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安塞县志
安塞县志

安塞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24030244
  • 页数:794 页
图书介绍:
《安塞县志》目录

概述 42

大事记 42

行政建置志 42

第一章 县域建置 42

第一节 位置县域 42

第二节 建置沿革 43

第二章 村镇 46

第一节 乡镇 46

第二节 村落 53

第三章 行政区划 64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区划 65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时期区划 6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区划 66

自然地理志 68

第一章 地质 68

第一节 构造 68

第二节 地层 68

第三节 矿藏 69

第二章 地貌 72

第一节 黄土梁涧 72

第二节 黄土梁峁状丘陵 73

第三节 黄土峁梁状丘陵 73

第四节 河谷阶地 74

第三章 气候 74

第一节 光照 74

第二节 气温 75

第三节 地温 77

第四节 降水 77

第五节 气压和风 79

第六节 物候 79

第四章 水文 82

第一节 河流 82

第二节 地下水 83

第五章 土壤 84

第一节 类型 84

第二节 分布 84

第六章 植物 89

第一节 植物种类 89

第二节 植被种类 90

第七章 动物 91

第一节 禽 91

第二节 兽 92

第三节 虫、鱼及其它 93

自然灾害志 94

第一章 灾害概述 94

第二章 成灾因素 97

第一节 水土流失成因 97

第二节 气象灾害成因 98

第三章 灾害纪实 100

第一节 旱灾 100

第二节 水灾 102

第三节 雹灾 106

第四节 霜冻 108

第五节 风灾 110

第六节 病虫害 110

第七节 疫病 111

第八节 滑坡和塌方 112

第九节 地震 112

第四章 抗灾和救灾 113

第一节 测报 113

第二节 抗灾 117

第三节 救灾 119

人口志 121

第一章 人口源流 121

第二章 人口规模 122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22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24

第三章 人口变动 126

第一节 出生与死亡 126

第二节 人口迁移 128

第四章 人口构成 128

第一节 年龄和性别 128

第二节 民族 130

第三节 职业和文化 131

第五章 人口管理 134

第一节 解放前的人口管理 134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时期的人口管理 13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口管理 135

第六章 婚姻家庭 136

第一节 婚姻 136

第二节 家庭 138

第七章 人口控制 139

第一节 机构 139

第二节 计划生育 139

农业志 142

第一章 农业概述 142

第二章 体制 143

第一节 封建农业 143

第二节 农业劳动互助 144

第三节 农业合作 146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147

第五节 生产责任制 149

第三章 大生产运动 152

第四章 机构 1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4

第二节 事业单位 155

第五章 作物 156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57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57

