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四川省农业土壤区划(草案)
四川省农业土壤区划(草案)

四川省农业土壤区划(草案)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省农业土壤区划研究组编
  • 出 版 社:四川省农业土壤区划研究组
  • 出版年份:1981
  • ISBN:
  • 页数:198 页
图书介绍:
《四川省农业土壤区划(草案)》目录

绪言 1

第一章 四川省土壤形成及分布特点 3

第一节 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3

一、四川东部盆地 3

(一)地质与地貌的特点 3

(二)气候条件的特点 4

(三)植被和土壤的特点 5

二、川西南山地河谷 5

(一)地质地貌的特点 6

(二)气候条件的特点 6

(三)植被与土壤的特点 6

三、川西北高山高原 7

(一)地质地貌的特点 7

(二)气候条件的特点 8

(三)植被和土壤的特点 9

第二节 土壤形成及分布特点 10

一、四川省东部盆地湿润森林土壤地带 10

(一)四川盆地内土壤的形成分布特点 10

(二)盆边山地土壤的形成分布特点 11

二、四川西南山地河谷山地森林土壤地带 12

三、四川西部山地高原半湿润半干旱森林与草甸草原土壤地带 13

第二章 四川省土壤类型及其改良 14

第一节 农业土壤区划的科学依据 14

一、土壤分类的意义 14

二、土壤分类的原则 14

三、土壤分类的体系和依据 15

四、四川土壤类型 16

第二节 潮土(代号1) 18

一、潮土的形成 18

二、潮土性状及利用改良 18

(一)灰色潮土(代号1,大土油沙) 19

(二)灰棕潮土(代号12,潮沙泥土) 20

(三)紫色潮土(代号13,紫色潮沙泥) 22

(四)红黄潮土(代号14,红黄潮沙泥) 23

(五)高原潮土(代号15,山地冲积土) 24

第三节 紫色土(代号2) 25

一、紫色土的形成 25

(一)紫色母质的形成特点 25

(二)紫色土的形成和分类 28

二、紫色土性状及利用改良 29

(一)暗紫泥(代号21) 29

(二)灰棕紫泥(代号22,夹沙泥) 30

(三)红棕紫泥(代号23,红石骨干) 31

(四)棕紫泥(代号24,粗沙大土) 32

(五)黄红紫泥(代号25,羊肝土) 33

(六)红紫泥(代号2e,红沙土) 33

第四节 黄壤(代号3) 34

一、黄壤的形成和特点 34

二、黄壤的性状及利用改良 35

(一)矿子黄泥(代号31) 35

(二)冷沙黄泥(代号32) 36

(三)卵石黄泥(代号33-1,小土黄泥) 37

(四)姜石黄泥(代号34) 37

第五节 红壤(代号4) 38

一、红壤的分布形成和特点 38

二、红壤的性状及利用改良 39

(一)卵石红泥(代号41,铁干子红泥) 39

(二)黄红泥(代号42) 40

(三)山地红泥(代号43) 40

(四)褐红壤性土(代号44) 41

第六节 山地棕壤类(代号5) 42

一、山地棕壤类的分布、形成和特点 42

二、山地棕壤类的性状及利用改良 43

(一)山地黄棕壤(代号51) 43

(二)山地红棕壤(代号52) 44

(三)山地棕壤(代号53) 44

(四)山地灰棕壤(代号54) 45

第七节 山地褐色土类(代号6) 47

一、山地褐色土类的分布和形成特点 47

二、山地褐色土类的性状及利用改良 47

(一)山地黄褐土(代号61) 47

(二)山地褐色土(代号62) 48

(三)山地灰褐土(代号63) 48

第八节 山地灰化土(代号7银灰土) 49

一、山地灰化土的分布和形成特点 49

二、灰化土性状及利用改良 50

(一)山地灰化土(71银灰土) 50

(二)山地棕色灰化土(72) 51

第九节 山地草甸土(代号8) 52

一、山地草甸土的分布和形成特点 52

二、山地草甸土的性状及利用改良 52

(一)山地草甸土(代号81) 52

(二)高原草甸土(代号82) 53

(三)高原黑草甸土(代号83) 54

第十节 沼泽土(代号9,沼泽烂包泥) 55

一、沼泽土的分布及形成特点 55

二、沼泽土的性状及利用改良 55

(一)潜育沼泽土(代号91) 55

(二)泥炭沼泽土(代号92) 56

第十一节 山地冰冻土(代号10,高山寒漠土) 57

第三章 四川省农业土壤区划 59

第一节 农业土壤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59

一、农业土壤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59

二、农业土壤区划的原则 59

三、农业土壤区划的体系和根据 60

第二节 四川东部盆地丘陵紫色土区域(代号Ⅰ) 61

Ⅰ 1盆西地区 62

Ⅰ1(1) 安绵区 63

Ⅰ1(2) 温郫区 65

Ⅰ1(3) 名眉区 68

Ⅰ2 盆北地区 69

Ⅰ2(1) 梓盐区 70

Ⅰ2(2) 剑苍区 73

Ⅰ2(3) 平巴区 75

Ⅰ3 盆中地区 78

Ⅰ3(1) 射南区 79

Ⅰ3(2) 南蓬区 83

Ⅰ3(3) 遂仁区 86

Ⅰ3(4) 岳武区 90

Ⅰ4 盆南地区 93

Ⅰ4(1) 泸隆区 94

Ⅰ4(2) 宜纳区 98

Ⅰ5 盆东地区 101

Ⅰ5(1) 北邻区 103

Ⅰ5(2) 梁垫区 106

Ⅰ5(3) 涪万区 109

Ⅰ5(4) 云奉区 112

第三节 四川东部盆边山地黄壤区域(代号Ⅱ) 114

Ⅱ1 盆边东北地区 115

Ⅱ1(1) 南旺区 116

Ⅱ1(2) 城巫区 118

Ⅱ2 盆边东南地区 119

Ⅱ2(1) 彭武区 121

Ⅱ2(2) 酉黔区 123

Ⅱ2(3) 秀山区 126

Ⅱ3 盆边西南地区 128

(附Ⅱ3(1)雅沐区) 128

Ⅱ4 盆边西北地区 131

(附Ⅱ4(1)青宝区) 131

第四节 川西南山地河谷红壤区域(代号Ⅱ) 132

Ⅲ1 川西南北部地区 136

(Ⅲ1(1)石汉区) 136

Ⅲ2 大凉山地区 139

Ⅲ2(1) 越西区 140

Ⅲ2(2) 昭觉区 141

Ⅲ3 川西南南部地区 145

Ⅲ3(1) 西昌区 146

Ⅲ3(2) 米易区 150

Ⅲ3(3) 理东区 156

Ⅲ4 川西南西部地区 160

Ⅲ4(1) 木里区 161

Ⅲ4(2) 盐源区 163

第五节 四川西北高山森林土区域(代号Ⅳ) 164

Ⅳ1 川西北山原地区 167

Ⅳ1(1) 松潘区 168

Ⅳ1(2) 马尔康区 171

Ⅳ1(3) 甘炉区 173

Ⅳ1(4) 雅江区 174

Ⅳ2 川西北东部峡谷地区 176

Ⅳ2(1) 茂汶区 177

Ⅳ2(2) 金巴区 178

Ⅳ3 川西北西部峡谷地区 181

Ⅳ3(1) 德格区 181

Ⅳ3(2) 巴塘区 183

第六节 川西北高原草甸土区域(代号V) 186

(附Ⅴ1川西北高原地区) 186

Ⅴ1(1) 若尔盖区 187

Ⅴ1(2) 阿坝区 190

Ⅴ1(3) 石色区 1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