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红民,吴永明,周海燕等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213077029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了大量的第一手历史档案与官方公报等权威文献,尤其是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国民政府、五院及相关部门的所有档案进行了全面的阅读与整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国民政府的中央组织构架,厘清国民党与政府之间在中央层面的关系,理解国民党在训政时期的治国理念。本书被列入2011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五院制度为对象,是国内第一部对五院制度的背景、建立、运作、实绩评价等进行考察与论述的著作。
《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目录

第一章 五院制度渊源 1

第一节 五权宪法思想的产生及其精义 1

一、五权宪法思想产生的背景 1

二、五权宪法思想精义 13

三、孙中山未能落实五权宪法 20

第二节 国民党的“训政大纲” 22

一、训政制度的实施 22

二、国民会议与《训政时期约法》 27

第二章 行政院研究 31

第一节 行政院的建立 31

一、民国初总统制与内阁制的摇摆 31

二、国民党成为新的制度主体 35

三、训政制度下行政院的成立 40

第二节 行政院的制度设计与院长更替 44

一、行政院的制度设计 44

二、行政院院长的更替 54

第三节 行政院的组织职权与人事分析 76

一、行政院自身组织机构与人事分析 76

二、行政院隶属部门的设置及人事变迁 93

第四节 行政院的制度变迁与效能分析 111

一、行政院的制度革新 111

二、行政院的效能分析 134

第三章 立法院研究 141

第一节 胡汉民与立法院的设立 141

一、胡汉民与五院制度 141

二、胡汉民与立法院 143

三、约法之争 146

第二节 孙科与立法院 149

一、孙科的立法思想、主张与实践 149

二、孙科对立法院的人事控制 158

第三节 第一、第二届立法院组成分析 162

一、立法院的组成及立法委员的产生 162

二、立法院第一、第二届领导层组成分析 164

三、第一、第二届立法委员组成分析 166

第四节 立法体制概述 171

一、国民政府立法院 171

二、国民党中央 179

三、国民会议 184

第五节 国民政府立法体制的特点 186

一、体制的二元性 186

二、浓重的党化色彩 187

三、领袖制的倾向 190

四、一定的开放性 191

第六节 国民政府立法体制运行的绩效 194

一、体制运行中的非制度化 194

二、立法的权威性、稳定性受到影响 196

三、较高的立法效率 199

第四章 司法院研究 203

第一节 司法院概况 203

一、司法院之设立 203

二、司法院一般行政 207

第二节 居正与司法院 210

第三节 司法院隶属机构 215

一、最高法院 215

二、行政法院 219

三、司法行政部 222

四、公务员惩戒委员会 224

第四节 司法院建设之成效 226

一、司法改革之成就 226

二、司法建设之缺失 234

第五章 考试院研究 243

第一节 考试院组织职权 243

一、考试院本部组织与职权 243

二、考选委员会组织与职权 245

三、铨叙部组织与职权 246

第二节 戴季陶与考试院的创建 248

一、筹建考试院 248

二、创制考铨法规 250

第三节 考试院的人事分析 252

一、考试院领导层分析 253

二、考试院构成人员分析 255

三、戴季陶与考试院的人事 260

第四节 任官考试制度 263

一、考试制度之确立 264

二、考试的运作方式 268

三、任官考试之举办 275

四、分发与任用 286

第五节 公务员铨叙制度 291

一、办理甄别登记,审查现任官吏 292

二、颁布任用法规,确立任用资格 294

三、建立考绩制度,实施奖优惩劣 297

四、统一俸给抚恤,初立保障制度 300

五、推行补习教育,提高文官素质 304

第六节 考试院之评析 306

一、考铨制度的现代化 307

二、考铨制度推行之缺陷 311

三、考试权独立的困境 318

第六章 监察院研究 328

第一节 监察院之设立 328

一、监察院的组织沿革 328

二、监察院组织概况 336

三、监察院职权规定 340

第二节 监察院的组成分析 345

一、监察院领导层分析 346

二、监察委员组成分析 350

第三节 监察制度运行绩效分析 361

一、监察职权的行使 362

二、监察活动 367

三、审计工作 369

第四节 监察院运行的困境 379

一、监察权无完整性与强制性 379

二、监察对象过泛 382

三、组织设计头重脚轻 383

四、缺少对监察委员有效的奖惩机制 383

五、缺少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 384

参考文献与资料 387

一、史料类 387

二、著作 395

三、论文 403

后记 4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