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当代道德论
当代道德论

当代道德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龚三堂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00891X
  • 页数:7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较多地就同一城市,不同产业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富有创新性,对产业研究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广意义。
《当代道德论》目录
标签:道德

第一章 当代主题 1

第二章 道德概论 5

第一节 道 5

第二节 德 7

第三节 道德的概念 8

第四节 当代道德评价 11

第三章 道德起源 13

第一节 道德起源的历史条件 14

一、道德与人类活动 15

二、道德与社会关系 17

三、道德和社会意识 20

第二节 原始道德的产生 23

一、原始道德产生的前奏期 23

二、原始道德产生的萌芽期 26

三、原始道德产生的形成期 27

第三节 道德的本质 29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29

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34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37

第四章 道德的发展及其规律 41

第一节 道德的历史类型 41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 41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45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 48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52

第二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 56

一、道德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57

二、道德的发展过程是曲折前进的 57

三、道德文化的批判和继承 60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特点 63

一、传统伦理的肯定方面 63

二、传统伦理的否定方面 66

三、对待中国传统伦理的两种倾向 66

第五章 道德的运行机制 68

第一节 道德运行的目标体系 68

一、道德运行目标的定义 69

二、道德运行目标体系的结构特点 69

三、道德运行的基本目标 71

四、道德基本运行目标的实现 72

第二节 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 73

一、外部机制的主要表现 73

二、外部机制的性质与程度 76

三、外部机制的基础和限度 77

第三节 道德运行的内部机制 78

一、自选择能力 78

二、自组织能力 79

三、自控制能力 80

第四节 道德运行的轨迹 80

一、道德运行曲线 81

二、道德运行曲线的中轴线 81

三、道德运行轴线与经济运行轴线 82

第六章 道德职能 83

第一节 道德职能概述 83

第二节 道德的基本社会职能 85

一、道德同政治和法等一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 85

二、道德同政治和法等一样,是社会控制力量 86

三、道德是人把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 86

第三节 道德的认识职能 87

一、认识的角度和范围 87

二、表达认识或反映成果的方式 88

三、认识或反映的基础 89

四、认识或反映主体 90

第四节 道德的调节职能 91

一、调节的角度和范围 91

二、调节的尺度 92

三、调节的侧重 92

四、调节的方式 93

五、调节的效力 94

第七章 道德体系与结构 95

第一节 道德体系与结构概述 95

第二节 道德的结构 96

一、道德的结构态势 96

二、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 99

三、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 102

四、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辩证统 105

第八章 道德客观方面的内容 109

第一节 道德原则 109

一、道德原则概述 109

二、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 111

三、关于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利他主义 123

第二节 道德规范 135

一、道德规范概说 136

二、道德规范的他律性 143

三、道德规范的自律性 153

第三节 道德客观方面的其他内容 162

一、道德关系 162

二、道德理想 162

三、道德标准 163

四、道德需要 164

五、道德觉悟 164

六、道德风险 165

七、道德过失 166

第九章 道德主观方面的内容 167

第一节 道德、行为 168

一、道德行为的规定和分类 169

二、道德行为的机制和过程 176

第二节 道德品质 186

一、道德品质概述 186

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187

三、当代道德的品德要求 192

第三节 道德主观方面的其他内容 195

一、道德意识 195

二、道德判断 196

三、道德观念 196

四、道德情感 197

五、道德情绪 198

六、道德意志 198

第十章 道德修养 200

第一节 道德修养概述 200

第二节 道德人格 204

一、人格 204

二、人性基础 206

三、结构和特征 209

四、道德理想人格 210

第三节 道德教育 213

一、特征与过程 214

二、道德教育方法 216

三、社会制约因素 218

第四节 道德修养 220

一、内因和外因 221

二、实质和矛盾 222

三、途径和方法 225

第五节 道德境界 228

一、内涵与层次 228

二、当代道德境界 230

三、升华和实现 233

第十一章 道德评价 236

第一节 道德评价概述 236

第二节 道德评价标准 237

一、关于善和恶 238

二、善恶标准 240

三、关于生产力标准 243

第三节 道德评价依据 247

一、动机论和效果论的历史性 247

二、动机论和效果论的矛盾性 249

三、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 254

第四节 关于道德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关系 259

一、关于道德的自我评价简介 259

二、关于道德的社会评价简介 261

三、道德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辩证统一关系 263

第十二章 道德选择 265

第一节 道德选择概述 265

第二节 道德选择机制 266

一、选择 266

二、道德选择 267

三、心理机制 268

四、社会机制 272

第三节 道德选择的自由 275

一、道德选择的前提 275

二、意志自由的本性 279

三、道德选择的责任 281

第四节 道德选择的实现 284

一、道德选择的尺度 284

二、道德选择的规定性 288

三、道德选择的过程 290

第五节 道德决定 293

第六节 道德选择能力提高 294

一、提高道德选择能力是落实道德建设任务的关键环节 294

二、提高道德选择能力是优化社会道德环境的重要保证 295

三、提高道德选择能力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根本途径 295

第十三章 关于道德其他方面的一般概述 297

第一节 道德现象 297

第二节 道德价值 298

第三节 道德腐败 299

第四节 道德失范 300

第十四章 道德与人 301

第一节 人的概念 301

第二节 人的属性 303

一、人的自然属性 303

二、人的社会属性 303

第三节 人的本质 305

第四节 人的价值 306

第五节 人性 308

第六节 人格 310

第七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社会本质要求的统一 311

第八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道德素质提高 313

一、人的全面发展 313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4

三、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316

第十五章 道德和伦理 318

第一节 伦理学概述 319

一、伦理学起源 320

二、伦理学研究对象 322

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326

第二节 研究方法 327

一、唯物辩证法 328

二、社会科学法 330

三、特殊研究法 332

第三节 伦理学的任务 335

一、论证和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及其规律 335

二、概括和阐明理想社会道德的规范体系 336

三、研究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成长规律 337

四、批判旧道德,更新旧观念 338

第十六章 道德与法 340

第十七章 道德与政治、政策 343

第十八章 中国当代道德内容 345

第十九章 当代道德的核心 349

第二十章 当代道德的原则 351

第一节 当代道德原则概述 351

第二节 集体主义原则内容 352

一、确立依据 352

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55

三、关于自我牺牲精神 360

第二十一章 当代道德的基本规范 364

第一节 关于五爱的概述 364

一、祖国 365

二、人民 366

三、劳动 367

四、科学 368

五、社会主义 370

第二节 五爱道德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 371

一、爱祖国 371

二、爱人民 373

三、爱劳动 374

四、爱科学 376

五、爱社会主义 378

第三节 五爱道德规范提出的根据及其意义 380

第二十二章 社会公德 383

