤原因 437

一、基本动作不熟练 437

二、准备活动不足 437

三、过度紧张 437

四、过度训练和过度疲劳 438

五、安全教育不足 438

第二节 预防受伤 438

第三节 受伤治疗 438

一、皮肤和肌肉受伤 438

(一)肌肉僵硬和肌肉痛 438

(二)脚部卫生和受伤 439

(三)肌肉挫伤 439

(四)肌肉炎症 439

(五)拉伤 439

(六)跳高运动员拉伤 440

(七)肌肉痉挛 440

(八)肌肉风湿 440

二、关节受伤 440

三、骨头受伤 441

(一)骨折 441

(二)掌骨骨折 441

(三)脱臼 441

四、其他 441

(一)训练性贫血 441

(二)痉挛 442

(三)脑震荡及头部外伤 442

(四)鼻血 442

(五)裆部被击中 442

(六)腹部受伤 442

(七)脱水及丢失盐分 443

第四节 应急治疗 443

一、应急治疗的概要 443

二、治疗前要了解的事项 443

三、事故发生时的注意事项 443

四、应急治疗必要的药品及器材 444

附录:中国跆拳道协会各种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 449

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管理办法(暂行) 449

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暂行) 455

大众跆拳道裁判员管理规定(暂行) 457

大众跆拳道裁判员注册管理办法 4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