第三节 作物气象 159

第四节 作物产量 162

第六章 农业技术 167

第一节 种植制度 167

第二节 品种更替 168

第三节 施肥播种 169

第四节 田间管理 173

第五节 收获 175

第七章 农业机具 176

第一节 机具种类 176

第二节 农机供销 177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79

第八章 农村副业 179

第一节 农产品出售 180

第二节 农工劳务 184

第九章 农业区划 185

第一节 种植业区划 185

第二节 农机区划 186

林业志 187

第一章 林业概述 187

第二章 机构设置 188

第三章 林业资源 189

第一节 宜林地和林地资源 189

第二节 树种资源 191

第三节 植被资源 192

第四章 造林育苗 193

第一节 采种 193

第二节 育苗 193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93

第五章 林木管护 197

第一节 林木权属 197

第二节 护林防火 197

第三节 次生林改造 198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198

第六章 经济林栽培 199

第一节 苹果树 199

第二节 其它果树 200

第三节 蚕桑 201

第七章 林业区划 202

水利水保志 204

第一章 机构 20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4

第二节 事业单位 204

第二章 水利 205

第一节 引灌 206

第二节 提灌 208

第三节 蓄水 210

第四节 饮水和改水 211

第五节 水力发电 213

第六节 防患治碱 213

第七节 水面养鱼 214

第三章 水保 214

第一节 植树种草 214

第二节 梯田淤坝 215

第三节 综合治理 215

第四节 水保研究 216

第四章 防汛和抗洪 217

第一节 防汛 217

第二节 抗洪 218

第五章 水利水保区划 219

第一节 水利区划 219

第二节 水保区划 220

畜牧志 221

第一章 畜牧业概述 221

第二章 机构设置 222

第三章 畜禽资源 223

第一节 饲草和饲料 223

第二节 畜禽养殖 224

第四章 畜禽管理 230

第一节 饲养管理 230

第二节 品种改良 231

第三节 疫病防治 234

第四节 畜禽区划 236

土地管理志 237

第一章 土地权属 237

第二章 土地开发利用和潜力 239

第一节 土地开发利用 239

第二节 土地利用的不利因素 243

第三节 土地的潜力 244

第三章 耕地 244

第一节 耕地种类 244

第二节 耕地和人口 246

第四章 土地征用 248

第一节 国家建设用地 248

第二节 道路和水电工程用地 248

第三节 厂矿用地 249

第四节 住宅用地 249

第五章 土地管理 2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50

第二节 资源调查 250

第三节 申报和审批 251

第四节 土地保护 253

第五节 纠纷调处 254

第六节 法规宣传 255

工交邮电志 257

第一章 工业 257

第一节 机构 258

第二节 煤炭 258

第三节 建材 259

第四节 机械 259

第五节 电力 260

第六节 粮油和食品加工 261

第七节 石油 262

第八节 造纸和印刷 263

第九节 纺织 263

第十节 小手工业 264

第二章 交通 264

第一节 道路 265

第二节 运输 272

第三节 管理 273

第三章 邮电 274

第一节 机构 274

第二节 邮政 275

第三节 电信 277

商业志 279

第一章 国营商业 279

第一节 机构 279

第二节 经营制度 279

第三节 商品 280

第四节 购销 280

第二章 供销 285

第一节 机构 285

第二节 职工 286

第三节 经营制度 288

第四节 供应 294

第五节 购销 294

第三章 私有商业 296

第一节 私营商业 296

第二节 合作社 298

第三节 公私合营 299

第四章 粮油 300

第一节 机构 301

第二节 生产和经营管理 301

第三节 购销 303

第五章 对外贸易 305

财税金融志 307

第一章 财政 307

第一节 机构 307

第二节 体制 307

第三节 收入 308

第四节 支出 310

第五节 债券 311

第六节 监察 311

第二章 税务 314

第一节 机构 314

第二节 税种 315

第三节 税率 315

第四节 税收 317

第五节 管理 317

第三章 金融 318

第一节 机构 318

第二节 货币 319

第三节 储蓄 320

第四节 信贷 320

第五节 保险 322

第六节 管理 322

经济管理志 325

第一章 国民经济综述 325

第二章 计划管理 330

第一节 机构 330

第二节 生产计划管理 330

第三节 流通计划管理 332

第四节 固定资产计划投资 333

第五节 陕北老区建设专款管理 334

第六节 北四乡经济开发 335

第三章 统计 336

第一节 机构 336

第二节 统计调查 336

第三节 统计服务 337

第四节 统计改革 337

第四章 物价管理 339

第一节 机构 339

第二节 商品价格 339

第三节 物价管理 342

第五章 物资管理 344

第一节 机构 344

第二节 管理 344

第六章 工商管理 345

第一节 机构 345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345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346

第四节 商标和广告管理 347

第五节 市场管理 347

第七章 计量 348

第八章 审计 349

第一节 机构 349

第二节 审计 349

城乡建设志 352

第一章 管理机构 352

第二章 县城建设 352

第一节 旧城筑造 352

第二节 街巷分布 355

第三节 城镇建设 355

第四节 水电设施 356

第三章 村镇建设 358

第一节 集镇建设 358

第二节 乡村建设 359

第四章 建筑施工 360

第一节 建筑队伍 360

第二节 勘察设计 362

第五章 城乡建筑管理 363

第一节 县城建筑管理 363

第二节 村镇建筑管理 363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363

第六章 环境保护 364

第一节 环境污染 364

第二节 环境卫生管理 365

第三节 噪音治理 365

第四节 “三废”治理 365

民政人事志 366

第一章 民政 366

第一节 机构 366

第二节 优待抚育 366

第三节 救济扶贫 369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372

第五节 婚姻登记 373

第六节 地名普查 375

第二章 劳动人事 375

第一节 机构编制 375

第二节 人事管理 377

第三节 劳动管理 380

第四节 劳保福利 384

第五节 劳动工资 387

政权志 390

第一章 权力机关 390

第一节 参议会 390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 391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393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 397