第一节 社会公德概述和社会公德的一般要求 383

第二节 公共生活规则 385

第二十三章 职业道德 388

第一节 职业道德略述 388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390

一、职业道德概念 390

二、职业道德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392

三、当代职业道德的形成 396

第三节 职业道德的特征、要素和模式 400

一、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400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405

三、职业道德的结构模式 409

第四节 当代职业道德建设 413

一、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413

二、当代职业道德的产业内容 417

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 420

四、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422

第二十四章 家庭美德 426

第一节 家庭美德概述 426

第二节 男女两性关系的本质及其道德意义 429

一、人类文明的重要尺度 429

二、婚姻家庭的社会本质 431

三、一夫一妻制家庭的道德 434

第三节 爱情的道德内容 435

一、爱情的基本特征 435

二、恋爱的道德要求 439

第四节 婚姻的道德基础 442

一、婚姻道德基础的理论依据 442

二、婚姻道德基础的伦理依据 446

三、离婚道德观 449

第五节 当代家庭美德的建设 451

一、当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 451

二、家庭美德的发展 455

第二十五章 生态环境道德 456

第一节 生态环境道德概述 456

第二节 遵守和弘扬生态环境道德,自觉保护环境 457

第三节 遵守和弘扬生态道德,自觉节约与保护自然资源 466

第四节 从生态环境道德观出发,实施可持续发展 470

第五节 生态环境道德实践例证 477

第六节 青少年应当成为生态环境道德的主力军 481

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重视发挥道德的力量 482

二、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483

三、把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483

第二十六章 当代道德建设总目标 485

第一节 基本任务 485

第二节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489

第三节 道德建设保障 492

第四节 正确对待传统的和外国的思想道德文化 493

第二十七章 当代文明 496

第一节 文明概述 496

第二节 文明的多样性 497

第三节 文明的普适性和民族的特殊性 500

第四节 文明多元化趋势 502

第五节 文明对话 504

第六节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血肉 505

第七节 中国文明史实 506

第二十八章 人道主义 509

第一节 人道主义概述 509

第二节 当代人道主义 512

第二十九章 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517

第一节 人生观和人生价值 517

一、人生与人生观 518

二、人生的价值与评价 528

三、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 536

四、当代中国人的人生观 540

第二节 价值观 542

第三节 世界观 547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48

第三十章 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与优良传统 553

第三十一章 以德治国 558

第一节 以德治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559

第二节 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 560

第三节 在法制建设中重视道德建设 562

第四节 以德治国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 563

第五节 德法并举长治久安 565

第六节 创建文明法德兼治环境 566

第七节 以德治国是治国方略的新发展 568

第三十二章 当代中国公务员道德 570

第一节 业务行为规范 570

一、业务行为规范的内容 570

二、业务行为规范的特点和作用 571

三、业务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573

第二节 职业道德规范 576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 577

二、职业道德的原则 580

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581

四、公务员的道德修养与道德境界 587

第三节 外事行为规范 588

一、外事活动中应坚持的原则 588

二、公务员出访时的行为要求 590

第四节 公务员的语言规范 599

第五节 仪表举止行为规范 610

第六节 交际行为规范 615

第七节 婚姻家庭行为规范 621

第八节 公务员要在当代道德建设中起表率作用 629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 629

二、公务员在当代道德建设中要发挥表率作用 633

第三十三章 当代公民道德建设 638

第一节 当代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638

第二节 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646

一、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坚持依法治国与坚持以德治国并举 646

二、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651

三、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与紧迫性 657

第三节 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661

一、关于中国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661

二、坚持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一致 666

三、摆正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672

四、合法权益与社会责任 675

五、公平与效率 677

六、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应注意先进性和广泛性的有机结合 680

七、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两者兼顾 681

第四节 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内容 684

一、为人民服务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684

二、集体主义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689

三、五爱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694

四、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702

五、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705

六、家庭美德是每个当代中国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708

七、生态环境道德是当代中国公民在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711

第五节 关于基层公民道德教育 712

一、教育是提高当代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 712

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第一个园地 716

三、学校是进行当代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720

四、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当代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722

五、社会是进行当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 724

六、当代公民道德教育的统一体 727

第六节 当代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731

一、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 731

二、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 742

第七节 营造道德建设社会氛围 747

一、传媒应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747

二、文艺作品要给人以鼓舞、启迪和美的享受 750

三、精心组织体育活动 756

第八节 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761

一、当代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761

二、教育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766

三、加强法制,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771

四、为当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778

参考文献 781

返回顶部