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邻接权研究
邻接权研究

邻接权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195691
  • 页数:379 页
图书介绍:邻接权是保护文化产品传播者的权利。长久以来,邻接权在知识产权体系中总是扮演着著作权“仆从”的角色,本书是对邻接权进行单独研究的专著。
《邻接权研究》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邻接权的概念和本书的探讨范围 1

第二节 邻接权的特征 5

一、作为知识产权所具有的特征 5

二、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 11

1.两者的区别 12

2.两者的联系 13

第二章 表演者权 18

第一节 源起及发展概况 18

第二节 客体 23

一、表演 24

二、表演的非作品属性 27

三、数字表演 31

第三节 主体 34

一、作品表演者 35

二、民间文学艺术表演者 37

三、杂技、魔术、马戏和艺术体育表演者 40

四、法人组织是否是表演者 44

第四节 权利内容 47

一、表演者的精神(人身)权利 47

(一)作者的精神权利 48

(二)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主要内容 49

1.表明表演者身份 51

2.表演得到尊重 56

二、表演者的经济权利 58

(一)对现场表演(未录制表演)的权利 59

1.录制(固定)权 59

2.广播和向公众传播权 63

(二)对已录制表演的权利 70

1.复制权 70

2.发行权 74

3.出租权与出借权 80

4.向公众提供权 82

5.获取报酬权 88

三、已录制视听表演上权利的转让或授权 90

(一)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方面的进展 91

(二)法国的做法 95

(三)德国的做法 96

(四)英国的做法 96

(五)美国的做法 97

(六)其他一些国家的做法 98

(七)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做法 99

(八)小结及建议 102

第五节 保护期限 105

第三章 录音制品制作者权 107

第一节 源起及发展概况 108

第二节 客体 109

一、传统意义上的录音制品 110

二、声音表现物 111

三、录音制品与音乐作品 114

四、登记与标记的效力 115

第三节 主体 117

第四节 权利内容 120

一、复制权 121

二、发行权 124

(一)涵盖范围 125

(二)权利用尽原则与进口权 126

三、出租权与出借权 128

四、向公众提供权 129

(一)权利的设定 130

(二)提供录音制品的情形 135

(三)与表演者向公众提供权的一些共性问题 138

1.“公众”的定位 138

2.“提供”的涵义 141

3.权利用尽原则是否适用 147

(四)P 2P软件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152

1.P2P技术简介 152

2.相关案例评述 154

(1)Napster案和Grokster案 154

(2)Sharman案 163

(3)Kazza案 166

3.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 167

4.小结及建议 169

五、获取报酬权 173

(一)传统适用情形 173

(二)在网播情形下的适用 174

(三)在网络同步播放情形下的适用 176

(四)网络环境下的集体管理与跨境许可 179

(五)小结及建议 182

六、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作者网络传播权之比较 183

(一)WCT与WPPT相关规定之比较 184

(二)欧盟著作权和相关权指令中的有关规定 186

(三)美国版权法中的有关规定 187

(四)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 190

(五)小结及建议 193

第五节 保护期限 194

第四章 广播组织权 196

第一节 源起及发展概况 196

第二节 客体 199

一、广播信号vs广播节目 199

二、广播前信号 202

三、有线广播 203

四、网播 204

五、广播的网络同步播放 206

六、小结 208

第三节 主体 209

第四节 权利内容 210

一、转播权 211

(一)《罗马公约》语义下的转播 211

(二)有线转播 212

(三)网络转播 213

1.iCrave TV案和Jump TV事件 214

2.设定网络转播权之必要 215

(四)小结 217

二、公开播放权 218

三、录制(固定)权 221

四、复制权 222

五、发行权 225

六、录制后播送权 226

七、向公众提供权 228

八、与著作权、表演者权和录音制品制作者权的关系 231

第五节 保护期限 233

第五章 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 235

第一节 技术措施 235

一、定位 236

(一)限制使用的技术措施 236

(二)控制访问的技术措施 237

(三)双重涵盖的技术措施 238

(四)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技术措施的定位 239

(五)小结及建议 240

二、保护方式 241

三、保护的限制 245

四、与相关设备的关系 250

(一)设备的技术标准问题 250

(二)兼容问题——以录音制品为例 253

(三)可否要求相关设备采用技术防范措施 255

(四)小结 257

第二节 权利管理信息 258

一、定位 258

二、保护方式 261

三、保护的限制 264

四、小结及建议 266

第六章 邻接权的例外与限制 268

第一节 总体趋势 270

第二节 主要例外和限制情形及设定标准 274

一、邻接权的例外——合理使用 274

(一)《罗马公约》和《Trips协议》规定的主要情形 275

(二)各国立法中的主要情形 278

二、邻接权的限制——法定许可 283

三、设定标准 287

第三节 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看邻接权的限制 289

一、“避风港”的设定 289

(一)暂时复制 290

1.美国的做法 291

2.欧盟的做法 292

3.荷兰的做法 293

4.我国的做法 294

5.小结 294

(二)代理缓存 296

(三)提供存储空间 299

(四)提供信息定位工具 301

(五)通知+移除机制 309

二、披露用户信息的义务 311

(一)问题的提出 312

(二)美国版权法中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 312

(三)欧盟指令中的相关规定及德国司法实践中的做法 315

(四)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317

(五)意见和建议 318

第四节 录音制品下载的法律定位 319

一、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320

二、侵权论 323

(一)Napster案 323

(二)Cecilia Gonzalez案 325

三、合理使用论 328

四、适用补偿金论 330

(一)法定许可式补偿金 331

(二)可选择式补偿金 333

(三)用户直接支付式补偿金 333

五、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 334

六、评析和结论 336

(一)驳合理使用论 336

(二)补偿金制度在网络空间的不适用性 338

七、建议 341

第七章 邻接权保护国际条约 344

第一节《罗马公约》 344

第二节《录音制品公约》 352

第三节《布鲁塞尔公约》 356

第四节《Trips协议》 359

第五节WPPT 362

参考文献 370

后记 3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