第五节 普选 398

第二章 行政机关 399

第一节 县级政权 399

第二节 基层政权 413

第三节 部门工作 415

第四节 政务纪略 425

第五节 政绩纪略 428

第三章 审判 431

第一节 机构 431

第二节 刑事审判 432

第三节 民事审判 434

第四节 经济审判 435

第五节 案件复查 435

第六节 司法活动记略 435

第四章 检察 436

第一节 机构 43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37

第三节 经济检察 438

第四节 法纪检察 438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39

党派群团志 440

第一章 共产党 440

第一节 早期党的活动 440

第二节 组织沿革 442

第三节 党代会 448

第四节 中心工作 450

第五节 思想建设 454

第六节 纪律检查 456

第七节 统一战线 457

第二章 政协 458

第一节 政协机构 459

第二节 政协工作 459

第三章 国民党 460

第四章 群众团体 461

第一节 工人组织 461

第二节 农民组织 463

第三节 青年组织 463

第四节 妇女组织 468

军事志 471

第一章 军事地理 471

第一节 地形地物 471

第二节 军事地质 472

第三节 军事气候 472

第四节 军需资源 473

第五节 军事交通 474

第二章 防务驻军 475

第一节 防务设施 475

第二节 人民防空 478

第三节 军事通讯 479

第四节 驻军 480

第三章 军事机构 482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机构 482

第二节 基层人民武装机构 485

第三节 武警部队 485

第四章 地方武装 486

第一节 民团 486

第二节 游击队 487

第三节 其它武装 492

第五章 民兵 492

第一节 组织建设 492

第二节 装备训练 494

第六章 兵役兵制 495

第七章 军供支前 497

第八章 兵事记略 500

教育科技志 507

第一章 机构 507

第二章 学校教育 507

第一节 旧学 507

第二节 幼儿教育 508

第三节 小学教育 509

第四节 中学教育 516

第五节 教育研究 519

第三章 社会教育 520

第一节 工农教育 520

第二节 专业教育 522

第四章 教师队伍 523

第一节 教师配备 523

第二节 教师培训 524

第三节 教师待遇 525

第五章 教育经费 526

第一节 国家投资 526

第二节 勤工俭学 527

第六章 科技 527

第一节 机构 528

第二节 科技培训 529

第三节 技术推广 529

第四节 科技成果 530

第五节 科技队伍 531

体育卫生志 535

第一章 体育 535

第一节 机构 536

第二节 设施 536

第三节 群众体育 537

第四节 学校体育 539

第五节 竞技体育 540

第二章 医疗卫生 543

第一节 机构 544

第二节 医疗设施和队伍 545

第三节 药材 550

第四节 卫生防疫 552

第五节 妇幼保健 554

第六节 地方病防治 555

第七节 肿瘤防治 557

文化志 559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59

第一节 文化机构 559

第二节 图书 561

第三节 电影放映 562

第四节 戏剧曲艺 563

第五节 文艺创作 565

第六节 美术摄影 573

第二章 民间艺术 578

第一节 秧歌 578

第二节 民间音乐 580

第三节 刺绣纸扎 580

第四节 雕塑 581

第五节 民艺交往 582

第三章 安塞腰鼓 585

第一节 起源 585

第二节 类别与演变 586

第三节 动作与造型 587

第四节 队列 588

第五节 伴奏乐器 590

第六节 演出与成果 591

第七节 管理与队伍 592

第四章 安塞剪纸 593

第一节 流传形式 593

第二节 类别 594

第三节 剪法 596

第四节 队伍 597

第五节 成果 598

第五章 安塞农民画 598

第一节 流传与演变 599

第二节 造型色彩 600

第三节 成果和展览 601

第六章 民歌 602

第一节 流传 602

第二节 民歌种类 603

第三节 歌手 609

第七章 民间传说 610

第一节 地名传说 610

第二节 人物传说 613

第三节 革命故事 615

第八章 报纸通讯 617

第一节 报纸 617

第二节 通讯报道 618

第九章 广播电视 619

第一节 机构设施 619

第二节 广播宣传 620

第三节 电视 621

文物志 622

第一章 遗址 622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622

第二节 边关堡寨 624

第三节 驿站和烽火台 625

第四节 秦直道 625

第二章 石窟 626

第一节 北魏石窟 626

第二节 唐代石窟 627

第三节 宋代石窟 628

第四节 元代石窟 633

第三章 金石 633

第一节 城垣 633

第二节 石刻 635

第三节 铁铸 639

第四章 寺庙 639

第五章 墓葬 641

第一节 汉墓 641

第二节 唐宋墓 642

第三节 明清墓 642

第六章 革命文物 643

第七章 馆藏文物 647

第一节 铜器 647

第二节 钱币 649

第三节 陶瓷器 651

第八章 古胜迹 654

第九章 文物管理 655

社会风俗志 658

第一章 氏族和民族 658

第一节 氏族 658

第二节 民族 659

第二章 宗教和会道门 659

第一节 宗教信仰 659

第二节 会道门 660

第三章 风俗 661

第一节 饮食和服饰 661

第二节 居住和通行 663

第三节 礼俗 664

第四节 节日习俗 665

第五节 用器 667

第六节 嫁娶丧葬 667

第七节 其它习俗 671

第八节 忌讳 672

第九节 积弊陋习 672

第四章 社会新风 673

方言志 675

第一章 方言概述 675

第二章 声母 韵母 声调 677

第三章 安塞话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 680

第四章 方言词语 685

第五章 语法特点 693

第六章 标音举例 695

人物志 697

第一章 人物传略 697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717

第三章 人物表 733

文化大革命志 746

第一章 “文革”前期的动乱 746

第二章 “文革”政权的建立和后期的发展 751

第三章 打倒“四人帮”与拨乱反正 754

附录 757

附录一 生产与革命斗争史录 757

附录二 胡宗南进犯安塞七区暴行录与游击队抗击活动文献 777

附录三 奏疏 787

附录四 旧志序跋 789

编后记 7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