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经济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秀生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2523376
- 页数:220 页
第一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1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3
一、内地建设战略阶段(1949—1965) 3
二、三线建设战略阶段(1965—1972) 7
三、战略调整阶段(1973—1978) 9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10
一、沿海发展战略阶段(1979—1991) 10
二、协调发展战略阶段(1992—2000) 13
三、区域发展战略新阶段(2000— ) 14
第二章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与发展路径 23
第一节 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23
一、GDP总量 24
二、财政收入水平 28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9
四、进出口总额与利用外资额 30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33
六、城乡居民收入 35
七、产业结构状况 38
八、所有制结构 39
第二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 41
一、东部大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41
二、西部大开发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42
三、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44
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45
第三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46
一、继续解放思想,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46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塑造区域形象 47
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中部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48
四、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48
五、实施分工创新战略,实现中部地区跨越式发展 49
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有地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 50
七、推进城市化进程,培育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极 51
八、实施工业化战略,加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51
第三章 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第一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54
一、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 54
二、农业发展优势 54
三、能源原材料优势 57
四、市场优势 59
五、产业优势 59
六、劳动力及人才优势 61
第二节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意义 62
一、中部地区崛起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62
二、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63
三、中部地区崛起是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3
四、中部地区崛起是中国区域经济适应新世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64
五、中部地区崛起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的需要 64
六、中部地区崛起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65
七、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长期保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 65
八、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中部发展制造业,推进工业化 66
九、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东部地区的升级和西部地区的开发 66
第三节 中部地区发展模式评析 67
一、二元经济理论 67
二、增长极理论 68
三、梯度推移理论 69
四、网络开发理论 71
第四章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74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74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内涵与特征 74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76
第二节 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 81
一、中部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 81
二、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 86
第三节 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87
一、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 87
二、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88
三、合理选择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 89
四、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90
五、大力促进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 90
六、打造若干有较强经济势能的中心城市 90
第五章 农业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 92
第一节 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92
一、农业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92
二、中部地区农业在全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94
三、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作用 95
第二节 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劣势 96
一、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96
二、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劣势 98
第三节 中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特征 100
一、中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 100
二、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承受人口增长和收入增长缓慢的双重压力 100
三、中部地区农业发展难以得到区域内非农业部门的有力支持 101
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 101
五、中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约束 101
第四节 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01
一、中部地区农业生产增长缓慢,农业综合竞争力较低 102
二、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 102
三、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103
四、农业产业分工不明显,产业结构趋同,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 104
五、农业科技水平较低,技术消化能量弱 104
六、乡镇企业与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企业竞争力较弱 105
七、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105
八、农村小康建设水平较低 106
第五节 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107
一、继续抓好农业结构调整 107
二、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108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108
四、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109
五、以创新推进乡镇企业发展 109
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09
第六章 中部地区的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 111
第一节 中部地区的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111
一、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111
二、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13
三、加快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政策选择 117
第二节 城市群与中部地区崛起 120
一、城市群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意义 121
二、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123
三、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126
四、推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思考 131
第七章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137
第一节 壮大县域经济对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意义 137
一、县域经济的壮大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基石 137
二、壮大县城经济是中部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137
三、县域经济是中部地区城市和城市群的有力支撑,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138
第二节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38
一、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38
二、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44
第三节 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146
一、继续解放思想,树立经营县域经济的新理念 147
二、突出县域特色,培育和发展县域主导产业 147
三、进一步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县域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 148
四、继续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48
五、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 149
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推进中部地区县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49
七、推进县域金融创新,充分发挥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150
八、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增强服务和经营意识,优化县域经济环境 150
第八章 对外开放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5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52
第二节 中部地区总体对外开放水平的评价 153
一、关于对外开放度度量研究的回顾 153
二、构建度量模型及度量结果说明 154
第三节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结构 157
一、对外商品贸易结构 157
二、外资利用结构 161
三、对外服务贸易和国际旅游 165
第四节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落后的原因 165
一、一般性因素 166
二、关于对外贸易区域差异的特殊性因素 168
三、关于外资利用区域差异的特殊性因素 168
第五节 提高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 169
一、中部地区要认识到自己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的潜力,从而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扩大开放 169
二、中央政府应适当给予中部地区政策、投资方面的倾斜 170
三、中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70
四、中部地区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的软环境和硬环境 170
五、中部地区要加强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71
第九章 人力资本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173
第一节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173
一、阿罗的“干中学”理论 173
二、宇泽弘文模型 174
三、罗默模型 174
四、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 175
第二节 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实证研究 177
一、模型选择和解释 177
二、数据采集 178
三、结论 179
第三节 开发人力资本,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81
一、加大教育投资和教育体制改革 181
二、引导中部地区人才流动,增强人力资本利用率 182
三、完善制度安排,促进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 183
第十章 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 18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85
第二节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及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 186
一、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187
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分析方法 188
三、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 189
第三节 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落后的原因 193
一、企业特征 193
二、外部因素 195
第四节 提高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201
一、区域创新体系与经济区 201
二、软环境与硬环境 202
三、国家创新体系 202
四、地方政府 203
五、中心与外围 203
第十一章 中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206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理论 206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206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衡量 207
三、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08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210
第二节 加强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12
一、区内各地之间公共设施建设协调程度低 212
二、区内行政分割严重 212
三、经济整体性差,内部联系松散 213
四、可持续发展和流域环境生态协调问题很多 213
五、经济结构趋同严重 213
六、缺乏强大的区域经济中心 214
第三节 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214
一、重视区域合作的制度建设,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214
二、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 214
三、通过基础设施合作建立完善区域交通、通讯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 215
四、经济结构区域整合 215
五、营造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环境 216
六、联手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217
后记 220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本草经解彩色药图》云雪林,杨碧仙主编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